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农机经营对策 1.经营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经营战略应由依赖型转向自我发展型。这是因为农机化要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寻求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走向市场经济的发展战略。过去,农机经营往往靠上级部门下达计划、包销产品,确定经营方向、发展农机化主要依赖于政府的经营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依靠政府行政行为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发展农机化必须要站在发展大农业的战略高度上考虑。面对我国加入WTO后农业的变化,按市场经济规律,尽快完善农机化市场体系,在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中构筑农机化发展新格局,积极推进农机经营体制改革,以增强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将使我国农机化的发展方向重新调整。应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建立健全法规体系、转变政府对农机化的调控方式、建立有效的技术壁垒、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同时,农机管理部门在农机社会化服务方面更应有新作为。  相似文献   

3.
自治区副主席熊辉银2002年2月5日在自治区农机工作会议上作了讲话,要求农机部门千方百计做好农民增收的大文章。他说,跨入新世纪和我国加入WTO以后,农机化同样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那就是,以传统种植业机械化为主的农机装备远远不能满足农业产业结构快速调整的需要;以传统常规技术为主的农机装备不能满足以生物技术为主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的要求;以为农业提供产中服务为主的农机装备不能满足农业对产前、产后服务的要求;以增产增收为技术条件的农机装备不能满足农业对高品质、高产量、高效益、低成本的要求;分散的农机…  相似文献   

4.
WTO有很多的基本原则和例外条款,这对我国农机化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分析这些影响,了解我国农机化所处的环境,提出应采取的对策。加入WTO,我国农机化尽管也有许多优势,但我们要有足够清楚的认识,通过对立健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和进出口发展战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农机宏观调控体系,我们就能在WTO中与“狼”共舞,战而胜之。  相似文献   

5.
程胜男  徐峰 《农业工程》2021,11(11):15-19
通过对比农机试验鉴定和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性质的异同点,提出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机试验鉴定和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需要将农机试验鉴定和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统筹谋划、结果统一处理,同时也要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优化试验装备性能、完善相关制度、固化好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2001年11月,我国正式加入WTO,这对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深远的意义。农机部门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利用比较优势和入世的各种政策,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一、入世给农机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我国加入WTO,给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首先,关税大幅度地降低,有利于外国先进农机具和新技术的引进,增强技术交流和合作,解决农机发展中的“瓶颈”和空白问题。其次,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持从流通环节转向生产环节,对产品的支持转向对生产的支持,农机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无疑是农业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农机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的健康发展,受农业部农机化司的委托,中国农机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和中国农机化报社邀请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认监委、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江苏省农机管理局、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农业部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和生产企业等十几位领导、专家学者就我国加入WTO与我国质量认证工作的发展、农机化发展与农机产品质量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机产品质量认证、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农机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等议题,于2002年7月10日在北京召开了应对WTO推进农机产品质量认证工…  相似文献   

8.
入世是我国走向世界,融入国际社会的契机。对我国农机化的发展而言是风险与利益并存,挑战与机遇同在,通过对目前中国农机化的现状分析,认为加入WTO对中国农机化发展的影响除了正面效应外,也带来冲击和挑战,我们应转变观念、调整结构,利用好“绿箱政策”,进一步完善其础设施,搞好农机服务体系的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生产即将呈现新的格局,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省人多地少,多年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相对稳定,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如何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如何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改善农机化技术装备,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提高农机装备水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枣庄市农机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机科技创新活动。 该活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机化技术创新,建立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农机化示范项目;二是推广机制创新,加大推广资金投入,使农机推广站真正成  相似文献   

11.
<正>一是完善政策,创造环境。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完善补贴管理办法,规范操作程序,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引导效应和市场机制作用,支持农民购置和鼓励企业生产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机具,加快提高我国农机装备水平,改善装备结构。实施重点环节农机作业补贴试点,支持应用深松整地、秸秆还田、高效植保等增产效果明显、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的农机化技术。减免农机作业服务税费,鼓励开展农机保险业务和农机信贷业务,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实施农机化  相似文献   

12.
介绍新疆农机化的发展现状,从农机装备、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化扶持体系、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法律法规体系、农机化的社会地位几个方面总结经验,并提出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后,给我国农机化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如何利用好这一规则,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农业产业化是农机工作者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同时,加入WTO后要求政府应充分利用“绿箱”政策,加大对农机化的支持和保护。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后我国农机化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从复关谈判到正式入世而成为WTO的第143个成员国,历时整整15年。入世后我国的农机化如何发展,一直是农机界人士关心的热门话题。由于我国的农机化一向是服务于大农业的,本文着眼于农机与农业的关系,阐述入世对我国农业的冲击以及由此而引起农业生产和农业管理体制的变化对农机化发展的影响,以及今后我国农机化发展对策。一、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和农业经济的冲击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则成为加入WTO后国内受影响最大的一个行业。众所周知,总体上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其原因有三:一是主要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  相似文献   

15.
对福清市农机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福清市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乡镇农机管理部门功能发挥不到位、从事务农的人员青黄不接、现有的农田资源状况阻碍农机化的发展、农机服务体系不完善、适应本地农业生产需要的农机装备不够健全等问题,针对推进福清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面对加入 WTO给辽宁省农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加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已经成为紧迫的任务。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农机装备结构及农机化发展方向等都需要调整与创新。1 形势分析在 2 0世纪中叶 ,世界发达国家先后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由于传统的以农机、电气化以及土建为中心的农业工程在农村已经普及 ,日益发展的生物技术和种植、养殖业对生物环境的自动监控要求 ,促使农业工程向着自动化、信息化等高科技应用方向发展。以智能机器代替传统农机成为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呈现出积极推进的良好…  相似文献   

17.
1 农机化要面对现实,面向未来,迎接挑战,参与竞争 1.1 加入WTO,对我国主要农产品及农机产品的影响 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对我们的农业来说,短期内的挑战远大于机遇。国内农产品、农机产品存在着成本高、技术含量低的问题,将面临国外农产品、农机产品的极大挑战与冲击;同时,我们也面临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为学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代农机化技术与装备推广普及经验,进一步提升山东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水平,研究、探索适合山东禀赋的棉花、玉米、蔬菜等大宗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和装备体系,山东省农机推广站组织技术人员赴新疆学习了农作物标准栽培、先进农机化技术综合运用、土地规模整合等方面的农机推广经验,受益很大一、新疆农机化技术推广经验和做法1.先行试验验证,探索主要作物机艺融合技术模式新疆作为我国棉花主产区,种植面积大、平  相似文献   

19.
农机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扩大我国农机化工作国际影响力、提升农机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优化农机装备产业结构布局上,要推动先进农机技术及产品"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在健全新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上,要鼓励农机人才国际交流合作。本文结合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下称"总站")实际,就近年来开展农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农机化转型升级的做法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下一步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0.
200年12月4日,中国农机产品质量认证管理委员会一届三次全体委员会在京举行,农业部张宝文副部长作为新任管委会主任委员主持了会议,并发表了讲话。张宝文强调,实施农机产品认证制度是新修改的《产品质量法》的要求,是我国农机化发展和加入WTO所面临的新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