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猪业科学》2019,36(2):28-28
正炎症是每个生命体都需经历的,是机体愈合或修复过程中的第一步,可帮助身体抵御细菌、病原体及其毒素,修复受损组织。当机体受伤或感染后会出现疼痛、发红、肿胀和发热的表现,这就是炎症反应。适当的炎症反应有利于机体恢复健康,但如果不加以控制,过度或持续的炎症可能会对机体造成负面的影响。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炎症是针对病原体或损伤的第一道防线,这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免疫系统将白血球输送到损伤部  相似文献   

2.
猪细胞因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因子是由造血系统、免疫系统或炎症反应中的活化细胞产生的高活性多功能的多肽、蛋白或糖蛋白,在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炎症反应、造血、组织修复及胚胎发生和生长发育等诸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机体内细胞因子之间构成的“细胞因子微环境”或“细胞因子网络”的失衡,常常与疾病的发生相关。鉴于细胞因子在机体免疫反应和维持其他生理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前景,同时由于抗生素在畜禽疾病预防、治疗及促进生长等方面的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3.
炎症是由于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刺激或代谢功能改变而引发的一种免疫反应。病原微生物的刺激会引发急性炎症反应,在正常情况下,急性炎症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可有效清除病原微生物,并从炎症状态自我恢复到正常状态。与急性炎症不同的是,亚急性炎症的引发往往与机体组织代谢功能的改变有关,亚急性炎症一旦产生,很难自我恢复。对于围产期奶牛,特别是产后几周内,由于机体生理状况和物质代谢的剧烈变化以及免疫功能的改变,炎症反应,特别是亚急性炎症的发生往往比较普遍,大大提高了该阶段各种感染性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了解围产期奶牛炎症反应的发生,以及免疫和物质代谢如何相互作用影响炎症反应,对于提早采取措施控制产后疾病的发生以及改善围产期奶牛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此,本文综述了围产期奶牛炎症反应的发生及其与免疫和能量代谢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炎症反应是机体应对有害刺激的一种防御性反应,但过度和持续性炎症反应严重影响机体的健康。过度的炎症反应又称炎症风暴,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可对机体造成严重损伤。持续性炎症反应引发组织功能持续性失调,进而转变成慢性病。炎症反应的发生一般包括诱导物、模式识别受体、炎症介质和目标组织,它们在炎症途径中发挥不同作用,其中诱导物是导致炎症发生的主要原因。诱导物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避免机体与诱导物的接触可减少炎症的发生,故保持外界环境洁净、稳定及机体自身健康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对炎症相关研究的深入,陆续发现并阐明了炎症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炎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对炎症与不同疾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可为炎症引起的相关疾病防治和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炎症是一种机体对感染或组织损伤的保护性反应。适度的或可控的炎症对于入侵病原微生物的清除以及受损组织的修复是必需的,然而过度的或不可控的炎症往往会导致病理性炎症反应发生,大大提高了各种感染性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多不饱脂肪酸代谢生成的脂质调控介质对炎症的启动、发展以及消退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了解多不和脂肪酸的代谢及其代谢产物对炎症反应的调节机制,对于通过饲粮营养途径控制疾病发生以及改善人和动物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此,本文综述了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途径,并就其代谢产物对炎症反应的调节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6.
内毒素(Endotoxin)是一种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只有在细菌死亡或繁殖时,才释放到细胞外,发挥各种效应。内毒素化学本质为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LPS是诱发炎症反应过程中主要的致病成分,它通过诱导体内单核巨噬细胞合成并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参与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严重时可导致脓毒血症或休克。另一方面,LPS对机体也可表现出显著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7.
炎症是动物机体对各种致炎因子或损伤刺激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应答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变化。炎症局部的外表症状为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发生在体表的炎症最明显。当致炎因子作用较强烈、组织损伤较严重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炎症是  相似文献   

8.
炎症是机体对于超过生理范围的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的途径对各种损伤因素(生物的和非生物的)产生炎症反应,其目的在于排出损伤的因素和损伤的产物,以便保持机体内在环境的稳定。炎症反应是一个连续地发展过程,如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等。在炎症反应的发展过程中,白细胞,血小板和巨噬细胞的溶酶体的破裂能释放各种致炎因子(如  相似文献   

9.
内质网是细胞内负责蛋白质折叠和修饰的重要细胞器。内质网应激是由于蛋白质异常累积而引起的细胞应激反应,可导致炎症、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等动物机体的不良反应。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多糖可通过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内质网过载反应和未折叠蛋白质反应相关通路,缓解内质网应激,进而保护动物机体免受损伤。本文综述了植物多糖在缓解内质网应激导致的动物机体炎症、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等方面的相关机制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炎症是动物机体对病原菌、损伤组织和刺激物等产生的有害刺激做出的一种生理性应答。炎症反应可通过调节多种炎症介质及信号通路最终影响炎症因子的表达。表观遗传学涉及非DNA序列改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化,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表达调控。表观遗传修饰可通过影响炎症反应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炎症反应,饲粮中能够影响表观遗传学修饰过程的营养素可调节炎症反应。本文主要综述了营养素调控炎症的表观遗传学机制———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  相似文献   

11.
细胞因子是一类由造血系统、免疫系统或炎症反应中的活化细胞产生的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小分子多肽、蛋白质或糖蛋白。它们主要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在机体的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物质代谢和神经内分泌以及生长发育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许多重组细胞因子已在一些动物疾病预防、免疫治疗和构建新一代基因工程苗等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以细胞因子作为免疫佐剂可能是解决目前众多疫苗,特别是寄生虫疫苗效果不良或不稳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细胞因子在动物疫痛上的防治应用将会为畜牧业生产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奶牛寄生虫,足一种细小的虫科生物。它寄生于奶牛体内吸取营养。严重者损伤奶牛组织,引起机体组织或器官产生炎症反应,使机体出现消瘦,抗病能力降低。寄生虫,在奶牛机体长期生长发育、相互适应、相互共存、也相互斗争,在斗争中产生免疫能力。现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1 大肠杆菌乳房炎 1.1 临床症状 大肠杆菌性乳房炎是由于母羊受到不良的饲养管理或在产后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致病性大肠杆菌侵入机体乳汁、血液和淋巴液而引起的乳房组织炎症反应,常呈急性经过。患病母羊体温升高、厌食、精神沉郁、昏睡、心律加快、休克甚至死亡,乳汁变为水状浆液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14.
<正>炎症反应是机体的免疫防御反应,但也是一些慢性疾病的病因或机制,未折叠蛋白反应(UPR)是当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时,细胞应对蛋白折叠错误的一系列信号传导过程。进年来通过对UPR的研究,不仅使人们对许多非感染性疾病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发现UPR引起的炎症反应是许多慢性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因此,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新近进展,阐述UPR在炎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15.
脂多糖(LPS)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可诱导机体炎症反应,与奶牛的多种疾病相关。环境和疾病等因素引起机体LPS水平升高,LPS与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上皮细胞等作用,激活NF-κB和MAPKs信号通路,释放炎症因子,改变机体糖脂代谢相关激素和脂肪因子水平,进而影响糖脂代谢,造成奶牛2型糖尿病、酮病、脂肪肝和肥胖等代谢性疾病。本文综述了LPS与炎症反应和糖脂代谢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导致糖脂代谢异常作用机制,为LPS致奶牛糖脂代谢异常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主要是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据统计,临床上引起乳房炎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为主,约占总发病率的80%以上.奶牛大肠杆菌性乳房炎是由于母牛受到不良的饲养管理或在产后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致病性大肠杆菌侵入机体、乳汁、血液和淋巴液而引起的乳房组织的炎症反应,常呈急性经过.多见于高产奶牛及产后泌乳高峰期.  相似文献   

17.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哺乳动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神经性抑制递质,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调控功能。GABA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参与机体稳态的调节,并对外界有害刺激引起的机体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机体在外界应激条件刺激下会引起血液中脂多糖(LPS)含量的升高并激活Toll样受体-4(TLR4)/NF-κB信号通路,引起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的表达增多,最终导致机体产生炎症反应。GABA可在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通过调节相应炎性因子的表达来降低炎症反应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作者通过对GABA生理学功能与受体类别及GABA在机体发生炎性反应时的作用进行综述,对GABA在机体发生炎性反应时的影响及其与LPS引起的机体炎性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临床上采用GABA治疗机体炎性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LPS诱导的炎症反应信号传导通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炎症是一种十分常见而又重要的基本病理过程,任何能够引起组织损伤的因素均可导致炎症的发生.内毒素或细菌脂多糖(LPS)是革兰阴性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它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炎症反应.LPS是怎样引起炎症反应的呢?病原识别的直接信号是如何传递的呢?随着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近几年研究发现,LPS诱导的炎症信号与TLRs家族等有关,正是TLRs等激活的细胞信号级联反应控制着各种效应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在哺乳动物的宿主防御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重要的信号分子及介导的信号传导过程进行简述,从而为治疗LPS引起的炎症失控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主要是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据统计,临床上引起乳房炎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为主,约占总发病率的80%以上.奶牛大肠杆菌性乳房炎是由于母牛受到不良的饲养管理或在产后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致病性大肠杆菌侵入机体乳汁、血液和淋巴液而引起的乳房组织的炎症反应,常呈急性经过.多见于高产奶牛及产后泌乳高峰期.  相似文献   

20.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哺乳动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神经性抑制递质,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调控功能。GABA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参与机体稳态的调节,并对外界有害刺激引起的机体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机体在外界应激条件刺激下会引起血液中脂多糖(LPS)含量的升高并激活Toll样受体-4(TLR4)/NF-κB信号通路,引起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的表达增多,最终导致机体产生炎症反应。GABA可在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通过调节相应炎性因子的表达来降低炎症反应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作者通过对GABA生理学功能与受体类别及GABA在机体发生炎性反应时的作用进行综述,对GABA在机体发生炎性反应时的影响及其与LPS引起的机体炎性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临床上采用GABA治疗机体炎性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