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奶牛的泌乳初期饲养过程中,由于采食量的增长与泌乳量的增长不同步,采食量的增加滞后于产奶量的提高。此时饲料能量不足,出现产后能量负平衡。据报道,在美国至少有80%的经产牛经历过产后能量负平衡。1能量负平衡产生的原因和危害1.1产生的原因发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奶牛在  相似文献   

2.
奶牛酮病是产后奶牛因能量食料的摄入.不足以满足基础代谢和泌乳需要而引发的代谢性疾病。特征为低血糖、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奶牛酮病也发生在其他摄入能量不足的生产阶段。  相似文献   

3.
根据奶牛产奶水平和营养需要量的不同进行科学合理的阶段饲养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奶牛的泌乳期可分四个阶段:即泌乳初期(产后70天内)、泌乳中期(产后71~140天)、泌乳后期(产后141~305天)、干乳期(产后306~365天).其中产前30天(第二个干乳月)至产后70天(泌乳初期)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100天,这期间需经历停乳、分娩、哺乳、高泌乳及初配等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1奶牛饲养管理的关键 奶牛的饲养阶段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泌乳初期(产后70d)、泌乳中期(产后71~140d)、泌乳后期(产后141~305d)、干乳期(产后306~365d)。其中产前30d(第2个干乳月)和产后70d(泌乳初期)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100d,这期间要经历停乳、分娩、哺乳、高泌乳及初配等生理过程及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由于能量采食量不能满足维持和产奶的能量需要,奶牛在泌乳初期常处于能量负平衡(NEB)状态。泌乳初期NEB的程度和恢复速度显著影响奶牛健康、繁殖和泌乳性能。本文总结了高产奶牛泌乳初期产生NEB的原因和评估方法,阐明了泌乳初期NEB对奶牛健康、繁殖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分析总结了干奶期和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和能量供应对奶牛产后NEB的调控作用,旨在为改善高产奶牛泌乳初期NEB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繁殖力是指动物维持正常生殖机能、繁衍后代的能力,是评定动物生产力的主要指标。对奶牛而言,繁殖力体现在性成熟、发情排卵、配种受胎、胚胎发育、泌乳等一系列生殖活动的机能。繁殖力越高,表示这些机能也越强。奶牛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经济效益。奶牛必须经过发情、配种、受胎、妊娠、分娩等生殖活动后,才能泌乳,繁殖是决定泌乳的基本条件。所以说,充分发挥奶牛的繁殖性能,对奶牛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凡 《江西饲料》2010,(3):33-34
1如何提高奶牛的繁殖力 1.1调整奶牛营养 在饲养管理中,营养不足与过量均可引起繁殖疾病。产前、产后饲养管理中,蛋白质与能量不足均可导致子宫复旧延迟,继发子宫炎症,可造成卵巢机能不全。  相似文献   

8.
奶牛产犊后即进入泌乳期.根据奶牛产后的生理状态、营养物质代谢规律以及泌乳量的变化,将泌乳期分为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四个时期。采取适当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对于稳定“四期”乳牛的产奶量、发挥奶牛的生产潜力、减少乳房炎、代谢病的发生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奶牛的泌乳期一般分为四个时期,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末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饲养技术要点,熟练掌握这些要点对养好牛、出好奶非常重要,只有运用好这些技术要点才能使奶牛高产、稳产,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1泌乳初期(1)泌乳初期指奶牛分娩后15d以内的时间,这个时期的奶牛由于产后体质虚弱,消化机能减弱,尤其是高产奶牛乳房往往呈现明显的生理性水肿,生殖道尚未完全恢复,时而有恶露排出。  相似文献   

10.
在奶牛的整个泌乳期间,如能做到合理饲养,加强管理,则可保证奶牛有良好的身体状况,有利于稳定和提高产奶量,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泌乳初期。奶牛产后10~15天为泌乳初期。母牛在妊娠后期消耗了大量的营养,加上分  相似文献   

11.
奶牛的饲养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泌乳初期(产后70天)、泌乳中期(产后71~140天)、泌乳后期(产后141—305天)、干乳期(产后306~365天)。其中产前30天(第二个干乳月)和产后70天(泌乳初期)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100天,这期间要经历停乳、分娩、哺乳、高泌乳及初配等生理过程及应激反应。因此,抓好产前30天至产后70天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2.
奶牛365d的饲养周期可以分为4个阶段,即泌乳初期(产后70天)、泌乳中期(产后71~140天)、泌乳后期(产后141~305天)、干乳期(产后306~365天),其中产前30天(干乳第2个月)和产后70天(泌乳初期)是整个饲养管理最关键的100d,这期间要经历停乳、分娩、哺乳、高泌乳及初配生理过程以及应激反应。因此,抓好产前30天至产后70天的饲养管  相似文献   

13.
奶牛能量负平衡(negative energy balance, NEB)是奶牛产后泌乳初期常会发生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当奶牛摄入能量无法满足其消耗能量时就会达到NEB状态。奶牛处于NEB状态时易引起患病率增加、妊娠率降低、生产性能下降,给集约化奶牛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分子、组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奶牛泌乳初期NEB对牛卵泡发育的影响机制得到进一步揭示。本文根据近年来相关报道,综述奶牛早期泌乳NEB对牛卵泡发育分子机制相关研究进展并进行展望,以期为减少NEB对奶牛繁殖性能的不利影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对进口阴道孕酮缓释栓(CIDIk)和氯前列烯醇(PG)治疗奶牛产后乏情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奶牛胎次、泌乳天数、卵巢发育状态以及营养状况均影响奶牛产后乏情的治疗效果。做好干奶期以及泌乳初期的饲养管理是减少产后乏情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奶牛的阶段饲养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泌乳初期(产后70天)、泌乳中期(产后71~140天)、泌乳后期(产后141~305天)、干乳期(产后306~365天)。其中产前30天(第二个干乳月)和产后70天(泌乳初期)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100天 ,这期间要经历停乳、分娩、哺乳、高泌乳及初配等生理过程及应激反应。因此 ,抓好产前30天至产后70天的饲养管理 ,是整个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 ,不仅影响到奶牛本胎次的产奶量 ,也直接关系到产后发情、配种、妊娠以及下一胎的产奶量等 ,此环节管理如稍有失误 ,就会给以后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6.
1泌乳初期的饲养奶牛分娩后15~20d左右为泌乳初期,也叫恢复期,奶牛食欲减退,消化机能差,生殖器官尚未复原,乳房水肿。为促进奶牛体质恢复,保证恶露排尽,减轻乳腺机能活动,在产犊后3d以内只喂品质优良且易消化的干草,4~5d以后在日粮中加入精料0.1~1kg。以后每2~3d再增加一些,但每1d增加的精料最多不超过1.5kg。为了防止奶牛产后瘫痪,产后3~5d内,每次挤奶不要挤净,尤其是产后第一次挤奶,挤1.5~2kg初乳能满足牛犊需要即可。以后每次逐渐增加,到第5d则全部挤出。但对低产奶牛或产后乳房没有臌胀的母牛,产后则可挤净。对于产后水肿厉害的奶…  相似文献   

17.
实行产后监护提高奶牛繁殖力山东省日照市良种奶牛场(276800)韩圣光为提高奶牛繁殖力,我场1993年制定了奶牛产后监护措施,使奶牛情期受胎率、总受胎率分别由上年的70.5%、79.2%提高到79.6%、85.5%产科患病率由32.1%下降到6.8%...  相似文献   

18.
健康的繁殖性能是奶牛泌乳和生产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和奶业的可持续发展.奶牛产后繁殖机能的恢复,即奶牛产后正常发情与配种.它与奶牛产后的情期受胎率、产犊间隔及终身繁殖效率均关系密切,是评判奶牛繁殖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奶牛产后繁殖机能恢复与品种、营养水平、胎次与胎儿、产奶量、季节与环境、疾病等因素的关系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奶牛泌乳、采食及体重变化入手,简要论述了饲粮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探索高产奶牛繁殖力较低的原因。奶牛场追求高产奶量,多会采取高比例精料、高蛋白水平的饲粮,从而造成过量氮化物对奶牛繁殖性能的毒害。产后泌乳量的快速上升和饲料干物质采食量的不足足导致了能量负平衡、体况评分下降过大、卵泡发育迟缓、产后发情晚、配种受胎率低、产犊间隔长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奶牛的饲养阶段可分为4个阶段:即泌乳初期(产后70天)、泌乳中期(产后71~140天)、泌乳后期(产后140~305天)、干乳期(产后306~365天)。其中产前30天(第二个干乳月)和产后70天(泌乳初期)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100天。这期间要经历停乳、分娩、哺乳、高泌乳及初配等生理过程及应激反应。因此,抓好产前30天至产后70天的饲养管理,是整个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不仅影响到奶牛本胎次的产奶量,也直接关系到产后发情、配种、妊娠以及下胎的产奶量等,关键100天的管理,需注意以下二方面要点。1 控制围产期疾病的发生1.1 酮病是奶牛最主要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引起整体能量代谢的紊乱。1.2 产后瘫痪低血钙是导致奶牛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1.3 胎衣不下多发生于营养不良的牛,孕牛的饲料配合应注意维生素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