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茎泽兰主要传播途径及除治技术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表明紫茎泽兰的主要传播途径有风媒传播、水流传播、动物携带、车载传播;通过试验掌握其几种主要防治措施,包括人工防治、植物替代、化学除治、生态修复、生物质利用等。  相似文献   

2.
植物防治有害生物紫茎泽兰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茎泽兰是一种最具危害性和扩张性的外来有害生物,云南已有10个地、州市的98个县(市)有其分布,玉溪市紫茎泽兰危害林地面积达10.27hm^2.文章阐述种植黑荆树、绿草坪、竹林、石楠等植物是防治紫茎泽兰扩张蔓延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董欣悦  王见 《绿色科技》2013,(12):63-65
概述了紫茎泽兰的基本特征、起源和在我国分布的情况。综述了紫茎泽兰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从遗传特性上探讨了紫茎泽兰的生长优势;分析了紫茎泽兰的化学成分;研究了紫茎泽兰提取液的提取方式;根据紫茎泽兰提取液的化学性质做了杀虫活性的研究;最后指出了目前我国紫茎泽兰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对紫茎泽兰提取液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紫茎泽兰生产白僵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使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Spreng这种生长快、蔓延迅速、危害极大的外来杂草变害为宝进行了利用紫茎泽兰生产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研究。结果表明:用紫茎泽兰草粉替代50%麦麸可生产优质白僵菌,能降低生产成本29%。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多种方式结合,调查了紫茎泽兰在乐山峨眉山景区的生长可能性及结果。报道了乐山城区目前紫茎泽兰的生长情况及传播可能,结合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性及峨眉山景区的生态气候特征,对峨眉山景区预防紫茎泽兰入侵的生态条件及风险进行了评估,提出应加强紫茎泽兰的宣传及动态监控。  相似文献   

6.
对外来恶性杂草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在我国的分布危害及近年在西南地区迅速扩散蔓延和猖獗危害的原因做了介绍。作者凭借15a的防治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实践,针对紫茎泽兰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簿弱环节,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策略与技术。  相似文献   

7.
中国重要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 大约于20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滇南地区,并在中国南部和西南地区快速蔓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世纪80年代率先在云南省开展了紫茎泽兰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的研究。目前紫茎泽兰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危害最严重的十六种入侵生物的白皮书中。本文对二十多年来我国开展的有关紫茎泽兰的研究进行扼要的叙述,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紫茎泽兰在中国的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化学成分、危害性、潜在的应用价值、控制方法和手段。此外,本文还探讨了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8.
于2018年6-9月对贵州省水城县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林地分布范围进行的全面调查,结合林业有害植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对紫茎泽兰在水城县林地范围内的潜在危害进行风险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在水城县发生面积达7 351.76 hm~2,占总调查林地面积的4.07%;紫茎泽兰在水城县的风险综合评价值为2.63,属于特别危险风险等级;紫茎泽兰的分布范围南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北部地区。灌木覆盖度70%以上的灌木林地和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紫茎泽兰不发生或少发生,灌木覆盖度50%以下的灌木林地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紫茎泽兰最容易入侵,应将预防工作重点放在北部和东部地区,防治的重点范围放在南部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9.
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物候学特征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了解入侵种紫茎泽兰个体发育规律等生活史特征的基础上对比其与当地植物种类在物候学上的差异,发现紫茎泽兰的入侵主要是由于个体发育过程中与大多数本土植物存在明显的时间差。提出在防控其入侵蔓延的实践中,除了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全与完整以外,应该优先选择与之物候学特征相近的本土植物进行替代治理与预防,实现有效控制紫茎泽兰的入侵危害。  相似文献   

10.
昆明板机厂研制开发出“紫茎泽兰刨花板生产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昆明人造板机器厂研制开发出一条可年产7000m^3的紫茎泽兰刨花板生产线。这是我国国内首条紫茎泽兰高压微粒板生产线,在云南省华坪县投产至今已生产1000多万m^3紫茎泽兰刨花板。专家认为,以紫茎泽兰为原料生产刨花板,一方面,从科技利用角度缓解了紫茎泽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还可缓解日益紧张的木材供需矛盾,刺激我国木材工业向人造板和非木质人造板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也谈紫茎泽兰的综合利用徐毓梓读了贵刊1994年第4期刊登的周劲松同志《应开展紫茎泽兰的综合利用》一文后,我颇有同感。开展对紫茎泽兰的综合防治和利用工作,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这里,干部群众也开展了一些开发利用紫茎泽兰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效益,...  相似文献   

12.
紫茎泽兰被公认为一种恶性有害杂草,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但从生物的多样角度来看,紫茎泽兰也有开发利用的价值。本文介绍了紫茎泽兰的营养成分含量,氨基酸组成;可开发利用作饲料的方法和工艺,能量利用于沼气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在系统分析了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危害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其防控措施以及开发利用前景,有利于人们全面辩证认识紫茎泽兰这一有害生物。同时,这一研究为全面深入开展紫茎泽兰的研究开发起到积极的推动引导作用,进而,也有利于积极推动紫茎泽兰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恶性有毒杂草紫茎泽兰的利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紫茎泽兰被公认为一种恶性有害杂草,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但从生物的多样角度来看,紫茎泽兰也有开发利用的价值。本文介绍了紫茎泽兰的营养成分含量,氨基酸组成;可开发利用作饲料的方法和工艺,能量利用于沼气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5.
《园林科技》2006,(1):45-4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经过多年的调查和研究,他们在防治和利用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方面取得了新突破。紫茎泽兰可提炼出香味独特的精油,有望成为一种应用于日用化妆品的新型香精原料。紫茎泽兰(Eu-patofium adenophorum)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墨西哥,上世纪50年代传入我国云南省。  相似文献   

16.
紫茎泽兰防治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忠奎 《中国林业》2009,(15):53-53
紫茎泽兰又名破坏草、解放草、飞机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的墨西哥,因其茎和叶柄呈紫色,故名紫茎泽兰。株高1~1.5米,有性或无性繁殖,每株可年产瘦果1万粒左右,藉冠毛随风传播,根状茎发达,也可依靠强大的根状茎快速扩展蔓延。适应能力极强,干旱、瘠薄的荒坡隙地,甚至石缝和楼顶上都能生长。  相似文献   

17.
常温条件下,以脱毒预处理的紫茎泽兰为原料,在TS含量为4%、6%、8%的条件下进行了批量厌氧消化产甲烷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脱毒的紫茎泽兰作为厌氧发酵产甲烷原料具有可行性;与TS浓度为4%和8%相比,浓度为6%时,紫茎泽兰的原料降解率、产气潜力和能源转换率最高,分别为18.78%、111.38 L/kg·TS和14.46%。因此,厌氧生物转化可以作为紫茎泽兰能源化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利用西南喀斯特地区常见入侵植物紫茎泽兰进行丛枝菌根真菌(AMF)接种与对照处理试验,研究接种AMF对其形态分化、生物量、光合生理及氮磷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F显著提高了紫茎泽兰光合生理,显著影响了紫茎泽兰形态分化(地径、苗高、总叶面积、分蘖数)及生物量;接种AMF显著降低了紫茎泽兰氮浓度,提高了紫茎泽兰磷浓度,氮和磷摄取量均有所提高,磷摄取量达到显著水平;对照条件下紫茎泽兰叶片氮磷比为14.01,接种AMF后降低为8.52,接种AMF使紫茎泽兰的生长更大程度上受氮素限制,而不再受氮素和磷素的共同限制。  相似文献   

19.
应开展紫茎泽兰的综合利用紫茎泽兰为菊科泽兰属植物。茎紫红色,叶对生,叶缘有粗锯齿,花白色,紫茎泽兰原产墨西哥,50年代从边境传入我国云南,现分布我国的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及东南亚国家大部分地区。目前,紫茎泽兰还停留在防治阶段,我省曾用泽兰石蝇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紫茎泽兰危害性的基础上,概述了当前生产中防治紫茎泽兰所采取的人工和机械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生物防治、替代控制和安全利用等防治技术和方法,分析和评价了这些技术和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