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提出,高职院校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应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规律,加强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和生产的有机结合及相互协调;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和教学考核5个方面构建林业技术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该实训教学体系的教学内容采用渐进式模块化设计,体现了知识的先进性。其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强化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突出了学生观察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  相似文献   

2.
林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的传统专业特色课程,在农林经济管理、林学等相关专业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林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转型,其环境系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等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要。该文以培养适应现代林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并经过多届学生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面向21世纪高等林业院校食品专业发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林产资源可直接或间接地为食品工业生产提供多种多样的原料。在我国林业生产第二次创业之际,大力发展林产食品加工、贮藏和出口贸易,已成为林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该文对我国高等林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体系等进行了讨论,探索了高等林业院校食品专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高素质的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林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为高等林业院校林学专业学生开设的"生物技术导论"课程,对于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提出了"生物技术导论"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以及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训练学生严谨的科研习惯和科学态度,为培养林业创新型人才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5.
“植物学”是高等林业院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涉及多个专业的学生,不同的专业对“植物学”的专业需求和社会需求都有所不同.基于后教学法提出的教师自主、学习者自主及教师与学习者合作的教学指导思想,探讨了适合高等林业院校“植物学”教学的理念与策略:教师应通过增强自主更新知识的能力并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创造灵活适用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通过引进专题讨论、加大探究性教学内容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等方法调整教学策略及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需求,与学生共同设计针对不同需求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世纪钟声的敲响,人类社会迈进了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与综合国力较量,实际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高等林业院校肩负着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如何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完善高等林业院校系级专业实验室改革,使实验教学在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已成为高等院校实验室改革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就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样是相辅相成的。高等林业院校的任务是培养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并掌握必要的专业技术与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7.
林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能力教学两部分。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林业人才的客观需要,决定了林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林业生产与建设一线的应用型、实用型中高级技术人才。随着林业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人才规格也由传统的实践技能为主转到以知识智能型为主的实践技能,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丰富的林业专业技术知识,而且更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等。因此林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实践教学在林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与实施是林业…  相似文献   

8.
林业院校非电类专业电工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工学”是高等林业院校非电类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随着电工电子技术在林业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林科毕业生掌握电工电子知识的多少已成为毕业生能否适应林业工程各岗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原国家教委《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为了满足林业院校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热能动力工程、森林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的学生对电工电子学知识的需要,从2000年起,我们对“电工学”教学进行了改革,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一、根据林业院校各专业特点增减教学内容社会和林业科学…  相似文献   

9.
"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林业科技的发展,林业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对高等林业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森林培育学”是高等林业院校林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必须随时进行教学创新与改革,以适应林业科技和生产的需要。该文在介绍“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系及国内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现状,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改革、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改革、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具有林业院校特色、适应专业发展、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建设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林业调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且是GIS的重要支撑技术和数据来源,所以"遥感"课程也是林业院校GIS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针对GIS的专业特性以及林业院校的专业特长,对"遥感"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探索。首先,在教材选择上,将国外经典理论和国内应用教材相结合,同时整合零散知识点并强调专业特色;其次,通过绘制图表及形象表达简化抽象概念的理解,借助综合实例启发学生,并使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拓展学习空间;最后,以实用化案例贯穿整个实验体系并增加研究性教学内容和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相似文献   

12.
该文在阐述高等林业院校林业法律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论证了高等林业院校加强林业法律教育的必要性,指出林业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和生态法制建设对林业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提出,高等林业院校应加强林业法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准确定位,分层次、多形式地提供林业法律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林业法律教育内涵和外延的发展;落实具体措施,保证林业法律教育的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推进集体林权改革、发展森林保险的背景下,高等林业院校开设"保险学"课程,创新森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培养森林保险专业人才,对从根本上解决森林保险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前瞻价值。为此,在阐述森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对高等林业院校森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当前森林保险教育滞后于林业发展的需要,培养目标的特色不明确;受理论研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课程和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投入明显不足,相关教材短缺;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平台;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最后,从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具体方案和实施步骤4个方面阐述了森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并提出森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采取明确特色培养目标、加大教学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搭建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结合高等林业院校的专业特色完善森林保险教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的出现给统计学带来了挑战,大数据的不确定性和大数据量对统计学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之于综合性高校和财经类高校,高等林业院校统计学本科专业有其自身面临的一些特殊情况:一是因不是林业行业院校的主流专业而难以获得充足的教学资源;二是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以林业经济或林业统计专业为主;三是课程设置并轨后课程教学工作量分配不合理;四是课程学时和教学内容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五是尚未处理好课程设置并轨与保持林业行业院校自身优势的关系。所以在面临更大的压力下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是大数据时代高等林业院校统计学本科专业需要认真思考的命题。为此,立足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统计学本科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借鉴美国统计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对我国高等林业院校统计学本科专业教育的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5.
高等林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之我见河南农业大学冯建灿孟祥远陶建民计算机在林业上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现在仍以微型机为主进行计算、信息处理和决策管理。但从目前林业院校的微型机应用的教学实践来看,效果很不理想,难以适应当前林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改进林业...  相似文献   

16.
实践研究是林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林业硕士研究生实践研究培养环节,培养具备扎实林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农林院校重点关注的课题。与此同时,高等农林院校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力量,已建成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我国农业增产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高等农林院校对林业硕士实践研究基地建设的认识有偏颇,在基地建设中没有对高校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优势予以足够的重视,硬件建设不能完全满足林业硕士开展实践研究所需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软件建设存在林业硕士在校外基地学习和生活的日常管理缺位等问题,所以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大。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创新的视角,在依托高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林业硕士实践研究培养环节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首先,依托学校建立的农业技术推广试验示范站(基地)开展林业硕士培养,选派研究方向与试验示范站(基地)的推广技术密切相关的林业硕士驻站开展实践研究。其次,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案例建设,将试验示范站(基地)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学校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结合试验示范站(基地)的生产实际编写典型的教学案例,不断改善林业硕士培养条件。最后,建立双层管理制度,学校与试验示范站(基地)共同实施驻站(基地)林业硕士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林业硕士培养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有机结合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无论是林业硕士的培养质量还是林业硕士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了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该文主要探讨了“林业生态工程学”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提出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应注重专业特色,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在保证系统性的同时,突出内容的区域性和实用性特点;理论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森林生态效应、林草培育技术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项目管理是“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的3大理论模块,与课程实习和课程设计2个实践环节相结合,共同组成“林业生态工程学”教学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8.
高等林业院校保持办学特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高等林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如何发挥行业优势和保持办学特色成为高等林业院校面临的新课题。针对高等林业教育面临的尚未完全树立“科教兴林、教育为本”的战略思想、尚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专业和课程设置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缺乏大师级的领军人物、与林业主管部门间的联系减少、优质生源短缺、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等新情况和新问题,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和研究,在高等林业院校发挥行业优势、强化学科建设、保持办学特色、提高教学水平等方面提出建议,包括树立以教育为本的思想,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准确、科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强化行业特色,保持学科优势;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增强办学实力;注重实践教学,坚持特色办学等。  相似文献   

19.
在生态建设背景下,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05年,华中农业大学针对本科生开设了“林业遥感”选修课程,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但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林业遥感”课程教学显现了课程教材内容陈旧、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为了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一是在课程教学中引入遥感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与研究成果,实时更新教学内容;二是应注重与其他相关课程知识的融合,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三是合理优化理论与实验课程的教学比例,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实施案例教学;四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学习热情;五是增加文献阅读及汇报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教学改革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就业率。  相似文献   

20.
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是高等农林院校传统的特色专业,对国家的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保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从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课程设置、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对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当前我国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问题,即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实践教学条件欠缺、师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合理、专业的宣传不到位等。因此,要全面加强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建设,首先在国家政策层面,要紧跟世界林业发展趋势,提升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地位;其次在高校自身建设方面,要全面深化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优化课程设置和创新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