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稻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和恢复系,通称为杂交稻的“三系”。不育系在繁殖田里接受保持系的花粉,繁殖不育系种子。然后,不育系在制种田里接受恢复系的花粉,产生杂交稻种子。繁殖田和制种田的父本,即保持系和恢复系都是自花授粉,自行结实留种。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通过繁殖田和制种田两个生产环节,即可完成“三系”的繁育和配制杂交稻种子的全过程。实践证明,长期连续应用繁殖田和制种田里的“三系”种子,会使配制的杂交稻纯度下降,有  相似文献   

2.
1 选地隔离选好地是提高繁殖制种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高粱不育系植株矮小 ,生长势较弱 ,要求有较好的生产条件。为获得高产 ,应选用向阳、中上等肥力、前茬为豆类或玉米 ,并且排灌方便、旱涝保收、便于管理、便于防止病虫鸟兽危害的地块。隔离是保证种子纯度的关键措施。不育系繁殖田一般隔离 50 0 m以上 ,制种田 30 0 m以上。在有树林、山岗等天然屏障隔离的情况下 ,可酌情缩短距离。2 父母本行数配比、密度及行向不育系繁殖田父母本比例为 1∶ 3~ 1∶ 5。制种田中不育系与恢复系的行数比例 ,除考虑恢复系的花粉量和散粉能力外 ,还要考…  相似文献   

3.
所谓“一系两用”就是用隐性单基因核不育兄妹交后代中分离出的可育株充当保持系,分离出的不育系植株则充当不育系,利用不育系再配制杂交种。这种兄妹系既作不育系又作保持系,故被称为“两用系”。“一系两用”法的制种繁殖技术如下:1隔离区的选择制种田必须设置隔离区和隔离带,以杜绝其他品种的花粉传入授粉,保证杂种一代的遗传纯度。隔离区的距离要根据地形、蜜源作物及传粉昆虫的多少等因素来确定,一般要不少于100m。如棉田之间有蜜源作物玉米、芝麻等,隔离区的距离还要相应加大。2父母本种植排列方式由于母本要在开花前拔除50%左右的可…  相似文献   

4.
第二讲“三系七圃”原种生产技术恢复系和保持系自花授粉的繁殖方式,不育系依赖于保持系授粉回交而繁衍,构成“三系”稳定的遗传基础。也为长期保持“三系”的优良性状提供了可能。杂交稻的杂种优势,取决于恢复系和保持系的配合力,不育系则起着使两者结合的“桥梁”作用。由于恢复基因和不育基因都有稳定传递的特点,所以恢复系和保持系同常观品种并没有实质性  相似文献   

5.
张轼 《种子科技》1993,(1):34-34
杂交水稻不育系繁殖的传统方法是二期或三期父本栽培,不育系单产较低。在同等插植规格条件下,造成繁殖产量远比制种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保持系的单株总颖花数一般比恢复系少,父母本间的颖花比则是决定结实率高低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向日葵制种基地受干旱和干热风的影响,使不育系的花粉量大幅减少、花粉生命力明显降低,尤其对那些不育系植株生长较弱和花粉量少的制种组合影响更为严重。为此专门设定此试验进行研究,看能否找到增加花粉量的有效方法,为指导制种生产提供依据。通过不同的处理方式使制种田恢复系的花粉量得到增加,从而达到提高结实率,提高制种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解决低温敏两系核不育系繁殖问题的策略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低温敏两系核不育系繁殖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云南保山市48年(1953-200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和云南保山市不同年份、不同基地不同不育系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云南保山市不育起点温度为22℃的两用核不育系育性敏感期和抽穗杨花期同时满足的概率为83.34%,比海南三亚市高出48.34%;不同不育系在云南保山市繁殖时育性转换顺利,特别是C815S在海拔1560 m的基地大面积繁殖,产量达9133.5 kg/hm2,提出了解决低温敏两系核不育系繁殖问题的策略是建立云南保山市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  相似文献   

8.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计算机选择系统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产量不高不稳、种子质量差、效益低的问题,利用全国740个气象站点50年的气象资料,应用计算机处理技术,开发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计算机选择系统,并利用该系统筛选最适宜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该系统以同时满足不育系育性敏感安全期和抽穗扬花安全期光温条件为依据,采用Java语言编制而成。针对不育起点温度为22.0℃、22.5℃、23.0℃、23.5℃和24.0℃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分别筛选到24、29、20、21和22个安全系数优于海南三亚冬繁的基地,以上5种不育起点温度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在最佳繁殖基地繁种成功概率分别可达83%、93%、100%、100%和100%。2010年,在应用本系统筛选到的云南保山繁种基地进行了不育起点温度为22.0℃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的繁殖,单产达8 437.5 kg hm-2,创造了我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产量最高记录,证实采用该计算机系统选择两用不育系繁殖基地是有效的。因此,采用本系统筛选到的繁殖基地进行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可望解决海南冬季繁殖风险大、产量不高、种子质量差以及冷水串灌繁殖产量不高不稳和效益低下的问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周蒋陈 《种子世界》2004,(10):46-46
1 隔离安全,选好繁殖亲本用田。繁殖亲本所选田块相对制种田要求更高。所选田块如无天然屏障,1000m内不得种植可能发生花期相遇的其他水稻,若有天然屏障,应确保无外来花粉引起生物学混杂。另外,所选田块要求土壤肥沃,灌排方便,田块较为平整,尽可能避免由于田块不平整引起的全田发育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0.
我场位于洞庭湖西汉腹地,海拔26~28m,系首批国家级原种场,承担着全省不育系生产的主要任务,并辐射到周边省份,是杂交水稻不育系的重要生产基地。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繁殖产量不太理想。笔者经过二十多年的生产实践,对影响高产的不良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与总结,摸索出一套适合湖区生产的不育系繁殖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不育系宜香1A的提纯保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张杰  贺兵 《中国种业》2010,(5):47-48
<正>不育系在繁育过程中,由于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和自身的分离变异等均可使不育系的育性和配合力优势发生改变,导致不育系种性的退化,如配合力的不同严重影响杂种优势;花粉量的不足影响繁殖和制种的产量;种子休眠期的差异影响穗萌频率;杂种  相似文献   

12.
安香 A 是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于 2016 年用配制保持材料与籼粳胞质不育系 88A 回交选育而成的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配组品种同时具有香型、优质、高产、中熟、大粒、中抗稻瘟病的特点。安香 A 败育彻底,花粉败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 100%,综合性状优良,遗传性状稳定,异交习性好,易繁易制,利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萝卜远缘杂交创建不育源,再经过回交转育而选育出异源胞质不育系034A。034A属无花粉型,不育度100%,不育株率98.25%,育性稳定。配制的组合034A/062杂种优势强,每公顷产量44.37t,比对照春不老萝卜增产13.14%。在品比和多点试验中,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均超过对照,200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为“泸萝6号”。  相似文献   

14.
水稻杂交种纯度与制种产量和不育系纯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德  张文庆 《种子》1994,(1):48-49
杂交稻种子的纯度与制种产量和不育系纯度有一定关系。研究表明:制种田不育系内保持系穗子的多少决定着杂交种内余株的多少,荣林中保持林与不育林的比例为2.254:1;在每亩母本有效穗≥25万的情况下,制种亩产≥150公斤,保持系穗单项《6.59%,或制种亩产量达到146.8公斤,不育系中保持系比例≤6‰,均能保证种子纯度达到国颁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李大雄  陈华璋  饶勇  毛小锋 《种子》2007,26(6):114-116
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是我国油菜最主推的品种,但其不育系在南方秋播制种会出现微量花粉,给种子纯度带来极大风险。利用青海气候资源进行春播制种,能克服不育系的微粉问题,且制种产量高,种子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16.
常5-108A是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的BT型粳稻不育系A499为母本,常粳10-1/10B-4的F5稳定的柱头外露率高的稳定新品系为父本,经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三系粳稻不育系,2019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育性鉴定。常5-108A具有不育性稳定、花时早、配合力强、柱头外露较高、制繁种产量高等特点。所配组合常优17-7于2020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合系42 A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育成的育性稳定、配合力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的滇Ⅰ型不育系;本文介绍了合系42A的特征特性;提出选择适宜的繁殖地域和安全齐穗期,培肥父本、增加父本花粉量,提高母本单株成穗率和单穗颖花数,适时适量喷施“920”,严格隔离和去杂去劣是提高繁殖产量和种子纯度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多效唑抑制杂交稻种子穗发芽效果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庆丰乡是全国杂交稻种子重点生产基地。常年生产杂交水稻制种、繁殖5万亩左右,但因在不育系和制种田收获前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连续阴雨天气,使繁殖田或制种田母本穗子上产生不同比例的穗发芽。少则3~5%,重则超过20%,这不但降低了种子的利  相似文献   

19.
两系杂交稻现代安全繁殖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此文论述了两系杂交稻现代安全繁殖制种的重要意义,提出两系不育系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偏高及其“遗传漂变”、制种基地选择和季节安排不合理、不育系繁殖产量不稳定等是目前两系安全繁殖制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明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加强“核心种子”生产、利用“低温繁殖有效积温原理”进行安全高产繁殖、基于种子生产基地气象决策支持系统有效地选择制种基地和时段等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采用鸡脚叶性状标记不育系与正常叶恢复系,按4种种植比例(A∶R为1∶1,2∶1,3∶1和5∶1)和2种种植方式(混合种植和间隔种植)种植,通过蜜蜂媒介传粉进行大田制种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比例和方式对制种产量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每hm^2制种田的制种产量,混合种植在A∶R为3∶1时达到最大,为1323.89kg,间隔种植在A∶R为1∶1时达到最大,为1146.39kg,即此时每hm^2制种田的制种产量混合种植比间隔种植提高了15.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