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从祁连山森林植被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封山育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分析了森林恢复及封山育林的原理,探讨了植被恢复的方法和措施,为祁连山植被恢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封山育林是增加森林植被的重要营林措施。通过封山育林,不仅可以改善现有林分状况,而且可以在人工造林困难的立地上培育森林,恢复植被。介绍了封山育林的规划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3.
川西米亚罗天然林保护区封山育林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封山育林是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川西米亚罗天然林保护区封山育林调查,探讨封山育林措施在天然林保护、森林植被恢复、森林群落稳定与演替、生态效益发挥等方面的作用和效果,认为在实施封山育林时既要考虑封山管护,又要注重育林,实现封山育林有机结合,才能获得最佳的封山育林效果。  相似文献   

4.
封山育林是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有效措施,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优点。通过实施封山育林使林分植被种类增多,生物多样性增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强,森林病虫害减轻,林分质量提高。近年来,甘肃省山丹县龙首山林区通过对具备封育条件的荒山荒地实施了封育,有效地加快了林区植被恢复速度。实践表明,封山育林对治理山丹县北部荒漠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改善当地农牧业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洱海东岸面山石灰岩山地的生境、植被条件和植被演替的一般规律,提出以封山育林为主,人工造林为辅的措施是本地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北京九龙山封育植被群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北京市九龙山封育植被的调查 ,并与 1984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对本地区主要植被类型 (群丛 )及其变化进行了详细描述 ,并指出该地区植被演替规律和趋势。说明九龙山地区经过多年的封山育林 ,植物群落发生了明显变化。封山育林是一项恢复森林植被 ,形成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闽东北鹫峰山项部植被经过半世纪的演变进程,森林经多次火烧、放牧,到20世纪70~80年代演变为草地,之后经过20多年的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到21世纪初再次演变为森林。文章分析了鹫峰山顶部草地的形成与植被恢复,旨在为探讨植被恢复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草海自然保护区植被的生境、现状和演替规律,从恢复生态学原理出发,以水热等气候因子所决定的植被生物地带性为科学依据,提出以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等措施恢复与重建森林植被,以政策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等恢复与重建湿地植被。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普定县喀斯特地形区的森林植被类型调查入手,通过分析喀斯特石漠化地形区的各种森林植物,探讨森林群落植物组成和群落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对封山育林地、人工促进封山育林地、人工造林地等进行调查分析,针对不同立地类型,提出了采用封山育林措施,利用人工促进封山育林及人工造林的方式,补充植物种质资源,是快速恢复和培育草灌型、灌木型、乔灌型和乔木型喀斯特石漠化地形区森林植被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为研究对象,就如何提高该区林木成活率及森林覆盖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封山育林、人工促进森林植被恢复的途径,介绍了人工造林构建森林植被的技术措施,以期为今后的森林植被构建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贵州喀斯特山地植被恢复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凯  贺敏 《防护林科技》2007,(3):134-134,142
通过对贵州喀斯特山地森林植被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植被恢复的主要途径,重点阐述了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两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喜金 《中国林业》2008,(15):44-44
封山育林是一项重要的营林措施,它是针对疏林地、灌木林地和具有残存植被的荒山、荒地进行封禁和人为干涉,依靠天然下种、植物萌芽和萌蘖,恢复和发展森林植被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模式及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植被恢复重建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封山育林是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恢复和建设植被最快、最有效、最省钱省工的办法。将祁连山封山育林区划分为5种封育模式,并对封育模式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封山育林是充分利用自然植被的演替规律、迅速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的重要措施。建国以来,尤其是近二十年来,我省国营林业局、场在人工造林的同时,积极开展封山育林,扩大森林资源,取得明显效果。截止1982年底,累计完成封山育林面积395.7万亩,接近于累计造林保存面积。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封山育林有三大好处。第一,能较快地恢复森林。黄龙山林业局历年封山育林170万亩,  相似文献   

15.
<正> 随着人们对森林认识的深化、营林技术的提高以及经营管理工作的加强,对什么是“封山育林”应给予一个更加准确和完整的定义。笔者认为“所谓封山育林,就是禁止人们对森林植被的继续破坏,对尚存林木和天然更新能力加以保护,使之得到一定的恢复。同时,针对森林植被的恢复状况,采取适宜的人为促进或改造措施,使其迅速成林并符合人们的培养目的”。这一定义,既反映出封山育林是以物  相似文献   

16.
封山育林是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进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以及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新的封山育林技术规程拓展了封山育林的范围,进一步丰富了封山育林的内容.原先封育对象只有疏林地和无立木林地,现在叉增加了官林地以及低质、低效有林地和灌木林地的封育改造,扩大了封山育林的作业范畴。澄清了以前关于封山育林模棱两可的一些观念,使林区封山育林有了更好的操作性。使林业生产中一切管护措施都从封山育林中找到了理论依据。有利于林业生产建设。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封山育林是现阶段我国对森林植被进行恢复的一种有效措施,经过近几十年的实践探究,当前阶段已经取得相对理想的成果。封山育林在对森林植被进行有效恢复的同时,还具有投资最少、见效快的优势,整个过程比较省时省力,在部分地区可以起到人工造林无法取代的效果。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乱垦滥牧、砍挖烧柴等现象,对森林资源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保护并恢复森林资源,做好水源涵养林建设是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封山育林的技术管理和主要经验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过总结青海省多年来的封山育林实践经验和成效,说明封山育林作为一项实用技术,是培育森林,恢复生态平衡,扩大三江源森林植被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9.
封山育林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能有效增加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质量的技术措施。阐述了封山育林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封山育林的类型,重点介绍了适合山西省实施封山育林的5种模式以及如何加快封山育林进程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根据永丰县森林的实际情况,对境内部分疏林进行封山育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实施封山育林后,林内的土壤肥力、生物多样性及森林覆盖率增加,林分结构得到改善,林地保护土壤、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增强,是一种较好的生态植被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