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胜祥 《蔬菜》2010,(12):18-20
<正>枣庄市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近10年来,利用钢架大拱棚(竹木结构大拱棚)+中拱棚(小拱棚)+地膜栽培方式(俗称"三膜覆盖")栽培早春马铃薯,面积逐年增加,设施管理技术不断提高。广  相似文献   

2.
兰州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地势高,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特别适宜于甜瓜的生长。“三膜一砂”栽培就是利用兰州这种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砂田资源,采用塑料大棚加小拱棚再砂田覆盖地膜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甜瓜产品。这种栽培模式较传统单用塑料大棚或小拱棚覆盖栽培不仅可以节水、保温、早上市,而且还能避开病害高发期,丰富甜瓜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3.
茄子喜高温,露地栽培只能在无霜期进行,早春利用大拱棚 小拱棚 地膜三层覆盖栽培,可使茄子早定植、早上市.这种栽培模式投资少、效益高,具有很大推广价值,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从2000年至2003年,我们连续4年在鄞州区鄞江镇金陆村进行了地膜、小拱棚、大棚三膜覆盖的马铃薯超早熟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平均每667m^2产马铃薯1500kg以上,产值4500余元。现将该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是一种营养全面的蔬菜,利用多层覆盖进行早春保护地栽培,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收获上市,价格高,销路好,一般每667m2产2000kg左右,产值4000元上下,经济效益较高。一、选择地块,施足底肥种植马铃薯应选择上层深厚,土壤肥沃,旱能灌,涝能排的沙壤上或壤土地块。结合整地,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5-7m3、硫酸钾复合肥100kg作基肥,以供马铃薯充足的养分。二、早建拱棚,提高地温三膜覆盖是指大拱棚加小拱棚加地膜覆盖,二膜覆盖是指中拱棚加地膜覆盖。不论采用哪种覆盖方式,大、中拱棚均应在马铃…  相似文献   

6.
王海星  吴爱月 《蔬菜》2010,(2):10-13
<正>大棚早春茬西瓜采用"三膜一苫"的覆盖保温方式,即大拱棚里套小拱棚,小拱棚内覆盖地膜,小拱棚外覆盖草苫,可比露地西瓜早上市60多d。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莴笋双膜覆盖高效栽培法陈宝宽丁忱朱瑞金顾桂华潘秀萍(江苏省东台市蔬菜研究所224200)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郊区一些菜农在冬春季节应用竹木结构的简易塑料拱棚加地膜覆盖等保护设施,实现了莴笋反季节高效益栽培。1995年20hm2莴笋上市期比常规栽培提早...  相似文献   

8.
小拱棚双覆盖就是在盖地膜的基础上再增设小拱棚的一种简易保护地西瓜生产模式,也称为“双膜栽培”。通过双膜栽培能使西瓜提前成熟、提早上市,丰产高效。现将其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西瓜双膜覆盖是采用地膜加小拱棚双层覆盖的一种早熟栽培方式,它以其投资少、效益高等特点,在辽宁地区被普遍采用。1栽培时期辽宁省西瓜春早熟双膜覆盖栽培播种期的确定:一般从定植期向前推算40天左右,可于3月中下旬在日光温室或露地设置小拱棚进行播种育苗,4月下旬至5月初定植,6月下旬至7月初始收。  相似文献   

10.
地膜小拱棚双覆盖栽培早甘蓝李怀军(内蒙古阿荣旗查巴奇河西·162757)地膜小拱棚双覆盖栽培甘蓝,既提高地温,又提高气温,起到双重增温保温的作用。对提前栽培,增加有效生长期,减轻自然灾害,增加经济效益,起着明显的作用。1.选用品种应选用早熟高产、抗逆...  相似文献   

11.
瓠瓜以采收嫩瓜供炒食或作汤,满足高温伏缺期的市场需求。采用大棚加小拱棚加地膜的三膜覆盖栽培,可将瓠瓜上市期提早和延长供应期,提高经济收入。现将大棚瓠瓜早熟高产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小拱棚加地膜双层覆盖是目前各地普遍推广应用的早熟栽培方式。它把地膜覆盖和小拱棚覆盖两者的优点综合起来,在早春低温天气条件下,能比地膜或小拱棚单膜覆盖更早熟、增产,而且成本较低,管理方便。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地膜加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春季大白菜,从定植到收获一般需50天左右,每667m^2产量可达7500~8000kg,所产大白菜能错季提早上市,经济效益较好。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瓜菜》2019,(11):108-109
利用拱棚进行大姜栽培,可以延长其生育期,同时便于进行病虫害的有效防控。该技术通过早春4膜覆盖、夏天搭遮阳网等措施,可有效保证大姜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适宜温度和湿度,能提高大姜的产量和品质,并结合其他关键技术,以达到优质、高产和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无籽西瓜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法具有投资少、效益高、操作简便、稳产高产之特点。当前,生产上应用的小拱棚双膜覆盖的结构,由地面地膜覆盖和地上小拱棚覆盖两部分组成。即以0.05—0.08毫米厚的农膜为棚膜,地膜盖幅与拱棚跨度均为120厘米,棚高50~70厘米,棚长20~30米。这种形式不仅便于管理,而且可行生育期全程覆盖。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陕西蒲城大面积推广大拱棚三膜覆盖栽培早春西瓜与秋延迟辣椒轮作栽培模式。每亩产西瓜3 500 kg以上,收入7 000~9 000元;产辣椒2 000 kg左右,收入3 000~5 000元。这种瓜菜轮作模式投资少、效益高,被瓜农普遍接受。其生产技术如下:1茬口安排1.1早春西瓜1月中下旬育苗,2月下旬定植,5月中下旬采收第1茬瓜,6月中下旬采收第2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三膜覆盖(即采用地膜、小拱棚、大拱棚三层覆盖)大垄双行栽培是一种新型高产栽培模式,产品可比双膜覆盖栽培的提早上市7~10天,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8.
春马铃薯双膜栽培配套措施及其效果丁建飞朱兰琴(江苏省海门市平山乡农技站226142)春马铃薯双膜栽培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播种后覆盖地膜并加搭小拱棚。自1992以来,笔者对春马铃薯双膜栽培进行了试验比较及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春马铃薯采用...  相似文献   

19.
<正>豫南稻区信阳市草莓种植已由水稻-草莓轮作的方式逐渐转变为以一年一大季大棚草霉为主要形式的栽培方式。由水稻田改种旱田,由种植水稻改种草莓,豫南草莓的栽培大多以一棚三膜覆盖冬季促成栽培模式。一棚三膜覆盖指一个大棚覆盖三层薄膜(一层黑色地膜和两层天膜)。这种栽培模式生产的草莓上市  相似文献   

20.
辣椒采用“三膜两苫”越冬栽培,具有成本低、效益高(667m2净产值达5000元)、易操作等优点。“三膜两苫”指大拱棚、小拱棚和定植覆膜及两个小拱棚覆盖草苫,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大小拱棚的设计1.大拱棚 采用宽6m,长60~80m,高1.6~1.8m的大拱棚较为经济实用。2.小拱棚 大拱棚内套两个小拱棚,小拱棚宽2.2m左右,两棚之间留40cm的走道,两边留60cm放草苫,在不影响揭盖草苫的前提下尽量将棚建高一些,一般在1.2m左右。二、品种选择选用高产、抗病、耐弱光的品种,本地常用品种有苏椒5号、洛椒24号、大果早丰、大果早杂2号等。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