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宣化县黄羊滩流动沙地草方格沙障固沙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对宣化县黄羊滩流动沙地风沙流结构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流动沙地草方格沙障固沙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草方格沙障以2m×2m与3m×3m这2个模式防护效果好且省工省料,是最理想的模式.沙障设置后形成了稳定的沙面,在雨季播种了沙蒿、沙打旺等固沙植物,2a后沙障腐烂,固沙植物取代了沙障的防风固沙作用,使流动沙地永久固...  相似文献   

2.
在风沙治理和沙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沙障设置是项关键技术。针对腾格里沙漠南缘特殊的地理环境,通过设置草方格、黏土方格和尼龙网沙障对比分析不同沙障对植物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9种不同规格的沙障中,草方格沙障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不同坡度沙丘,沙障方格大小影响植被成活率与覆盖度,50°的沙丘上,适宜设置1.5m×1.5m大小的沙障方格。  相似文献   

3.
以浑善达克沙地东南缘的风蚀坑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取样与室内萌发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风蚀坑不同类型沙障内土壤种子库种类、数量,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沙障防护风蚀坑土壤种子库特征。结果表明:沙障能够有效提高风蚀坑内土壤种子库种类与数量;透风型沙障防护的风蚀坑土壤种子库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直播沙障的最高,而不透风型沙障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风蚀坑内上部、中部土壤种子库数量最多,下部最少。  相似文献   

4.
采用样地样方法对且末县河东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封禁保护区内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大体可分为灌木层和草本层,铺设草方格沙障的沙地内共有灌木和草本植物13种,分属6科13属。无草方格沙障保护的裸沙地共有草本植物5种,分属2科4属;(2)封禁区铺设草方格沙障沙地内和无草方格沙障的裸沙地中植物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等有十分明显的差异;(3)采取封禁措施3年后,特别是建设草方格沙障后,能促使流沙固定,促进植物定居,有利于植物多样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草方格铺设机构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方格铺设机构是草方格铺设机器人的重要执行机构,其包括纵向铺设机构和横向铺设机构两大部分。纵向铺设机构利用压草盘将草压入沙中,铺设长度连续、间隔1m的草沙障;横向铺设机构用插刀每隔1m插草一次,在纵向草沙障三个空档中同时插入长度为850~1000mm的草沙障。此机构大大提高了草方格铺设的质量和效率,适合在恶劣的沙漠环境中作业。  相似文献   

6.
根据沙拐枣的生物学特性,采用花棒、杨柴、沙蒿、沙打旺等混播技术措施,飞机播种造林2 500 hm2,出苗及生长状况良好,适宜飞播造林.  相似文献   

7.
根据沙拐枣的生物学特性,采用花棒、杨柴、沙蒿、沙打旺等混播技术措施,飞机播种造林2500hm^2,出苗及生长状况良好,适宜飞播造林。  相似文献   

8.
风蚀坑活化形成的流动沙地直接危害草场,使土地逐渐丧失生产力。结合风蚀坑内风速变化特征,采取风蚀坑及边坡、风蚀坑积沙区沙障固沙技术,恢复风蚀坑植被。结果表明:风蚀坑及边坡设置黄柳沙障3 a,植被覆盖率达到27.0%,植物种为7种;PE纱网沙障植被覆盖率为31.0%,植物种为11种;PLA沙障植被覆盖率达到15.6%,植物种为4种;黄柳+PE复合沙障植被覆盖率达到75.3%,植物种为6种,而对照植被覆盖率为1.6%,植物种2种。在风蚀坑积沙区,设置沙障3 a后,PE纱网沙障植物种达到10种,黄柳+PE沙障为8种,PLA沙障为4种,黄柳沙障6种,而对照为1种;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50.3%、50.7%、22.7%、40.0%,而对照为4.0%。采取网格或带状PE沙障,带状黄柳+带状PE沙障对风蚀坑植被恢复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浑善达克沙地固定沙丘活化风蚀坑风沙危害特征,结合风蚀坑不同部位或立地条件,采取沙障+植物固沙技术、植苗造林和灌木直播、人工植被和天然植被恢复等"三结合"技术措施综合治理风蚀坑流动沙地。结果表明:采用带状或网格状PE纱网沙障、黄柳沙障、PLA沙障以及黄柳+PE纱网复合沙障,对风蚀积沙控制、植物种和植被盖度增加以及植被恢复具有良好效果。和未设置沙障相比,黄柳+PE纱网复合沙障减少风蚀效果最大,其次分别为纱网沙障、黄柳沙障、PLA沙障,且网格沙障好于带状沙障。黄柳+PE纱网复合沙障植被覆盖度由设置前的4. 67%平均增加到54. 61%,带状或网格黄柳沙障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到15. 88%或20. 09%,带状或网格纱网沙障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到15. 16%或26. 64%,带状或网格PLA沙障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到8. 1%或9. 62%。采用沙障+植物固沙技术,人工促进和天然植被恢复相结合能够在2~3年内控制风蚀坑风沙危害,重建固沙植被。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肠式沙障沙埋程度、积沙宽度、位移程度及沙障控制区域植被盖度等指标进行调查,分别研究了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肠式沙障稳定性及其所在沙丘植被恢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品字沙障位移距离最大,移动平均距离达到了58.72 cm,方格沙障移动距离最小,仅为36.11 cm。4 m品字形沙障的移动距离最大,达到了70.67 cm,2 m带状沙障的次之,移动距离为52.33 cm,说明规格越大,移动程度也越大。方格沙障铺设沙丘的植被盖度较大,其中4 m×4 m方格沙障铺设沙丘植被盖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1.
民勤流沙治理中机械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研究民勤流沙治理中机械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对设置的6种不同类型沙障进行测定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机械沙障设置后,可以提高流沙下垫面的粗糙度,降低近地表风速,固定流沙,减少风速。6种机械措施相比,塑料网格沙障价值系数最高,依次为:粘土方格沙障、麦草方格沙障、土工编织袋沙障、砾石方格沙障、棉花秆方格沙障。  相似文献   

12.
在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设置不同材料、不同规格的沙障,本文选择稻草、麦草、玉米杆、芨芨为沙障材料,按照方格式1.5 m×1.5 m、2 m×2 m、2.5 m×2.5 m,行列式1.5、2、2.5 m的规格布设试验,通过核算各材料及各规格成本及调查阻沙效果和植被恢复情况,得出:同一规格下玉米杆的成本最低,麦草、稻草、芨芨成本依次增加;在方格式中各材料均为2.5 m×2.5 m成本最低,2 m×2 m次之,1.5 m×1.5 m成本最高;行列式中各材料均为2.5 m规格成本最低,2 m次之,1.5 m成本最高;各材料中芨芨材料沙障的积蚀高度最大,麦草沙障的最小,同一材料方格式高于行列式,各材料中麦草的凹曲面高度最深,芨芨的最浅,同一材料行列式深于方格式;各材料、各规格间植被种类没有差异,都以沙米为优势植被,同一沙障材料的行列式和方格式植被恢复情况差异不明显,不同沙障材料间植被恢复情况差异较明显,具体为稻草沙障植被恢复情况最好,其次为麦草沙障,芨芨沙障最低。  相似文献   

13.
沙漠化是全球性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是沙漠化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且有愈演愈烈态势。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大的关注。沙漠化不仅威胁到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而且也威胁到沙漠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县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青海湖周边区域。论文针对青海湖沙岛地区的沙漠化土地,进行2种沙障设置的比较,结果得出,尼龙袋沙障治沙优于草方格沙障治沙。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浑善达克沙地固定沙丘活化形成的风蚀坑问题,采取工程固沙和植物治沙技术,重建风蚀坑植被。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材料、不同规格沙障,当年风蚀坑风蚀得到控制,植被盖度平均达到14.7%;3年后风蚀坑内植被覆盖率平均为35%~65%,并且植物种组成和物种丰富度随治理年限的延长而增加,促进风蚀坑植物种趋于正向演替过程,巩固了治沙成果。  相似文献   

15.
灌草方格状混播模式在呼伦贝尔沙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呼伦贝尔大草原,有效治理草原沙漠化土地,在治沙过程中少走弯路,减少浪费,结合呼伦贝尔的实际情况,在沙地不同分布区、不同立地类型,建立不同的治理模式,为治沙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灌草方格状混播模式适合相对高度低于5m比较平缓的流动沙地及风湿坑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不同材料沙障对流动沙丘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在乌兰布和沙漠刘拐子沙头设置了不同材料沙障,采用土钻取土,烘干法测定了土壤水分含量。结果表明:纱网沙障沙层含水量比对照样地提高1. 80%,粘土沙障沙层含水量比对照提高3. 77%~8. 65%,但粘土沙障严重阻碍降雨入渗过程和入渗深度,导致粘土沙障下存在5~10 cm厚干沙层,而纱网沙障不影响降雨入渗过程,并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升高,且4 m×4 m纱网沙障对土壤水分的保持作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在呼伦贝尔鄂温克旗锡尼河东苏木境内天然樟子松林内风蚀区,采用雨季直播杨柴生物复合沙障固沙,2年后植被取得良好恢复,并促进了沙地樟子松的天然更新,风蚀坑内杨柴高度达到46.3 cm,植被盖度为27%;平缓流动沙地杨柴高度达到62.7 cm,植被盖度为37%。另外,在风蚀坑内,不论是杨柴还是天然草本植物,都是坡中部的密度最大,长势最好;风蚀坑阳坡植被恢复好于阴坡。  相似文献   

18.
巴音温都尔沙漠的治理关乎整个河套平原的生态安全,然而,由于降水少,植被盖度低,导致其治理难度大。聚乳酸纤维沙障具有便于移动、使用寿命长、可生物降解无污染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本研究将聚乳酸纤维沙障应用于巴音温都尔沙漠封禁保护区,并对其影响下植被的盖度、生物量及土壤的水分含量等指标进行为期4 a的监测。结果表明:(1)自沙障布设的第2 a起,沙障内的植被盖度和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P<0.05);(2)沙障内的植被地上生物量自沙障布设的第2 a起便开始显著增加,而地下生物量自沙障布设的第4 a起才显著增加(P<0.05)。总体来看,聚乳酸纤维沙障可通过提高土壤含水量来促进植被生长,可作为生物固沙难以实施区域的固沙措施,但其效果还有待更长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仿真固沙灌木林与塑料网方格沙障防风固沙效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旱区的水资源限制了植物治沙应用范围,将仿真固沙灌木加入退化梭梭林,比较仿真固沙灌木+梭梭的灌木林与塑料网方格沙障防风固沙效能,为仿真固沙灌木应用提供参考。在野外相同条件下观测比较仿真固沙灌木林与塑料网方格沙障内风速,结果显示:仿真固沙灌木+梭梭灌木林的风速削减率与塑料网方格沙障的差异不显著;随着风速增大,仿真固沙灌木降低风速率与塑料网方格沙障降低风速率差异变小;在风速为8.1~8.9 m s-1时,仿真固沙灌木降低风速率达塑料方格沙障的80%;仿真固沙灌木+梭梭灌木林的输沙率随高度变化为指数递减,是裸沙地的35%;仿真固沙灌木林的建立不受气候条件影响,可重复应用,与灌木搭配可增强防风固沙效能。  相似文献   

20.
浑善达克沙地2种行距黄柳林对风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浑善达克沙地东南部多伦县大骆驼场境内的黄柳灌木防风固沙沙障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行距为5 m和8 m的黄柳沙障对障后风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度的增加,沙障的防风效果逐渐降低,而随着风速的增大,沙障的防风效能却明显增强.行距5 m和行距8 m的沙障分别在第3排和第1排障后风速降低最显著.2种行距沙障障内的风速廓线都遵循一元线性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