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危害蚕桑的几起重大污染事件工业废气是近半个世纪随工业发展在蚕桑上出现的一种新毒害,它是通过污染大气对蚕桑进行危害的。建国以来,由于防治科技的普及、养蚕技术的提高和工业的发展,传染性蚕病虽逐年减少,但工业废气所引起的蚕桑毒害却有所上升。五十年代初期浙江某些蚕种场桑叶受到造纸厂、绢纺厂的煤烟  相似文献   

2.
单位土地产出率的高低,决定着蚕桑生产的兴衰,特别是在目前我县工业快速发展,蚕桑比较效益较低的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新桑园是摆在蚕桑科技人员面前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李云平 《北方蚕业》2006,27(4):58-60
蚕桑是岚皋县的骨干传统产业,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蚕桑产业化发展的步伐,使蚕桑真正成为农民增收、工业增效、财政增长的优势产业。根据安康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实施蚕桑产业突破发展的决定”的指导思想,本人结合当地蚕桑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认为岚皋县“十一五”  相似文献   

4.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蚕桑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1982年产茧量达到8.74万担扭转了我省缫丝工业长期以来吃外调茧的局面,这是我省蚕桑战线上的一个重要转折。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情况,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一) 蚕桑生产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5.
安康市"十一五"蚕桑发展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桑生产是安康农民增收、工业增效、财政增长的主导产业。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实施蚕桑产业突破发展的决定》精神,现结合生产发展需要,提出"十一五"蚕桑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工业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兴起,泾县传统的蚕桑产业已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年饲养量逐年下降,处于“鸡肋”尴尬境地的蚕桑产业如何走出困境,值得全体蚕桑技干思考。近年来,泾县开展了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了全县蚕桑产业的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蚕桑生产是吴江丝绸工业的第一车间,是出口创汇的原料基地。十年来,蚕桑生产为振兴吴江的支柱产业——丝绸工业提供了宝贵的优质原料,对推动吴江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的蚕桑生产却遇到了历史未有的困难,蚕茧价格随丝绸行业的连续滑坡直线下降,出现了“停顿萎缩”的现象。那么如何来巩固和稳定吴江的蚕桑生产呢?笔者就吴江的实际情况,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蚕桑生产是我市一大优势我市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气候适宜,经济技术条件好,并且具有发展蚕桑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蚕桑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全市现有桑树四亿多株,养蚕农户一百五十多万户,占总农户数的50%以上,全市发种九十多万张,产茧四十一万多担,占全省蚕茧产量五分之一,名列全国第五位。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丝绸工业的发展。丝绸是我市外贸出口商品中的拳头商品,八六年占市创汇总额的  相似文献   

9.
宁波具有发展蚕桑和化纤工业的良好条件,丝绸工业经过近10年的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并可利用港口直接出口丝绸产品。但是,蚕桑生产的发展与工业、外贸的需要不相适应,茧产量10年徘徊,原料茧供需之间缺口很大,丝,工业发展缺乏后劲。如何尽快把我市蚕桑生产搞上去,已成当务之急。回顾建国30多年来我市蚕桑生产发展过程,尽管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时进时退,步履艰难,问题不少。宁波蚕桑业要有一个突破,必须坚持改革,更新观念,冲破传统思想和旧体制的束缚,才能开拓新的生路。  相似文献   

10.
吴江桑蚕保险的开发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朱引根 《江苏蚕业》2008,30(1):44-47
吴江曾是江苏省蚕桑生产的示范性基地之一,经历了“培育——扶持——发展——萎缩”等产业过程,自2000年以来,随着吴江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蚕桑生产规模逐步萎缩,蚕桑安全生产的矛盾日趋激烈。因此,我们在2007年初开始谋划蚕桑保险,在2007年晚秋蚕率先组织了桑蚕试点,推广了8个镇15个村,共计投保蚕种2695.1张,投保蚕农达1657户。  相似文献   

11.
以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的,阐述了蚕桑资源高效利用通过发展乡村工业、开发文化科普旅游与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等模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蚕桑功能食品、桑枝实用菌、蚕丝被、蚕桑动物饲料、蚕沙制品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发展新兴的乡村工业;以开发蚕桑生态文化旅游景点,创办包括蚕丝文化科普教育、养蚕体验与美食品尝的蚕家乐等休闲游乐,带动蚕区农村文化科普旅游和生态环境建设。通过以上模式及项目的实施,逐渐建立起适应我国蚕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蚕桑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单位土地产出率的高低,决定着蚕桑生产的兴衰,特别是在目前我县工业快速发展,蚕桑比较效益低下的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新桑园是摆在蚕桑科技人员面前难题。为此,睢宁县蚕桑站把发展桑园复合经营,开拓增收途径作为突破口,近年来推广的新植桑园间作大蒜栽培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受到广大蚕农热烈欢迎,现将新植桑园间作大蒜栽培技术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蚕桑是浙江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该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浙江省蚕桑已有4700多年历史,素以“丝绸之府”闻名中外.新中国建立以来,该省蚕茧产量长期名列前茅,蚕桑对该省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茧丝绸工业发展与外贸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蚕桑生产在提供原料茧的同时,还有十分丰富的资源,具有很好的开发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自本世纪来,浙江省蚕桑资源的循环利用得到了迅猛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正> 蚕桑是我县的重要资源,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门路,是创汇农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骨干项目,是发展丝绸工业的基础。为充分发挥蚕桑资源优势,普及栽桑养蚕科学技术,认真搞好蚕桑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我局除在精神文明上教育职工比奉献外,  相似文献   

15.
<正>1蚕桑产业现状我市是全国四大蚕桑基地和二十个丝绸工业重点城市之一,蚕桑丝绸业一直是南充地方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茧丝绸是我市农业和工业创汇的主要产品。全市现有省、市级蚕桑基地县6个,市级蚕桑基地乡镇40个。基地乡产茧量占全市总量的40%。现有桑树约7亿株,良桑率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4月,中国蚕学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在凉山州举办了现代蚕桑生产模式现场会,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期间参观了凉山州蚕种场、德昌县永郎镇果桑生产合作社、元坤果业公司、宁南县华弹镇10万亩优质蚕桑基地、葫芦口镇"6215"桑园套种模式示范基地、茧丝绸工业集中发展区等,受益良多,感触颇深。1凉山州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情况凉山州是四川省优质蚕桑基地建设的核心区域,是四川省最大的蚕茧生产基地,占全省蚕茧  相似文献   

17.
<正>蚕桑生产是我市一项传统骨干副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1992年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多年来,它为富裕农民,振兴农村经济,促进丝绸工业发展和出口创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近两年来,随着茧丝绸的宏观失控,行业的严重滑坡,全面亏损,蚕桑生产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蚕桑生产能否再展雄风,能否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已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笔者试图从淮阴蚕桑生产大起大落的现象中,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就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查金芳 《北方蚕业》2008,29(1):48-50
本文通过对吴江市同里镇土地和环境资源的分析、同里蚕桑生产的发展和目前生产现状的调查,结合可持续发展与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和工业发展的相互关系,探讨同里镇蚕桑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和现实问题,并针对现状提出对同里镇蚕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在广西蚕区的应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蚕桑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效益最大化推动蚕区建设为目的,阐述了蚕桑资源的不同综合高效利用模式在广西蚕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桑枝、蚕沙、桑叶、桑椹、蚕蛹等高效利用模式促进新兴乡镇工业的发展;以开发蚕桑生态旅游带动蚕区农村旅游和生态建设。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建立起适合广西蚕区发展的蚕桑资源综合高效利用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经济的发展,蚕桑产业的经济比重和比较效益有所下降.但以产业规模和产业风险来说,该产业仍是桐乡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桑是蚕业生产的基础,应用桑树良种是强化产业基础、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稳定提升蚕桑产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