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内陆水产》2009,(10):38-41
11月份的温度将继续下降,水产养殖病害较少,但由于温度逐渐降低,要注意预防淡水鱼的小瓜虫病、水霉病,对虾的白斑病、桃拉病。同时,温水性养殖品种如淡水白鲳、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等要抓紧时间上市或做好搭过冬棚等防寒措施。  相似文献   

2.
《海洋与渔业》2008,(4):48-48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3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其中罗非鱼、淡水白鲳和鲮鱼水霉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依然非常严重。主要病害有鱼类水霉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对虾白斑病和红体病等。  相似文献   

3.
《海洋与渔业》2013,(1):59-59
1月份是广东气温、水温较低的季节,预测海、淡水养殖水生动物大部分病害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水霉病、小瓜虫病将大幅上升,甚至可能会在局部地区出现流行和暴发,某些低温期易发的病毒性病也有发生的可能,养殖生产者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鱼类的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溃疡病、指环虫、车轮虫、斜管虫,对虾的白斑病、红腿病等病害也仍然有高发的可能,应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4.
《海洋与渔业》2014,(2):55-55
<正>1月份广东省由于受到强冷空气影响,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天气,部分不耐寒的温水性养殖品种出现冻伤、冻死。2~3月份是水霉病、小瓜虫病的高发季节,可能会在局部地区流行和暴发,养殖生产者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防控措施,对不耐寒的温水性鱼、虾类要采取保温措施。温棚养殖的品种,要做好水质调控和保持恒温,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提  相似文献   

5.
<正>1月份是广东省最低温季节,寒潮频袭,甚至可能出现较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水霉病、小瓜虫病发生风险很大,发病率大幅上升,在局部地区甚至有流行和暴发的可能,养殖生产者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对不耐寒的温水性鱼、虾类,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冻死、冻伤。养殖品种冻伤后极易感染水霉病、寄生虫病而引起大量死亡,加强越冬管理,避免冻死、冻伤和暴发病害,造成经济损失。一、病情预测淡水养殖鱼类易发生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和水霉病等,各淡  相似文献   

6.
《海洋与渔业》2009,(3):40-40
一、2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2月份监测种类病害发病率与死亡率较低。本月发生的病害主要有鱼类水霉病、出血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溃疡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虾类红体病和不明病因病等。其中草鱼、鳗鲡、罗非鱼、鲫鱼、鲈鱼、鲮鱼、鲢鱼、鳙鱼、锦鲤、长吻能、淡水白鲳、斑鳢、鳖等13个品种监测到有水霉病感染情况,但死亡率不高。  相似文献   

7.
一、12-1月病害发生情况预测 12-1月份是我省气温、水温最低的季节,预测海、淡水养殖水生动物大部分病害的发生率与死亡率都相对较低,但水霉病、小瓜虫病将大幅上升,甚至可能会在局部地区出现流行和暴发,养殖生产者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  相似文献   

8.
《海洋与渔业》2013,(12):61-61
一.12月病害发生情况预测 12月份广东省进入冬季,气温、水温逐步下降.昼夜温差较大,预测海、淡水养殖水生动物病害发病牢会有所下降,但养殖鱼类烂鳃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水霉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  相似文献   

9.
一、1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月份鱼类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主要病害是水霉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溃疡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对虾白斑病等. 二、2-3月病害发生情况预测 2-3月份我省将进入阴雨季节,且可能受寒潮影响,气温变化较大,水生动物病害发病率将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养殖户要加强管理,注意做好养殖鱼类烂鳃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溃疡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斜管虫病、鳖腐皮病、对虾的白斑病、红腿病等病害的预防.2-3月份是水霉病、小瓜虫病的高发季节,可能会在局部地区流行和暴发,养殖生产者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防控措施,对不耐寒的温水性鱼、虾类仍要采取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一、1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总体比较低。主要病害有鱼类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水霉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等。在局部地区鲮鱼水霉病发病率达到73%,南美白对虾白斑病发病率达到45%、死亡率达到40%、红体病发病率达到80%、死亡率达到50%。  相似文献   

11.
一、2010年2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病害发病率与死亡率都较低。本月发生的主要病害有鱼类水霉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溃疡病、斜管虫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对虾自斑病和红体病等。  相似文献   

12.
在广东省等南方地区的冬季,当水温在15~20℃之间时,淡水白鲳幼鱼易患小瓜虫病、白皮病。越冬期间淡水白鲳易患腐皮病、水霉病、车轮虫病等。现将这几种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泥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常见的病害有赤皮病、水霉病、气泡病、曲骨病、车轮虫病、舌杯虫病、农药中毒及其他生物敌害等。主要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天津地区养殖南方大口鲶常见病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天津地区在养殖南方大口鲶过程中10种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包括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腐皮病、白皮病、水霉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和气泡病、感冒等。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与渔业》2011,(1):49-49
12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上报的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12月份的病害主要有鱼类水霉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溃疡病、指环虫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斜管虫、对虾白斑病和红腿病等。  相似文献   

16.
一、1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总体相对比较低,对虾、罗非鱼和鳜鱼的病害仍比较严重。主要病害有鱼类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水霉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罗氏沼虾白浊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等。发病种类5种以上的养殖品种有草鱼、鳗鱼、鳜鱼、鳖、南美白对虾共4种。在局部地区养殖鳜鱼车轮虫病发病率达到70%、指环虫病死亡率达到84%,  相似文献   

17.
黄玮  李安兴 《科学养鱼》2004,26(4):41-42
淡水小瓜虫病的病原是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liis),它们引起致死性体外寄生虫病,因为病鱼体表或鳃上呈现白色小点病变,故又称“白点病”。该病对淡水养殖鱼类危害很大,虫体能快速致死病鱼,所以要控制该病,必须进行及早诊断、及早冶疗,才能收到理想效果。当然,对该病的最好的预防措施是防止鱼体感染和发病。  相似文献   

18.
春季到来时,气温和水温都在不断升高,正是开始进行鱼类养殖的大好季节。春季常见鱼病有水霉病、小瓜虫病、竖鳞病等。抓好鱼病防治,对确保全年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和提高养殖综合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小瓜虫病是淡水养殖常见的寄生虫病,尤其以水质清瘦、养殖密度高的环境下发生最为严重,广泛危害淡水养殖品种的苗种和成鱼。目前,小瓜虫病的病原种类被认为只有1种,即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 Fouquet,1876);不同地区和养殖品种感染的虫株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血清和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2月份,立春过后,气温会有所回升,但要注意因冷空气入侵的倒春寒现象,天气突变,气温骤降极易引起水生动物发病,广大养殖户还应加强管理,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另外2月份已进入鱼种、蟹苗放养期,稍有不慎都极可能会引发疾病,应注意操作,特别是鱼种放养前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鱼池要清塘消毒,适时投喂精饲料,以增强体质。另外,对尚未放养的池塘等要进行清淤、冰冻曝晒消毒。2月份主要注意预防淡水鱼的小瓜虫病、水霉病、斜管虫病等,海水鱼的刺激隐核虫病等。近期内水温较低,如不是清塘,一般不要捕大留小上市,以免鱼类受伤引发水霉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