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朱晓平 《齐鲁渔业》2010,(12):39-40
<正>鱼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就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如果水质状况不良,轻则影响鱼的生长速度,浪费饵料,重则使鱼的抗病力降低,导致鱼类发病,如果不及时调控,严重的还会导致泛池死鱼。所以说"养好一池鱼,先要管好一池水"。具体做法是:1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调节好池水深度具体要做到"春浅、夏满、秋勤、冬深"。  相似文献   

2.
冬季水温低,鱼类活动弱,摄食减少,病害也少。而渔民朋友们也往往在此时容易忽略水质管理和疾病防治,这时如果发生问题也将会造成很大危害,尤其是高密度养殖、"猪-鱼"立体混养的罗非鱼塘。笔者根据实际了解情况,现将冬季养殖需注意的事项介绍如下:一、防止冻死罗非鱼属于热带鱼,不耐低温,一般水温低于15℃时即进入冬眠期,当水温低于8℃时则会造成鱼死亡。因此,在冬季寒潮来时可加深水位,一般可在3米以下,有条件  相似文献   

3.
《科学养鱼》2004,(11):74-75
三、养成期的日常管理自放苗开始至收获,即进入养成期的管理阶段。养成期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巡池观察及检测每天必须进行巡池观察,如发现鱼出现异常状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当发现鱼在下午在水面活动,并呈现“浮头”症状时,应立即检测氨氮、亚硝酸氮是否增高。如发现鱼在喂食时有“炸塘”现象时,应立即检测是否鳃上有寄生虫寄生。如果发现池塘中有鱼体发黑,散游的鱼一定要打上来检查一下是否有鱼病发生,等发现鱼已经开始死亡了,则再采取措施就为时已晚。阴雨天鱼的吃食量会有显著下降,但如果天气没有明显变化,而鱼的摄食量突…  相似文献   

4.
家鱼(Major Four Chinese Carps)养殖中池塘水质的调节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鱼先养水.鱼类终身生活在水中,能否有一个"肥、活、爽、嫩"的良好水质条件,是决定鱼摄食与生长的关键因素.在家鱼养殖中,可以通过水色、底泥颜色及水体理化指标等的变化来判断池塘水质的好坏,并且根据其变化情况合理进行调节,保持池塘水质良好.本文就家鱼养殖中池塘水质调节控制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鱼儿离不开水,要养好鱼首先要养好并管理好池塘水体。水体作为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的生长。对于采用驯化养鱼技术来说,由于驯化养鱼,采取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投喂颗粒饲料,特别是池塘水体夏秋季节温度较高、日照时间长,鱼类生长较快,投饵量较大,排泄物增多,导致水质变化较快。  相似文献   

6.
钱德 《科学养鱼》2005,(9):66-66
人工养殖的鱼类如果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会使鱼类消瘦,活动能力战弱,抗病能力下降,易感染疾病,而且会把疾病传染给其它健康鱼类,甚至引起鱼类的大批死亡。而投饵太多会造成浪费,饵料系数增高、成本增大,同时也污染水质。特别是亲鱼如果长期投喂大量饲料,处于过饱状态,易导致脂肪肝造成难产。鱼是生活在水中的,如何识别鱼的饥饱,做到正确投饵呢?有以下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7.
沈忠明 《内陆水产》2001,26(7):43-43
热带观赏鱼色彩斑斓艳丽,体形奇特可爱,游动姿势优美,令无数爱鱼者心旷神怡,凭添无穷乐趣。然而爱鱼者往往因为不熟悉热带观赏鱼的性质和饲养管理技术,使得养殖失败带来烦恼。1 养鱼准备根据各种鱼对饲养容器,水草和沙石,饲养用水的水温、pH值等的要求作好养鱼的准备工作。选购回鱼后直接将装有鱼的塑料袋放到鱼缸中进行10~20分钟的水温调节,再打开袋子让鱼随着水流进鱼缸里。接下来就要对鱼进行精心的饲养管理了。2 饵料投喂部分爱鱼者常常因为爱鱼心切,喂给多种过量饵料而导致鱼儿死亡。殊不知鱼不易饿死而易胀死,或因过量饵…  相似文献   

8.
做好春夏季鲩鱼(草鱼)的病害防治工作,是关系到一年中鲩鱼是否发病,取得经济效益的关键.鲩鱼的发病离不开"三大"要素:一是鱼体本身的抵抗力;二是环境条件,鱼生活在水体、水质条件是鱼发病的一项重要原因;三是能够使鱼致病的病原(病因).要防治鱼病的发生,必须提倡"防重于治",把防病工作贯穿于养鱼的整个过程,如果当病害发生时才考虑用什么药,用什么方法来阻止病害的发生,一切都晚了.而且,鲩鱼的价格较低而药物较贵,损失是很难挽回的.因此,鲩鱼的病害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9.
养殖池塘中,水质管理是健康、高产养殖的重要环节,而在养殖中,水质好坏主要涉及到以下几项水质指标:溶氧、水色和透明度、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等。溶氧是水中的动物赖以生存的根本。溶氧:5毫克/升以上鱼摄食正常,2毫克/升时鱼停食、暗浮头,1毫克/升时鱼开始泛池。溶氧  相似文献   

10.
罗非鱼的雄鱼比雌鱼长得大、长得快,有两种方法可以产生全雄或超雄罗非鱼用做商品鱼:其一是激素法,在鱼苗开始吃食时人工投喂拌有甲基睾丸酮的饲料使雌鱼雄性化,但是对人体和环境生态的影响受到质疑;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杂交法产生,如奥利亚雄鱼(基因型是ZZ)与尼罗雌鱼(基因型是XX)杂交,由于雄性基因强于雌性基因X,所以其子代鱼全是ZX型雄鱼,但如果其他染色体上也含有X型基因,则该鱼可能是显雌性。故亲鱼的混杂导致雄性比率的下降是多年来全雄奥尼商品鱼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够直接产生ZY异配型超雄罗非鱼用做…  相似文献   

11.
正夏季水温高,水体溶氧极不稳定,鱼类活动力强,耗氧量大,拉网起鱼,风险较大,稍不注意就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随着渔业的发展,"热水鱼"(水温较高的季节捕捞的各种淡水鱼)的捕捞愈加频繁,起捕量不断增加。如何才能做到安全而又随时随地起捕"热水鱼"呢?现将捕捞要点介绍如下:一、拉网起鱼引发"热水鱼"死亡的原因与分析高温季节拉网起鱼,引发"热水鱼"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水体溶氧量低、鱼类应激反应大、需氧量多、鱼  相似文献   

12.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淡水鱼总产量的大幅度增加,颗粒饲料价格上涨鱼价持平或下跌及水质恶化、鱼病流行等因素导致渔业生产效益下降。采取提高颗粒饲料质量,扩大名优水产品养殖规模,控制养殖对环境的污染,积极稳定地发展封闭循环水工业化养鱼等对策,有助于渔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异育银鲫"中科3号"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异育银鲫"中科3号"病害日趋增多,尤其是车轮虫的危害程度逐步加剧,及时做好病害防治,成为一项重要工作。车轮虫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一年四季均有发生,能够引起病鱼大  相似文献   

14.
村夫 《齐鲁渔业》2007,24(12):42-42
鱼塘经过1年的使用,都会沉积大量的食物残渣、鱼类粪便以及垃圾等,而且塘泥中也含有大量的腐殖质,当进入高温天气后就会发酵而消耗大量的溶氧,从而导致水质恶化。另外,这些塘泥中还可能会含有大量的致病菌或寄生虫,将会影响第2年鱼类的健康生长,造成减产减收,甚至会导致整塘的鱼死亡,使其绝收。因此,要利用冬季这一有利时机,对鱼塘进行全面的修整。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池塘高密度精养面积不断扩大,鱼产量越来越高,特别是我县采用了80∶20养殖异育银鲫的养殖户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在夏季的6-9月份先行起捕达到一定规格的鲫鱼(俗称热水鱼),已经成为主养异育银鲫养殖户的必然选择。起捕热水鱼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操作方法不当,不讲究技术,捕"热水鱼"会造成死鱼事故,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科学起捕"热水鱼",提高养殖效益,笔者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科技示范户的交流,将起捕"热水鱼"的经验和做法介绍如下。一、加强水质调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存在于池塘  相似文献   

16.
杨翠平 《内陆水产》2004,29(12):10-10
香鱼又称海胎鱼、油香鱼、细鳞鱼、瓜鱼、平鱼、八月香、肥鱼等,在日本称鲇,是一种一年生小型珍稀经济鱼类。主要分布在日本的北海道南部至鹿儿岛.朝鲜沿海及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及台湾的某些入海溪河中。  相似文献   

17.
王文彬 《齐鲁渔业》2008,25(11):33-33
青鱼、草鱼、鲢、鳙等四大家鱼,其受精卵的孵化过程是人工繁殖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个阶段如果操作失误或管理不善,就有可能导致家鱼孵化率下降,甚至会造成受精卵"全军覆没",以致影响整个家鱼繁殖生产计划。因此,在家鱼繁殖获得大量受精卵后,必须认真搞好孵化工作。现将受精卵孵化注意事项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全国生鱼看广东,广东生鱼看顺德",这句话说明了顺德生鱼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江湖还在,顺德生鱼的地位却开始在动摇,"有量无价,行情低迷"已成为顺德生鱼的现状。是什么让曾经走在全国前列的顺德生鱼在竞争中落了下风?是什么导致养殖户从几年前的一口塘轻松赚50~90万到现在屡屡亏损?在外省生鱼虎视眈眈的背景下,顺德生鱼又如何带领广东生鱼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19.
《河北渔业》2007,(7):64-64
洋河水库是秦皇岛市重要饮用水源地之一,近年来,洋河水库水质存在富营养化问题,导致藻类过度繁殖,严重影响到居民的饮用水质。为此。市水产局连续三年在洋河水库投放鲢、鳙等“食藻鱼”苗种400万尾,对于促进库区水质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洋河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程度仍然不容乐观,市委书记王三堂同志、市长营瑞亭同志对水库富营养化防治工作非常重视,要求加大洋河水库的富营养化治理力度,尽快放流、禁渔,促进库区水质改善,解决全市人民饮水问题。  相似文献   

20.
化肥养鱼好     
化肥养鱼是利用化肥所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培养水中浮游生物,作为鱼类饵料,用以提高养鱼产量的一种新的养鱼方法。一般在鱼池中施用一斤尿素能长鱼1.5-2斤,一斤碳铵可长鱼0.7-1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