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索柿果软化过程中果胶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我国主栽涩柿品种磨盘柿为试验材料,研究磨盘柿采后贮藏过程中果胶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与果肉硬度变化间的关系。[结果]随着柿果硬度的降低,水溶性果胶含量呈上升趋势,原果胶含量呈下降趋势,细胞膜相对透性呈逐渐上升趋势,并且柿果硬度与原果胶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水溶性果胶和细胞膜相对透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果胶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变化是导致柿果实软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柿果软化过程中单宁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我国主栽涩柿品种“磨盘柿”为试验材料,研究磨盘柿采后贮藏过程中单宁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肉硬度变化间的关系。[结果]随着柿果硬度的降低,可溶性单宁含量呈上升趋势,不溶性单宁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下降趋势。当试验结束时(硬度小于2.00 kg/cm^2),可溶性单宁含量最低,为9.5 mg/L;不溶性单宁含量最大,为41.6 mg/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为14.8%。[结论]随着柿果的软化,果实涩味变淡,甜度下降。  相似文献   

3.
柿果软化过程中单宁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柿果软化过程中单宁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我国主栽涩柿品种"磨盘柿"为试验材料,研究磨盘柿采后贮藏过程中单宁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肉硬度变化间的关系。[结果]随着柿果硬度的降低,可溶性单宁含量呈上升趋势,不溶性单宁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下降趋势。当试验结束时(硬度小于2.00 kg/cm2),可溶性单宁含量最低,为9.5 mg/L;不溶性单宁含量最大,为41.6 mg/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为14.8%。[结论]随着柿果的软化,果实涩味变淡,甜度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索柿果在采后软化过程中α-淀粉酶和Cx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国内主栽涩柿品种"磨盘柿"为研究材料,对磨盘柿采后贮藏过程中果肉硬度与α-淀粉酶和Cx纤维素酶活性以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柿果硬度的降低,α-淀粉酶活性呈逐渐上升的趋势,Cx纤维素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蛋白质含量呈总体上升的趋势。当柿果硬度小于2.00 kg/cm2时,α-淀粉酶活性最大[为3.214 mg/(g.min)],Cx纤维素酶活力达最小值(0.314 U/mg),蛋白质含量达最大值(为0.927μg/mg)。[结论]该研究为柿子采后的保鲜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柿果软化机理,本研究以生产上的主栽涩柿品种“磨盘柿”为试材,对磨盘柿采后贮藏过程中果肉硬度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磨盘柿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硬度呈下降趋势,且随着果实的软化,丙二醛含量先迅速上升,在采后14 d达最高点,20 d时降至最低,之后又缓慢上升。  相似文献   

6.
乙烯吸收剂处理对柿果实采后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用乙烯吸收剂吸收贮藏环境中乙烯的方法,研究了火柿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乙烯对果肉硬度、呼吸速率、PE活性、PG活性和CX活性的影响,探讨了果实软化的机理。结果表明,乙烯吸收剂处理能有效地清除贮藏环境中的乙烯,降低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抑制PG、PE和CX的活性,有效地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速率。乙烯在柿果实软化衰老中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烯和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对不同耐贮性柿果实采后生理变化的影响,为不同品种柿果实的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以耐贮性差的‘富平尖柿’和耐贮性强的‘干帽盔’为试材,于八成熟时期采收果实后分别经丙烯和1-MCP处理,以不处理的果实为对照,每3d测定1次果实硬度、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ACC合成酶(ACS)和ACC氧化酶(ACO)活性的变化。【结果】2个品种柿果实在贮藏期间硬度不断下降,硬度降至2kg/cm2的时间以‘富平尖柿’早于‘干帽盔’,‘富平尖柿’的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较‘干帽盔’出现早且峰值更高;2种试材ACS、ACO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富平尖柿’的2种酶活性高峰均显著高于‘干帽盔’。1-MCP能显著减缓果实硬度的下降(但品种间差异不大),可显著降低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抑制ACS、ACO的活性。丙烯可显著加速果实的软化,对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和2种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在‘富平尖柿’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结论】‘富平尖柿’对乙烯类似物丙烯的响应较‘干帽盔’更为敏感。1-MCP处理柿果实软化的抑制效果在‘富平尖柿’上的表现优于‘干帽盔’。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1-MCP(1-甲基环丙烯)对CO2脱涩柿果实软化及细胞壁成分变化的影响,探讨延长柿果实采后脱涩后货架期的方法,以‘磨盘柿’(Diospyros kaki Thunb cv.Mopan)为材料,研究了采用CO2、CO2+0.5μL/L1-MCP组合处理24h后,在室温下贮存对采后脱涩柿果实软化和细胞壁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处理和CO2+0.5μL/L 1-MCP组合处理均能够有效的使涩柿脱涩,CO2+0.5μL/L 1-MCP组合处理相对于CO2处理来说在脱涩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柿果实采后脱涩后柿果实贮存过程中硬度下降的速率,降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并且延迟呼吸高峰、乙烯高峰的出现时间,延缓柿果实水溶性果胶上升和共价性果胶下降的速率,以及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下降的速率。因此,CO2+0.5μL/L 1-MCP组合处理可以延长柿果实采后脱涩后柿果实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9.
张桂霞  王英超  付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180-9181,9184
[目的]探索草莓果实成熟软化机理。[方法]以盆栽草莓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草莓成熟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草莓果实的成熟,果肉硬度逐渐下降,淀粉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纤维素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总蛋白质含量也呈先降后升趋势。[结论]草莓果实的成熟软化是多种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CaCl2处理对软枣猕猴桃果实软化的影响。[方法]以野生软枣猕猴桃果实为材料进行CaCl2处理,调查果实的品质、呼吸率、乙烯发生量、细胞壁成分和果胶分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试验表明,CaCl2处理延缓了软枣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和果实硬度下降的速度;降低呼吸速率并促进了乙烯的发生;抑制淀粉降解和α-淀粉酶活性。在整个贮藏过程中,CaCl2处理抑制果胶酶的活性和延缓细胞壁(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的降解作用,对保持软枣猕猴桃果实品质,增加贮藏寿命起到了积极作用。[结论]研究可为软枣猕猴桃果实软化机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我国延边地区常见梨的采后生理特征.[方法]以延边地区常见梨品种为供试材料,在室温贮藏条件下,测定了果实的品质、呼吸速率及乙烯发生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表明,延边常见梨果实软化速率因品种而异,贮藏性强的苹果梨贮藏中硬度下降缓慢;而贮藏性较差的杂梨果实贮藏中硬度下降迅速.在贮藏中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有机酸含量在软化初期有小幅的增加,然后减少,其下降点与梨果实贮藏性有关.贮藏性较强的梨品种在贮藏中后期维生素C含量有小幅的增加,然后下降.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变化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减少的趋势.延边常见梨果实中,谢花甜在贮藏14 d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呼吸峰,其他果实呼吸峰不明显,且贮藏性差的品种在贮藏中呼吸速率均较高;南果梨和谢花甜在贮藏14 d出现明显的乙烯发生高峰,发生量分别高达92.07和77.43 μl/(kg·h),苹果梨在贮藏21 d形成乙烯发生高峰,而延边小香水梨和朝鲜洋梨贮藏过程中的乙烯发生量甚微,说明梨果实贮藏性与呼吸强度和乙烯敏感性有关.[结论]研究可为延边地区梨的采收、贮藏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温度对阿克苏灰枣采后生理活性及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筛选适宜的阿克苏灰枣贮藏温度.[方法]设置0、-1和-2℃ 3个温度, 从贮藏温度与阿克苏灰枣采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及果肉细胞膜透性等关系进行试验.[结果]-2℃条件下贮藏阿克苏灰枣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均高于其它2个温度条件下的;且该温度条件下贮藏的灰枣果实相对电导率在整个贮期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表明其细胞膜还未受到破坏;从贮藏效果看,-2℃条件下贮藏的灰枣果实在整个贮期失水率和转红率较低,好果率和脆果率较高.[结论]为了进一步探究阿克苏灰枣贮藏的临界温度,将继续降低温度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不同处理对甜柿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甜柿在低温贮藏下生理和品质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研究保鲜袋、乙烯吸收剂、赤霉素和魔芋葡甘聚糖涂膜结合使用对果实呼吸强度、果实软化速度、细胞膜透性和营养物质变化的影响。[结果]在(1.0±0.5)℃的温度条件下,使用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包装和魔芋葡甘聚糖涂膜保鲜甜柿,硬果期为60d;赤霉素、乙烯吸收剂结合保鲜膜的简易气调贮藏方法保鲜甜柿,硬果期可达90d。赤霉素与乙烯吸收剂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结论]该研究为甜柿贮藏方法及采后商品化处理操作规程的建立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70-19571,19719
[目的]为南山甜桃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深圳南山甜桃为试材,采前使用50 mg/LBTH对果树进行喷雾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采后低温贮藏期间甜桃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采前50 mg/LBTH处理可有效降低采后甜桃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率;贮藏0~5 d甜桃果实的硬度持续下降,贮藏5~10 d果实硬度几乎保持不变,第10 d后果实硬度开始下降,但采前50 mg/LBTH处理果实硬度显著高于对照;贮藏初期,采前BTH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低于对照,而中后期一直高于对照;采前50 mg/LBTH处理可延缓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结论]采前50 mg/LBTH处理可有效延缓采后甜桃果实衰老及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6-BA对甜柿禅寺丸果实中糖、酸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甜柿禅寺丸为试材,用浓度100~200 mg/L的6-BA于花后10 d喷果,测定果实各种糖和酸的含量变化。[结果]结果表明:各浓度6-BA均提高了果实还原糖、可溶性糖、TSS含量及固酸比;促进了果实的淀粉降解;对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大。[结论]6-BA处理禅寺丸果实,增强了果实调运碳水化合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