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玉米是北方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肥料利用率降低。为减少化肥投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提升作物品质,安排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全肥区籽粒较无肥区增产2 019 kg/hm~2,增产率24.5%;全肥区茎叶较无肥区增产6 624 kg/hm~2,增产率为47.9%。氮肥的农学效率为0.91 kg/kg,磷肥的农学效率为11.37 kg/kg,钾肥的农学效率为8.93 kg/kg,氮磷钾肥料的农学效率为3.37 kg/kg。氮肥的农学效率很低,说明氮肥施用过量,在玉米施肥时要大幅度减少氮肥用量;磷肥、钾肥的农学效率较高,说明磷肥、钾肥的用量不足,在玉米配肥时要增加磷肥、钾肥用量。  相似文献   

2.
鄂州市油菜施用氮磷钾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进行"3414"肥效试验,研究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可显著增加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施用氮肥最高增产2151 kg/hm^2,增产率为250.0%,纯增收入6721元/hm^2;施用磷肥最高增产2041 kg/hm^2,增产率为309.1%,纯增收入6832元/hm^2;施用钾肥最高增产1181 kg/hm^2,增产率为78.7%,纯增收入3093元/hm^2。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北方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肥料利用率降低,为减少化肥投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提升作物品质,安排肥料试验,共设5个处理,无氮区(N0P6K12),无磷区(N22P0K12),无钾区(N22P6K0),氮磷钾全肥区(N22P6K12),无肥区(N0P0K0)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研究玉米肥料利用率。全肥区籽粒较无肥区增产134.6kg/667m2 ,增产率24.5%;全肥区茎叶较无肥区增产441.6kg/667m2,增产率为47.9%。氮肥的农学效率为0.91kg/kg,磷肥的农学效率为11.37kg/kg,钾肥的农学效率为8.93kg/kg,氮磷钾肥料的农学效率为3.37kg/kg。氮肥的农学效率很低,说明氮肥施用过量,在玉米施肥时要大幅度减少氮肥用量;磷肥、钾肥的农学效率较高,说明磷肥、钾肥的用量不足,在玉米配肥时要增加磷肥、钾肥用量。  相似文献   

4.
以稻田生产的藠头为对象,研究不同时期追施氮肥量和配施钾肥对藠头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藠头生产需肥量大,在统一施用磷肥1500kg/hm2,38%(28-5-5)复合肥375kg/hm2,尿素187.5kg/hm2作基肥条件下,以2月追施尿素195kg/hm2,3月追施尿素195kg/hm2+KCL150kg/hm2,4月追施尿素195kg/hm2+KCL150kg/hm2处理产量最高(达43166.7 kg/hm2),较其他处理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单蔸鳞茎数主要受氮肥影响,单鳞茎鲜重主要受钾肥影响;在高N水平下,配施钾肥才能产量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在象山县墙头镇采用"3414"试验设计开展超级杂交稻氮、磷、钾肥效试验。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施用氮肥的效果最好,最高增产量达1 334 kg·hm-2,增产率19.0%,增加收入3 202元·hm-2;施用磷肥最高增产333.5 kg·hm-2,增产率4.2%,增加收入800元·hm-2;施用钾肥最高增产617.6 kg·hm-2,增产率8.0%,增加收入1 482元·hm-2。通过综合分析,确定最佳施肥量为:氮肥(N)180 kg·hm-2,磷肥(P2 O5)31.5 kg·hm-2,钾肥(K2 O)45 kg·hm-2。  相似文献   

6.
中国不同区域油菜氮磷钾肥增产效果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研究中国油菜氮、磷、钾肥增产效果,明确不同区域油菜施肥效果概况和区域特点,为区域推荐施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总结2005—2010年中国2 106个油菜田间试验数据,通过计算获得最高产量时氮、磷、钾肥的增产量、增产率和农学利用率,分析各油菜区域施用化肥的增产效果。【结果】中国油菜施用氮肥增产量和增产率均值分别为1 044 kg•hm-2和87.4%,主要分布在500—1 500 kg•hm-2和5%—100%范围内,99%的试验有增产效果;磷肥增产量和增产率均值分别为634 kg•hm-2和39.9%,主要分布在200—1 000 kg•hm-2和5%—40%范围内,94%的试验有增产效果;钾肥增产量和增产率均值分别为420 kg•hm-2和22.9%,主要分布在100—600 kg•hm-2和10%—40%范围内,88%的试验有增产效果。每千克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平均增收油菜籽6.2、7.8和5.4 kg。长江下游冬油菜区氮、磷肥的增产效果最好,增产率均值分别为128.8%和51.3%,长江中游冬油菜区钾肥增产效果最好,增产率均值为24.6%,春油菜区氮磷钾肥施用增产效果较低,增产率均值分别为42.6%、31.6%和21.3%。【结论】中国油菜施用化肥增产效果显著,具体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氮素是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养分因素。春油菜区氮磷钾肥增产效果较差,长江下游冬油菜区氮、磷肥增产效果最好,长江中游冬油菜区钾肥增产效果最好。部分试验施用肥料不增产或肥料用量不合理,需要进一步改进施肥量,实现油菜施肥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7.
氮肥后移对旱作玉米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旱作条件下,总施氮量不变,对氮肥施量控释后移并分次施用,生长期测定植株全氮量,研究氮量控释对氮肥利用效率和玉米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模式(20%基肥+20%拔节期追肥+40%大喇叭口期追肥+20%吐丝期追肥,即基施240 kg/hm2,拔节期追施240 kg/hm2,大喇叭口期追施480 kg/hm2,吐丝期追施240 kg/hm2)下,玉米百粒重47.7 g,平均折合产量可达10 644.0 kg/hm2,较不施氮肥处理增产2 875.5 kg/hm2,增产率37.01%。玉米采取氮肥后移技术可使氮肥利用率和产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8.
密度和施肥对玉米杂交种邯丰79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杂交种邯丰79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籽粒产量的影响,以确定邯丰79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结果表明:邯丰79理论最高产量为11 231.7 kg/hm~2,因素组合为密度63 000株/hm~2、N施用量360 kg/hm~2、P_2O_5施用量360 kg/hm~2、K_2O施用量315 kg/hm~2,密度和施肥均对玉米产量存在极显著影响,4个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顺序为密度氮肥磷肥钾肥;两因素互作的产量效应中,密度与氮肥、密度与磷肥、氮肥与磷肥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密度与钾肥、氮肥与钾肥、磷肥与钾肥的互作效应不显著。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加大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同时配合施用一定的钾肥,可获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卷筒青在磷肥、钾肥同等的情况下,氮肥施用量对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氮肥的处理比不施用氮肥处量分别增产1 260.80、2 500.80、2 846.13 kg/667 m2,增产率为39.85%、78.90%、90.60%,增收975.65、1 736.65、2 184.30元/667 m2;产量与施氮量的回归方程为y=3 123.132 5+165.619 9x-2.242 9x2;最佳经济产量5 460.22 kg/667 m2,对应最佳施氮量(纯氮)为19.00 kg/667 m2,肥料投入成本比例为1.00∶18.48。  相似文献   

10.
豫东平原夏玉米平衡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为实现平衡施肥,提高豫东平原夏玉米产量,在3个试验点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推荐平衡施钾对潮土夏玉米产量、钾素积累及钾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配施较不施肥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增产率为22.61%~49.95%,氮磷钾平衡施肥比农民习惯施肥平均增产7.06%,施用钾肥平均增产10.11%,施用硫肥没有增产效果。施用钾肥增加了植株钾素积累量,钾肥利用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平均分别为33.47%、5.98 kg/kg和61.22kg/kg。在豫东平原夏玉米上平衡施钾具有较好的效应,但应注意合理施用钾肥。  相似文献   

11.
通过玉米氮、磷、钾肥料应用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每667m~2施用尿素39.0kg,过磷酸钙58.0kg,硫酸钾12.0kg,能有效地促进其生物学性状的改善,增强抗倒伏和抗病虫害能力,提高玉米产量,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比不施氮肥的处理增产108.4kg/667m~2,增产率25.31%,667m~2新增产值260.16元,667m~2新增纯收入93.6元,产投比为2.78:1;比不施磷肥的处理增产70kg/667m~2,增产率15.00%,667m~2增产值168元,667m~2新增纯收入133.2元,产投比为4.83:1;比不施钾肥的处理增产26.7kg/667m~2,增产率5.24%,667m~2增产值64.08元,667m~2新增纯收入2.08元,产投比为1.03:1。  相似文献   

12.
抚宁县春玉米“3414+2”田间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抚宁县的实际生产情况和玉米产量水平,选择10个地点,采取三因素(肥料种类N、P、K)四水平(施肥量水平0、1、2、3)另增加1个有机肥和1个配方肥处理的"3414+2"试验设计方案,探索抚宁县不同土壤养分条件下春玉米氮、磷、钾不同配比以及单施有机肥和配方肥的增产效应;根据玉米产量与施肥量的关系,建立了春玉米施肥模型,并通过施肥模型计算出试验点的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施用化肥处理的玉米产量均空白对照,平均增产率为11.0%~39.1%,其中缺氮处理(N0P2K2)增产幅度最小、过量施磷处理(N2P3K2)增产幅度最大;在中等N和P水平下,施钾量为33.75~123.75 kg/hm2时对产量影响不大;磷、钾空白区和氮、磷低于中等水平的处理区,产量增幅相对较小。抚宁县进行春玉米生产时,建议各地点根据肥力水平进行施肥策略调整:高产田增施氮、磷肥,酌减钾肥;中产田稳定氮肥,酌减磷、钾肥;低产田适当增施氮肥,酌减磷、钾肥。提出了不同肥力水平土壤的施肥量:低产田(产量≤8250 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29.4 kg/hm2、47.7 kg/hm2和35.2 kg/hm2,中产田(产量8250~9750 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73.2 kg/hm2、55.8 kg/hm2和49.7 kg/hm2,高产田(产量≥9750 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269.0 kg/hm2、178.5 kg/hm2和66.8 kg/hm2。单施有机肥,玉米增产幅度有限,应考虑与化肥配合施用;施用配方肥增产效果显著,平均增产率为35.9%。  相似文献   

13.
超级稻Y两优2号栽培密度和优化施肥研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级稻Y两优2号进行栽培密度研究,结果显示:Y两优2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8.0万~22.0万蔸/hm2。采用3元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超级稻品种的施肥模型、氮磷钾养分施用的增产效果和施肥净收益。结果表明:在施用N、P2O5、K2O为275.0、135.0、280.0 kg/hm2时,预测最佳经济产量为10 370.0 kg/hm2,此时N∶P2O5∶K2O为1.00∶0.50∶1.02,氮磷钾肥增产率为63.3%,施肥净收益为6 442.0元/hm2。施肥不足时,产量和施肥收益的增长受氮肥影响最大,其次是钾肥,磷肥影响较小;过量施肥时,产量的衰减以氮肥最快、钾肥次之、磷肥最小,施肥收益的衰减以磷肥最快、氮肥次之、钾肥最小。  相似文献   

14.
以夏玉米鲁单818为供试品种,在磷肥、钾肥用量相等,氮肥用量分别在240 kg/hm2和192 kg/hm2用量模式下,研究了不同类型控释肥对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处理有利于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比对照(CK)增产23.82%~33.79%,比一次性普通肥料施用增产1.04%~3.23%;施氮240 kg/hm2时,A控释肥的应用效果最好,施氮192 kg/hm2时B控释肥的应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黄壤旱地玉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及其肥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贵州黄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的部分试验结果.分析探讨了贵州黄壤旱地玉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及肥料效益.结果表明,黄壤旱地玉米氮肥利用率平均为40.6%.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比单施氮肥其肥料利用率提高6%;磷肥利用率平均为9.3%,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增施钾肥对提高磷肥利用率效果不大;钾肥利用率很低,平均仅为4.9%,施用钾肥的效果不明显.黄壤旱地玉米1 kg纯氮的增产量平均为16.0kg,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比单施氮肥增产2.4 kg,平均提高16.22%;1 kg纯P的增产量平均为17.5 kg;1 kg纯K的增产量平均为2.8kg.黄壤旱地玉米施肥建议以氮、磷肥为主,钾肥应少施或不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进行田间试验,对紫云英氮、磷、钾肥效应以及肥料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并筛选出适宜的氮、磷、钾肥用量。结果表明:施用氮肥紫云英增产效果最好,鲜草增产量最高达21.1 t/hm2,增产率为158.6%;施用磷肥增产量为10.8 t/hm2,增产率为81.1%;而施用钾肥增产效果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中磷、中钾水平最适宜氮肥肥效的发挥,中氮、中钾水平最适宜磷肥肥效的发挥,中氮、中磷水平最适宜钾肥肥效的发挥。通过肥料效应模型拟合,得到本试验条件下种植紫云英的肥料适宜用量为N 60.2 kg/hm2、P2O549.4 kg/hm2和K2O 64.2 kg/hm2。  相似文献   

17.
开展了棉田肥料效应试验,设置了氮、磷、钾3因素4水平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施用肥料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其中氮肥增产效果最明显,增产子棉527 kg/hm2,增产率为18.3%,纯增收入1 770元/hm2;磷肥经济效益最佳,增产子棉453 kg/hm2,增产率为14.8%,纯增收入1 996元/hm2;钾肥增产子棉324 kg/hm2,增产率为10.4%,纯增收入323元/hm2。拟合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并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江汉平原棉田推荐施肥量,氮、磷和钾的最高产量施用量分别为322、157和245 kg/hm2,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230、135和110 kg/hm2。  相似文献   

18.
采用"3415"肥料试验设计方案,对比了常宁市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及有机肥对烟草生长发育、烟叶产量和产值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建立施肥量与烟叶产量的肥料效应方程。结果表明,烟草株高、茎围及烟叶面积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氮主要影响株高、茎围和叶面积,磷对株高及叶面积影响较大,钾肥对茎围影响大但对叶面积影响不显著。在不施有机肥的情况下,氮肥增产率为135.20%,单位养分增产5.16 kg/kg,磷肥增产率46.96%,单位养分增产3.44 kg/kg,钾肥增产率34.58%,单位养分增产1.03 kg/kg,施用750 kg/hm2菜籽饼可增产273.1 kg/hm2,增产率48.03%。通过回归模型和经济效益分析得出,常宁市红黄泥田种植烟草N、P2O5、K2O的适宜用量为193.6、148.6和406.0 kg/hm2。  相似文献   

19.
田间试验研究了玉米在不施氮肥、磷肥、钾肥条件下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花秋镇中低产田块不施氮肥、磷肥、钾肥时玉米亩产量分别为406.3kg、437.5kg、442.7kg,分别比对照亩产526kg亩减产119.7kg、88.5kg、83.3kg,减产显著。同时也充分体现出在该区域中低产田块增施氮肥、磷肥、钾肥增产效果明显,其氮肥、磷肥、钾肥增产效果分别为29.5%、20.2%、18.8%。  相似文献   

20.
奉贤区鲜食玉米生产中的肥料效应及其利用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氮肥、磷肥、钾肥对鲜食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利用率,特进行此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是决定鲜食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主要因素;肥料对鲜食玉米产量的贡献率较高,为82.1%;肥料中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40.9%、35.4%和18.2%。以氮、磷、钾肥配施,即每667 m~2施用纯N 19.0 kg、P_2O_5 7.5 kg、K_2O 7.5 kg的鲜食玉米鲜量产最高,每667 m~2为859.0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