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凉薯3号     
1品种来源凉山州西昌农科所高山作物研究站用“Mira”作母本,“9—49”(Pontiacx永丰)作父本杂交育成,1983年开始推广,1986年经凉山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通过,1987年获凉山州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四川凉山州主栽的12个马铃薯品种(品系)脱毒试管苗为供试材料,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在正常磷水平及低磷胁迫下,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形态、鲜重、干物质积累量、磷积累量及磷效率,并根据以上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凉薯17和川凉薯2号为磷高效基因型品种;米拉、68-9、凉薯97、会-2、凉薯3号、青薯9号、凉薯14、川凉薯5号和川凉薯1号为磷中效基因型品种(品系);凉薯8号为磷低效基因型品种。  相似文献   

3.
凉薯17     
1品种来源 凉山州西昌农科所高山作物研究站用“105—16”作母本,“Schwalbe”作父本杂交育成,2001年9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4.
1品种来源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昌米446”是凉山州西昌农科所和西昌市良种场合作,采用引自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的光敏不育材料“LW2S”为母本,与凉山州西昌农科所育成的籼粳交优质中间材料“昌米017-6”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于2007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凉薯14     
1品种来源 “凉薯14”,原系S16-1-3-6-5(原代号10-14),是四川省凉山州农技站于1973年从内蒙古乌盟农科所引进“克疫”S16自交实生种子,经加代后,从实生苗的无性系中选育而成。1993年审定通过,定名为“凉薯14”。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08,(10):43-43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专家历经7年不懈努力,育成了可以与国外品种相媲美的优良小型无籽西瓜新品种——“京玲”,在小型无籽西瓜育种上取得重大突破。这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继高品质早熟保护地西瓜品种“京欣”系列与小型西瓜品种“京秀”之后,获得的又一个能带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满足首都多元化市场需求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专家历经7年不懈努力,育成了可以与国外品种相媲美的优良小型无子西瓜新品种——“京玲”,在小型无子西瓜育种上取得重大突破。这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继高品质早熟保护地西瓜品种“京欣”系列与小型西瓜品种“京秀”之后,获得的又一个能带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的创新成果,再次确立了北京市林科学院在全国西瓜品种创新上的领头羊地位。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云南省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丽薯10号、11号、12号及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引进的克新23号、克新25号五个马铃薯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凉薯97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凉山州种植丽薯10号、11号、12号可行,克新23号、克新25号的马铃薯晚疫病抗性稍差,仍需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9.
龙溪小麦育种成效与早熟育种经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漳州市农科所育成的均已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的龙溪35、龙溪18、龙溪6号3个小麦品种,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生产成效和育种经验分析,研究表明:根据漳州的耕作制度和气候条件,小麦育种必须突出“早熟”,才能适合当地耕作与生产要求,达到小麦丰产、稳产。龙溪系列小麦品种的育成充分证明:选用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推广品种作为主体亲本;根据器官发育不平衡的规律,选择不同熟期,遗传背景丰富的亲本资源与主体亲本杂交,并加强杂种后代早熟与经济性状、早熟与抗逆性的选择,实现优良性状的基因重组,可育成早熟、丰产、抗病的优良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0.
1凉山州马铃薯育种的回顾 凉山州从事马铃薯育种工作已有40多年的历史,70年代以前主要以引种为主,引进的品种多数来源于前苏联、德国、美国等国家,如“燕子”、“卡它丁”、“阿普它”等。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米拉”即是高山作物研究站(原凉山州昭觉农科所)于1960年从四川省农科院引进鉴定后示范推广的品种(该品种来源于民主德国)。  相似文献   

11.
 在成都的自然条件下,配合严格防止扩散的措施,通过对盆栽感病品种“巴巴洋芋”土壤接种马铃薯癌肿病菌[Synchytrium endebioticum(Schilb.)Perc.]的癌瘤进行试验,观察到马铃薯植株产生癌肿病症状,初步表明癌肿病在成都是适生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热带农业》2005,(2):31-33
1.华南系列木薯新品种的应用推广 该成果是在农业部948项目“木薯新品种的引进与繁育”及“九五”重点科研项目“木薯遗传选育种”资助下取得的,获2002年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华南系列木薯新品种(华南124、8002、8013、5号)均是我院农牧研究所(现为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经过多年的杂交育种工作而不断育成的,这些品种无论在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方面均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3.
自1936年至今,贵州已选育高产、优质适于各类豆制品加工的大豆品种20余个,其中本院育成16个。包括30-50年代初鉴选的“贵阳大白水豆”等4个地方良种和“黔农30”等黔农系列6个品种。经多年停顿后,于80年代初重开大豆育种工作。在育种队伍扩大及工作条件改善的基础上,陆续育成并通过省级一墨种审定的“黔豆”系列品种6个。其中属高产型的有1号、2号、5号和6号;属早熟型的3号和优质(高蛋白质)型的4号等。各品种均应月寸于当时的生产,获得好评并各有一定推广面积及相应的效益和社会评价。  相似文献   

14.
“宁粳1号”(原名“W001”)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列为国家超级水稻品种、国家跨越计划推荐品种和农业部重大新品种推荐品种。我市近两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耐病性好等特点,适宜江苏沿江及里下河南部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主持完成的“新一代桑树配套品种农桑系列的育成与推广”项目,于2000年10月通过省级鉴定。 该系列品种(农桑8号、农桑10号、农桑12号、农桑14号)高产、优质、抗病虫性较强、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为国内外育成的品种中抗桑微型害虫桑蓟马、红蜘蛛能力较强的新桑品种。在桑树育种技术上,提出了以发挥本地区优良品种优势为亲本的原则,采用高纯度花粉采集方法,是人工杂交育桑新品种的成功范例。 该系列品种产叶量高,早熟品种产叶量比对照种荷叶白增产17%,中熟品种比荷叶白增产35.95%。桑叶采摘方便,扦插繁殖容易,抗病、抗微型害虫能力较强。农桑系列品种育成时间快、投资省、效率高、推广迅速,在浙江、江西、山东、四川、江苏等10多个省市种植面积已达1.64万hm2,其中浙江省种植0.87万hm2,现已成为浙江省主要推广新品种。累计增加收入达4.23亿元。 (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吕志强)  相似文献   

16.
一、品种选择 选择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脱毒马铃薯品种,如会一2号、凉薯14、凉薯97、合作88、米拉、抗青9-1等。种子质量要求纯度≥96%,薯块整齐度≥80%,不完善薯块≤5%。  相似文献   

17.
<正> 凉薯(南方又叫地瓜),产量和经济价值特高,抗病能力强,适应性也广。除北方外,其它地区均可种植。凉薯生食,可降温解暑,生津止渴;也可凉拌、抄、酱和做罐头等,是一种多用途的蔬菜品种之一。凉薯的产量是红薯的4~5倍,被广大菜农称为“摇钱薯”。  相似文献   

18.
“津春二号”黄瓜品种介绍及栽培要点李加旺(天津市黄瓜研究所,300192)津春二号(原名88-7)是天津市黄瓜研究所育成的津春系列黄瓜品种之一,1991年通过了天津市成果鉴定,1993年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4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9.
《农村科学实验》2005,(6):33-33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结合,育成三个高产、优质、抗(耐)病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2790”、“中油杂9号”和“中双6号”,这些品种最近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其中“华油2790”2002—2003年平均亩产180.13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3.97%。该品种苗期生长快,含油量41—42%。  相似文献   

20.
攀西地区冬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选择近年在攀西地区安宁河谷地带种植观察表现产量高、品质好的凉薯97、会-2、抗青9-1、丽薯6号、米拉、川凉薯5号共6个品种进行了冬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安宁河谷地带选择会-2、川凉薯5号、抗青9-1和丽薯6号4个品种种植,均可获得较高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