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2008年3月起,我们选择河蟹养殖池塘实施套养青虾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1)塘口条件:池塘选择在靠近沟口,水源充足、且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的场所,试验池塘4口,面积分别为22亩、13亩、20亩、12亩;对照池塘4口,面积分别为14亩、11亩、6亩和4亩。池塘水深1.2~1.5米,坡比1∶(2.5~3),pH值7.6,弱碱性。每口池塘四周用1米×1米水泥板砌成防逃墙。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2010年在郑州市金水区姚桥乡薛岗村进行了以鲜蛆为饵料的池塘养鲤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养殖情况介绍如下:一、试验条件1.池塘条件池塘6口,每口面积4.5~8亩,总面积39亩,池深1.5米以上,机井2眼,水泵1台,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4月-2013年1月,我们在广西南宁市一面积为10亩的池塘主养罗非鱼,取得了比较好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养殖条件(1)养殖试验地点:广西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围村。(2)养殖水体状况:土堤池塘一口面积10亩的池塘,平均深度2.5米,平均水深2.2米。底泥3年清淤1次,厚度平均15厘米。全池配置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1台。  相似文献   

4.
2006年章丘市水务局水产站进行了池塘鱼鳖混养高效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试验塘3口,面积25亩,其中5亩塘1口,10亩塘2口。池塘东西向、长方形,经清淤改造后,池底平坦、淤泥少,水深1.5~2.0米,  相似文献   

5.
黄鳝的人繁及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塘3口,其中亲鳝培育池1口,为水泥护坡结构,面积8亩,池塘淤泥厚度20厘米,产卵池为新开挖池塘2口,面积分别为6亩、5亩,池埂铺垫塑料薄膜防止渗漏,产卵池在繁殖前进行修整、除杂、消毒,放入过滤新水1.5米深度。2.网箱设施60目聚乙烯网片人工缝制:亲鳝  相似文献   

6.
1988年在胜丰乡板桥湖渔场、城关镇水产场和护城乡五星村渔场进行了稀土在渔业生产上的应用推广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一、试验条件与方法 1、池塘条件:试验面积206.5亩,56口池。其中鱼种池79.1亩,39口池;成鱼池127.4亩,17口池。对照池面积102.4亩,32口池;其中鱼种池31.5亩、19口池;成鱼池70.9亩,13口池。均系1978年至1984年建成的商品鱼池,水系畅通,水深1.5—2.0米。 2、鱼种放养:(1) 鱼种试验池于6月上旬投放夏花鱼种396130尾,亩平5008尾,其中草鱼155310尾,亩平1963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2008年在如皋市丁堰镇皋南社区进行了淡水小龙虾与夏花鱼种的混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是3口老化的鱼种池,每口池塘4亩,共12亩,水深1.5米,交通便利,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池塘四周用钙塑板和网片建成防逃设施,高度40厘米。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九江市科技局下达了市科技三项经费项目"小龙虾与黄颡鱼种轮养技术示范",2013-2014年在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实验基地进行了小龙虾与黄颡鱼种轮养试验。通过项目组近一年的养殖试验表明:养殖情况良好,养殖品种生长速度快,养殖效益明显提高,综合利润7027.6元/亩,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选取试验池塘2口,面积分别为4亩和6亩,池塘水深1.5~2.5米。池塘经过标准化鱼池改造,为二级护坡。进排水系统齐全。水源来自鄱阳湖水,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每口池塘配备2.2千瓦增氧机1台,并架设自动投饵机1台,池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 ,我们选择 51 0亩池塘 ,进行应用强的纳米 863生物助长器养鱼对比试验 ,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将试验情况及结果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及方法1 .1 材料1 .1 .1 试验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 1~ 5亩 ,水深 1m左右 ,水源条件差 ,基础设施老化。1 .1 .2 强的纳米 863生物助长器 (南昌纳m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 )1 .2 方法将 51 0亩池塘分成两组、试验组 2 57亩( 79口池塘 )、对照组 2 3 3亩 ( 79口池塘 ) ,试验组用强的纳米 863生物助长器 ,处理水、青草、饲料进行养鱼。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养鱼两组池塘的鱼种放养量、饲料的投喂、…  相似文献   

10.
3月中旬,我公司接到永济地区养鱼户打来电话,称其四口池塘有一口池塘出现死鱼现象,公司技术员迅速赶赴现场,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一、检测结果该养殖户四口池塘分别编号为1#(6亩)、2#(8亩)、3#(10亩)、4#(7亩),其中1#池塘为鱼种,其他各池为成鱼池。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我们进行了池塘主养泥鳅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塘口 试验塘3口,每口0.5亩,共1.5亩。塘口规格一致,均为宽16.5米,长20米,呈南北向,池深1.3米,正常水位80~100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北方大面积连片池塘主养鲤鱼高产技术,我所于1992年在本所试验渔场,利用5口不完全具备精养高产条件的池塘共114亩,进行主养鲤成鱼大面积高产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试验的情况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5口,每口池塘面积大约在22亩左右(7—1、7—3、7—4、  相似文献   

13.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池塘选择连片鱼塘3口共5亩,主养鳜鱼池面积1亩,配套池塘4亩。鱼池水源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土质中性,水深1.5~2米。淤泥10~13厘米,池底平坦,池埂水泥砖墙坚固无渗漏。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与美国大豆协会合作开展了改良品系鲤鱼鱼苗养至鱼种试验。本试验的目的是利用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80:20池塘养殖模式和豆粕型膨化浮性饲料对改良品系鲤鱼鱼苗养至鱼种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进行示范试验。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本试验使用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试验示范基地的三口池塘,每口池塘面积为5亩。试验池的平均水深为1.5m,试验池配备水泵和叶轮式增氧机(功率3KW),水源来自地下井水。水源水质无污染,符  相似文献   

15.
1试验材料1.1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为济南市槐荫区渔场2排1号、2号2口池塘,其条件基本相同。水深为1.5~2.0m,水源为井水,排灌方便,池底淤泥为10~20 cm,保水性能良好。1号池面积为3.5亩,2号池为2.5亩。每口池中安装1台2.2 kW潜水泵改制的增氧机。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保证南美白对虾养殖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由我站实行技术指导和跟踪,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大规格健康养殖试验。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选择两口一般的养虾池塘,池深1.8~2米,底质为泥底,其中1号塘6.5亩,2号塘7.2亩,每口池塘配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2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2006年承担了"80:20斑点叉尾鱼回鱼种养至商品鱼试验",现总结如下:一、试验地点本试验在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示范基地进行,使用3口面积均为2.5亩的池塘,池塘平均水深1.5米。  相似文献   

18.
<正>本试验在山西省大同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试验示范基地的三口池塘中进行,池塘面积均为10亩(合0.67公顷),试验时间为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一、材料和方法1.水源三口试验池塘的水源来自试验示范基地内部井水。试验期间,池塘中池水的更替仅限于渗漏和自然蒸发,任何一口试验池都没有进行排放水操作。在试验结束时,来自三口试验池塘的池水可被继续利用于其他各项养殖活动。试验期间,同一口试验池的池水可被连续3年循环利用。2.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充分挖掘水体潜力,调整养殖品种,我们在精养成鱼塘开展了套养乌鳢的试验,历时三年,采取“不同规格,不同单位面积放养量,套养与不套养”三种不同形式的对比试验,边试验,边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一、试验材科 1、池塘条件;1985年,在洞庭红,华田等三个基地进行试验,面积266亩,池塘15日;1986年试验基地以洞庭红、华田渔场为主,新增7个场,面积1036亩,池塘63口;1987年以石矶湖试验场为重点试验基地,面积105亩,池塘16口,洞庭红、华田两个渔场为辅,池塘15口,面积266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抚州综合试验站于2018年开展了"不同养殖模式池蝶蚌的生长情况对比试验",探索不同养殖模式下池蝶蚌生长情况,以便于推广到应用中。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本次试验共选用了4口池塘及1条环沟。分别为:施用生物制剂养殖的4.7亩池塘,施用有机复合肥的5.3亩池塘,传统养殖模式的7.5亩池塘,鱼蚌混养模式的7.5亩池塘,以及总面积为50亩的"稻-鳖-蚌"综合种养田中的环沟。平均水深均为1.5米、采光好、水源充足、进排水系统以及吊蚌等设施完善。2.试验方法试验分为两组。第一组以一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