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Sentinel-1A雷达成像系统,对2016年5月18日-8月10日长江中下游流域洪水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115°~117°E,28°~31°N)的整个洪水周期进行了时序动态监测,掌握整个流域的洪水水情状况,并快速提取了洪水淹没范围,对受灾地区的灾情进行评估.据监测结果,整个研究区受灾面积总计达2 096.95 km2,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域位于大型湖泊、水库周围地势相对平坦低洼的区域;在各县级行政单元中,安徽省南部的县城受灾最为严重,宿松县受淹面积最大,达290.09 km2,占全县面积的12.12%;在各地表覆被类型中,耕地和居民地受洪水灾害影响最大,占总受淹面积的80.33%,受淹耕地总计947.45 km2,受灾居民地总计76.06 km2,其中,旱地受洪灾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位于安徽省怀宁县(150.95 km2),占所有受灾旱地面积的22.55%,水田受洪灾影响最为严重的县为安徽省宿松县(90.58 km2),占所有受灾水田面积的32.57%;居民地受洪灾影响最为严重的为安徽省怀宁县(12.85 km2),占所有受灾居民地总面积的16.89%.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汉江上游安康市洪水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汉江上游秦巴山区的安康市,历来洪水灾害频发且洪灾损失严重。本研究根据洪水灾害系统理论,基于GIS和层次分析法(AHP),从形成洪水灾害的危险性和易损性两方面出发,对安康市的洪水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价。在洪灾评价过程中,选取安康市近50年降水量、降水变率以及地形高程、坡度、水系等自然因素指标进行洪灾危险性评价,选取安康市人口密度、GDP密度、单位面积年粮食产量等经济因素指标进行洪灾易损性评价。首先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然后运用ArcGIS的地图代数功能对安康市洪水灾害危险性和易损性进行叠加分析,得到了安康市洪水灾害风险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安康市洪水灾害风险主要集中在汉江沿岸,且以河流干流为中心逐渐向两边支流递减。该评价结果与安康市2010年"7.18"洪水受灾情况基本一致,说明该评价方法可行。本研究结果可为安康市制定合理的防洪减灾规划,减轻洪灾损失,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科技》2016,(17):41-42
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邢台地区,致使农作物受灾严重,为便于灾区恢复生产,结合邢台地区实际,总结了暴雨洪灾后夏季主要农作物及蔬菜的生产自救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多地爆发特大洪灾,众多农田受灾严重,农作物绝收。作为农化企业,日前,江苏华昌化工有限公司发出了驰援河南的动员令,决定向受灾严重的周口市扶沟县、西华县捐赠129吨优质复合肥,助力灾区农民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华昌化工一方面与周口市的扶沟、西华业务员和经销商联系,立即成立应急救援小组,了解灾情,协助政府抢险救灾;另一方面,协调内部,排产排单,组织张家港工厂和涟水工厂,加班加点生产优质复合肥。  相似文献   

5.
2006年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给我市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2007年7月7日,我市又普降暴雨,来势猛,持续时间长,导致我市部分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洪灾,低畦地区水稻、玉米、红苕等农作物严重受灾,此时正值水稻怀苞抽穗的重要时期,灾情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6.
动态信息     
10月10日上午,华县农业局局长吴民娃等代表华县政府及受灾群众,对秦丰农业全体职员为支持灾区人民生产自救,克服重重困难,向灾区紧急调动320万斤小麦种子进行了慰问和感谢,并赠送锦旗,秦丰农业副总经理周轩代表秦丰农业接受赠送。华县今年遭受重大洪灾,农业受灾尤其严重。灾区群众的生产自救时刻牵动着秦丰农业领导的心。公司领导从讲大局、讲政治的高度出发,积极承担起企业在救灾  相似文献   

7.
<正>1 2018年邢台西部山区丘陵区玉米受灾情况跟东部平原常年种植玉米—小麦的种植方式不同,邢台西部山区、丘陵区,常年种植一季春玉米。同样,2018年部分玉米受灾情况也不同于东部平原夏播玉米,主要表现为根部发黑、腐烂,雄穗分枝少、吐丝推迟,雌雄脱节、授粉困难,穗粒数减少,严重的全株枯死,千粒重下降,多种病害发生较重,籽粒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随着特色农村经济的发展,茶叶成为了山区人民的支柱产业,种植茶叶是山区人民走向致富,奔向小康的主要途径。但是,茶树仍然摆脱不了种植业所面临的虫害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山区茶树黑刺粉虱的大范围繁殖,使得数万亩茶树受灾。在受灾特别严重的地方,平均每片茶叶上有60~70头黑刺粉虱,有卵205粒左右。它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山区的茶叶产量和质量,给茶农带来了不可估计的损失。因此,及时发现与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就探讨茶树黑刺粉虱的发生,并提出有效地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发展有很大阻碍,为优化农业气象灾害预测的估算模型,本研究以山东省作为研究区域,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对影响因子进行降维,以传统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粒子群算法(PSO)、遗传算法(GA)3种优化算法,构建了SSA-BP、PSO-BP、GA-BP 3种优化模型。结果表明,在旱灾受灾率的模型评价指标对比中,发现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SSA-BP、PSO-BP、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下降23.55%、12.28%和17.74%;在洪灾受灾率的模型评价对比中,发现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SSA-BP、PSO-BP、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RMSE分别下降了29.96%、9.49%和13.88%。说明SSA-BP神经网络模型对旱灾受灾率、洪灾受灾率的预测效果优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PSO-BP、GA-BP优化的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0.
正在汛情发生后,四川金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即刻组织人员筹备应急物资驰援。经过连夜奔赴,第一批价值14万元的生活物资已于近日抵达此次受灾较为严重的河南省鹤壁市,及时帮助灾区人民解决生活应急所需。洪灾之后须防大疫。根据河南省疾控中心救灾防疫工作会议精神,为做好灾后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应对工作,需要大量环境消毒杀菌防疫物资。获悉后,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西南山区是马铃薯晚疫病常发区,武陵山区是晚疫病重灾区。由于受马铃薯晚疫病危害,马铃薯产量受到严重影响,受灾严重的年份,马铃薯产量减产达50%以上,农民是种而无收,影响了农民种马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山区村镇的洪灾特点,从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两个方面,研究了极限降雨水平、汛期降雨水平、坡度、泥石流等10余项指标对洪灾自然环境危险性的影响,建立了基于云模型的洪灾自然环境危险性综合评价模型。同时,利用GIS系统对空间指标数据和属性指标数据予以度量并进行可视化表达,建立了洪灾的自然环境危险度评估模型,为政府构建预警应灾体系提供了依据。以神农架林区为例,运用云-GIS模型进行了洪灾的自然环境危险性评估。结果表明,神农架林区木鱼镇洪灾自然环境危险性最高。阳日镇、大九湖镇南部以及松柏镇东南部危险性较高,需重点防范。其他乡镇洪灾自然环境危险度相对较低,新华乡南部、松柏镇西北部和下谷坪乡危险性最低。  相似文献   

13.
许晓丽 《吉林农业》2011,(11):45-45
2010年7月31日,一场特大洪灾遣成柳河县11个乡镇严重受灾,水毁耕地面积达3433公顷,全县人均减少耕地0.13亩。灾后,柳河县土地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把灾毁耕地复垦当作中心工作来抓,到2011年5月水毁耕地全部复垦。是什么原因使大面积水毁耕地在这么短时间内全部复垦的呢?带着疑问,我们走访了当地国土部门。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2015年绍兴市柯桥区南部山区局部晚稻受灾的3种主要类型,分析了晚稻受灾的三大主要原因,提出了晚稻防灾对策,以期为晚稻获得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洪灾的发生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导致城市洪灾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活动和人们的破坏而引起的,重视对城市洪灾和城市防洪规划工作的落实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是针对当前我国城市洪灾的现状和城市防洪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减少洪灾为城市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盐津山区近年来洪灾危害的具体成因,并探讨了防治策略,以期为该县山洪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7月18日-20日,龙安区遭受强降雨袭击,全区林业生产不同程度受灾。我区迅速开展灾后生产自救,稳定林业生产秩序,把灾后造成的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同时帮助灾区人民渡过了生活难关,本文作者亲自参加了7.19抗洪救灾,总结了洪灾后林业生产自救指导技术和方案,以期为今后的林业救灾工作提供借鉴。1.组建龙安区林业生产自救领导小组洪灾发生后,区林业局及时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牛用生为  相似文献   

18.
分析"16·7"特大暴雨特征及致灾原因。"16·7"特大暴雨降雨量为河北省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多,暴雨覆盖范围刷新历史记录,日降雨量突破7月极值,降雨多集中在太行山区,且小时雨强大,持续时间长。共造成全省1 043.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574.57亿元,从受灾行业来看,基础设施损失最为严重;从受灾区域看,中南部太行山区最重,尤以石家庄、邢台和邯郸3市最为严重。造成此次灾害的主要原因有: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山区部分地区达到百年一遇;太行山海拔落差大,地形因素导致易发山洪,是致灾的次要因素;多种灾害性天气并发,太行山区暴雨伴随强风,沿海大风引发风暴潮,加重灾害发生;不科学的人类活动,占据行洪河道,也是灾害扩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今年1月中旬以来,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我省大部分茶区的茶园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全省茶园受灾面积达70.2万亩,其中:成灾面积22.5万亩,绝收面积2万亩,受灾主要集中在盆周山区及茶区的高海拔山区,直接经济损失达2亿元。因灾茶园开采期较往年推迟20~25天,采摘和加工时间由往年的3个月缩癌为2个月左右,春茶单产将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20.
旱涝灾害是安徽省主要的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安徽省旱涝灾害变化特征对降低灾害损失十分重要。基于安徽省2000—2017年旱涝受灾面积数据、降水数据,利用M-K突变检验、趋势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安徽省旱涝受灾情况以及降水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徽省旱涝受灾面积年际变化较大,且干旱受灾面积要高于洪涝受灾面积;旱涝受灾情况分别在2013年和2007年存在明显的突变,通过突变前后区域受灾情况对比可知,旱灾受灾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洪涝受灾率大部分呈下降趋势,但长江下游区以及长江-东南诸河区呈上升趋势;旱灾受灾面积整体都有下降趋势,南方地区下降趋势尤其显著,洪灾受灾面积南方呈上升趋势,北方呈下降趋势,且旱涝受灾面积的升降趋势与降水存在一定的关系;在3个极端降水指数中,强降水日数与旱涝受灾面积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