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气候决定林火发生1.1气象要素影响林火行为与林火相关的气象要素很多,包括气温、降水、风向风速和空气相对湿度,以及它们的各种组合等。气象因子不仅影响可燃物的干湿程度,而且影响林火的发生、蔓延和行为。气温越高,降水越少,相对湿度较低,连旱日数越长,林中枯枝落叶和细小可燃物就会越干燥,火险程度越高。在森林可燃物干燥易燃情况下,风速风向是制约林火强度、蔓延速度、火灾面积和扑救难易程度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气象因子对云南大理森林火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2001年-2010年大理州的森林火灾次数与对应的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大理州森林火灾的时间分布及对应的气候特征,得出了火灾次数与气温和风速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的结论。用森林火灾次数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月平均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最大风速与月火灾次数显著相关;旬平均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最大风速以及前两旬的累计降水量与旬火灾次数显著相关;日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大风速和前15日累计降水量与日火灾次数显著相关。综合分析表明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和风速与大理州森林火灾次数有明显的相关性,气温、风速与火灾次数呈正相关,降水、相对湿度与火灾次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伊春市气象因子与森林火灾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象因子对林火的影响一直是森林火灾研究的重点之一.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干旱、高温、大风,即水分、温度和风速是对林火发生有明显影响的三个主要气象因子[1,2].水分越少、温度越高、风速越大,越容易发生林火,但有关这三个气象因子达到什么程度最易发生森林火灾的研究较少.为此,将黑龙江省伊春林区作为一个系统,从背景条件(火灾前3天气象要素)和触发机制(当天气象要素)两方面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期能为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各气象因子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影响程度,随机抽取了湖南省1 041场森林火灾历史数据,收集了森林火灾发生时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火灾发生前24 h降水量等4个因子数据,将其标准化并进行K-均值聚类,再用自然断点法处理后得到属性决策表。各气象因子采用相应三角隶属函数模糊化后,确定了森林火灾气象因子模糊粗糙集模型,计算各气象因子与决策属性的依赖度,对其进行归一化后,得到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降水量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影响值依次为:0.116 2、0.265 0、0.212 4、0.406 3。定义了灾均比(ZJB)的概念,灾均比分析结果印证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兴安岭地区夏季林火的火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rcgis和SPSS软件对大兴安岭地区1967-2008年夏季火险期森林火灾发生当天的气象因子和火点位置的植被和地形因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探讨了夏季火的火环境特征,以期为防火部门进行森林管理及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近42年来,夏季火发生时的日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范围分别为15~25℃、24~34℃,而且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不同导致夏季火发生次数具有极显著差异性,P﹤0.01;夏季火发生时,降水量主要为0~1 mm,而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平均风速范围0.5~3 m/s,不同风速发生火灾次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气压集中在945~975 h Pa,P﹤0.05;平均空气相对湿度55%~70%,P﹤0.01。通过对地形和植被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可知,夏季火主要发生在中高等海拔的平坡或缓坡区域,植被类型以落叶针叶林为主,其次是草甸。  相似文献   

6.
大兴安岭东部森林火灾发生的气候条件辨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大兴安岭东部森林火灾发生的气候条件进行了风险辨识,结论是:空气湿度是火险天气中的关键因素,相关系数为-0.81,表明湿度愈大火灾发生次数愈少,空气湿度小于60%时,就有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当相对湿度在35% ̄50%之间时火灾发生次数较多。气温与森林火灾相关系数仅为0.36,当最高温度在-10 ̄10℃时是火灾发生的高峰期。风是森林火灾发生蔓延的重要因素,相关系数高达0.92。发生火灾时,当风速大于2.5m/s时,火灾蔓延开始加大。雷击火发生和蔓延的气候指标是平均气温为14 ̄20℃,降水量小于7mm,14时相对湿度15% ̄38%,雷暴日数多于4天,平均风速2.5 ̄5.5m/s,14时风速大于3m/s。本着适用及着眼于近期与长远计划相结合的原则,选用了春季小于10mm降水日数、春季平均气温、地理因子、受灾面积、雷击火次数等7个因子进行了聚类分型,将火灾划分为3个区。  相似文献   

7.
大理州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001~2010年大理州的森林火灾次数与对应的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日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大风速和前15日累计降水量对大理州森林火灾有较好的指示性,其中日平均相对湿度对大理州森林火险天气等级指示性最强。根据实际应用需要选用日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大风速和前9日的降水数据建立模型计算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利用2011年大理州森林火灾数据对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检验,检验效果很好,说明运用此模型进行大理州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森林火灾发生与气象因子中六项要素的关系,阐明了森林火灾的发生与风向、风力、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密切相关,与天气、云量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9.
运用克里格空间数据制图和传统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001—2008年黔南州森林春季防火期主要气象因子与林火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黔南州森林春季防火期内降雨量、蒸发量和最大风速相对空间分布不均匀,而最高气温、最小空气相对湿度则相反;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时间动态明显;森林火灾次数及火场面积呈逐渐增加趋势;空间分布上以都匀、平塘和罗甸3地为分界线,东南部6个县市森林火灾次数及火场面积大于西北部6县市。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火趁风势,风助火威,这说明火灾与气象因素关系密切。这里就气象要素和火灾的关系加以阐述。一、影响火灾的气象因素 1、气温。气温高,空气热运动动能大,使空气饱和水汽压加大,从而使相对湿度降低,地表枯枝落叶干燥快,含水量减少;气温高使地被物达到燃点所需热量减小,有利于燃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广西武鸣县2001~2006年森林火灾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当地森林火灾多发生在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1月,火灾多发生于每日的14~16时,起火原因多为人为原因,占83.3%.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广西武鸣县历年森林火灾及其对应的气象资料进行数据筛选和全回归分析,并对日最高气温、相对湿度、连续无雨日数、风速、林龄及火灾发生的月份进行线性拟合,建立了这六要素的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大兴安岭地区1990~2012年森林火灾(简称林火)数据信息,选择对林火发生影响较大的温度、最高温度、降水量、风速、相对湿度和当日最低湿度6个气象因子,分析了气象因子和林火发生的相关关系,为林火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气象要素与森林火灾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回顾了我国关于气象要素森林火灾影响的近 2 0 a研究成果。重点综述了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及风对森林火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1961年以来思茅林区松毛虫大暴发的过程进行了周期性分析,认为松毛虫的大暴发存在一定的周期性规律。利用气温、降雨量、积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和3种气候因子复合经验系数对1980至2001年思茅地区松毛虫发生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松毛虫发生发展与气象因子关系密切;通过对1980年以来3次松毛虫大暴发的过程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细致分析,得到了松毛虫大暴发前的气象因子的异常规律,分析结论有助于对松毛虫害发生的预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5.
林火与气象及林分组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林火与气象的关系森林火灾与防火期月平均气象因子的关系,我们选取崇安、平和、龙岩三县、代表福建省闽北、闽南和闽西类型,统计各县月气象要素范围内出现的森林火灾次数、面积。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探讨森林火灾与月平均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见表1) 它们的规律是①森林火灾次数和面积,随着月平均较差温度(△T)增加而递增,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较差温度在6—12℃之间,森林火灾次数、面积明显剧增。②森林火灾次数,面积,随着月平均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6.
思茅林区松毛虫害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1961年以来思茅林区松毛虫大暴发的过程进行了周期性分析,认为松毛虫的大暴发存在一定的周期性规律。利用气温、降雨量、积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和3种气候因子复合经验系数对1980至2001年思茅地区松毛虫发生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松毛虫发生发展与气象因子关系密切;通过对1980年以来3次松毛虫大暴发的过程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细致分析,得到了松毛虫大暴发前的气象因子的异常规律,分析结论有助于对松毛虫害发生的预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7.
对西天山地区春夏季森林内外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度、风速等气象因子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比森林内外各气象因子的差异情况,分析森林对小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1)4-9月林内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风速相比林外总体偏低,但土壤湿度相比林外明显偏高。(2)林内外气温和土壤湿度的差异性在6-8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浅谈林火与气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林火与气象的关系至关重要,在大火发生前,往往会出现气候异常、降水量少,连续干旱、气温偏高、风大等天气现象,各级森林防火部门对这些反常的气象因素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防范。本文就风、降水量、相对湿度对森林火灾的影响作了一下讨论,把林火与气象的关系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森林火灾的有效预测是减少火灾所造成损失的重要手段之一。云南省森林资源丰富且植被覆盖率高,易发生森林火灾,加之平均海拔较高,扑救山火难度大、危险系数高。如能有效构建该区域森林火灾发生预测模型,将为我国西南林区森林火灾预防与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提取了云南省1999—2019年森林火点数据进行分析,利用ArcGIS 10.7软件,随机建立与火点形成1∶1数据随机点,使数据符合二项分布,对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降水量、日照时长、海拔等24类驱动因子进行空间信息提取,并用SPSS 25.0软件通过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模型检验方法,分析影响云南省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驱动因子,构建了该地区森林火灾发生预测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适用性,根据ROC曲线坐标确定了最佳阈值,划分了该地区的高火险区域。月平均气压、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最高气温、日照时数、极大风速、归一化植被指数值(NDVI)等6类驱动因子,与云南省森林火灾的发生存在显著关系,基于Logistic回归构建的森林火灾发生预测模型准确率可达到82.3%。模型AUC值为0.894,通过计算得出云南省火险划分最佳阈值为0.645。构建的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湖南省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测精度,降低空报和漏报比例,基于湖南省各县2005—2015年森林火灾数据及各县气象站对应的同期气象资料,利用变异系数方法确定了日最高气温、风速、相对湿度、降雨量等天气因子的分段区域,设定了各区域的得分值,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了不同分段区域对湖南省森林火灾的影响权重,建立了加权森林火险天气指数模型,根据天气指数确定森林火险天气等级。经2015年森林火灾数据验证模型精度达到了74.2%,表明了该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测模型具有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