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为拓宽云南热区咖啡主产地可再生资源咖啡壳资源利用途径,探讨咖啡壳制作"虎奶菇"菌种的可能性,为云南热区利用咖啡壳资源制作"虎奶菇"等珍稀食用菌菌种提供科学依据。以"虎奶菇1号"菌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三因素试验设计,以菌丝生长情况及菌种使用效果为评价指标,筛选以咖啡壳作为主要原料生产"虎奶菇"菌种的培养基。结果表明:"虎奶菇"菌丝在9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其中筛选出配方4(即咖啡壳刨花麸皮培养基:咖啡壳40%、刨花40%、麸皮18%、石膏1%、石灰1%)、配方7(即咖啡壳刨花棉籽壳培养基:咖啡壳40%、刨花40%、棉籽壳18%、石膏1%、石灰1%)和配方9(即咖啡壳棉籽壳麸皮培养基:咖啡壳40%、棉籽壳40%、麸皮18%、石膏1%、石灰1%)为该试验条件下的最优配方,综合评价指标与对照相差不大。经合理搭配,咖啡壳作为"虎奶菇"菌种生产原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不同氮源对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Sing.)又称菌核侧耳,是一种食药兼用真菌,其菌核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多糖、不饱和脂肪酸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等物质。为了生产高产优质的虎奶菇菌核,研究人员对栽培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2],发现除了菌种之外,氮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3人工栽培技术虎奶菇的栽培工艺,主要由菌种制作、培养料配制、装料、灭菌、接种、发菌(培养)、覆土出菇管理的环节组成。3.1茬口安排虎奶菇属典型的高温性恒温型品种,菌丝生长温度范围20~30℃,最适温度为22~26℃,菌丝抗杂性强;子  相似文献   

4.
以东华虎奶菇1号和临川虎奶菇0121为研究材料进行栽培试验,比较两个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稳定性、生物学转化率、抗杂和抗病性。试验结果表明:临川虎奶菇0121菌株菌丝生长速度、长势、生物学转化率和抗病能力均优于东华虎奶菇1号,为优良栽培菌株。  相似文献   

5.
1前言 (株)キノシクス是于1960年成立的日本食用菌菌种企业。虽说是从事食用菌的企业,但并不直接进行食用菌生产,而是开发栽培用菌种,进行菌种的生产和销售。菌种的种性保持技术得到全国好评,滑子蘑更是占据日本80%的市场份额。随着近年食用菌栽培规模的逐渐扩大,工厂化栽培倾向增强,企业也在追求更加稳定的出菇效果。  相似文献   

6.
虎奶菇及其栽培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前我国栽培的大多数食用菌其食用的部分都是子实体。只有茯苓食用的部分是菌核,其子实体不能食用,猪苓食用的部分是子实体,菌核则不能食用。然而,在滇西南(腾冲、章凤一带)尚有一种珍稀的食用菌兼药用菌-虎奶菇(张光亚,1984;应建浙,臧穆,1994)其子实体和菌核均可食用。虎奶菇虽然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可以作为蛋白质(含16%以上)、钾、钙、镁等元素、多糖等活性物质的重要给源,并可制成预防哮喘病、糖尿病、冠心病的天然的保健药品。但迄今我国尚未开发利用。自1993年我们对虎奶菇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  相似文献   

7.
食药用真菌虎奶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虎奶菇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人工栽培、液体发酵、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等方面对虎奶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报道,以便为能更好地开发这一珍稀食药用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水稻主产区,稻草秸秆以焚烧和丢弃为主,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宝贵的可再生资源,为实现稻草的资源化利用、降低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生产成本,用稻草按不同比例代替常规培养料中的棉籽壳栽培虎奶菇。结果表明:随着稻草替代量增加,虎奶菇的出菇周期缩短,但产量有所降低。用30%稻草、20%棉籽壳、18%麸皮、15%玉米芯、15%木屑、1%蔗糖、1%轻质碳酸钙为培养料栽培虎奶菇,和常规培养料栽培相比,出菇周期缩短6d,产量无显著差异,每袋利润提高0.26元。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不同栽培温度对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3~28℃栽培的虎奶菇菌核,其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营养指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别为79.49、74.94、10.11和11.0,均高于自然温度栽培处理,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分别为13.36和11.77,均低于自然温度栽培处理.结果表明,23~28℃栽培的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在大面积生产上可以采用.  相似文献   

10.
虎奶菇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经研究发现,虎奶菇菌种宜采用麦粒培养基,接种量以1.6%为宜,菌种菌龄以30d为宜;培养料以棉籽壳为宜(生物学效率42.90%),培养料装量以每袋225g为宜,培养料最佳C/N为25-30:1;而最佳栽培模式为袋栽。  相似文献   

11.
虎奶菇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虎奶菇又名核耳菇、菌核侧耳、茯苓侧耳、南洋茯苓,拉丁学名 Pleurotus tuber-regium(Fr.)Sing.,隶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为木腐生菌,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浅褐色,皮革质,呈漏斗状或喇叭状,直径8~20cm,表面有散生、翘起的小鳞片,近中央部分常有白色绒毛。菌褶白色、内卷延生。菌柄偏生或侧生、实心、粗壮、纤维质,近菌褶处表面覆盖白色绒毛。虎奶菇可形成菌核,菌核坚硬,表皮褐色,内部白色:直径8~15cm,球形或卵圆形。1 菌种 从福建省食用菌学会引进。2 菌丝培…  相似文献   

12.
大球盖菇是将乐县大田栽培的主要食用菌之一,为筛选出适合将乐县栽培的高产优质大球盖菇菌种,2016年将4个大球盖菇菌种在葡萄棚内畦床上进行出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从三明市三真公司引进的1个大球盖菇菌种产量最高,为10.62kg/m2,子实体丛生的较多,但朵型略小;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的大球盖菇菌种产量次之,产量为8.73kg/m2,子实体丛生的少,单生的多,朵型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虎奶菇生产成本,试验用稻草代替和部分代替棉子壳栽培虎奶菇。以不同比例的稻草组合的5个培养料配方和对照组栽培虎奶菇试验,随着稻草含量增加,菌丝发菌期、现蕾期缩短,菌袋感染率降低,利润和投入产出比也呈下降趋势。稻草添加量为30%,同时辅以15%玉米芯时,菌丝长势、生长周期以及产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利润投入比达到最高1.24。对于稻草资源丰富的地区而言,利用稻草栽培虎奶菇不仅可以实现稻草资源化利用,而且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酒红球盖菇、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是国际市场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种植的菇种。1998年5月,平湖市食用菌研究所首次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引进大球盖菇菌种,采用熟料棉籽壳试行栽培,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吴少风 《食用菌》2007,29(2):31-32
大球盖菇是许多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我国于1992年引进大球盖菇,目前在福建、江西等省已开始生产。我们于1995年从三明真菌研究所引进菌种,经过几年的栽培试验后,于1999年开始推广。大球盖菇一般以稻草为主要栽培原料,我们在推广实践中逐渐摸索形成了混合料无棚栽培技  相似文献   

16.
曾绍山 《食用菌》2007,29(4):51-52
大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大球盖菇营养丰富、气味清香,富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各种糖类、矿质元素、维生索等物质,自上世纪90年代在国内推广栽培以来,面积逐年扩大,其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大球盖菇种植成本主要是稻草和菌种,菌种占生产成本40%以上。为降低大球盖菇种植成本,增加菇农收入,我办从2004-2006年进行了大球盖菇栽培种扩大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原生质体复壮平菇菌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菌种退化是关系当前食用菌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研究克服菌种退化的有效技术是食用菌良种繁育工作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菌种退化的特征。表现为与原始的出发菌种对比,具有明显发菌慢、出菇迟、产量下降、品质变差、抗逆性降低,它不是当年制种、栽培不当引起,而是呈持续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大球盖菇菌种培养基配方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仙 《食用菌》2006,28(6):35-35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皱环球盖菇,是许多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大球盖菇营养丰富,鲜菇肉质细嫩,柄脆,含野生香味,口感好;干菇浓香,市场前景看好。我国云南、四川、西藏、吉林等省区均分布有野生大球盖菇,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不同培养料配方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有重要影响。为此,我们进行了大球盖菇菌种培养基配方试验,旨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菌种质量。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虎奶菇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虎奶菇是热带地区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其菌核主要含有多种单体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多糖、不饱和脂肪酸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等物质,其中起主要药理作用的是氨基酸和次生代谢产物、蛋白质、挥发油成分、脂肪酸、多糖等活性物质以及钾、钙、镁等矿质元素。虎奶菇菌核入药可治疗痢疾、胃病、便秘、发烧、感冒、水肿、胸痛、天花、哮喘、高血压、乳腺炎、糖尿病、冠心病、肿瘤等疾病,也能促进胎儿发育,提高早产儿成活率,还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等神奇效用,是一种很好的药用真菌,其子实体作为配菜合理膳用,也具有一定的食疗功效。因此,虎奶菇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的食用菌,应当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方法,以循证医学的观念,加强对虎奶菇的深入研究,充分发挥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虎乳菇又名虎奶菇,是传统中药材,其踪迹难寻、数量极少、具有药效的珍贵天然真菌,主要分布在未受破坏的热带雨林地区。《本草纲目》记载,虎乳菇具有治疗胃病、哮喘及高血压的功能。最新研究表明,虎乳菇所含的虎奶多糖能增加免疫功能,抑制多种肿瘤生长。经过努力,近年来虎乳菇已经实现人工栽培。2016年10月31日,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标准处专家、北京市药品检验所专家、我国中药学专家和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