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1年在荥阳市楚楼水库进行了注射灭活疫苗网箱养殖草鱼试验,在1^#、2^#网箱内养殖140天左右,草鱼成活率均在90%以上,人工注射灭活疫苗比浸泡疫苗预防草鱼“三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正>在草鱼冬片鱼种培育中,每年养到10月初就会暴发草鱼出血病、"老三病"而大量死亡,养殖户损失较大。近年来,有部分养殖户尝试在夏花放养时注射草鱼"四联"防病疫苗,即预防草鱼出血病、烂鳃、肠炎、赤皮,取得较好的效果。投放注射了疫苗的草鱼夏花,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病,成活率很  相似文献   

3.
第一期中国主要水产品出口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浅析…(2)鄱阳湖翘嘴鳜规模化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综述…(7)加大对水产科技的投入很有必要———九江市水产科技情况调查报告………(12)九江市庐山区休闲渔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16)闽中渔场不同生态类群的鱼类资源生产量……(18)内陆水库网箱养殖香鱼出血病的防治研究……(28)草鱼四大传染性疾病免疫防治试验……………(30)草鱼“四联”疫苗免疫注射试验…………………(32)养殖草鱼注射免疫疫苗对比试验小结…………(36)草鱼肝胆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39)水库网箱养斑点叉尾鮰效益…  相似文献   

4.
汪长友 《齐鲁渔业》2006,23(4):47-47
如何有效地防治“草鱼三病”和“出血病”,历来是草鱼养殖上的一大难题。近年来,福建省古田县推广注射疫苗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预防效果。草鱼种注射疫苗后其免疫保护力可达14个月以上,在整个养殖期间一般不发病,成活率可达95%以上。现就草鱼种注射疫苗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草鱼是云南富宁县电站库区网箱养殖的主导品种。但近年来,在网箱养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病毒性出血病等疾病,死亡率高达30%。为打破草鱼病害牢笼,推动草鱼网箱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在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剥隘库区开展了网箱养殖草鱼人工免疫技术的应用试验,旨在通过人工免疫技术防控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和细菌性疾病。本次试验中经过注射的草鱼苗种,明显降低了死亡率,缩短了养殖周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养殖户经济效益,最为关键的是减少渔药使用量,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针对草鱼"老三病"对养殖成活率的严重影响,探索在草鱼夏花养殖一个月后(体重8.2~9.7g)注射三联疫苗,增强其免疫力后继续养成冬片.在南昌市周边地区试验推广,池塘总面积超100hm2.2010年对南昌县蒋巷镇1.6hm2的养殖池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注射疫苗的草鱼,其养殖成活率平均为87.6%;未注射疫苗的草鱼,其养殖...  相似文献   

7.
正草鱼是我国的四大家鱼养殖品种之一,从南方到北方都是主养品种,全国草鱼年产量近500万吨,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20%以上。但草鱼发病严重,从苗种到成鱼成活率仅30%左右,为了提高成活率,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如广东省在鱼种放养时普遍注射疫苗,成活率达80%以上。随着我国第一个水产疫苗—"草鱼出血病活疫苗(GCHV-  相似文献   

8.
网箱养鱼由于网箱中鱼种放养密度大,鱼类一旦发病,则传染机会大;死亡率高。且网箱都是设置在江河、湖库等流动性水域中,网箱内外水体交换频繁,鱼病防治困难。目前网箱养鱼的用药方法除在鱼种进箱前用药物浸泡消毒和进行草鱼出血病疫苗免疫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2007年6月18日我县一养殖户网箱养殖的草鱼种发生出血病,我们采取用本网箱病鱼土制灭活疫苗进行注射防治,获得很好的效果,成活率86.5%,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与诊断2007年6月18日上午,养殖户丘小龙来电,其网箱  相似文献   

10.
汪长友 《水产养殖》2006,27(3):20-20,19
福建省古田县水口库区群众利用水库水体大、溶氧高、水质清爽等特点,发展高密度网箱精养草鱼获得成功,一个5m×5m×5m的网箱放养尾重 150-250 g的草鱼种3000-5000尾,投喂草鱼专用配合颗粒料,饲养一年,尾重可达2-3kg,采用注射疫苗防病技术,成活率可达90%以上,年箱产鱼6t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将乐县水产技术部门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树立病害防控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根据养殖户以往每年7月~8月培育的水产鱼种常常暴发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且并发草鱼烂鳃、肠炎、赤皮三病等发病死亡率高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鱼病防治新办法,改原在冬春季节对草鱼种注射疫苗为对夏花草鱼种注射疫苗的办法,在鱼苗培育基地张公村已开展60万尾夏花草鱼种的疫苗注射示范,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夏花草鱼种疫苗注射技术介绍如下。1疫苗选择与保存  相似文献   

12.
草鱼养殖期间易暴发出血、烂鳃、肠炎和赤皮等疾病,以草鱼免疫防疫为切入点,在南昌神龙渔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试验研究,探讨不同疫苗(分别来自南海水产研究所、汕头某公司、珠江水产研究所)对草鱼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南海水产研究所和珠江水产研究所疫苗免疫效果要好于汕头某公司疫苗免疫效果,成活率分别为80%、80%、65%,而空白对照组成活率仅为50%;注射疫苗可以提高草鱼免疫保护力,不同地区的疫苗在制备时所使用的菌株存在差异。需结合本地区草鱼发病情况,开发适合本地区草鱼致病菌株的疫苗。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将乐县水产技术部门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树立病害防控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根据养殖户以往每年7~8月份培育的水产鱼种常常暴发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且并发草鱼烂鳃、肠炎、赤皮三病等发病死亡率高的实际情况。技术人员积极探索鱼病防治新办法,改原在冬春季节对草鱼种注射疫苗为对夏花草鱼种注射疫苗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草鱼是江西目前最大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养殖期间易爆发出血、烂鳃、肠炎和赤皮等疾病,采用草鱼夏花注射疫苗措施可有效预防草鱼"三病"的发生与蔓延,提高养殖成活率和养殖效益。本文介绍了草鱼夏花疫苗注射方法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我校渔场1985年由于没有进行草鱼出血病免疫,尽管采取了多种防病措施,但草鱼成活率不高,一般年徘徊在20~30%。 1986年开始搞疫苗注射,草鱼出血病大大减少,成活率提高到70%左右。但人工注射疫苗、费工费时、操作麻烦。且注射疫苗后,部分鱼由于受伤而陆续死亡者常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本次研究通过对草鱼疫苗浸泡免疫试验示范草鱼"三联疫苗"免疫技术,运用生物免疫技术防治草鱼常见病和暴发病,减少生产用药,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推动全渔业病害防控技术符合现代渔业发展需求,创新水产病害防控技术体系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产》2014,(3):45-51
<正>B.草鱼人工免疫防疫技术技术概述:近几年来,我省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疫病发病严重,死亡率高,影响渔民养殖效益。为解决上述问题,我省在部分县(市、区)陆续开展了人工注射疫苗以防治草鱼上述疫病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当前正是草鱼疫苗注射免疫的季节,为了能有效地预防草鱼“四病”(即烂鳃病、赤皮病、肠炎、出血病)和防止草鱼细菌性暴发病的发生和蔓延,提高养殖成活率,确保免疫效果,养殖户在进行草鱼疫苗注射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如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鱼类疫苗注射是鱼类防病的有效手段。目前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疫苗注射完全依靠人工,针对人工注射效率低,且注射位置凭经验和手感,导致注射精准度差的问题,提出以机械自动化注射代替人工注射的方案。研制了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草鱼疫苗注射机,采用物体形态学对草鱼特征进行分析,实现鱼头、鱼尾调头的功能;运用光栅测量传感器计算草鱼的长度;采用色度传感器实现对鱼腹、鱼鳍判别的功能;采用光电传感器分选不同通道,实现草鱼疫苗多通道注射;采用步进电机实现精准拨鱼,以及对不同体长鱼苗的打针部位自动调节;采用西门子PLC控制注射机的判别装置与动力执行单元相互协调动作,实现精准化注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皮带传输速度为2 m/s时,可将100~120 mm的鱼苗自动分选,连续快速注射,注射效率约为900条/h,对于不满足条件的鱼苗送回鱼池。试验的鱼苗在自动注射生理盐水后,暂养3周,存活率98.8%。研究表明,该注射系统可靠、高效,为国产鱼用疫苗注射的研究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利用网箱养草鱼,饲料来源广、成长快,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但因草鱼贪食是加上饲养密度较大,很容易引起发病而造成大批死亡.因此,搞好鱼病防治是取得网箱养草鱼高产的重要措施。在鱼病防治方面的主要做好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