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在林业生产中,测量林地的面积较常用的方法是罗盘仪导线测量,而内业制图和求算面积是比较复杂和容易出现误差的主要环节.那如何使这方面工作变得简单和减少误差呢?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利用计算机上的AutoCAD制图软件,轻松地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减少了人工绘图误差,同时使利用内业图纸求算林地面积误差变为零.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PC-1500微机在罗盘仪面积导线测量内业中的应用。所编制的BASIC程序,在外业测量的同时可一次求出测量精度与面积,与传统的手工作业比较,提高工效15倍左右。同时,避免了手工内业的人为误差,保证了测量面积的求算精度。根据需要,还可绘出不同比例尺的测量平面图。  相似文献   

3.
本文尝试利用常见的 CASIOfx—180P、fx—3600PV 等型计算器,解决林业生产活动中新造林地验收等面积求算问题,以期达到节省内业工作量,提高面积求算精度,提高功效的目的。实践证明,其切实可行且有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征占用林地外业调查及内业制图中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外业调查应该利用勘界部门绘制的勘测定界图结合现地进行调查,而且列举了制图中应该具备的要素;同时,对于调查的组织、调查开始时间和面积测定方法也做了详细说明。从而规范和提高征占用林地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浅谈AutoCAD在林业制图及设计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礼来 《林业调查规划》2007,32(2):26-27,29
结合林业技术特点,介绍了AutoCAD的基本设置和绘图基本操作,着重阐述了AutoCAD在绘制林地面积测量图、固定样木位置图以及求算区划小班面积等方面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AutoCAD绘图省时、省力,图面清晰、整洁,面积和距离求算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利用办公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和AutoCAD制图软件实现罗盘仪导线内业绘图、面积测量及图形的打印输出,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明显提高工效和绘图精度。  相似文献   

7.
Photoshop软件在林业制图及面积求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Photoshop软件应用于林业制图及面积求算工作.论述了地形图、卫星影像图的处理,图框制作,小班转绘,小班图、工程措施布置图制作等的方法、步骤;对运用Photoshop进行小班面积求算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AutoCAD制图软件在汕头林业调查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已有图纸资料的扫描输入,设置绘图环境,矢量化地形图,创建图层,用GPS数据绘制小班图,面积或路程求算,绘制图签、图例,文件保存格式,打印出图等方面阐述了AutoCAD在汕头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制图中的应用方法.认为用AutoCAD制图较Photoshop精度、效率高,并能较精确地进行面积及距离的求算.  相似文献   

9.
该文主要就建设项目占用征收林地外业调查、内业统计制图及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进行了探讨,并就其中几个关键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10.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面积蓄积精度计算与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各类土地面积来源于调绘的基本图,以小班为单位逐级控制求算。计算精度时应考虑误差产生的因素,选用适宜的公式求算误差值,衡量调查面积与实际面积的精度。各林分蓄积量,都是先测得某林分单位面积的蓄积量,再乘以该林分的面积而得总的蓄积量,在计算精度时应考虑材积表误差,面积误差和单位面积蓄积量误差,以衡量林分蓄积量实际精度。  相似文献   

11.
以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龙门林场为对象,利用该场2002年森林档案更新资料,结合1994年二类调查成果材料,运用重置成本法、收获现值法、市场价倒算法、林地期望价法等方法,对该场范围内产权关系明确、能够实施有效控制的森林资源资产进行了评估,试图探索出适合该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方法,为全局乃至全省天然次生林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考察森林资源实物量和价值量的动态变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空中抽样的大尺度森林资源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监测大尺度宏观性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以SPOT5和ALOS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为源数据,辅以相关调查资料,在GIS支持下,采用空中抽样的方法,在遥感图像上布设样地,通过目视判读方法确定样地的土地类型、优势树种(组)等,据此计算森林面积和构造土地类型转移矩阵。根据历史调查资料分析得到森林类型单位面积蓄积量,并以此来计算各类林木蓄积量,从而实现研究区域森林面积、蓄积的动态监测。应用结果表明,在具备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以及历史调查资料较丰富的情况下,该方法具有工作量小、精度高,且易于进行动态分析的特点,不但适用于大尺度宏观性森林资源监测,也适用于中尺度(如县级行政区域)的森林资源动态宏观监测。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林地宗地勾绘是核心内容,分析了采用高分辨率大比例尺航空正射影像图与电子矢量化地形图叠加进行林改宗地勘界,研究表明:其技术比传统地形图上勾绘宗地方法更能提高工作效率及勾绘精度。  相似文献   

14.
林地面积计算方法的改进与罗盘仪导线限差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用罗盘仪导线测量林地面积的计算方法,成功地由传统的图解法改进为解析法,可应用普通计算器或袖珍计算机(SHARPPC—1500)进行计算,计算工效和精度可以大大提高。并对罗盘仪导线相对误差的限差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要对云南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及时、准确的现状调查和动态监测 ,其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遥感技术。我国 1999年 10月 14日发射成功的资源 1号卫星 (ZY - 1)分辨率高 ,信息量丰富 ,适于省 (市 )级国土资源综合调查 ,也适于县级国土规划 ,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石漠化、植被盖度等方面进行现状调查 ,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动态变化监测 ,对云南的退耕还林 (草 )工程、“天保”工程等 ,掌握其进展及成效均可采用遥感技术  相似文献   

16.
森林覆盖率计算方法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国内外森林覆盖率的计算公式,森林的概念与定量标准,林地类别及其划分标准进行了阐述和对比,并对改进我国森林覆盖率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森林资源信息调查方法因存在许多局限性而难以满足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RS、GIS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方面可以弥补传统调查方法的不足;另一方面作为一项新技术手段,在森林资源监测、野生动物调查、植被调查、病虫害预报、林火信息管理、林业专题图编制和森林经营管理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森林资源信息的提取和制图依赖于大量空间数据的有效处理,本文探讨了ARC/INFO7.0.1和ARCVIEW3.0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信息提取、分析及制图等方面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Improving trees location under LiDAR-derived digital canopy height models (DCMs) is of great interest as discrepancies between both dataset influence the accuracy of the estimations of forest attributes. A method is proposed for the co-registration of LiDAR-derived DCMs with local field positional measurements under a dense tree canopy. This approach consists of two main stages: (1) the assessment of the match between the LiDAR-derived digital terrain model and topographic surveying measurements when shifting the coordinates around a measured position; and (2)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field height of selected trees and the LiDAR-derived DCM. Satisfactory results were obtained from geo-referencing field data and LiDAR models for characterizing the forest structure in heterogeneous Pinus sylvestris stands. Closure error of topographic surveying was 17.7 cm, and GPS accuracy to 95 % probability was below 10 cm, thus considerably lower than the resolution of the LiDAR models (1 m-pixel). The best co-location for field trees and LiDAR models provided a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of 0.56 between field-measured tree heights and LiDAR-derived DCM values.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研究了长宁县竹林退耕还林在时间序列上的植被恢复特点。除毛竹外,和一般树种相比,竹类恢复为森林的时间较短,3 a~5 a即可成林。但竹种类型间成林速度存在差异,丛生竹成林最快,散生竹较慢。梁山慈竹和硬头黄竹退耕后可以一次成林,毛竹退耕可先进行农林复合经营直到群落郁闭。随着竹林的恢复,草本层生物量逐渐减少,地被物层生物量增加,各竹种新生个体的生态位逐渐扩大。人工栽植5 a的毛竹扩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毛竹栽植时间的延伸,毛竹产生的新竹数目增多,个体变大,距离变远(170 cm),也存在大小年变化。人工促进竹林植被恢复速度明显较快。  相似文献   

20.
林地落界是为了掌握林地的现有状况,为林地的保护利用规划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很大幅度地提高了室内林地落界的精度。该文是以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底图,在目视解译的方法上,结合二类调查基础数据,通过建立高清影像的判读解译标志,提取六合区林地,得到南京市六合区林地分布图,与基于中分辨率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提取的林地分布图比较,并选取六合区龙袍镇为对象,分析比较了本次林地落界数据和二类调查数据的林地变化率和林地小班的差值变化。结果表明:0.5 m分辨率的影像能够达到将林地落实到田间地块的目的;六合区龙袍镇林地落界由林地到非林地变化率是15%,林地小班差值D的均值为0.24,说明利用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作为目视解译的底图,在林地地类识别和落界精度上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