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禽粪便是一种极好的有机肥料,它对促进农牧结合,发展生态农业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开展,对家禽粪便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方法中,绝大多数地方仍存在着家禽粪便发酵不彻底的现象,多数农民朋友认为家禽粪便在自然条件下堆闷数日后就算发酵腐熟好了。其实不然,科学认为家禽粪便如果不加任何特殊发酵菌,即使经高温堆闷发酵,仍属于未腐熟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2.
闷堆和摊放对黄茶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闷堆和摊放组合试验,探究不同闷堆和摊放工艺组合对黄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闷堆对黄茶的品质变化起到主要的作用,摊放起着次要的作用。重闷堆(闷堆时间为110~120 min)茶样中的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茶色素含量均比轻闷堆(闷堆时间为60~70 min)高,而茶多酚、儿茶素总量和水浸出物含量则比轻闷堆低;长摊放(摊放24 h)茶样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和茶褐素含量较短摊放(摊放12 h)增加,儿茶素总量、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含量则下降,茶多酚的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3.
家禽粪便是一种极好的有机肥料,它对促进农牧结合,发展生态农业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开展,对家禽粪便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方法中,绝大多数地方仍存在着家禽粪便发酵不彻底的现象,多数农民朋友认为家禽粪便在自然条件下堆闷数日后就算发酵腐熟好了.其实不然,科学认为家禽粪便如果不加任何特殊发酵菌,即使经高温堆闷发酵,仍属于未腐熟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4.
2、预湿建堆 8月10日左右,将干稻草在建堆前二三天预湿,同时将干牛粪或菜饼预湿,水分含量以偏湿为好。建堆时将牛粪或菜饼,双孢蘑菇生产专用肥、磷肥和尿素等混合均匀后分层加入,石灰和石膏在第1课外作业翻堆时分层均匀加入。料堆宽2米、高1.5米,每层料高0.2米,料堆南北走向,长度不限。  相似文献   

5.
粪便堆沤处理生产有机肥技术是通过调节畜禽粪便中的碳氮比和人工控制水分、温度、酸碱度等条件,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处理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6.
一、栽培技术 1.拌料:选无霉变的棉籽壳或玉米芯.在阳光下曝晒2—3天后.加适当比例的水、石膏粉石灰粉和多菌灵,拌匀.闷1小时。料的湿度为60—65%。用稻草作原料,需晒干切成9—12厘米长.用1%石灰水浸—昼夜.捞起后用清水将石灰冲洗干净.沥干。拌料时以手握料在指缝中挤出水分不下滴为宜。拌好后将料堆放.闷堆24小时.第2天进行翻堆.并将克霉灵用喷雾器喷洒拌入料中。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大中型畜禽场粪便的污染和推进有机肥料的产业化,以含水量很高的新鲜猪粪为堆料,进行了静态高温好氧堆肥试验。研究表明,加稻草或稻壳为辅助料的量,以各占粪重的3%、4%为宜;堆制中,发现堆温上升缓慢时,应立即翻堆;高温堆肥的理想水分含量应为66%左右。  相似文献   

8.
试验在工厂化条件下进行牛粪堆肥,采用好氧堆肥方式,研究不同翻堆间隔对牛粪堆肥温度、水分、养分含量和无害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天翻堆、每2d翻堆和每3d翻堆都能使堆肥达到无害化标准,翻堆次数对堆体的水分散失速度影响较大,每天翻堆堆体水分散失较快,养分损失也较大.每2d翻一次堆效果较好,较适合工厂化生产牛粪堆肥.  相似文献   

9.
张俊 《当代农业》2011,(13):49-49
稻麦草用浇水方式湿透.在堆料场建堆预湿,堆形和常规堆相似。一层草一层尿素一层石灰.循环至1.5米高左右,覆盖上薄膜。建堆第6天.用菜籽饼粉、畜粪粉、米糠、石膏、磷肥调水制小堆,闷堆12小时左右.再与已经软化的草料均匀混合.混合后,仍建成堆形,中间要预留通气道。  相似文献   

10.
通过灌水后测定土壤水分含量和植株体内水分含量的变化,分析得出获得蚕豆高产必须灌好现蕾、开花等4次水,第一次灌水时间为播种后50~60天,以后每隔30~35天灌1次水,同时提出了土壤水分过高时防止烂豆、死苗,保证苗齐、苗壮的技术措施,为蚕豆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⒈用不超过15%的鸡粪均匀地拌和在猪牛粪中堆制发酵,可使发酵速度加快,饲料营养素质提高。⒉将晒干或烘干的鸡粪粉碎过筛后,用20公斤鸡粪拌和30公斤开水,装在塑料袋中闷一昼夜,杀死蝇卵、鸡粪中的寄生虫卵及病菌。然后拌和50%的蚯蚓粪,进行堆积发酵。每堆以1立方米为宜,两天翻堆一次,翻堆四次后就可使用了。不过这时还在继续发酵,加料不宜过厚,气温高时须过一、二天才能加覆盖物。⒊将水葫芦、水浮莲、水花生、绿萍等高产水生草料打浆或切碎拌和鸡粪堆制,同时两天翻堆一次,翻堆四次后应用。这样可使含碳量高的草料和含氮量高的粪料互相取长…  相似文献   

12.
大量排放的畜禽粪便若利用不当则会对环境构成威胁,经微生物发酵、制成高效有机肥料是粪肥与秸秆综合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试验以牛粪添加不同比例的小麦秸秆为原料,在接种和非接种微生物的条件下进行堆腐.研究了腐解过程有机组分及腐殖物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腐解进行,乙醇溶性组分含量逐渐降低;水溶性组分含量先升高再降低;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随腐解进行呈现一定波动,但总体旱降低趋势;木质索含量呈增加趋势;全碳含量降低,腐殖物质碳占全碳的比例逐渐增加,H/F比值逐渐升高.秸秆的加入比例越高越有利于木质素的积累,牛粪所占比例越大则越有利于腐殖物质的形成.接种微生物可促进有机物料中各有机组分的分解,并有利于腐殖物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1.预湿不充分 稻草应充分浸泡,以利发酵。浸泡不充分的稻草翻堆时需大量补水,在两次翻堆之前不能补足水分的不但以后很难补足水分,而且还会影响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一、预湿不充分。稻草应充分浸泡,以利发酵。浸泡不充分的稻草翻堆时需大量补水,在二次翻堆之前不能补足水分的不但以后很难补足水分,而且还会影响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禽畜粪便设施发酵是提高粪便处理效率的有效途径。在配置两种不同翻料机(旋耕式和提升式)的槽式发酵系统中,对这两种发酵系统处理效率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发酵系统均能使初始水分含量为50%~60%的禽畜粪便发酵温度在48 h以内上升到55℃以上,并能维持数天。发酵过程中,水分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通过7~14 d的发酵,物料无害化程度达到国家卫生学相关标准,但配备旋耕式翻料机的发酵系统比配备提升式翻料机的发酵系统具有更高的水分干燥速率和腐熟速度。  相似文献   

16.
菌袋在室内培养期间要翻堆4次~5次,第1次在接种后6天-7天,以后每隔7天~10天翻堆一次。翻袋时认真检查杂菌,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7.
3种畜禽废弃物分别在高温好气堆腐过程中,进行了完全强制通气、半循环强制通气和不强制通气仅翻倒搅拌的3种不同通气方式对堆腐效果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完全强制通气方式的堆腐效果稍好于半循环强制通气方式,翻倒搅拌方式的效果最差。两种强制通气方式7d中,堆腐物的含碳、含氮等易分解有机物质可快速分解,含量变化趋于平缓,完成一次堆腐发酵过程。翻倒搅拌方式的堆腐进程明显缓慢。加快堆腐进程,适量的强制通气是必要的。由干而雨由于两种强制通气的效果无明显差别,所以将堆腐产生的臭气适量循环,减少排放量,可减轻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1.用不超过15%的鸡粪均匀地拌和在猪牛粪中堆制发酵,可使发酵速度加快,饲料营养素质提高。2.将晒干或烘干的鸡粪粉碎过筛后,用20kg鸡粪拌和30kg开水装在塑料袋中闷一昼夜,杀死蝇卵、鸡粪中的寄生虫卵及病菌,然后拌和50%的蚯蚓粪,进行堆积发酵。每堆以1m3为宜,两天翻堆1次,翻堆4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污泥发酵基和HM发酵基对堆肥的作用效果,以牛粪为原料,加入麦秆为调理剂,设置4个处理,接种不同剂量的发酵基进行室内堆肥。经过30 d的堆肥处理,4个堆体总磷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对照堆体中增量最大;相比于对照堆体,只加入HM发酵基的堆体在升温期的升温速率最高,只加入污泥发酵基的堆体高温期温度最高,腐殖质下降幅度最大,总氮损失较多;同时加入2种发酵基的堆体高度和有机物含量下降最多。结果表明,加入2种发酵基的堆体效果最优,且可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堆肥原料中污泥、牛粪和发酵基的干质量比为10∶4∶0.002 5。  相似文献   

20.
利用堆肥法处理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及生活垃圾后作为有机肥还田是处理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堆积的最佳利用途径,可达到资源化、无害化的目的。通过2013年四次试验,得出加有生活垃圾的堆料、加有牛粪的堆料、加有羊粪堆料、加有猪粪的堆料在升温速度、堆制成功速度上依次递减;玉米秸秆作为堆料明显好于其他秸秆的结论。通过试验检验了该技术的成熟性,为白银市处理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和胡乱堆放的农作物秸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