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用优质牧草饲养鹅的可行性。[方法]以清远乌鬃鹅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草料配比日粮对其生长发育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鹅日增重依次为:臂型草杂种Ⅰ组(47.10 g),精料组(44.97 g),臂型草杂种Ⅱ组(43.87 g),矮象草组(39.48 g)。臂型草杂种Ⅰ干物质营养含量高且粗纤维含量适中,用其混合精料作日粮对乌鬃鹅的促生长和增重效果最佳。用矮象草、臂型草杂种Ⅰ、臂型草杂种Ⅱ混合精料代替全精料养鹅并不会显著影响仔鹅的发育和酮体品质。80日龄鹅的血清TG和HDL差异不显著,但矮象草、臂型草杂种Ⅱ和臂型草杂种Ⅰ饲养的鹅,TC和LDL都一定程度上低于精料组的鹅。[结论]该研究为发展种草养鹅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种草养鹅     
鹅是耐粗饲的草食家禽。它觅食能力强、消化率高,能充分利用野草、秸秆,饲养耗粮少,成本低。 仔鹅7~21日龄对青饲料的需要量,由占日粮10%逐渐增至90%,28日龄可以达100%。鹅对青草中粗蛋白、粗纤维的吸收率与羊相近,是摄食范围很广的家禽。在饲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仔鹅的体重每6~8天增重1倍,放牧鹅80天即可上市。包括饲养初期和上市前催肥使用的精料在内,青饲料与精料配比为9:1,每只鹅青饲料消耗总量为100~150千克。据测算,种草养鹅的经济收益是养猪的10倍,而出栏时间仅是养猪的1/3。 鹅一年四季都可饲养。相对禾本科牧草而言,鹅  相似文献   

3.
楚雄市树苴乡九街马家村地处冷凉高海拔山区,自1989年来,种植优质牧草100hm2(1500多亩),发展草地畜牧业,养牛、养鹅积累了丰富经验。鹅能采食大量青绿饲料,生长发育快、消耗精料少、育肥能力高、生活力强、易管易养。2001年,全村33户养鹅示范户出栏肉鹅1157只,制售腊鹅710只,养鹅经济收入7.7万多元,户均养鹅增收2333元。方法和经验是: 一、种好管好人工草场 养鹅牧草以种植蛋白质含量高、草质细嫩的白三叶为主,混以鸭茅等优质禾本……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集约化饲养条件下育成鹅对粗饲料(青绿饲料)的需要量,以28日龄健康扬州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全程精料)及试验Ⅰ组(29~56日龄,黑麦草与精料比为1.5∶1;57~70日龄,黑麦草与精料比为0.5∶1)、Ⅱ组(29~56日龄,黑麦草与精料比为2∶1;57~70日龄,黑麦草与精料比为0.5∶1)、Ⅲ组(29~56日龄,黑麦草与精料比为3∶1;57~70日龄,黑麦草与精料比为0.5∶1),每组60只,70日龄时测定、比较各组鹅体重、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育成期添加一定比例的黑麦草,可取得理想的肥育效果,随着黑麦草添加比例的增加,可有效提高扬州鹅屠宰率,降低腹脂沉积,肥育中期黑麦草与精料比为3∶1时,扬州鹅半净膛率为75.28%,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腹脂为1.30%,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添加一定比例的黑麦草,可增加肌内蛋白质和肌内脂肪的沉积,以试验Ⅲ组效果最为明显,其蛋白质含量达24.33%。此外试验Ⅲ组腹脂沉积显著减少。这一研究为集约化种草养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鹅是草食动物,优质的牧草可提供鹅80~90%的日粮营养,是鹅获取营养的物质基础,是决定养鹅规模的先决条件。养殖户可根据饲养规模种植适量的牧草。据调查测算,种1/15公顷(1亩)黑麦草,年割5~6次,产量达6000千克左右,可养肉鹅200-250只。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转变,高蛋白、低脂肪的鹅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因此,生长速度快、饲养期短、耐粗饲、省精料、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养鹅业得到快速发展。金湖县三面环湖,水流纵横,溪塘众多,淮河入江水道、老三河贯穿腹部。牧草资源丰富,商品肉鹅的养殖量连年上升,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7.
严仕刚 《农家致富》2005,(13):39-39
“草——鹅(炕孵)——鱼”模式。2000年7月开始,养鹅大户魏正中承包某养鹅示范园区鹅舍840平方米。鱼塘11亩,种植多花黑麦草约5亩。饲养四季鹅种鹅500只,以牧草喂种鹅.控制母鹅就巢,提高母鹅产蛋量.种蛋人工炕孵,繁殖雏鹅8000只(其中对外代孵雏鹅4000只),利用鹅粪及鹅草下脚料放养链鱼5000尾,泥鳅500千克。  相似文献   

8.
鹅是草食家禽,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和消耗精料少等特点。一般饲养于夏季:一是气候适宜,二是节约饲料。一般5月底左右进雏,育雏成活率可达98%以上,夏鹅养到60日龄左右,每只鹅平均体重达1.5~2.5千克,不仅增重快,而且雏鹅易管理。整个育雏期间饲料丰富,雏鹅可以采食到鲜嫩的青草,雏鹅生长快,饲养周期短。要提高养鹅效益,笔者建议主要抓三方面。  相似文献   

9.
鹅是草食家禽,养鹅效益主要来自优质饲草的转化。以100亩李园生态养鹅的饲养模式每批养殖 2 000 只肉鹅,一年养二批,饲养 120d出栏每只重达 4 kg,增加产值32万元,李园新增净利润达 12.58万元。山区果园配套种植优质牧草养鹅,取代了人工割草,不需打除草剂,能肥地壮树,实现果-草-鹅共生的良性循环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提升果品和鹅肉品质,提高果园生态养鹅的综合效益,实现山区果园种养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1选择良种鹅我国普遍饲养的良种鹅有四川白鹅、狮头鹅、五龙鹅、溆浦鹅、籽鹅、浙东白鹅等。2种草养鹅鹅是草食水禽,仔鹅7~21日龄对青饲料的需要量由占日粮10%增至90%,28日龄可以达到100%。鹅对青草中粗蛋白、粗纤维的吸收率与羊相近,是摄食范围很广的家禽。少量养鹅以散放采食路边、河塘边、田地边、房前屋后的野生杂草加以适量补饲即可。而种草规模化养鹅,其经济效益是养猪的10倍,而出栏时间仅是养猪的1/3,为了四季养鹅,可以安排一定面积的多年生牧草,如三叶草、串叶松香草、籽粒苋等。冬季养鹅,可以在早秋播种越年生牧草,如禾本科的冬牧7…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饲养模式下肉鹅的生产性能。[方法]选用3 600只江南白鹅,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舍内地面+舍外运动场+河流(Ⅰ组)、舍内地面+舍外运动场+小水池(Ⅱ组)、舍内网架+舍外运动场+河流(Ⅲ组)、舍内网架+舍外运动场+小水池(Ⅳ组)4种方式进行饲养,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江南白鹅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采用舍内网架+舍外运动场+河流饲养方式的Ⅲ组江南白鹅的体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Ⅲ组江南白鹅的上市体重高于其他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江南白鹅的死淘率差异不显著(P0.05),Ⅲ、Ⅳ组江南白鹅的死淘率略低于Ⅰ、Ⅱ组,Ⅲ组江南白鹅的死淘率低于Ⅳ组;各组屠宰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舍内网架+舍外运动场+小水池的饲养模式是较理想的饲养方式,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中草药添加剂对杂交野猪生产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杂交野猪的生产效果。[方法]比较3组不同中草药添加剂对杂交野猪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使用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杂交野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且Ⅱ组(黄芪10%、党参10%、艾叶15%、神曲10%、麦芽15%、芒硝20%、酸枣仁10%、夜交藤10%)平均日增重分别比Ⅰ(对照组)、Ⅲ(何首乌30%、白芍25%、陈皮15%、神曲15%、石菖蒲10%、山楂5%)、Ⅳ(贯众15%、厚朴15%、枳实15%、苍术15%、黄芪20%、苏子20%)组分别提高了58.01%(P<0.01)、5.63%(P>0.05)和13.56%(P>0.05);经济效益分别比Ⅰ、Ⅲ、Ⅳ组提高了66.28%(P<0.01)、5.86%(P>0.05)和14.68%(P>0.05)。[结论]用Ⅱ组中草药饲料饲喂杂交野猪能显著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侯生珍  吕凯  赵宗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034-1035,1039
[目的]研究应用双低菜籽粕代替豆粕饲喂生长育肥猪的效果。[方法]试验选择长白(♂)与八眉猪(♀)杂交一代母猪,再与长白公猪(♂)杂交所产三元仔猪共60头,随机分4组,即试验Ⅰ、Ⅱ、Ⅲ和Ⅳ组,日粮中分别用0、6%、10%和14%的双低菜籽粕取代日粮中的豆粕。[结果]试验Ⅳ组的日增重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日增重(P〈0.01),而试验Ⅰ、Ⅱ和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通过对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TL)、谷草转氨酶(AST);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指标测定,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选用10%双低菜籽粕取代豆粕蛋白饲粮饲喂生长育肥猪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在相同营养水平条件下不同水平膨化血粉对育肥鹅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300只56日龄豁眼鹅,公母各半,体重2 412.85±68.37 g,随机分为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加入1.5%、3.0%和4.5%的膨化血粉,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鹅,试验时间14d。结果表明,与试验Ⅰ组、Ⅲ组相比,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5.15%、8.14%(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3.36%、4.64%(p<0.05);腿肌中DM含量分别提高6.02%、8.16%(p<0.05),CP含量分别提高8.08%、11.52%(p<0.05);腿肌CP中12种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其中Met含量分别提高7.32%、8.37%,Lys含量分别提高3.73%、4.21%,风味氨基酸谷氨酸含量分别提高3.00%、4.06%。说明在育肥鹅日粮中添加3%膨化血粉,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性能,改善肉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代谢能水平和粗蛋白水平对马冈鹅产蛋性能以及种蛋孵化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2年龄马冈母鹅随机分为试验Ⅰ、Ⅱ、Ⅲ组和对照组,分别饲喂含有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的日粮,收集鹅蛋并进行孵化。试验期间,观察鹅群的健康状况,记录蛋重、产蛋数以及种蛋孵化率。[结果]试验Ⅰ、Ⅱ和Ⅲ组的马冈鹅平均产蛋率以及平均蛋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种蛋合格率以及种蛋受精率也明显提高,试验Ⅲ组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个试验组的饲料成本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Ⅲ组的饲料成本高于试验Ⅰ和Ⅱ组。[结论]日粮中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对马冈鹅的产蛋性能以及种蛋孵化率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瑞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165-10167
试验选用体重30 kg和6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各48头,各阶段随机分为4组(生长猪试1、2、3、4组,育肥猪试5、6、7、8组),每组12头,分别喂给蛋白模型1、2、3、4、5、6、7、8日粮。结果表明,生长猪以试验Ⅰ组平均日增重最高,分别比试验Ⅰ、Ⅲ、Ⅳ组高4.08%、7.33%、14.47%;试验Ⅱ组的料重比最低,分别比试验Ⅰ、Ⅲ、Ⅳ组低0.40%、11.70%、8.46%,能量转化效率最高,分别比试验Ⅰ、Ⅲ、Ⅳ组高2.5%、10.06%、6.62%,PER最高,分别比试验Ⅱ、Ⅲ、Ⅳ组高10.25%、9.80%、10.25%;育肥猪以试验Ⅶ组日增重最高,分别比试验Ⅴ、Ⅵ、Ⅶ组高6.69%、9.23%、8.32%;料重比以试验Ⅴ组最低,分别比试验Ⅵ、Ⅶ、Ⅷ组低8.55%、3.89%、4.71%;DE转化效率以试验Ⅴ组最高,比试验Ⅵ、Ⅶ、Ⅷ组分别高7.68%、3.15%、3.71%,PER最高,分别比试验Ⅵ、Ⅶ、Ⅷ组高8.95%、4.02%、4.02%。综合考虑,生长猪日粮蛋白质模型以日粮2、育肥猪以日粮5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选用35日龄杜施杂1代断奶仔猪40头,随机分成4组进行高铜及补硒试验.结果表明,Cu 125 ppm+Se 0.3 ppm(Ⅱ组)效果最佳,日增重比 Cu 4.36 ppm+Se 0.3 ppm(Ⅰ组)约提高15.9%(P<0.05);全期耗料较Ⅰ组下降12.6%.Cu 250 ppm+Se 0.3 ppm(Ⅲ组)与Ⅰ组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耗料较Ⅰ组下降8.0%.但Ⅱ组与Ⅲ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补 Cu250 ppm 不加 Se(Ⅳ组)与Ⅲ组相比,日增重约减少27.2%(P<0.01),耗料则较Ⅲ组高23.7%.屠体组织切片观察表明,添加高剂量铜(125或250 ppm)对机体组织均不产生病变,但各组的骨骼肌纤维粗细与十二指肠杯状细胞大小有明显的不同,均为Ⅱ>Ⅲ>Ⅰ>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供水量对绿豆苗期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而确定其合理的供水量范围。[方法]模拟长春降水量设计4种供水量,处理:Ⅰ150 mm、处理:Ⅱ250 mm、处理Ⅲ:350 mm、处理Ⅳ:450 mm,采用多指标分析不同供水量对绿豆苗期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供水量绿豆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均值为:处理Ⅲ>处理Ⅳ>处理Ⅱ>处理Ⅰ,其气孔导度的日均值为:处理Ⅳ>处理Ⅲ>处理Ⅱ>处理Ⅰ,其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为:处理Ⅲ>处理Ⅱ>处理Ⅰ>处理Ⅳ。不同供水量绿豆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处理Ⅰ和处理Ⅱ的胞间CO2浓度变化基本一致,处理Ⅲ和处理Ⅳ的胞间CO2浓度下午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处理Ⅰ和处理Ⅱ的气孔限制值日变化呈明显双峰曲线,处理Ⅲ和处理Ⅳ的气孔限制值日变化呈不明显双峰曲线。[结论]绿豆苗期的适宜供水量为250~350 mm。  相似文献   

19.
不同营养水平对兴国灰鹅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能量及不同蛋白水平的日粮饲喂兴国灰鹅种鹅。试验结果表明:精料补饲低能量、低蛋白组(代谢能10.39MJ/kg、粗蛋白12.97%)的产蛋性能和经济效益,虽略优于高能量、高蛋白组(代谢能12.34MJ/kg、粗蛋白15.23%),但远不如中等能量、中等蛋白组(代谢能11.39 MJ/kg、粗蛋白14.11%)。高能量、高蛋白组虽然有较好的受精率和出雏率,但它的产蛋性能、雏均耗代谢能和雏均耗粗蛋白均劣于中等能量、中等蛋白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