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芝麻矮丰是根据芝麻的生理特点,抗病机理精心研制而成,内含舒展剂、抗病基因剂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促根壮苗、增强受粉结实率,防落保果等功效,对花多荚少、子粒不饱、花而不实等症状有特效,并对死苗、烂根、叶锈、叶斑、花叶、霜霉、炭疽等病症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植物抗病增产剂天达-2116在黄花菜上的应用.结果表明,施用抗病增产剂天达-2116可以提高黄花菜的产量,改良其品质,增加其干物质重量,增强抗逆性.  相似文献   

3.
植物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抗病反应分子机制、抗病相关基因、抗病基因与防卫基因在抗病反应中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植物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情况,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抗病增产剂在稻瘟病轻度发生地区,其防效与稻艳、施保克等常规主要化学药剂相当,并对褐变穗、纹枯病、胡麻斑病亦有较好作用。在控制水稻病害的同时,水稻单产普遍提高。为进一步检验抗病增产剂在水稻防病增产上的稳定性、可靠性,2010年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5.
包衣种子对抗病虫,生长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包衣种子对抗病虫、生长产量的影响修英涛李学荣李勇王晓峰刘景玉(沈阳农业科技开发院110161)(新民大红旗镇农业站包衣种子是指利用种子包衣机械将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植物生长素等活性物质通过成膜剂、扩散剂、悬浮剂、稳定剂、防腐剂和警戒色等非活性物...  相似文献   

6.
水稻苗床施用育苗生物蛋白、抗病生根剂可提高秧苗素质,增加分蘖率,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效益可观。实脱产量证实施用育苗生物蛋白、抗病生根剂的处理,每亩较对照增产59.8公斤~74.4公斤,增产率9.9%~12.3%。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植物源抗病促生剂诱导后西瓜苗的生长和抗枯萎病情况,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0、2、5、10、15、20 g/L植物源抗病促生剂对枯萎病病情指数、西瓜苗生物量、抗病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源抗病促生剂诱导浓度在2~20 g/L时,西瓜枯萎病的相对防效为5.54%~22.21%;与喷清水处理相比,西瓜苗鲜重提高31.76%~56.76%,株高增幅0.76%~19.74%;西瓜苗中丙二醛(MDA)含量和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综合分析,当施用浓度为10~15 g/L时,植物源抗病促生剂对西瓜苗的抗病促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水稻抗稻瘟病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水稻抗稻瘟病遗传规律、抗病基因定位、抗病基因克隆及抗病基因近等基因系的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至目前为止,已鉴定了30多个抗稻瘟病基因,其中32个已精确地定位在染色体上和Pi-b基因已被克隆。  相似文献   

9.
玉米病原微生物来源广泛,包括真菌、细菌、病毒和卵菌纲等,常在叶片、雌雄穗和根茎等部位引起病症, 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玉米属异花授粉作物,地域分布广泛,遗传资源丰富,基因组多样性明显,蕴含着 大量质量和数量性状抗病位点。近年来,针对玉米主要病害开展了大量的抗病基因定位和发掘工作。到目 前为止,至少克隆了4个主效抗病基因,定位了大量的抗病基因/QTL位点,获得了一批抗病获选基因。在理论 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分子标记辅助的抗病基因/QTL的回交导入和聚合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改良效果。从 玉米真菌病害、病毒病、卵菌纲和细菌病害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玉米抗病遗传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专利文摘     
防治黄瓜霜霉病、炭疽病的杀菌农药和应用;一种植物抗病增产剂及其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1.
香蕉抗真菌病基因工程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香蕉生产的真菌病害有枯萎病、黄叶斑病、黑叶斑病等,尤其是枯萎病4号小种,危害严重,造成毁灭性损失,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治药剂,迫切需要培育抗枯萎病的香蕉品种,但是栽培香蕉多为三倍体,难以通过有性杂交的方式改良。抗病基因工程是提高香蕉抗枯萎病能力的途径之一,随着香蕉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香蕉抗病基因资源的挖掘及植物抗病新基因的不断克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抗病新种质、培育抗病香蕉品种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科技前沿     
《农家致富》2006,(10):17-17
江苏省农作物主导品种公布,发芽糙米批量上市,天然绿色紫菜培育成功,抗病青菜新品问世,“一枝黄花”有了绝育剂  相似文献   

13.
“天达-2116”抗病增产剂及其应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达-2116”是“复合氨基低聚糖农作物系列抗病增产剂”的商品名,是由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研制、山东天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农作物抗病增产剂,是国家“863计划”第一农业课题和2001年中国科协和重点推广的高科技生物产品。目前已有20多个系列产品推向市场。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美国、德国等38个国家120多种农作物上使用,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国内外在甘蔗抗黑穗病机制、抗病鉴定技术、病原菌生理小种,抗源筛选、抗性遗传以及抗病体细胞亚无性系筛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上述诸方面提出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组织培养筛选番茄抗早疫病突变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感病番茄品种的子叶进行组织培养,以早疫病菌培养滤液为选择剂进行了抗病突变体筛选。经7次继代筛选,获得51块抗性愈伤组织,分化出8株再生植株。经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表明8株再生植株均为抗病植株,病情指数为6.25。49株对照再生植株病情指数为89.29,其中有一株也是抗病植株。原品种的病情指数为93.33。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小麦的近缘属抗病基因的存在和分布,介绍了通过组织培养无性系变异、电离辐射、DNA导入等技术将小麦近缘属(种)可以利用的抗病基因导入小麦中的研究进展和前景,认为这种方法电今后小麦抗病育种、丰富小麦抗性遗传多样性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80年代抗病育种的基础上,从1994-2003年采用人工辅助接种、自然发病的方法对12151份次水稻材料在病圃中的稻瘟病抗性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0年共计有4933份次叶瘟表现抗病,7103份次表现为感病,分别占总份次的40.60%和58.46%;有4071份次颈瘟表现抗病,7965份次表现为感病,分别占总份次的33.50%和65.55%。有9034份次的材料叶瘟颈瘟表现一致,占总份次的74.35%,其中叶瘟感病颈瘟也感病的材料份次是叶瘟抗病颈瘟也抗病材料的两倍;叶瘟颈瘟表现不一致的材料有3002份次,占总份次的24.71%,其中叶瘟感病而颈瘟抗病的材料份次多于叶瘟抗病而颈瘟感病的材料份次。利用早期筛选的抗源,选育了抗病优良籼型杂交稻恢复系6326、蜀恢162、蜀恢527等。对稻瘟病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植物种质库通常有携带抗病基因的植物材料,通过育种的方法将这些抗病基因导入植物是保护植物免于病虫害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当前研究表明,抗病基因分子标记将有利于高效筛选含抗病基因的植物材料。该文简要概述了分子标记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其在植物抗病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在辅助选育多基因聚合体,构建抗病基因相关的遗传图谱,抗病基因定位及克隆,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植物抗病基因进化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植物抗病基因进化的分子机制是开展和实施作物抗病基因工程的基础,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自Johel等(1992)应用转座子标签法分离出第一个玉米抗病基因Hm1,Martin等(1993)首次应用定位克隆法分离出第二个番茄抗霜霉病基因Pto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长足的进展。随着对抗病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结构和功能的了解,以及信号转导链上其他组分的解读,人们对植物与病原菌互作、植物抗病基因进化的分子机制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各种着眼于植物抗病基因及其启动的植物内在抗病机制的基因工程正由设想变成现实。一、植物抗病性的分…  相似文献   

20.
利用对比的方法研究抗病增产剂对水稻稻瘟病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增产剂对穗颈瘟的防效为89.1%,较25%施保克的防效低2.5%,较75%稻艳的防效高2.5%,较2%加收米的防效高3.3%;对褐变穗的防效为71.3%,较2%加收米低1.4%,较25%施保克低1.3%,较75%稻艳高3.1%。抗病增产剂较其他处理的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