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卫平 《中国马铃薯》2001,15(6):376-377
1 前 言晚疫病对马铃薯生产的威胁性很大 ,即造成茎叶枯斑或提早枯死 ,减少同化作用的面积或缩短同化物的积累时间 ,从而降低产量 ;在病害流行之年 ,可引起田间贮藏期间块茎的腐烂。为了充分发挥马铃薯固有的丰产特性 ,提高我国马铃薯产量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病害。目前一些生产单位和科研单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主要药剂是 2 5 %可湿性粉剂甲霜灵 ,经过多年的应用实践 ,认为该药剂不是防治晚疫病的理想药剂。 2 0 0 0年笔者进行了 5 8%可湿性粉剂国光疫霉清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效试验。2 材料与方法2 1 材料供试药剂为 5 8%可湿性…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晚疫病药剂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铃薯晚疫病是会泽县马铃薯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试验开展了马铃薯晚疫病药剂的防治试验,探索不同处理方式,筛选出合适的防治药剂,为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300倍液+68.75%银法利悬浮剂600倍液叶面喷雾2次防治马铃薯晚疫病,防效为76.25%,提高商品率,降低贮藏烂薯率,增产幅度大;68.75%银法利600倍液,每100 kg种薯用4~5kg药液喷湿种薯自然晾干种植,降低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3.
刘卫平 《杂粮作物》2001,21(5):54-54
在马铃薯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 ,晚疫病不仅降低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而且大大降低了经营者的收益 ,一些品种的推广应用也受到影响。晚疫病能造成茎叶枯斑或提早枯死 ,减少同化作用的面积或缩短同化物的积累时间 ,从而降低产量 ;在病害流行的年份 ,又易引起田间和贮藏期间的腐烂。要充分发挥马铃薯固有的丰产特性 ,提高马铃薯单产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近几年来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主要药剂是 2 5 %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但应用实践证明 ,该药剂不能有效地防治晚疫病 ,一旦发现中心病株 ,在两天内 ,马铃薯均因茎叶枯斑而死亡。经…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马铃薯晚疫病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损失,采用正交设计考察药剂品种、施用剂量、防治时期、施药次数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都有防治效果,其中50%烯酰吗啉(150 g/667m2)的防治效果最好,为87.64%;其次是75%代森锰锌(150 g/667m2),防效为84.85%。  相似文献   

5.
12个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抗性比较与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常用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对不同马铃薯品种晚疫病防治效果,对产量影响及筛选出对马铃薯晚疫病有抗性的品种。结果表明,田间晚疫病发病初期,银法利单用或与其他药剂混用均可以有效控制马铃薯晚疫病,并且增加田间产量;‘荷兰7’,‘黄麻子’、‘荷兰15’和‘尤金’为马铃薯晚疫病易感品种,因此田间管理要提前预防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克新18号’、‘麦肯’、‘延薯4号’和‘克新13号’对晚疫病有较高的抗性;‘中兴202’、‘Lt-5’、‘夏波蒂’和‘克新1号’对晚疫病表现中抗,病害发生初期施药可以有效的控制病害扩展。  相似文献   

6.
8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减轻马铃薯晚疫病对马铃薯生产造成的损失,本研究选择了8种药剂,在马铃薯地上垄体栽培模式下进行晚疫病防治的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对地上垄体栽培模式下马铃薯晚疫病具有防治和保产的效果。其中,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前期喷施的保护性杀菌剂种中,60%百泰的防治和保产效果最好,防效达79%以上,增产43.54%;其次是银法利,防效达70%以上,增产42.55%。在发病中期喷施的治疗性杀菌剂中,防效和保产效果最好的药剂为50%安克,防效达73%以上,增产36.71%。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典型的流行病害,几乎分布在全世界所有马铃薯栽培地区.它是马铃薯病害中发生比较普遍,危害最重的一种病害.在我县历年均有发生,部分地方较重,造成马铃薯早衰,大面积减产,严重危害了马铃薯的生产与发展.本试验考察不同病指、发病率与产量损失的关系,找出马铃薯晚疫病经济、高效的防治药剂,以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应用目前市场上供应的7种农药,分别在寻甸和禄劝两个试验点进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甲霜灵锰锌对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最好,在两个试验点的产量均为第一,分别比对照增产55.3%和20.4%,方差分析达到极显著水平;安克和克露对晚疫病的防治也有一定效果。试验还对药剂的喷施时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孙秀梅 《杂粮作物》2001,21(4):39-39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真菌 (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deBary)侵染引起的 ,目前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危害马铃薯生产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对感病品种来说 ,发生轻的年份减产 2 0 %~ 30 % ,重的年份减产 5 0 %以上 ,甚至绝产。随着晚疫病有性世代A2交配型在我国的出现 ,更加大了选育抗病品种的工作难度。因此 ,药剂防治仍是控制该病流行的重要措施。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试验已有过一些报道 ,但对药剂的药效持续性尚缺乏试验研究 ,而药剂的持效性对药剂使用次数及喷药间隔时期至关重要。1 材料和方法1.1 供…  相似文献   

10.
化学杀秧对马铃薯晚疫病防病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前 言我国目前在生产上对早熟马铃薯品种的晚疫病防治主要以生育后期的化学药剂防治为主。但由于近些年来生产上广泛使用的瑞毒霉等系列药剂已使晚疫病菌产生了抗药性 ,造成了防治效果的下降 ,而且药剂防治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如何在少量药防的基础上采取其它措施而不降低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显得尤为必要。而化学试剂杀秧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病效果国内已有过报道 ,但何时杀秧对晚疫病防效最佳 ,尚未见详细研究。2 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为尤金 (原种 1代 ) ,该品种的茎叶和块茎均感晚疫病。 2 0 0 2年试验在黑龙江省农科院马…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云南春作马铃薯上普遍发生,且危害较重,给当地马铃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减轻马铃薯晚疫病对马铃薯生产造成的损失,试验研究了11种药剂7种药剂组合(包衣剂+保护剂+治疗剂)通过播种期种薯包衣,现蕾期叶面喷施一次保护剂,发病初期和发病中期叶面各喷一次治疗剂的方法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结果表明,药剂组合种薯包衣+甲霜·锰锌+氟吡菌胺·霜霉威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到60.99%,增产率176.28%,增效率152.27%;其次是种薯包衣+霜脲·锰锌+氟吡菌胺·霜霉威组合,防治效果达到60.15%,增产率173.20%,增效率150.55%。这2个药剂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极显著的防治效果,增产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部分马铃薯产区晚疫病菌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严重危害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马铃薯晚疫病的化学防治过程中,几乎所有马铃薯主产区都有马铃薯晚疫病菌抗药性的报道。对云南省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抗药性进行检测,明确云南省马铃薯产区晚疫病菌的抗药性情况。通过抑菌试验检测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银法利和大生M-45的抗性,测定来自云南省5个马铃薯产区的53个菌株。结果表明,中甸、丽江、剑川、石林和小哨未发现对甲霜灵、银法利和大生M-45的抗性马铃薯晚疫病菌,上述药剂仍可以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相似文献   

13.
<正> 在我国西南马铃薯产区,晚疫病发生极为普遍且具毁灭性,垂直抗性的品种对某些专化型的生理小种具有明显的抗性,但因晚疫病的生理小种复杂,且易发生变异,一旦遇上流行年份,就对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鉴于目前很少有高度田间抗性的品种,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对马铃薯种薯生产和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14.
6种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减轻马铃薯晚疫病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减产、品质差等问题,特选择10%科佳悬浮剂等6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都有防治效果和保产效果,其中10%科佳和72%克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和保产效果最显著,其次是抑快净和杀毒矾,再次是副帅得和可杀得。  相似文献   

15.
毕节市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毕节市马铃薯生产上对产量威胁最大的重要流行性病害,常年造成产量损失20万t左右。通过开展一系列晚疫病控制技术研究试验,结合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防治工作经验等,探索出一套适合毕节市生态条件的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即:选栽抗病或耐病性强的品种,搞好农业防治,进行种薯处理,大田期加强病情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采取药剂防治,有效减轻病害发生程度,推进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的晚疫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前 言马铃薯晚疫病 (Phytophthorainfestans)是全世界马铃薯产区的首要病害。我国西南山区生态条件复杂 ,常年多雨高湿 ,近年来晚疫病流行猖獗 ,一些原抗病较好的推广品种现感病日趋严重 ,很难继续利用 ,极大地威胁着马铃薯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晚疫病的防治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化学药剂防治。目前使用的主要是有机二硫氨基甲酸酯类(Oganicdithiocarbamates)药物如代森锰、代森锌以及有机锡化合物 (Organo tincompounds)。二是抗病育种 ,一直认为是最佳的防治方法。我…  相似文献   

17.
利川市气候特点适于晚疫病发生,由于当地主栽品种晚疫病抗性丧失,药剂防治难以控制,给马铃薯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重灾年份减产达30%~50%,根据生产实际,推广抗晚疫病马铃薯新品种,是促进利川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是引起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真菌,化学防治药剂质量良莠不齐,急需新型生防药剂进行防治。因此,以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高发区定西市为试点,引进2种新型生防药剂与3种常规化学药剂,开展室内抑菌和田间防效对比试验,探究新型生防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效和产量的影响。生防药剂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WP室内抑菌效果可达96.7%,田间防效76.5%,较对照处理可增产7.70%;化学药剂68%精甲霜·锰锌WP室内抑菌效果可达98.3%,田间防效73.1%,较对照处理可增产7.51%。二者除田间平均防效外,无显著差异。这两种药剂处理下各指标均显著优于生防药剂10亿CFU/g海洋芽孢杆菌WP,化学药剂32.5%苯甲·嘧菌酯SC和50%精甲·丙森锌WP处理。综上,新型生防药剂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WP可以作为定西市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9.
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晚疫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被国际马铃薯中心列为头号病害。为筛选出经济、高效的晚疫病防止药剂,试验对易保、克露、安泰生、阿米西达、抑快净、银法利、杀毒矾、甲霜灵锰锌8种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进行对比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易保、克露、抑快净、银法利、杀毒矾5种药剂喷施3次,防病效果均达97%以上,增产率均达29%以上,每667m2增纯收入35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且保叶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安克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用50%安克湿性粉剂进行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不同浓度的药剂,不同的喷药次数,有不同的防治效果。在马铃薯生长期喷500倍的安克50%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