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加强营养 春季天气渐暖,气候干燥,阳光充足,是家兔繁殖的黄金季节。但由于家兔刚刚度过寒冬,体质较弱,又将进入换毛期,所以,饲养上要注意加强营养,增加营养较好的配合饲料和优质的青绿饲料的喂量。种公兔每日的喂量:精料为50~100克,青绿饲料为500~600克。种母兔的喂量:优质青干草125~175  相似文献   

2.
一、合理补饲生茸期间要注意饲喂青绿多汁饲料和蛋白补充料,保证充足饮水,使生茸前期和生茸期保持上等体况。尿素和鱼粉等蛋白补充料饲喂方法:尿素日喂量占公鹿日喂精料量的1%,即平均15~20克,最多不能超过30克;鱼粉日喂量50~100克,约占公鹿日粮干精料量的5%。注意尿素不能单独饲喂和饮水,应  相似文献   

3.
马清真 《新农村》2008,(3):19-19
1.交替饲喂法 采用增加干草和多汁饲料及交替变更精料量来提高奶牛产奶量。 具体方法:母牛产后20天开始,每天喂干草8千克,青贮玉米及块根饲料22千克,精料7千克。饲喂1周后,精料减至5千克,干草增至11千克,多汁饲料增至30千克。再经1周后,将精料降到3千克,干草增至14千克,多汁饲料增至40千克。如此反复,可提高产奶量,增加采食量。  相似文献   

4.
<正>合理搭配饲料喂量如豆饼或花生饼为20%~25%,玉米、大麦为35%~40%、麸皮20%~25%,食盐1%,骨粉3%~5%,同时,加喂足量优质干草和多汁饲料。一般每100千克体重饲喂干草3~5千克,每喂3~4千克青绿饲料,可减少1千克干草的喂量。但每头奶牛每天最少要饲喂6千克干草,15~25千克优质青贮饲料。由于青贮饲料在降低饲料成本和提高产奶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次,春季奶牛日粮中应添加胡萝卜等块根、块茎饲料,每头每天饲喂10~20千克;一般精料可按每产3~5千  相似文献   

5.
种公兔的饲养:公兔精液的品质与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密切相关。配种期要多喂些对精子生成有利的饲料,尤其是要多喂些含维生素的饲料,如大麦芽、小麦芽:胡萝卜、鱼粉、大豆等。饲料营养要全价,尤其是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含量要适宜。在非配种期,可保持中等营养水平。夏季和秋季日饲喂量:精料100~120克;青草800~1000克。  相似文献   

6.
一、重精心饲喂炎夏是耕牛的农忙时节,易造成中暑劳累,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入夏前准备充足的饲草饲料,特别是豆饼等优质精料,做到饲料营养全面,多样化搭配。一般每头牛每天喂给豆饼2.5—3.5千克,或喂棉籽饼2.5—3千克,麦麸或糖饼1—2千克,5—6克食盐。饼类饲料喂前应用冷水浸散后饲喂,  相似文献   

7.
正(续第2期第24页)3.泌乳牛的饲养与用草泌乳牛的饲养管理以泌乳曲线在高峰期比较平稳,下降速度较慢为目标。(1)围产后期。分娩后休息片刻,喂给37~40℃麸皮盐水汤(麸皮0.5~1千克、盐0.5克、水15~20千克);产后2~3天,饲喂易消化饲料,适当补给麸皮、玉米、青贮料10~15千克,优质干草2~3千克,控制饲喂催乳效果好的青饲料、蛋白质饲料等;产后4~5天,逐渐增加精料、多汁饲料、青贮料和干草的给量,精料每天增加0.5~1千克,  相似文献   

8.
一、春管技巧多。适时配种繁育不可缺 春季我国南方多阴雨,北方多风沙,对养兔非常不利。春季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全年的收益。首先要搞好笼舍的清洁卫生,做到勤打扫、勤洗刷、勤消毒,喂给营养价值高、不发霉、不变质的优质饲料。对种公兔、种母兔要适当增加精料的喂量,开始饲喂青绿饲料时,要先少后多,逐渐增加喂食量,以免喂食过量造成消化道疾病。  相似文献   

9.
晚春产羔的羊群,一般多在11月上旬,即“立冬”过后、在“小雪”前后开始配种,翌年4月“谷雨”前后晚春产羔,这段时间产羔,由于气温回升,青绿饲草丰盛,有利于羔羊成活。种羊在配种前1~1.5个月,除加强放牧外,逐渐增加精料喂量。到配种开始时,每天饲喂玉米、豆饼等混合精料1~1.5千克。  相似文献   

10.
章牧 《油气储运》2007,(6):43-43
家兔在3个月龄到成熟配种前这段时间被称为青年兔。此时生长非常迅速。因此,必须保证足够的优质干草、青绿多汁饲料和矿物质饲料。青年兔以青粗饲料为主,但到3.5月龄时,精饲料要适当增加。其夏季和秋季日喂量精饲料为40~70克,青饲料600~700克;冬季和春季精饲料日喂量为50~90克,块根类200克,干草粉130~160克。  相似文献   

11.
一、加强营养 要给怀孕母猪饲喂营养丰富的全价配合饲料(每头母猪每天应饲喂2千克以上,其中应有不少于500克的豆饼、30克骨粉、25克食盐)。此外,还要注意给母猪饲喂新鲜的青绿多汁饲料,如胡萝卜、白菜、大头菜、地瓜等。在母猪产仔后30天内营养需求量最大,在此期间应给每头母猪每天饲喂3千克以上的全价配合饲料(其中应有不少于750克的豆饼、250克鱼粉、50克骨粉、50克食盐),并要多喂些青绿多汁饲料,或增喂煮熟的畜禽骨头汤,这样才能保证母猪多产奶。  相似文献   

12.
一是科学喂饲.在怀孕期间、产前产后多喂青绿饲料;适当降低怀孕中后期饲料的能量水平,提高蛋白质含量;自配配合饲料时力求饲料品种多样化,并添加丰富的矿物质及维生素添加剂;母猪入产房后每天减少0.5千克投料量,直至产后第3天开始逐渐增加饲喂至常量;分娩当天与产后2天不喂精料,改喂麸皮加少许盐;饲料不可太细,粗纤维含量不能太低;改换饲料时循序渐进,切勿突然改变;饮水保持充足.  相似文献   

13.
在牛的饲料中.浓缩饲料与能量饲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精料混合料。精料混合料是一种半日粮型配合饲料,牛等反刍动物不能只吃精料混合料来满足其正常的生长与生产的需要,还必须与一定数量青饲料、青绿多汁饲料、粗饲料等混合饲喂。才构成反刍动物全日粮型配合饲料.以完成其正常的生长和生产。因此制作精料混合料时一方面要考虑动物种类与品种,动物的生理阶段.动物体重等对营养需要的要求.同时还必须掌握不同季节和不同饲养条件下通常所使用的青饲料,粗饲料和青绿多汁饲料等营养素含量的平均值,在配制全日粮的基础上,配好精料混合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产奶牛的饲养管理与产奶量有直接关系,要做好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3个阶段的饲养,注意日粮精料和粗料合理搭配饲喂,利用有限的优质饲料饲喂高产奶牛,以提高养殖效益。一、产奶牛一般饲喂技术1.日粮组成力求多样化。根据反刍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奶牛日粮原料应该尽量多样化,以确保能量蛋白降解速度平衡、氨基酸平衡、限制性营养因子均衡供应。一般奶牛的日粮应由4种以上的谷物类、豆类或其副产品组成混合精饲料(内含矿物质、微量元素等添加剂);青、粗饲料应由青绿饲料、青贮饲料、根茎瓜果类和干草等组成。奶牛每天可采食优质干草3~4千克,中等品质干草2.5~3千克。  相似文献   

15.
一、加强母猪妊娠后期饲养管理 1.饲喂.母猪产仔前,尤其是产前1个月,随着胎儿发育加快和体重急剧增加,腹腔容积不断缩小.此时要减少青粗料而加大精料喂量.每天分3次共喂混合饲料3千克~4千克,青料1千克~2千克.产前1周,减少精料并提高青料喂量,在日粮中添加脂肪,以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母猪乳脂率.  相似文献   

16.
<正>1增加营养饲喂优质饲草选用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的牧草,如青豆秆、紫花苜蓿等。特别是刚断奶的羔羊和怀孕母羊更需注意这一点。补饲精料成年羊,每天补饲精料200克左右;刚断奶的羔羊每天补饲精料100克左右。  相似文献   

17.
<正>高产奶牛每天需要采食80~100千克的饲料来满足自身的生理需要。高产奶牛一般日产乳量在30千克以上,一个泌乳期产乳量在6000千克以上。由于高产奶牛要挤出大量的牛乳,所以需要很多的营养物质。高产奶牛的日粮配合要求营养分配齐全,饲料种类丰富、品质好、较容易消化吸收。一般以优质干草、青贮饲料、块根和青绿多汁饲料等为基础组成日粮,同时添加适当的精料。因为青绿多汁饲料不仅适口性好,而且还能促进消化液的充分分泌,从而提高其他饲料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00,(7)
1.饲喂适量精料“双夏”期间天气炎热,耕牛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除饲喂青草外,还要补喂适量精料,如米糠、麦麸等,一般每天早、晚喂给1.5~2.0千克,以保证耕牛的采食和营养;中午饲喂青绿饲料。2.合理安排劳役时间劳役耕牛在劳役过程中,中途可作短暂停留,让牛适当休息,避免因过度劳累而中暑,中午让牛在阴凉通风处休息,避免太阳光直  相似文献   

19.
种公牛的饲养技术根据种公牛的营养需要特点,饲喂全价配合饲料,要求饲料的适口性强,易消化,精、粗、青饲料搭配得当,精料以占总营养的40%左右为宜,而且精料应以蛋白质饲料为主。种公牛日粮的体积不能过大,以免长期过量采食而形成“草腹”,影响种用效能。玉米等含碳水化合物高的饲料宜少喂,以免种公牛过肥。成年公牛可按每百千克体重每天大约饲喂精料0.4~0.6kg、干草1~1.5kg、胡萝卜0.8~1kg。夏季可用3kg青草代替1kg干草,冬季可用2~2.5kg块根、块茎类饲料替换1kg干草,或用3kg青贮料代替1kg干草饲喂,青贮料每天喂量不可超过5~l0kg。在密…  相似文献   

20.
1增加营养饲喂优质饲草选用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的牧草,如青豆秆、紫花苜蓿等.特别是刚断奶的羔羊和怀孕母羊更需注意这一点.补饲精料成年羊,每天补饲精料200克左右;刚断奶的羔羊每天补饲精料100克左右.每百克精料中,饼类应占25%,棉饼或菜饼需用水浸泡24小时后用清水漂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