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脱毒甘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句容市地处丘陵,脱毒甘薯种植面积较大.在大面积生产中,由于薯块整齐度差,虫孔(槽)、龟裂和破损严重,收贮期间又因湿害、冷害等导致软腐病、黑斑病的影响,商品薯率一般只达到50%~55%。如何提高商品薯品质,达到优质、高产、增收的目的.通过近年来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必须把握好以下8个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正>一、选择良种。适合鲁南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有鲁引1号、荷兰十五号等。鲁引1号属早熟品种,休眠期短、薯块膨大快、大而整齐,食用品质、丰产性状、商品性状均好。荷兰十五号亦属早熟品种,生育期60~70天。据试验表明,脱毒、种性强、纯度高的种薯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因此在生产中全部采用脱毒的3至4代种薯。二、种薯切块。通常将种薯切块播种,小的薯种也可以整薯播种(整薯栽培时大小以40~  相似文献   

3.
用草木灰拌种:把切好的种薯块拌上草木灰,放在阴暗处,过3天后再播种,既可保持种薯里的水分,又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并可增加肥力,能增产10%左右。 用煤灰渣作基肥:把垄破开后,先把煤灰渣施入沟内,每亩用1公斤,然后再播种盖土,这样可增产20%~30%。 间苗掰杈:薯苗出土后,长到13厘米高时开始间苗。每埯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由东北农业大学一课题组选育的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东农310,经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一季作马铃薯产区试验推广,结果表明该品种商品薯率高、抗病性强,丰产性好,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看好。据了解,东农310马铃薯属中晚熟类型,从出苗到收获生育日数90余d。株型直立,生长  相似文献   

5.
红薯用草木灰追肥可增产草木灰是红薯增产的好肥料,大田施一次,能增产10%以上,施用方法如下。撒施:薯苗移栽后薯蔓长到1米左右时,在无风而又有露水的早晨,每亩用草木灰20~30公斤,直接撒在叶面上可防止薯蔓徒长,促进根块膨大。喷施:薯蔓封垄后,每亩用草...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辽宁省马铃薯主要产区进行小区试验,调查镁肥对马铃薯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生产中合理施用镁肥能够改善马铃薯生育性状,增加植株高度、单株薯质量、商品薯质量及商品薯率。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深加工大有作为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处河北省北部,特殊的自然条件,使马铃薯成为该县的第一大主栽作物。种植面积约2.4万hm2,年产马铃薯40多万吨,虽有一部分当作种薯和商品薯销往全国13个省市。但外销量尚不足2/5,其余绝大部分当作菜薯和牲...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马铃薯由于储存方式不适宜,分散储存不但量小,且坏薯率高,成本高,因此储薯成了一些种著户的一大难题。承德机械化试验场根据马铃薯越冬休眠生理状态条件的要求,在认真总结传统储薯方式的基础上,采用地洞式储存方式,储薯15万kg,收到了保鲜功能好、储存期长、安全可靠、成本低的效果,且操作简单方便。比中美合资的辛普劳公司用空调式库房储存马铃薯每公斤成本低0.12元。一、洞害地形选择与设计适宜的建害场所,除交通方便外,应选择上层厚、粘性大的黄土或红土,地形应是高坡或山坡。洞的设计,洞顶上层厚3~5m;洞口背风透…  相似文献   

9.
<正>本项研究进行了马铃薯"青薯9号"品种早春(冬)作3个种植密度根外追肥与不追肥处理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5.25万~6.75万株/hm~2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下降,商品薯率降低;根外追肥处理比不追肥处理产量平均增产5.5%,商品薯率平均提高4.4%;在本区域种植早春(冬)作马铃薯"青薯9号"以密度5.25万株/hm~2为佳,在现蕾至花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可以提高产量和商品薯率。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甲壳素有机肥料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比较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商品薯率、经济性状及产量。试验结果表明:2种甲壳素料对马铃薯产量都有促进作用,尤其在提高单株生产力、总产量和商品薯率方面,而蟹壳提炼的甲壳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1)选贮种薯。选无病、无虫、无伤、无冻害、大小适中的甘薯作种薯,种薯刨出后不要露天过夜放置,以上午刨、下午入窖为好。如来不及入窖,也应放在房间里贮存起来,以免种薯受冻。(2)选择适宜的窖型。贮藏种薯以窖藏为宜,常用的有大屋窖、发券大窖和井窖。大屋窖适合地下水位高的平原地区应用;发券大窖适合山丘地区应用;井窖则常被地下水位深的地方采用。(3)入窖前的准备。对贮藏窖要提前进行消毒处理,崖头窖、井窖应刮除旧土,清扫干净;发券大窖应用石灰涂刷四壁或用硫磺熏蒸(每1m3用硫磺10g),窖底铺干净沙土,洞周…  相似文献   

12.
冬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冬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的优化施肥方案,在膜下滴灌条件下,以陆良县多年多点早春马铃薯"3414"试验确定的推荐施肥量为基础,设置5个施肥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冬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膜下滴灌及肥料相同用量条件下,与常规施肥处理(T1)相比,采用滴灌施肥的T2、T3、T4和T5处理马铃薯生育期提前、出苗率高、长势好、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重高,增产增效明显。其中以配方肥70%做基肥+苗期滴单质肥料15%+现蕾期滴单质肥料15%和配方肥50%做基肥+苗期滴水溶肥25%+现蕾期滴水溶肥25%处理效果最好,比常规施肥处理出苗率提高了1.5%~4.7%、单株结薯数增加了0.7个以上、单株薯重显著增加了33.6~47.3 g、商品薯率提高了0.2%~0.5%,同时在产量上与常规施肥处理之间有极显著差异,分别显著增产10.7%和9.3%,增效15.6%和9.7%。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优先选择应用这两种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3.
<正>1选种和催芽技术马铃薯栽种前要做好多项准备,包括正确的选择品种、对薯种进行合理的催芽、切块以及整地和施基肥,以适应马铃薯的生长。在选择种薯的品种方面,应选用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抗病性强、质量好、产量高并且抗逆性较强的品种。选好种薯之后,还要对选好的种薯进行合理的挑选和处理,在开始播种的前15d左右,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挑选,主要看种薯的薯块是否完整,是否有冻伤或者带病腐烂的情况,要淘汰那些有裂痕和尖头的薯块。接着就是种薯的催芽。在地窖中将种薯平铺2~3层  相似文献   

14.
将6个马铃薯新品种与陇薯6号进行生长指标、产量、品质的对比。经2年平均试验结果表明,中薯19号、青薯9号的产量较高,分别为2 831.36 kg/667m2、2 713.28 kg/667m2,分别较对照组陇薯6号的2 517.81 kg/667m2增产12.45%、7.76%;中薯19号、青薯9号的商品薯率分别为82.69%、85.76%,均优于陇薯6号的81.39%,可以在庄浪县地区进行范围性的推广。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及全国3大马铃薯种植及商品薯生产基地,普及推广应用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技术始于1997年,经历了技术引进示范、机具研发生产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并举阶段,实施了脱毒马铃薯工程,各地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好的工作经验,为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维他灵4号即甘薯专用维他灵的应用对增强薯叶功能,协调“库、源、流”关系,促进块根膨大效果明显。试验结论是:甘薯在栽后20-25天喷施维他灵,茎蔓分枝数增加,茎、叶生长粗健,块根数增加,成薯率提高,增产16%-40%。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在我国种植面积约7000万hm2,鲜薯产量约5500万t,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居世界第一。目前,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将马铃薯加工成淀粉和其它食品的数量已占马铃薯产量的40~50%,达千余个品种,而我国加工量只占总产量的10%左右,仅数十个品种,因此,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发展马铃薯的各类产品,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哈密地区马铃薯种植及加工现状哈密地区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特别是天山北部的巴里坤、伊吾两县的自然地理和气象条件十分适宜马铃薯的生长,且品质好、产量高。近几年来,由于粮食价格的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装备》2008,(6):14-15
惠东县九华农贸有限公司的魅力在于以“公司+经营网+农户’’的南方冬种马铃薯产业化模式,带动当地10000多户农户,依靠机械化种薯40000多亩,20%的面积实现了“稻稻薯菜”四造轮种。带动县外农户种薯10000多亩。  相似文献   

19.
沼液叶面喷施和灌根对马铃薯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探讨沼液在白银引黄灌区地膜马铃薯上的施用效果及最佳施肥方式,设计纯沼液喷叶 纯沼液灌根、清水喷叶 纯沼液灌根、纯沼液喷叶 清水灌根处理,分别在马铃薯现蕾期、膨大初期和膨大盛期对大田马铃薯进行叶面喷洒和灌根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沼液叶面喷施和灌根可促进与玉米套作的地膜马铃薯性状的改善,提高产量和抗晚疫病性能,马铃薯单株薯重、商品薯率、商品薯重、生物产量等都较对照明显增加,各处理效果依次为:纯沼液喷 纯沼液灌>清水喷 纯沼液灌>纯沼液喷 清水灌处理.对晚疫病的抗病效果沼液叶喷好于灌根.纯沼液叶喷 纯沼液灌根比清水喷灌增产28.6%,与纯沼液单独灌根或叶喷的产量也有极显著差异.灌根量应掌握在540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20.
高姗  董文亮  李辉 《新疆农机化》2023,(1):11-13+36
本文在深入了解马铃薯机械化收获过程的基础上,设计了4U-110型马铃薯挖掘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在挖掘深度230mm,挖掘铲的最大倾角为29°,分离筛的线速度为1.46 m/s时,测得明薯率>96.44%,漏薯率<3.16%,伤薯率<2.56%,挖掘平稳,分离效果好,满足马铃薯的收获要求。在本试验的测定中发现,土壤含水率对明薯率影响较为显著,且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