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西式餐饮、烘焙等新业态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奶酪为主的干乳制品占我国乳制品消费的比重逐年提升,奶酪消费增长潜力很大,中国奶酪市场将进入黄金发展时期。本研究基于全国6 座典型城市3 000 个奶类消费调研微观数据,总结目前中国居民奶酪消费现状及异质性特征。最后提出推动居民由“喝奶”向“吃奶”转变,促进我国奶酪消费的三点建议,一是多渠道普及奶酪营养价值,提高居民认可度;二是增加学生奶产品种类,从小培育奶酪消费习惯;三是发展奶豆腐等特色奶酪,丰富消费者选择。  相似文献   

2.
蒙古国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家畜存栏量大,素有“畜牧业王国”之称。该国家畜养殖以自然放牧为主。了解蒙古国境内口蹄疫疫情防控情况,可为我国防止外来动物疫病入侵及科学防控疫情提供参考。对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2015—2020年资料及近年来蒙古国口蹄疫防控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2020年蒙古国口蹄疫疫情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19年和2020年无疫情报告,说明近年来蒙古国通过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法规制度、梳理兽医管理体系、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等措施有效控制了境内口蹄疫疫情。建议中蒙两国加强兽医领域合作,一是可以降低蒙古国边境地区口蹄疫向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跨境传播的风险;二是可以从源头上把控食品安全风险,在符合国际规则和国内规定情况下,促进蒙古国牛羊肉有序进口以满足国内市场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乳制品消费结构发展不平衡,液态奶产销量占比过重,大量干乳制品需要进口。本文基于2016—2020年乳制品的消费结构占比,分析了我国目前乳制品的发展阶段、各乳制品的进口量对比,并结合乳制品新产业政策及理化性质分析预测乳制品市场的新走向;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关于食物营养的评价模型,计算各乳制品得分以评估其营养素含量高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乳制品消费结构正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我国奶酪制品的市场需求前景大;目前,我国大部分奶酪制品依靠进口,但国外奶酪制品的口味不被我国大部分消费人群接受。因此,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口感好的干乳制品在中国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我国消费者正从“喝奶”向“吃奶”转变;对乳制品的现状及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可指导适合我国消费者的新产品研发。  相似文献   

4.
正在喧嚣和动荡中,送别了不平静的2019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20年,回顾2019年的乳业发展过程,呈现如下特征。由增量增长进入存量竞争2019年前8个月中国乳制品产量为1 792.0万吨,同比增长9.5%,呈现低温化的趋势。鲜奶(本文所讲鲜奶均是指低温巴氏白奶)增长水平最高,在所有子品类中同比达到15.3%,消费者对于鲜奶的旺盛需求是销量的主要驱动因素,但更多的数据表明,中国的乳制品市场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由"需求空缺红利——增量增长"过渡到"需求结构转变——存量竞争",众多的品类,如低温酸奶、低温乳酸菌饮料纷纷出现了负增长的局面(图1)。  相似文献   

5.
在新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重消费品质量和感受,乳制品消费的新鲜化和休闲化是新消费时代的发展趋势。营养鲜活、口感轻柔的巴氏奶,在我国乳制品液态奶品类中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各大乳品企业纷纷加码低温赛道抢占市场。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献研究并结合消费市场趋势,从而确定探究新消费下的巴氏奶行业问题。从巴氏奶市场发展现状入手,集合巴氏奶在国家政府部门所发布的各项利好政策为发展背景优势。通过分析巴氏奶在乳品市场中的规模,发现其增速提高和占比增大的发展态势,强劲的增长吸引各大乳品企业争先布局低温市场。为了避免盲目入局,本文继续分析了巴氏奶在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上述巴氏奶发展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最后围绕新消费下的特点,重构“人货场”三要素,以期激活消费者的购买力。  相似文献   

6.
2020年中国乳制品消费需求实现十五年来最快增长。在需求增长和成本上升双重驱动下,下半年生鲜奶价格持续升高,全年均价同比增长3.8%。奶牛养殖盈利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年均毛利润率达到13.4%。全年乳制品进口总量328.1万t,同比增长10.4%。乳制品净进口折合原料奶1887.2万t,奶源自给率为65.3%,连续5年下降,但是降幅连续4年收窄。综合判断,2021年生鲜奶价格回调压力增大,乳制品消费需求增速可能放缓,乳制品进口总量仍将小幅增长。为加快奶业升级发展,应着力加强市场稳定和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继续加强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继续促进家庭牧场发展,在质量安全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奶农办加工及其他奶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优质饲料饲草种植。  相似文献   

7.
2020年我国牛奶产量为3 440万t,同比增长7.5%,2021年随着奶牛存栏的增加及单产水平的提高,生鲜乳产量有望加速增长,同期国际上主要奶业出口国(地区)保持增产势头,供应充足。乳制品消费在消费者健康意识提高、消费主体年轻化及新的消费场景不断涌现等的促进下,有望加速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内消费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下半年需要消化原料奶粉库存,因此整体进口基本持平,2021年在消费需求增长的带动下有望出现大幅上涨。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乳制品贸易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奶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市场的推动和奶业振兴政策引导下,2021年,我国奶类产量、各类乳制品进口量、乳品工业总产量分别为3 777 万t、390 万t(不含酪蛋白,折合原料奶计约2 231 万t)、3 032 万t,同比分别增加7.0%、18.8%、9.4%,国内生产、加工、进口“三量齐增”,一致反映出国内奶类消费需求旺盛。近年来,我国奶类消费量保持增长,消费结构逐渐优化,随着消费者对营养健康关注度不断提高,对奶类有利于提高免疫力观点的认可度增强,预计2022年奶类消费仍将保持一定比例的刚性增长,需求增速有所回落,全年奶类消费量将增至6 311 万t,增幅约5.0%,人均奶类消费量44.7 kg。  相似文献   

9.
岳永成 《中国猪业》2021,16(6):27-29
2018年8月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持续蔓延,给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使我国生猪的产能急剧下降,我国生猪市场发生巨大变化。通过多方的努力使非洲猪瘟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非洲猪瘟也在我国“扎下了根”,非洲猪瘟防控成为了持久战。文章回顾了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影响,总结分析了2020年至今我国生猪生产与价格走向,从生猪市场与现状探讨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对当前形势下恢复生猪生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宏观经济与乳业发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简称"疫情")对我国经济和消费需求的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产供给继续复苏,市场需求逐渐回暖。进入三季度,我国疫情防控成效更加稳固,社会经济秩序基本恢复正常,疫情给乳品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褪去,各大乳品企业动销回归常态,整个行业重拾活力。随着居民消费能力逐步回升,消费者更加重视安全和健康,尤其对乳制品营养及功能认知程度进一步增强,推动低温鲜奶、功能性乳制品消费增加。假定2020年四季度和2021年我国不爆发第二波大范围疫  相似文献   

11.
第三季度乳品行业的基本面主要表现为:1—8月乳制品生产量增速放缓,同比仅增长2.1%;生鲜乳收购价格进入下滑通道,8月首次止跌,但长期看,奶价将会触底反弹;而乳品的进口量出现大幅下滑,同比减少19.8%,创历史新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乳品行业整体在第三季度呈现出整体增长放缓的局面,从上市公司2022的半年报数据看,乳业巨头、特色乳品企业的销量、利润同步增长,而大部分中型乳品企业整体增速下滑。当前中国奶业的发展已经实现了从规模到质量的提升,这将对进一步促进奶业消费,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扩大行业发展规模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新产品开发方面,伊利推出特色乳品骆驼奶,细分品类正成为乳品企业新的增长点;卫岗乳业推出鲜奶调制乳生椰菠萝牛奶,在低温乳品类别中突破单一口味,正成为新趋势;光明推出的高钙奶酪棒,充分说明奶酪消费正在受到更多人的关注;Chobani在中国市场首次发售希腊式发酵乳,这反映出其对中国市场高端酸奶前景的看好。  相似文献   

12.
奶业是非洲居民重要的收入和就业来源,是重要的农业产业。2018年,非洲奶业生产总值171.22 亿美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24.0%;奶牛存栏6 752.49 万头,主要集中在东非、北非和西非地区,养殖方式以散养为主,平均存栏仅3 头,部分品种仍以役用为主,牛奶生产仅是副产品,平均单产512.8 kg/头·年,年生鲜乳产量3 462.85 万t;埃及、肯尼亚和南非是主要的乳制品加工国家,加工量占非洲生鲜乳产量的近30%;2019年乳制品消费量折合生鲜乳为5 468.21 万t,鲜奶是最主要的消费品类,占60%以上,其次是奶粉和奶酪,分别占消费量(折合生鲜乳)的16%和15%,人均消费量有所下降,2019年为41.74 kg/人·年;乳制品贸易长期处于净进口趋势,2018年进口量198.72 万t,进口额48.57 亿美元,北非、西非和东非是主要进口地区。非洲奶牛养殖提升空间巨大,乳制品加工前景广阔,乳制品消费增长空间巨大,中国进一步加强与非洲奶业在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以及奶业贸易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推动奶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3.
丹麦是欧盟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国,是欧洲国家乳制品、肉类重要供应国,该国生产的三分之二农牧产品用于出口。近年来丹麦的奶牛养殖场数量不断减少,但养殖规模逐步扩大,保证了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奶牛单产不断提高,生鲜乳产量稳中有升;乳制品加工业经历集中和整合后,目前只有24家乳制品加工企业,包括合作社和私营两种形式。为了保证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丹麦乳制品加工企业均设定了合理的奶价制定机制,且为牧场提供了高效的第三方服务;丹麦乃至欧洲地区的消费者具有良好的乳制品消费习惯,但液体乳消费趋于饱和,奶酪消费增长明显。在乳制品贸易方面,丹麦始终保持净出口状态,主要的乳制品市场是欧盟地区的其他国家及亚洲国家。多年来,中国和丹麦形成了良好的奶业合作关系,未来两国将进一步加强和拓宽奶业合作,推动中国奶业的全产业链建设,促进两国奶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22年,中国牛奶产量为3 932 万吨,同比增长6.8%;乳制品产量为3 118 万吨,同比增长2.0%。原奶产量充足,但生产量明显下降,乳业市场进入到短期的调整阶段。从消费变化来看,消费降级、消费平移、消费升级同时存在,乳品消费出现结构分化;从产品的变化看,低温鲜奶全面进入全方位的竞争阶段,将复刻常温乳品的发展路径;常温奶基础型产品增加较快,但价格竞争激烈;而中高端乳品的降价销售与价格恢复过程,品牌价值的作用明显;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成人类奶粉成为市场的热点产品,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个品类的竞争中来;为挖掘市场新的增长点,乳品的关联类产品受到重视,比如雪糕、奶酒、奶酪等;从渠道变化看,线上渠道受到更多企业的重视,线下渠道也出现了新的业态,这些都推动着乳品企业的渠道变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乳品消费量持续增加,乳品质量安全关乎着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引起的乳品中毒事件时有发生,逐本求源地针对原料乳开展金黄色葡萄球菌风险评估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拟定的微生物风险评估的原则和指导方针,从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描述四方面综述了关于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国内外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通过国外成熟的定量风险评估案例,介绍关于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风险评估的基本框架,提出未来应加强构建肠毒素预测模型,较为系统的对原料乳从牧场到餐桌进行全程监控和风险评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第四季度乳业市场逐渐稳定,生鲜乳价格出现下滑,零售终端价格战频繁。从国内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报表看出,乳业头部品牌继续高速增长,但利润增速有所放缓;区域乳品企业业绩出现分化,利润普遍下滑;特色乳品销售额和利润都普遍增长。第四季度的世界杯大赛促使国内乳品企业展开了体育营销,蒙牛成为最大赢家;双“11”促销中,强者恒强的特征依然明显;进入12月,春节销售大战开启,市场竞争激烈。第四季度的新产品呈现出高价值、高营养、产地化的特征,这充分说明消费者对于乳品的消费升级的需求明显,随着市场逐渐恢复,这类产品将具有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17.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airy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y of Middle Eastern countries. Judged by its growth rate, the dairy industry is viewed as one of the most progressive food industries in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early 1970s, countries established executive programs to promote dairy farming; the major objective was to attain self-sufficiency in milk production. A massive investment was set up for importing top class cattle, complying with top industry operating standards, and a simultaneous introduction of the latest technology in processing, packaging, and distributing. Milk production has grown tremendously at rates of 6.6% and 4.9% in Syria and Saudi Arabia, respectively, between 2002 and 2007, which resulted in these nations being almost self-sufficient. Regarding Jordan, milk production has not yet met this target. An excessive growth in the dairy industry is quite noticeable in this region with an expanding capacity for export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show the most recent trend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the dairy industries in Syria, Saudi Arabia, and Jordan. It also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drive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lk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trade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