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泌乳早期,奶牛需要大量的粗蛋白(CP),含氮(N)化合物流入小肠的数量受瘤胃中日粮蛋白质降解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程度的影响。瘤胃合成的微生物蛋白质数量不足以满足高产牛的氨基酸需要量。因此,提高牛奶生产所需氨基酸供给的常见措施是饲喂瘤胃降解性低的补充蛋白质。本试验目的是,确定日粮中蛋白质数量和降解性对泌乳奶牛养分消化、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和养分流入小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反刍动物蛋白质新体系与饲料蛋白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动物优质蛋白性饲料的保护是与反刍动物蛋白质体系的认识和发展相联系的。传统的可消化粗蛋白体系(DCP),只简单地以摄入的N量减去粪中的N量为依据,解释和制订反刍动物的营养需要。这种DCP体系存在着许多误差,其主要原因是:(1)没有反映瘤胃蛋白质或瘤胃不降解蛋白质(UDP)与瘤胃可降解蛋白质(RDP)的实际情况;(2)没有考虑瘤胃微生物蛋  相似文献   

3.
奶牛饲养标准的新蛋白质体系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由于对反刍家畜蛋白质代谢研究的不断深入,奶牛的产奶水平不断提高,发现旧的可消化粗蛋白或粗蛋白体系与实际存在误差,其主要原因是(1)可消化粗蛋白体系没有考虑瘤胃微生物的产生量,以及微生物所需要的可利用能和氮;(2)尿素等非蛋白氮的表观消化率依赖于尿素转化为微生物蛋白的量和未消化的微生物蛋白质量;(3)未考虑进入真胃的饲料蛋白质量和氨基酸组成。目前国际上对反刍动物蛋白质代谢的研究和了解还很不够。但根据现有研究结果已提出一些新体系,如英国Roy等(1977)和ARC(1980)的降解和非降解蛋白质,法国  相似文献   

4.
奶牛饲料原料中蛋白质组分及RDP、RUP动态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饲料粗蛋白质 (CP)在瘤胃中的降解是影响奶牛瘤胃发酵和提供氨基酸的一个重要因素。瘤胃降解蛋白质 (RDP)和瘤胃非降解蛋白质 (RUP)是饲料CP中两个功能截然不同的组分。饲料CP在瘤胃中的降解为微生物的生长和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提供了所需的肽、游离氨基酸和氨 ,瘤胃合成的微生物蛋白质提供了小肠氨基酸中的绝大部分。瘤胃非降解蛋白质是动物吸收氨基酸的第二重要来源。了解瘤胃中饲料蛋白质的降解 ,是科学配制饲粮使瘤胃微生物获得充足RDP和宿主动物获得充足RUP的基础。在NRC《奶牛营养需要》的第 7次修订版中 ,将饲料中的CP划分…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是动物的必需养分,也是喂给奶牛的费用最高的养分。蛋白质被奶牛采食以后,在瘤胃中降解为较小的成分,如肽、氨基酸和氨。肽和氨基酸在小肠中可被吸收,被母牛直接用于生长和泌乳,瘤胃微生物将氨用于微生物生长和蛋白质合成(Van Soest,1994)。微生物所需氮(N)的数量由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数量所决定。如果喂给的日粮蛋白质超过微生物的需要,那么氨就会在肝中转化为尿素,排泄到尿中。饲喂更多的能量,就会增加微生物对N的需要,促进过量氨的利用(Van Soest,1994)。蛋白质和能量,或更确切地说是瘤胃降解蛋白质和快速发酵的碳水化合物的适…  相似文献   

6.
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是对氨基酸的需要,粗蛋白质的需要是在一定饲粮条件下为满足氨基酸需要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可随饲粮氨基酸可利用性(可消化性)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营养学的发展,猪禽已开始采用可消化(可利用)氨基酸体系,反刍动物则多为瘤胃降解与未降解蛋白质体系,因此,确定动物维持加生长(或产奶、产蛋)的净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以及氨基酸模式比确定粗蛋白质需要更重要。蛋白质的需要可采用综合法,通过生长实验确定,也可用析因法测定维持和生长(蛋白质沉积)蛋白质的需要。动物年龄愈小,肌肉组织相对发育愈早,瘦肉率越高,所需粗蛋白质与氨基酸比例越高。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择64头生长猪,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2个重复,每重复8头猪。A和B组应用4%低蛋白质日粮型预混料(补充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C和D组应用4%普通预混料;A、B、C和D组配合日粮粗蛋白分别为15.9%、14%、15.6%和13.7%。测定猪日增质量、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及粗蛋白质、钙、磷、粗脂肪和粗纤维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生长猪前期、后期和全期,试验A组(正常蛋白质水平额外补充必需氨基酸)、B组(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1.6百分点再补充必需氨基酸)和对照C组(正常蛋白质水平)各组间日增质量(ADG)、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均未见差异;生长全期,A、B及C组ADG和ADFI较D组(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1.9百分点而未补充氨基酸)分别提高5.33%、6.51%及6.31%和1.46%、2.44%及2.68%,差异均显著。D组粗蛋白、钙和粗纤维消化率较C组分别降低10.97%、8.25%和8.43%,差异均显著。表明蛋白质水平降低1.6百分点并补充必需氨基酸的生长猪生长和营养物质消化率未受影响,而未补充氨基酸时生长和消化则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
用CNCPS评定反刍动物几种常用精料营养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验证CNCPS评定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分别从黑龙江省的大庆、哈尔滨、双鸭山、佳木斯、牡丹江、集贤和五常等地采集反刍动物常用精饲料样品19种, 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提出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分类方法, 分别测定了饲料的粗蛋白质(CP)、非蛋白氮(NPN)、可溶性粗蛋白(SCP)、酸性洗涤不溶粗蛋白(ADFIP)和中性洗涤不溶粗蛋白(NDFI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木质素和淀粉.并根据CNCPS提出的计算方法计算了饲料粗蛋白质中的非蛋白氮(PA)、快速降解蛋白质(PB1)、结合蛋白质(PC)、中度降解蛋白质(PB2)、慢速降解蛋白质(PB3)和碳水化合物中的不可利用纤维(CC)、可利用纤维(CB2)、果胶(CB1)和糖类(CA).[结果]通过CNCPS饲料评定技术可对反刍动物常用精饲料营养价值分析评定.[结论]说明CNCPS可广泛用于对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生长期肉鹅适宜的饲粮能量与粗蛋白需求量,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4周龄皖西白鹅和罗曼鹅母鹅各40只,采用2×2×2因子设计,测定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49 MJ/kg和12.12 MJ/kg,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4%和16%时试验鹅的养分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1)饲粮粗蛋白水平对鹅摄入能量和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影响不显著(P0.05)。(2)饲粮能量水平为11.49 MJ/kg时鹅摄入的能量和粗蛋白表观利用率极显著高于12.12 MJ/kg水平(P0.01)。其中,当饲粮粗蛋白水平为14%时,罗曼鹅和皖西白鹅摄入粗蛋白和能量的表观利用率分别高出31.38%、71.89%和9.63%、7.27%(P0.01);当饲粮粗蛋白水平为16%时,罗曼鹅和皖西白鹅摄入粗蛋白和能量的表观利用率分别高出48.95%、46.40%和12.87%、5.86%(P0.01)。(3)饲粮粗蛋白水平与能量对鹅摄入养分的表观利用率无交互作用(P0.05),但饲粮能量水平与鹅品种对鹅摄入能量的表观利用率交互作用明显(P0.01)。(4)代谢能为11.49 MJ/kg,粗蛋白质为14%的饲粮可满足5~8周龄肉鹅生长发育的需要。由于罗曼鹅与皖西白鹅在摄入饲粮能量和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上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这两个鹅品种各自饲粮能量与蛋白质的适宜需要量还需经过更加精确的养殖试验才能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10.
1 营养需要 鹅的营养需要包括用以维持其健康和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以及用于供给产蛋、长肉、长毛、肥肝等生产产品的营养需要.鹅维持生命和生产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等. 蛋白质是构成鹅的组织、酶和激素的主要原料,是维持生命进行生产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鹅的必需氨基酸有赖氨酸、苏氨酸、精氨酸、蛋氨酸、胱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等.任何1种必需氨基酸的缺乏都会影响鹅体蛋白质的合成,引起鹅生长发育不良.通常情况下,成年鹅饲料的粗蛋白含量控制在15%左右,能提高产蛋性能和配种能力.雏鹅日粮含有20%粗蛋白就可满足其快速生长时对蛋白质的需要.因此,提高日粮粗蛋白水平,对于肉鹅6周龄以前的增重有促进作用,而对以后各阶段对增重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