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在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对林业木材采运安全生产也提高了重视。目前我国在林业采伐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仅影响到林业发展进度,对林间采伐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成一定威胁。因此,我们必须及时找出问题并解决,建立完善的采运生产体系,提高我国采伐作业整体质量,推动林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如何运用现代机械对林木进行采伐,在采伐过程中既能保证木材的质量同时又要不影响生态环境,在运输过程中怎样做能够把对木材的破坏率降到最低,因此林业的采运作业在林业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科技进步,各种高科技机械化广泛应用到林业采运作业中,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针对林业采运作业中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深度剖析。  相似文献   

3.
木材采伐运输是将林木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财产的主要方式,对于提升林业企业的经济收入有重要意义。由于木材采伐运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林区木材质量、运输条件、气候条件等,因此如何保证采伐运输生产的顺利进行,直接影响到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优化林业资源利用效率,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为采伐运输生产的数量进行提供坚实基础。文章简述了采伐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木材生产的头道工序是森林采伐作业。采伐木材是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起始点。采伐作业质量不仅决定着森林资源的利用程度,也关系到培育和保护好后备资源的夫问题。因此,提高森林采伐作业质量,是木材生产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以现行林业行业标准为基础,核算标准工序下木材生产的综合能耗量,并以此计算木材生产作业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在基本条件下机械化木材生产的碳排放在9.4050~12.3488 kg/m3,其中木材运材碳排放最大,约占65.3%~74.7%;其次为集材段(拖拉机占12.2%~15.7%,索道占11.0%~14.3%);碳排放作业过程还受气温、海拔及林型、蓄积量等的影响,尤其是采伐工序,平均条件下的油锯采伐碳排放是基本条件下的2.22倍.虽然木材运输在平均条件下的碳排放是基本条件的1.5倍,但由于木材运输阶段所占的排放比例最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提高车辆的使用率与尾气排放技术对降低木材生产的碳排放具有重大意义;从碳排放角度看,油锯采伐—索道集材—绞盘机装车—柴油车运材—水运到材为最优作业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森工作业过程中合理选择木材生产作业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所谓林业机械即是全部或部分地用机器设备装备林业,以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广义的林业机械化包括森林培育、森林采伐运输和木材加工等的机械化。由于林业生产多在边远山区和人烟稀少的地区进行,劳动强度大,生产条件差,机械化对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加速林业发展、提高作业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导致其树种资源极为丰富,森林覆盖面积较大,高达60.5%,占全国前列。而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木材实际经营状况,浙江省也在不断加强森林采伐木材管理。木材生产一直以来都是林业的中心,而木材生产成本核算也是林业企业会计核算的主体,而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森工企业生产经营也从逐渐转移到生态建设中来,其木材生产作业方式和经营管理发生变化,传统的木材生产生本核算方法和管理已  相似文献   

8.
论采伐对迹地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探讨了森林采运与森林生态的辩证关系.并用美国学者Franklin的新林业学说看当代中国森林采运.将森林生态功能和木材生产功能结合起来,使两者协调发展.研究了采运作业对采伐迹地的影响以及采运作业造成的水土流失.指出了采运作业对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应控制在最低限度内,使林业从传统林业走向生态林业.同时也阐明了森林大量采伐带来的生态后果.  相似文献   

9.
王愿栖 《吉林农业》2011,(5):264-264,263
森林采伐作业是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采伐作业质量的根本任务。文章就当前采伐作业,提出了伐区木材生产的过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森林素有“地球之肺”的美誉,不仅具备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的功能,同时还具备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功能。然而,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滥砍滥伐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林业生产普遍面临的现象问题。为规范林业生产管理行为,国家相关部门主张实行林木采伐限额规定,控制日常采伐行为,达到优化林业木材生产管理的本质目的。针对于此,本文将重点对林业采伐限额问题对林业木材生产管理的影响情况进行重点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作业区是伐区调查设计中区划伐区的最基本单位。皆伐作业时,怍业区面积的大小,不仅影响伐区木材生产成本,而且也影响作业区采伐迹地的森林更新效果。现在实行的《东北、内蒙古林区林业企业采伐营林调查设计规程》中规定:"皆伐作业区面积不许超过十公顷"。这个规定,对森林更新是有利的,但对伐区木材生产经济效益较差。皆伐作业时,最适宜的作业区面积,应该既有利于森林更新,森林的扩大再生产,又有利于降低伐区木材生产成本。以上两方面是互相联系的,片面的强调那一方面都是不科学的。本文就是从伐区木材生产的经济效益和保证采伐后森林环境条件不发生显著变化来加以探讨,使森林采伐成为利用森林和保证森林生态平衡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森林采伐作业是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采伐作业质量的根本任务。本文就当前采伐作业。提出了伐区木材生产的过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速丰桉采伐和木材运输管理的规范性,保障采伐生产安全和木材安全,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以速丰桉工业原料林为基础,对速丰桉采伐前准备、伐中管理、木材运输管理、木材销售管理、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归纳叙述,为速丰桉采伐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考虑生态的伐区作业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对考虑生态的伐区作业进行探讨,提出了伐区适宜的作业面积、南方集体林区采伐方式、兼顾生态的木材生产工艺流程、采伐迹地清理方式和更新树种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5.
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生产、生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林业企业按照所从事的工种范围划分为艰苦行业,森工生产的五道工序决定着不安全因素存在的范围之广,稍有疏忽,安全事故将随之发生。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木材生产产量逐年减少,2005年开始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林业企业也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全面转入以生态建设为主,工作内容、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安全生产工作在其内容和形式上也随之有了新的要求和新的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木材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加强伐区木材的生产管理是保护资源的重要方式。采伐是林业生产管理的重要阶段,只有按照相关规定在森林正常生长允许范围内进行开采,才能够保证森林资源的生态平衡,促进森林资源的有效生长。  相似文献   

17.
木材采运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因工作环境复杂,工作面积大,工作过程中困难比较多。木材采运主要是利用机械对木材进行形态改变、移动和运送,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本文在分析林业生产木材采运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作业的管理对策,通过优化管理方法,提升木材采运的效率,并保障木材采运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愈演愈烈,各行各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管理都在发生变化,进行革新以适应新的经济市场形势。国有森工企业是一类特殊企业,在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过度的今天,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林业生态建设成为保障企业木材销售稳定发展的基础。限额采伐是控制资源过度消耗、保证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的重要措施,也是木材销售管理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19.
印度把林业分为两大类:生产林业和社会林业。生产林业是在现有森林中以采伐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林业。社会林业则是在现有森林以外的地方,由群众从事的林业活动。社会林业多是在田边、村旁和城镇空地上发动群众植树造林,所以也称作“家门口的林业”。  相似文献   

20.
林业企业采伐和集材方式从人力生产原木到拖拉机集运原条,发展为大规模、常年机械化作业。但任何一种生产方式,必须适应当时的生产条件,最终必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就近几年木材生产情况看,可采资源已近枯竭,伐区作业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出现了原始森林减少;次生林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