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杂交桑品种所具备的当年播种,当年建园,生长快,耐剪伐,一年可多次养蚕等优点,在新疆干旱条件下进行试种栽培,对杂交桑品种—塘10×伦109的养蚕成绩进行生物鉴定,结果初步表明:杂交桑品种—塘10×伦109春秋产茧量明显低于和田白桑与9204,茧质和丝质略低于或相仿与对照种。  相似文献   

2.
杨发祥 《北方蚕业》2008,29(3):53-53
为了进一步推广杂交桑栽植,走蚕桑生产低成本、快速度、高效益、省力化发展的道路,我区于2003年引进广东杂交桑沙二×伦109,目前全区的栽植面积已发展到140hm^2。为进一步调查该桑品种和我区传统桑品种湖桑32号对蚕茧质量与养蚕成绩影响,2007年春蚕期我们进行了杂交桑沙二×伦109与湖桑32号饲喂家蚕苏菊×明虎的成绩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以优质,高产,适应性强和大叶易探为育种目标,将塘10×伦109 F1杂交桑诱导为四倍体J-402,此为母本,与二倍体地方种四川花桑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择,优选育成三倍体桑品种圌桑13号.经实验园和田间品比试验,该品种与二倍体对照种湖32号相比,全年平均产叶量增产41.55%,养蚕的万头蚕茧层量提高6.84%,100kg桑产茧量提高8.35%;抗旱性强,抗黑枯细菌病;并表现发芽率高,枝叶生长旺盛,叶质优,叶片肥大,秋叶硬化迟,探叶效率高等优良的三倍体桑特性.  相似文献   

4.
引进沙2×伦教109杂交桑品种,作为湖羊饲料进行开发,为方便种子的存储和随时播种的需要,进行了杂交桑籽不同冷藏时间对其发芽率的影响试验。  相似文献   

5.
1.桑园定点调查抗青10号、伦40号、试11号桑品种,以及不定期不定点调查沙二×109号桑品种桑花叶病年中消长规律发现,伦40号桑属高抗品种,全年都不发病,抗青10号桑具一定的抗性,而沙二×109号、试11号均属高感品种,在病害发生高峰期的4—5月份,枝发病率均达80%以上;2.收获形式分别为春刈桑、冬根刈春打顶桑,全年留枝杆长40cm或60cm的桑树,当年桑花叶病发病轻,高峰期持续期间短;而收获形式分别为全年留枝杆桑,夏刈桑和冬根刈桑的桑树,当年桑花叶病发病重,高峰期持续期间长;3.桑树采用春刈,冬根刈春打顶,全年留枝杆长40cm和全年留杆长60cm的收获形式,可以避过当年桑花叶病的发生高峰期。  相似文献   

6.
以优质,高产,适应性强和大叶易採为育种目标,将塘10×伦109 F1杂交桑诱导为四倍体J—402,此为母本,与二倍体地方种四川花桑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择,优选育成三倍体桑品种圌桑13号。经实验园和田间品比试验,该品种与二倍体对照种湖32号相比,全年平均产叶量增产41.55%,养蚕的万头蚕茧层量提高6.84%,100kg桑产茧量提高8.35%;抗旱性强,抗黒枯细菌病;并表现发芽率高,枝叶生长旺盛,叶质优,叶片肥大,秋叶硬化迟,採叶效率高等优良的三倍体桑特性。  相似文献   

7.
调查4个杂交桑品种在云南省海拔550m、1200m和1850m三个区域的生长情况和产量,结果表明:杂交桑适应性较强,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当年种桑当年可投产养蚕,次年进入丰产期;随着海拔升高,产量下降;桑特优2号表现最好,桂桑优12号、桂桑优62号显著优于沙2×伦109.建议在云南省大力推广种植优良杂交桑,降低种桑建园投入...  相似文献   

8.
经5年试验,山东省高密市杂交桑全年贴地伐条草本栽培获得圆满成功。试验区较通常的杂交桑留干收获法增产桑叶14.7%,5龄期收获桑叶用工节省43.2%,较品种选792桑园常规收获法增产桑叶29.9%,5龄期收获桑叶用工仅是选792桑园常规收获法的33.2%。推广模式:桑品种为桂桑优12或沙2×伦109;栽植形式为(90~100)cm×25cm;剪伐方式为每年的春、夏、秋3期蚕的4、5龄期用镰贴地伐条,实行条桑育。试验桑已种植7年,无衰败迹象。凡有水浇条件的地区,均可推广这种栽培与养蚕模式。  相似文献   

9.
现在推广的杂交桑,是广东省农科院蚕研所等单位,从广东荆桑中选用优良品种桑作亲本,经过杂交而育成的一代杂交种。杂交组合主要有塘10×伦109、沙2×伦109、北1×伦540等杂交桑种。广东杂交桑与嫁接湖桑相比,具有发芽  相似文献   

10.
青枯病是华南地区主要的桑树病害之一,选育优质高产的抗青枯病杂交桑品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抗青枯病桑种质资源作为亲本,采用杂交组合、人工添菌、病地筛选等方法,育成了优质高产抗病杂交新品种粤桑110。以283×抗10为抗病对照品种,在青枯病疫区开展多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粤桑110对青枯病具有高抗性,相对抗性率比对照品种提高16.7个百分点;桑叶产量增加26.4%;通过养蚕鉴定的桑叶品质也有所提高。该品种高抗青枯病、产量高、叶质优,生长势旺盛、群体整齐,遗传性状表现稳定,适宜在长江流域以南的青枯病疫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不同桑品种、剪伐形式等因素对家蚕产卵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桑品种对蚕的产卵数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对造卵叶质最优的桑品种为四倍体品种"桂9373"和"挂93554",其养蚕的产卵数比沙2×伦109增产14.9%和13.9%,5龄第4天前的叶质对产卵数的影响较大;冬留长枝的冬伐形式所生长的春叶能显著增加产卵数;桑园不同夏伐方式对秋叶叶质也有较大影响.提高桑叶舌糖量有利于蚕的发育和增加产卵量.认为,蚕种场的桑园,应种植含糖量较高的桑品种,桑园要保持通风透光,冬伐采用冬留长枝的方式,夏伐也不宜过低.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推广杂交桑栽植,走蚕桑生产低成本、快速度、高效益、省力化发展的道路,我区于2003年引进广东杂交桑沙二×伦109,目前全区的栽植面积已发展到140hm^2。为进一步调查该桑品种和我区传统桑品种湖桑32号对蚕茧质量与养蚕成绩影响,2007年春蚕期我们进行了杂交桑沙二×伦109与湖桑32号饲喂家蚕苏菊×明虎的成绩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饲料桑引种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饲料桑在吉林省西部干、寒地区推广的可能性,我们先后引进了抗寒性相对较好的几个饲料桑品种连同本地桑树品种向海一号在白城林科院试验林场进行了栽植试验。结果表明:"辽鲁11"和"向海一号"桑具有抗寒性强、产量高、蛋白含量高等特点,可以作为白城市饲料桑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4.
盐胁迫下不同桑品种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7个NaCl质量浓度梯度(0,0.2%,0.4%,0.6%,0.8%,1.0%,1.2%)对粤桑69851、沙2×伦109、河南实生桑、桂优62四个桑品种种子进行NaCl胁迫处理,测定不同品种在不同处理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盐害指数及胚根、胚芽长等指标,以研究NaCl胁迫对不同桑品种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不同桑种种子的萌发有相似的作用模式。低浓度的NaCl溶液(小于0.4%)可促进沙×伦109、河南实生桑、桂优62种子的萌发,当NaCl溶液浓度高于0.4%时则变为抑制作用。综合各项指标分析表明桂优62的耐盐性最强,其次为沙×伦109,再次为粤桑69851,河南实生桑的耐盐性最差。  相似文献   

15.
适宜于省力化栽培的桑树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全年条桑收获法和全年两回施肥法 ,对 8个供试桑树品种 (组合 )进行比较试验 ,结果粤桑 1号、粤桑 10号、桂杂优 12号和 6 9×伦 10 9的产量比对照种塘 10×伦 10 9增加 5 6 7%~ 12 0 3 %。证明这 4个品种 (组合 )适于桑树省力化栽培与收获  相似文献   

16.
桑树青祜病是威胁华南地区蚕桑生产的主要细菌性病害之一,选育高产、优质的抗病杂交桑新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对于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前期创制鉴评筛选出的抗青枯病优异种质资源作为亲本材料,采用杂交育种、室内添菌筛选、重病地种植筛选等方法,育成了优质、高产抗青枯病杂交桑树新品种粤桑120.在青枯病疫区多点田间品比鉴定表明,该品种对青枯病的相对抗性率指数比抗病对照品种283×抗10提高10.6%;在同等栽培条件下单位面积桑叶产量平均比抗病对照种品283×抗10增产31.4%,春秋季平均万蚕产茧量提高5.0%,平均万蚕茧层量提高5.2%,平均100 kg桑产茧量提高6.6%.该品种生长势强、群体整齐,遗传性状表现稳定,叶片大、产量高、叶质优,适宜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青枯病疫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全年条桑收获法和全年两回施肥法 ,对 8个供试桑树品种 (组合 )进行比较试验 ,结果粤桑 1号、粤桑 10号、桂杂优 12号和 6 9×伦 10 9的产量比对照种塘 10×伦 10 9增加 5 6 7%~ 12 0 3 %。证明这 4个品种 (组合 )适于桑树省力化栽培与收获  相似文献   

18.
盖云凌 《北方蚕业》2003,24(2):42-42
高产桑品种是蚕桑高产的基础,优良桑品种的推广应用对提高单位面积产叶量,提高蚕茧产量,提高生产效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县于1999年从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引进同源三倍体桑品种"陕桑305"进行试栽,通过三年观察,该品种具有发芽率高、长势强、叶片大且厚、抗性强、叶产量高等优点,可作为我县丰产型推广品种之一,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采用激光与杂交相结合的育种方法,育成优质、高产新桑品种川桑98-1。经四川省桑品种区域试验和农村生产性试验鉴定表明:该品种枝条直立、节距密、发条能力强,生长势旺;秋叶硬化迟。全年平均公顷桑产叶量38645.15kg,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的27042.9kg高42.9%;万蚕收茧量18.38kg,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的17.18kg高6.98%;万蚕茧层量4.475kg,比对照的4.22kg高6.04%;4~5龄50kg桑收茧量3.65kg,比对照的3.26kg高11.96%;公顷桑收茧量2206.95kg,比对照的1315.5kg高67.77%;公顷桑茧层量535.71kg,比对照的318kg高68.46%。  相似文献   

20.
利用钴60-γ射线一万伦照射处理鲜桑种子,通过育苗选优筛出实钴11-6优良变异单株。经多年的室内及农村栽培、养蚕鉴定,证明该品种具有生长特旺、根系发达、发条数多、树势强健、耐阴蔽、产叶量高,增产桑叶27%,全茧量、茧层量增加3%~5%,五龄担桑产茧量增加4%~9%,万头产茧量增加7%~10%,全年亩桑产茧量比对照湖桑32高35%~39%,叶质优良等特点。1989年该品种各项性状优良以四川省第二批桑品种区域鉴定总分第一名通过鉴定为合格优良桑品种,1989~1995年参加全国第二批桑品种鉴定,在江苏、浙江、四川、山东、陕西五省,通过五年多栽培和生物养蚕试验,表现产叶量高、叶质优良、抗性强、适应性较广等特点,1995年10月被全国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优良合格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