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评估不同酸化剂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试管二倍稀释法和平板培养法进行了八种单一酸化剂(甲酸、二甲酸钾、乳酸、苹果酸、酒石酸、富马酸、柠檬酸、磷酸)对3种标准菌和1株临床分离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八种单一酸化剂对标准大肠杆菌、标准金色葡萄球菌、标准沙门氏杆菌及临床分离大肠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甲酸、富马酸和酒石酸的抑菌活性最强,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相对最弱。说明甲酸、富马酸和酒石酸的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饲料酸化剂对畜禽保健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酸化剂的种类和保健作用的机理1 .1 酸化剂的种类酸化剂分为单一酸化剂和复合酸化剂两大类。单一酸化剂包括有机酸和无机酸 ,饲料中常用的无机酸添加剂有盐酸、磷酸等 ,有机酸添加剂有柠檬酸、富马酸、乳酸、丙酸、苹果酸、山梨酸及其盐类。复合酸化剂是由不同种酸化剂或酸  相似文献   

3.
利用均匀设计方法研制复合酸化剂的配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复合酸化剂配方的研制方法.试验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了2个类型的酸化剂:磷酸型(酸化剂A)和乳酸型(酸化剂B),每种酸化剂设置6种不同的配方,通过研究不同配方的2种酸化剂的饲料pH、系酸力以及抑菌能力,建立回归方程,并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确定2种酸化剂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当酸化剂A中磷酸占30%、柠檬酸占20%、延胡索酸占20%、甲酸钙占5%时,酸化剂A对饲料pH、饲料系酸力以及有关细菌的抑制作用方面效果最佳;当酸化剂B中乳酸占40%、柠檬酸占20%、延胡索酸占20%时,综合效果最佳.结果提示,用均匀设计方法研制复合酸化剂的配方完全可行,而且可减少试验次数,提高试验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3种磷酸型复合酸化剂对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以大肠杆菌(ATCC83912)、沙门菌(ATCC2151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213)3种常见的致病菌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双层板法,测定3种酸化剂和复合抗生素的抑菌圈直径(mm),比较3种酸化剂(Ⅰ、Ⅱ、Ⅲ)不同浓度(0.20%、0.30%、0.40%、0.50%、0.70%)的抑菌效果,比较0.50%酸化剂与复合抗生素(日粮中含土霉素100 mg/kg+金霉素75 mg/kg+喹烯酮250 mg/kg)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①3种酸化剂的抑菌效果差异显著(P0.05),抑菌作用: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酸化剂Ⅲ酸化剂Ⅱ酸化剂Ⅰ,并且酸化剂Ⅱ、酸化剂Ⅲ的抑菌效果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加;②0.5%酸化剂Ⅱ、酸化剂Ⅲ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抑菌效果优于复合抗生素(P0.01),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不如复合抗生素(P0.01)。综上所述:3种酸化剂中,酸化剂Ⅲ的抑菌效果最佳,酸化剂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抑菌效果优于复合抗生素,建议在日粮中的添加量不低于0.5%。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酸配伍的抑菌效果,探索抑菌效果最佳的酸化剂配方。利用磷酸、甲酸、柠檬酸、乳酸等4种酸,用均匀设计的方法组成20种酸化剂配方,以体外抑菌试验研究各个酸化剂配方的抑菌效果并建立各酸在配方中的百分比与抑菌率的多元回归方程,优化求解得最佳抑菌效果酸化剂配方。结果表明,理论上要取得最佳抑菌效果的酸化剂配方为:磷酸35.5%,甲酸38.8%,柠檬酸6.7%,乳酸19%,此时配方的理论抑菌率为98.9%。  相似文献   

6.
酸化剂主要包括单一酸化剂和复合酸化剂,单一酸化剂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目前使用的无机酸化剂主要包括盐酸、硫酸和磷酸,其中以磷酸居多。无机酸具有价格低、酸性强,在使用过程中极容易离解的特点。有机酸化剂主要有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丙酸、苹果酸、山梨酸、甲酸、乙酸等。复合酸化剂是将2种或2种以上的单一酸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复合而成,可以是几种酸配合在一起使用,也可以是酸和盐类复配而成,通过与饲料或水结合,动物食用后,能改善其消化道环境以满足营养需要及疾病预防的需要。现将饲料酸化剂的作用机理及发展趋势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乳酸宝~(TM)与其他4种商品酸化剂在酸的组成及体外抑菌效果方面的差异,本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化剂中有机酸的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酸化剂中总磷含量,换算磷酸含量;并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5种酸化剂对大肠杆菌CVCC 1555、金黄色葡萄球菌CVCC 1885和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 14028这3种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乳酸宝~(TM)的总酸含量为67.54%,高于其他4种酸化剂。乳酸宝~(TM)对3种测试病原菌的MIC最小,其中对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MIC均为0.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4%,其他4种酸化剂对3种病原菌的MIC为0.4%~0.6%,说明乳酸宝~(TM)体外抑菌效果最好。综上所述,5种酸化剂的组成成分和抑菌效果差异比较大,其中乳酸宝~(TM)的总酸含量和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酸化剂对蛋鸡生产与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吸附型酸化剂:配方为磷酸20%,甲酸2%,乙酸3%,丙酸3%,酒石酸5%,苹果酸5%,乳酸10%,柠檬酸10%,白炭黑42%。包被型酸化剂:配方为普包磷酸15%,优包  相似文献   

9.
《吉林畜牧兽医》2003,(9):42-42
黄兴国等人报告:选取90头体重为7kg左右的杜大长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研究酸化剂(主要成分为磷酸、乳酸、柠檬酸、富马酸)不同添加水平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仔猪日粮中添加酸化剂,能明显提高仔猪日增重,提高饲料报酬,降低仔猪腹泻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酸化剂不同水平对仔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腹泻发生率的影响也有差异。从影响仔猪生产性能综合效果和经济效益角度考虑,仔猪日粮中酸化剂添加水平以0.2%为最佳。酸化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分析由乳酸、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和磷酸构成的3种复合酸化剂A、B和C的体外抑菌和降低饲料系酸力的效果;选用15 kg左右杜长大断奶仔猪96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3栏。对照组含抗生素,试验组A、B和C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 kg/t酸化剂A、B和C,分析其对动物生产性能和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复合酸化剂0.25%的水溶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以1.25 kg/t添加到饲料中可显著降低饲料系酸力和pH(P<0.05)。动物试验表明2.5 kg/t的复合酸化剂A或C替代日粮中抗生素,对仔猪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增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3种复合酸化剂的试验各组DGGE条带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抗生素的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不同酸化剂的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有机酸对致病菌的影响。试验选择苯甲酸、山梨酸、柠檬酸、苹果酸和富马酸等有机酸,采用牛津杯法、最小抑菌浓度法和平板涂布法,探究不同有机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有机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罗曦  罗辉  何健 《中国家禽》2019,(16):65-69
为研究高水平小麦饲粮中添加复合酸化剂的饲喂效果,选择1050只1日龄健康青脚麻羽肉鸡,随机分5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酸化剂和抗生素),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添加6mg/kg恩拉霉素、2.5mg/kg那西肽、20mg/kg硫酸黏杆菌素,酸化剂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护酸美(包埋苯甲酸)、0.2%枫澜酸(含羟基蛋氨酸,柠檬酸,甲酸)、0.1%新枫澜酸(含乳酸、柠檬酸、富马酸及甲酸等)。结果表明:0.1%新枫澜酸组与抗生素组之间总蛋白差异极显著(P<0.01),新枫澜酸组比抗生素组高34.48%;对照组胆固醇较0.1%新枫澜酸组12.39%(P<0.05)。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05%护酸美、0.2%枫澜酸、0.1%新枫澜酸均对蛋白质代谢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添加0.2%枫澜酸组在机体的免疫水平上提升效果也最显著。总的来看,复合酸化剂在动物免疫与代谢健康的基础上基本可以替代抗生素,且枫澜酸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和重视,抗生素的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主要是由于抗生素化学残留对畜牧产品造成的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酸化剂作为一种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的促生长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绿色环保添加剂[1]越来越受到欢迎。酸化剂的主要成分有L-乳酸、柠檬酸、富马酸、甲酸、乙酸、丙酸、磷酸和赋形剂等,有机酸和无机酸配合使用可达到互补协同效应。在日粮中添加酸化剂可以降低断奶仔猪消化道酸度[2],抑制消化道有害微生物生长繁殖[3],提高  相似文献   

14.
酸化剂在猪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化剂在猪日粮中的应用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610066)邝声耀酸化剂的主要成分是正磷酸、延胡索酸、乳酸、甲酸、柠檬酸及甲酸钙。这些制品通常将若干种配合制成特别的酸化剂。有些酸(甲酸、乳酸和丙酸)已知具有抗菌作用。乳酸尤其具有很强的抗菌性,许多养猪者...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酸化剂对乌苏里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gtray)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60日龄的雄性乌苏里貉100只,随机分成10组,每组10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Ⅹ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4%、0.6%、0.8%磷酸,0.5%、1.0%、1.5%柠檬酸,0.5%、1.0%、1.5%乳酸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2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酸化剂对饲料、胃液p H影响极显著(P<0.01),酸化剂对肠液p H无显著影响(P>0.05),干物质采食量随酸化剂添加水平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与对照组相比,酸化剂对体重、平均日增重、胴体重、体长、皮长及皮重无显著影响(P>0.05)。3)各组血清尿素氮、葡萄糖、免疫球蛋白M、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与磷酸添加水平呈负相关,随柠檬酸和乳酸添加水平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血清白蛋白含量随柠檬酸和乳酸添加水平增加呈下降趋势。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与磷酸和柠檬酸添加水平呈负相关,随着乳酸添加水平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以添加1.0%乳酸组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浓度下液体酸化剂如意酸和某品牌液体酸化剂A的抑菌能力,实验分别将两实验品按1∶500、1∶1000、1∶2000浓度稀释后进行抑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如意酸在上述三种不同稀释倍数下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液体酸化剂A在上述三种不同稀释倍数下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明显抑制作用。抑菌试验结果说明液体酸化剂如意酸抑菌效明显优于液体酸化剂A。  相似文献   

17.
复合有机酸在动物营养和保健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新型生长促进剂。作为饲料酸化剂分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无机酸和有机酸。目前利用高科技手段,把乳酸、丙酸、甲酸、柠檬酸、正磷酸、延胡索酸及生物酸化剂等多种有机酸或无机酸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最佳的复合体,制成了复合  相似文献   

18.
自从发现乳酸能抑制仔猪肠道埃希氏大肠杆菌,并提高其增重速度以来,人们对酸化剂在仔猪日粮中的应用研究日益深入展开。大量研究成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酸化剂可改善仔猪体内环境,参加营养代谢,显著提高其抗病能力,防止腹泻,并提高生产性能。不同酸化剂效果不一,有机酸优于无机酸,复合酸优于单一酸,此外作用效果还受到日龄、使用剂量和饲料原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在饲粮中添加不同种类的酸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指数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择初始体重为(44.05±0.02)g的1日龄健康白羽肉鸡36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苯甲酸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000 mg/kg苯甲酸,富马酸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000 mg/kg富马酸,复合酸化剂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1 000、2 000、3 000 mg/kg复合酸(富马酸、甲酸、丙酸和载体)。试验期为42 d,饲喂期间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剂组提高了22~42 d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苯甲酸组提高了22~42 d平均日增重(ADG)、42 d的末重(FBW)以及1~42 d的ADFI和ADG(P<0.05),且苯甲酸组1~42 d的ADG高于富马酸组和复合酸化剂3 000 mg/kg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组提高了肉鸡的全净膛率(P<0.01)、半净膛率(P<0.05),苯甲酸组和复合酸化剂1 000 mg/kg组降低了肉鸡胸肌45 mi...  相似文献   

20.
仔猪早期断奶是现代化养猪生产中普遍采用的先进技术,但仔猪早期断奶时其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胃酸分泌不足,容易发生食欲差、消化功能紊乱、腹泻、生长迟滞、饲料利用率低等所谓的“仔猪断奶早期综合症”。国内外营养学家的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适宜的酸化剂可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本文结合仔猪消化的生理特点对酸化剂在早期断奶仔猪配合饲料中的应用作一综述。1酸化剂的种类与性质目前市场上常用作饲料添加剂的酸化剂主要有三类:(1)有机酸酸化剂,如甲酸、乙酸、柠檬酸以及乳酸等;(2)无机酸酸化剂,如磷酸、盐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