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解决散叶烤房烘烤工艺难题,使其能在广大烟区快速推广,通过对该烤房烘烤性能、装炕技术和烘烤工艺的系列研究,提出了采用自然堆积法装烟,装烟密度75~85kg/m3,温度计挂在一层(下层)时的散叶烤房烘烤技术,该技术根据散叶烤房自身的特点并结合“三段式烘烤工艺”,操作简单,通俗易懂,易于被烟农掌握,烘烤效果较好,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散叶烤房系列研究 2.装炕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散叶烤房烟叶堆放问题,采用插板式装烟法和自然堆积法研究了散叶烤房的装炕技术,结果表明:散叶烤房装烟时以自然堆积法,稍稍用力推挤,单层密度保持在75~85kg/m3为宜,并提出了相应的采收和装炕技术要点,即下部叶适时早收,中部叶尚熟至适熟采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装炕时烟束要叠放整齐,叶片背面靠向界墙方向,正面面向装烟者,保持叶片与装烟板水平面夹角70~80°,一层靠一层。  相似文献   

3.
烤烟散叶堆积烘烤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华 《耕作与栽培》2014,(1):37-39,13
介绍了上升式密集烤房散叶堆积烘烤在烤前的准备,烟叶成熟采收、散叶烘烤装烟量、装炕前按成熟度大致分类、装炕操作、门窗堵漏,以及散叶烘烤操作要点和烤后烟叶回潮.阐述了散叶烘烤原理,特别是装炕均匀度和防止风力“短路”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密集烤房不同装烟方式烘烤效益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现代烟草农业省工降本措施,设计了烟夹、散叶堆放、常规挂竿3种密集烤房装烟方式试验,对其省工、节能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挂竿装烟方式相比,散叶堆放、烟夹装烟方式均显著降低烤烟烘烤环节的用工成本和耗能成本;烟夹和散叶堆积装烟方式烘烤综合效益高于挂杆方式,而散叶堆积又要高于烟夹装烟方式,说明散叶堆积装烟方式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印江县2012年密集烤房散叶堆积装烟烘烤示范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叶密集烤房改变了传统的装烟方式,简化了原有烤房的绑竿、上炕、下炕、解烟工序,具有用工投入减少、烟叶损失减少、能有效提高烘烤质量等各种优势.使烟农种烟达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本文通过散叶堆积烘烤的用工量、烘烤用煤、用电量和烘烤质量(均价)与密集烤房常规挂竿烘烤对比.结果表明,散叶堆积烘烤比常规挂杆烘烤综合效益每kg干烟增加收入2.28元;2012年推广52座密集散叶堆积烘烤烟叶,推广面积86.67hm2,实际烘烤81炕,交售干烟叶88820.55kg,增加了烟农收入20.25万元;散叶堆积烘烤的烟叶不易弯曲;使用下降式密集烤房进行散叶堆积烘烤的烟叶不易收张,上升式密集烤房烤出的烟叶要相对要收张些.  相似文献   

6.
不同炉栅面积对密集烤房性能和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恒  张树堂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1):413-416
通过对火炉炉栅面积(燃烧面积)做不同处理A:0.585 m2(0.86 m×0.68 m)、B:0.482 m2(0.86 m×0.56 m)、C:0.385m2(0.74 m×0.52 m),比较3种炉栅面积对密集烤房性能和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炉栅面积的火炉对密集烤房平面和垂直温差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其平面、垂直温差都在3℃内。(2)C处理炉栅面积的密集烤房设定和实测温度在定色期出现8.9℃的差异,而A和B处理炉栅面积的烤房设定和实测温度差异在3℃以内。(3)A和B处理的炉栅面积对烟叶烘烤质量与烘烤成本无显著的差异,但是C处理造成烘烤烟叶质量下降和烘烤成本增高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远红外散叶烤房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现代烟草农业省工降本措施,设计了远红外散叶烤房并对其省工节能及烘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远红外散叶烤房与常规燃煤挂竿烤烟方式相比,装烟密度提高2.3倍,极大地提高了烤房利用效率;降低了装卸烟和烘烤环节的用工,可节约劳动成本73.6%;避免了煤燃烧后粉尘、硫化物等污染物的产生,低碳环保;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外观品质与内在品质明显提高,上等烟比率提高了15.8%,中等烟率提高了10.7%,均价提高6.24%,烟叶烟碱、总氮含量降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升高,品吸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铜仁市密集烤房散叶堆积烘烤技术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传统烟草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的转变,满足不断提升的规模化种植水平需求,解决制约铜仁市烟叶质量持续提升的烘烤问题,散叶堆积烘烤,是提升中、上部烟叶烘烤质量最行之有效的新技术.具有烤出烟叶成熟特征明显、颜色均匀而鲜亮、减少挂灰和微青烟、单叶重增加、编烟下烟劳力减少、提高装烟量而增加烘烤面积等优点.为此,铜仁市在原有密集烤房配套散叶设备基础上,新(改)建大卧密集烤房增加散叶烘烤设备,实施散叶烘烤,全面提升烟叶烘烤质量,实现烤烟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在不同烘烤方式中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密集烤房烘烤技术,研究了不同装烟方式密集烘烤过程中的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挂竿、烟夹、散叶三种装烟方式的烘烤过程中,散叶堆积式烘烤淀粉酶活性前期较高,后期酶活性降低较为缓慢,烘烤结束后烟叶的淀粉含量较低;叶绿素降解,挂竿式和烟夹式烘烤24小时之前下降幅度较为明显,散叶式烘烤在12小时之内降解速度明显不如挂竿和烟夹方式,12小时后降解加快;蛋白质含量均呈缓慢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贵州烤烟太阳能热泵密集型烤房烘烤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两座太阳能高温热泵密集型烤房的研究结果表明:烤房密封性能好,分风均匀,水平及垂直温差小,烤房结构合理,实用;所烘烤烟叶外观质量及化学成份与普通密集烤房烘烤烟叶质量相近;1000g干烟叶调制成本较普通密集烤房低5%~13%;采用高透光率材料、增加太阳能储热设备,可进一步提高太阳能利用率;通过优化热泵供热循环系统,减少电能消耗,则可大大降低烟叶调制成本。  相似文献   

11.
对烟叶烘烤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可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目的。在密集烤房上搭建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并与未采用烟气余热回收的密集烤房进行对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节煤效果明显,平均每千克干烟叶的耗煤量为1.015 kg,比对照烤房节省0.362 kg,节煤率达到26.29%,烘烤成本降低0.33元/kg,节本率达到19.88%。此外,该系统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等级结构以及烟叶均价与对照密集烤房相比略有提高,不影响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2.
烘烤条件下烟叶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度自控烤烟箱,研究了不同烘烤条件对烤烟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在烘烤前24~48h迅速升高,之后由于烟叶组织细胞受到持续的高温胁迫,APX和GR活性迅速降低,最终造成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抗氧化能力丧失;烟叶在相对较低温度下适当延长变黄时间(T3),其APX和GR活性高峰出现较晚且其峰期持续时间长,与此相对应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迅速上升阶段的时间也有所延长,使烟叶可在较长时间维持细胞活性,内含物质转化较为充分,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可用性好。  相似文献   

13.
智能生物颗粒燃料燃烧机在烟叶烘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鹏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5):170-174
为了实现烟叶烘烤环节减工降本,利用生物质颗粒燃料代替煤炭作燃料,采用智能生物颗粒燃料燃烧机,对密集式烤房进行简单改造,与普通密集式烤房做烟叶烘烤对比试验。通过分别装烤同一生长地、同一品种、生长正常、叶片部位相同、成熟度基本一致的鲜烟叶进行烘烤对比,同时选择同一烘烤工艺;以烘烤时间、能耗成本、烟叶外观质量为研究指标,评价烟叶烘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新型生物质燃料热风炉供热烤房在烘烤管理时间上节省21.7 h,燃料成本比煤多出188.72元/烤,耗电成本节省了16.06元/烤,人工成本节省216元/烤,上中等烟比例提高了3.01个百分点,均价提高了0.77元/斤。智能生物颗粒燃料燃烧机供热点火简单,自动进燃料,燃烧完全彻底,省去了烘烤加煤、出渣等繁琐费力劳动,管理方便,易清理维护,一定程度上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为改进白肋烟晾制技术,利用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定时测量白肋烟晾制期间晾房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晾房内加装循环通风风机调控温湿度,分析了白肋烟晾制期间晾房内外的温湿度差异,比较了加装风机循环通风对晾房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晾房内温湿度主要受外界天气的影响,但晾房可缓解外界天气的影响;晾房内温度变化与相对湿度变化呈相反趋势,温度高时相对湿度低,温度低时相对湿度高;晾房内上层温度较下层高,上层湿度较下层低。在晾房内加装风机能够调控晾房内的温湿度状况,可适度减少晾房上层与下层的温湿度差异,但是由于晾房内温湿度主要受外界气象条件影响,仅安装循环风机对降低晾房内相对湿度的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5.
提高烟叶香吃味的烘烤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提高湖南烤烟的香气质和香气量,增加其工业可用性;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自行研制的温湿度自动控制烤烟箱,针对烟叶烘烤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温度段,探讨了不同湿度和不同停留时间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在烘烤过程中,适当提前进入关键温度段并适当延长时间,再配合合适的湿度条件,能够使烟叶充分变黄,提高烟叶的外观质量。并且淀粉能够充分分解,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增加,化学成分协调;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烟叶的香吃味并改善其内在品质,提高了烟叶的烘烤质量和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16.
烟叶各部位成熟度烘烤工艺对使用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低温低湿烘烤工艺、中温中湿烘烤工艺、中温高湿烘烤工艺,对‘K326’品种,上、中、下3个部位的未熟烟叶、初熟烟叶、适熟烟叶和过熟烟叶进行烘烤。初烤烟叶评吸鉴定结果表明,低温低湿烘烤工艺,有利于下部初熟烟叶、适熟烟叶、过熟烟叶和中部适熟烟叶、过熟烟叶使用价值的改善与提高;中温中湿烘烤工艺有利于中部初熟烟叶和上部适熟烟叶使用价值的改善与提高;中温高湿烘烤工艺对烟叶的使用价值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烟叶部位成熟度烘烤工艺对淀粉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烟叶烘烤过程中,采用低温低湿、中温中湿、中温高湿3种不同烘烤工艺参数组合模式;烟叶不同部位,选用下部烟叶、中部烟叶、上部烟叶;烟叶不同成熟度档次,选用未熟烟叶、初熟烟叶、适熟烟叶、过熟烟叶;测定烤前、烤后烟叶淀粉含量。结果表明,鲜烟叶的淀粉含量随部位的上升而增加,随成熟度的提高而降低。低温低湿烘烤工艺对降低烟叶淀粉含量欠佳;中温中湿烘烤工艺能促进烟叶淀粉较为充分地分解转化,极显著地降低烟叶淀粉含量,有利于中部初熟烟叶和上部适熟烟叶烘烤质量的提高;中温高湿烘烤工艺,大幅度地降低了烟叶淀粉含量;成熟度与部位、烘烤工艺与部位间的互作,均极显著或显著地影响着烤后烟叶的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