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2005年6月下旬,四川省部分地区暴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继大量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病例。之后,广东、香港两地也相继发现了该病例个案。疫情发生后,农业部组织专家联合攻关,确诊疫情为猪链球菌2型感染所致。据文  相似文献   

2.
2005年6月下旬以来,四川省部分地区相继发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当地人称之谓“怪病”.截止到8月20日,这种“怪病”已造成38人死亡.据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农业部办公厅新闻处7月25日联合通报:2005年6月下旬以来,四川省资阳市相继发生了以急性起病、高热、伴有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脑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例.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有关专家初步认定,疫情系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人-猪链球菌感染.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直接因素为宰杀、加工病死猪.病例呈散状分布,未发现人传人现象.卫生部、农业部8月21日发布四川省猪链球菌病已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3.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四川省资阳市、内江市突发猪链球菌病疫情,致使人也感染了猪链球病.为了减少疫情的传播、降低人员和畜禽的伤亡,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以下就对猪链球病的诊断与防控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今年我国养猪业发生的重大事件要数四川省7月发生的猪链球菌病致人死亡事件.一时间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养猪业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对疫情的监控也如同SARS和禽流感一样,上报世卫组织。受猪链球菌病影响.四川生猪暂时失去了出口机会.即便调出本省近期也很不容易。  相似文献   

5.
今年6月下旬以来在四川省资阳市、内江市发生的夺命"怪病"元凶已经锁定: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有关专家初步认定,疫情系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人-猪链球菌感染.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农业部办公厅新闻处7月25日联合通报,2005年6月下旬以来,四川省资阳市相继发生了以急性起病、高热、伴有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脑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例.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有关专家初步认定,疫情系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人-猪链球菌感染.此后全国各地关于链球菌的报道如潮水般涌入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7.
6月下旬以来,猪链球菌疫情一直牵挂人心.值得欣慰的是,在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据报道,从8月3日到8月9日,四川省已连续6天无新增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卫生部也从8月9日起停止了每日向社会通报人感染猪链球菌疫情.一种分布广泛的常见疫病,为什么会突然暴发并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此次疫情令人深思,目前来看它至少给了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药杂志》2005,39(8):50-50
为做好猪链球菌病防控工作,及时控制和扑灭疫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农业部于2005年7月28日发布了《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农业部发布《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9.
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人和多种动物均可感染发病.由于链球菌的血清群繁多,其感染宿主和致病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引起人和动物的疾病也多种多样,其中引起猪链球菌病的有A、B、C、D、E、F、G、H、K、L、M、N、O、P、Q、R、S、T、U等19个血型群,C群链球菌引起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危害大,D、E、L、M、S、S及T群猪链球菌均对猪有不同程度的致病作用.近年来,由D群的2型猪链球菌引起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比较常见,成为新的疫情来源.由于该群猪链球菌感染人的情况很少出现,广大群众对其危害和防控知识了解不够,自我防护意识不强,以至宰杀和食用病死猪,引起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尤其是6月24日以来,四川省资阳市、内江等地连续发生人-猪链球菌感染病例,成为有文献记载以来由猪链球菌感染人发病最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有人提出疑问,是什么原因或什么途径导致猪链球菌感染人?为什么疫情这么严重?本文根据有关文献提出作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四川某地发生了人感染猪链球菌疫情,导致150余人受染,38人死亡的惨剧,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巨大损失.此次疫情由猪链球菌D群2型所致.……  相似文献   

11.
一、出台过程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最早是在2003年5月提出立法建议的,当时正是北京地区发生"非典"疫情的时候,国务院制定了一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农业部根据我国动物疫情发展态势,提出也应当制定一个<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 《养猪》2003,(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已经2003年5月7日国务院第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三年五月九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第三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设立全国…  相似文献   

13.
2005年7月25日,卫生部正式通报四川省一些县市出现不明病因引起人感染疫情,不久确认此次病原为2型猪链球菌,截至8月2日12时,累计人感染病例205例,其中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59例,死亡37例。猪链球菌病(Porcine Streptecoccal Diseases)是由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引起的猪的一种以发烧、败血症、脑膜炎、肺炎、关节炎等为  相似文献   

14.
《兽医导刊》2009,(2):68-69
1月26日,广西自冶区北流市发生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广西自治区卫生厅立即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应急响应,2月4日,从自治区卫生厅应急办了解到,在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后,专家组认为此次人禽流感商情的隐患和相关危险因素已被控制,卫生部门终止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15.
突发动物疫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已成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为反映我国突发动物疫情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文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收录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CSSCI)为数据源,以2003年-2017年共195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领域及相关动物疫情研究方向的期刊文献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分析中的SPSS聚类与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等可视化技术,对国内的突发动物疫情公共卫生事件研究领域脉络进行了梳理,综合分析得出了国内突发动物疫情公共卫生事件领域五大研究主题,为学者在该领域今后的理论与实证的发展创新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吴克亮 《猪业科学》2005,22(8):74-75
今年我国养猪业发生的重大事件要数四川省7月发生的猪链球菌病致人死亡事件,一时间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养猪业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对疫情的监控也如同SARS和禽流感一样,上报世卫组织。受猪链球菌病影响,四川生猪暂时失去了出口机会,即便调出本省近期也很不容易。我国的养猪生产是畜牧生产的支柱产业,在世界养猪生产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养猪存栏、猪肉生产都是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总量的50%左右。但是通过猪链球菌病事件,反映出我国养猪生产虽然数量可观,但饲养条件与技术还亟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特别是规模化与标准化饲…  相似文献   

17.
6月下旬以来,猪链球菌疫情一直牵挂人心。值得欣慰的是,在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据报道,从8月5日到8月9日,四川省已连续6天无新增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卫生部也从8月9日起停止了每日向社会通报人感染猪链球菌疫情。一种分布广泛的常见疫病,为什么会突然暴发并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此次疫情令人深思,目前来看它至少给了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近日,四川资阳、内江发生了怀疑猪链球菌病导致的人员生病和死亡的事件,使很多人"谈猪色变",其实,只要做好预防与控制,就可以把该病的危害降到最低.下面,就猪链球菌病的预防与控制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法律咨询     
编辑同志: 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我国与防治非典有关的法律法令有哪些,其相应的法律责任是什么?——王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失误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相似文献   

20.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等部分地区发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给疫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理性的分析,发生类似疫情最主要的深层次原因是动物卫生组织体系,特别是基层动物卫生组织体系不健全,不能在第一时间揭发动物疫情,进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