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官厅镇进行了旱地谷子全膜双垄覆盖沟穴播技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量400mm的半干旱区,采用全膜双垄覆盖沟穴播技术种植谷子有效地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地积温,促进了谷子增产增收。7种覆膜种植方式中,秋季全膜、早春全膜、全膜覆土穴播增产效果显著,籽粒平均产量超过3900.0kg/hm^2,生物产量超过5625.0kg/hm^2,水分利用率达到60%以上,水分生产效率达到15kg/(mm·hm^2)。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覆膜方式试验了冬油菜覆膜后的生物学性状和籽粒产量。结果表明,不同覆膜模式各处理温度差异明显;0~60 cm全膜覆土穴播土壤含水量最高;不同覆膜方式经济性状差异较明显;折合产量以全膜覆土穴播产量最高1 566 kg/hm2,较露地条播477 kg/hm2高出1 089 kg/hm2,增产228.3%。  相似文献   

3.
在古浪县南部山区旱地观察了不同种植方式对春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垄作穴播主要性状表现好,折合产量可达3 833.33 kg/hm2,较露地条播增产1 734.85 kg/hm2,增产率82.7%。全膜覆土穴播折合产量2 909.09 kg/hm2,较露地条播增产38.6%。  相似文献   

4.
在景泰县喜泉镇陈庄村进行了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栽培的春小麦主要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均优于全膜不覆土穴播栽培及露地条播,折合产量8 657.41 kg/hm2,较全膜不覆土穴播栽培和露地条播分别增产7.40%、21.43%,纯收益18 158.53元/hm2,较全膜不覆土穴播栽培和露地条播分别增加1 504.63、3 497.25元/hm2。  相似文献   

5.
经过甘谷县农业局技术人员的推广,在甘谷地区进行地膜冬油菜复种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既实现了轮作倒茬又实现了地膜的一膜多用。在甘谷县干旱、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产量可达4 500 kg/hm2以上,油菜产量可达1 260~2 000 kg/hm2。  相似文献   

6.
在海原县旱作雨养农业示范区进行了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条件下的谷子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提高全膜覆土穴播谷子面积单位产量,密度过大则反之。因此,最佳播种密度为3.0~3.5万株/667m~2,产量达330.30~312.65kg/667m~2。  相似文献   

7.
静宁县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免耕复种油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栽培技术在甘肃中东部地区的大面积推广,提高农膜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及复种指数等节本增效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静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免耕复种油菜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可有效保持冬、春季土壤水分,提高土壤含水量,达到增温保墒,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冬小麦平均产量为6187.5 kg/hm2,最高达7747.5 kg/hm2,冬油菜平均产量2814.0 kg/hm2,最高达3225.0 kg/hm2。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明确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的增产机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全膜覆土穴播及施肥对旱地春小麦养分、干物质积累及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有利于小麦植株N素、P素、K素累积、促进小麦植株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增加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小麦成熟期植株吸N、吸P、吸K量较露地分别增加48%~93%、64%~158%、128%~201%,N、P、K配方施肥效果明显,以N、P2O5和K2O的用量分别为150kg/hm2、120kg/hm2、90kg/hm2时(F1处理)最为突出;全膜覆土穴播能使小麦生长前期耕层0~20cm土壤水分得到有效补给,小麦生长后期通过消耗利用土壤深层水分供应小麦生长,土壤含水量均随生育期延后呈现下降趋势。可见:全膜覆土穴播栽培可显著提高小麦植株养分、干物质积累量和利用土壤深层水分供给作物生长,施肥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旱地谷子不同覆膜栽培模式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榆中县干旱、半干旱山区进行的谷子不同覆膜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 ,谷子覆膜栽培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其中以地膜穴播种植的产量最高 ,为 5 1 4 9.2 5 kg/ hm2 ,较露地种植增产 1 6 2 6 .86 kg/ hm2 ,增产率达4 6 .1 9% ,新增纯收益 2 73 3元 / hm2 ;膜侧沟播种植的产量为 4 776 .1 2 kg/ hm2 ,较露地种植增产 1 2 5 3 .73 kg/ hm2 ,增产率 3 5 .5 9% ,新增纯收益 1 96 8元 / hm2。因此 ,地膜穴播和膜侧沟播技术是榆中干旱、半干旱山区及同类地区提高谷子产量、增加收入的一项旱作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甘谷县干旱、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冬油菜复种胡萝卜,通过该技术的推广冬油菜产量可达2 000 kg/hm2以上,胡萝卜产量可达10 000 kg/h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出半干旱区谷子(Italian millet)覆膜种植最佳模式.[方法]供试谷子品种为晋谷43号.共设4个处理和1个对照(CK),分别为:T1全膜覆盖平作穴播(使用1.2m膜),T2全膜覆盖垄沟种植,T3膜侧沟播(0.4 m膜),T4起垄不覆膜,T5露地条播(CK).[结果]谷子覆膜栽培比露地早熟,其中全膜覆盖垄沟种植谷子产量最高为10 335.15 kg/hm2,比CK增产35.00%,水分利用效率为22.68 kg/(mm·hm2),比CK增加41.75%.全膜覆盖垄沟种植较其他处理明显提高集雨效果和保墒,有利于提高谷子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结论]该研究可为半干旱地区谷子地膜覆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甘谷谢家湾乡李家湾村的干旱梯田地里进行不同氮磷肥配施对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谷干旱山区种植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时以氮肥120 kg/hm2磷肥30 kg/hm2配施的总产量最高,为5 587.5 kg/hm2,较对照增产21.9%,在生产中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宁南山区旱地玉米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南山区长期干旱是造成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采用秋季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及其相配套旱作节水保墒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土壤有效积温增加360~380℃,土壤含水量增加8~10个百分点,水分生产率提高6.45 kg/mm·hm2,平均单产达到10.5 t/hm2,最高单产突破12.0 t/hm2,单位面积增幅超过26%以上,土地利用率提高43%,种植密度由6万株/hm2提高到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4.
以齐黄3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等距微垄沟播种植模式下的大豆折合产量最高,为2 845.57 kg/hm~2,较露地点播增产75.6%;全膜覆土穴播次之,为2 678.97 kg/hm~2,较露地点播增产65.3%;全膜双垄沟侧播排第3,为2 548.40 kg/hm~2,较露地点播增产57.2%。全膜等距微垄沟播种植模式下的大豆产量优于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模式和全膜双垄沟侧播种植模式,推荐为大豆种植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临洮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洮河下游。全县总耕地面积7.20万hm2,有效灌溉面积2.22万hm2,其中不保灌地0.38万hm2。长期以来临洮县不保灌区冬小麦受气候条件限制产量低而不稳定,经济效益低下,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临洮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收后复种蔬菜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在保证冬小麦稳产、高产的基础上,可有效保持冬、春季土壤水分,提高土壤含水量,达到增温保墒,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平均产量较露地增产1500~2250 kg/hm2,增收1800~2700元/hm2。麦收后复种西葫芦平均产量45000/hm2,增收11250元/hm2;麦收后复种甘蓝平均产量45000/hm2,增收22500元/hm2。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05年静宁县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以来,玉米种植面积逐年上升,2010年已达2.7万hm2,产量也稳中有升。然而多年以来,由于地膜利用率较低,大部分地膜只用1a,地膜污染也逐年加重。2008—2009年,静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静宁县八里镇剡白村采用全膜覆土玉米复种穴播冬小麦一膜两年用试验,玉米产量达12 750 kg/hm2,小麦产量为5 100 kg/hm2,较露地小麦增产1 650kg/hm2,极大提高了地膜利用率和种植效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配方施肥试验,建立了小麦产量(Y)与N、P、K肥之间的回归方程,确定张家川县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最高施肥量为N 143.25 kg/hm2、P2O5 116.25 kg/hm2、K2O81.30 kg/hm2;最佳施肥量为N 123.30 kg/hm2、P2O5 95.1...  相似文献   

18.
在临洮县旱地试验观察了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冬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全膜不覆土穴播、膜侧穴播3种覆膜种植方式较露地条播(CK)均有增温、保墒、增产效果,其中以全膜不覆土穴播种植方式的折合产量最高,为6 527.8 kg/hm^2,较露地条播(CK)增产39.26%;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方式为6 423.6 kg/hm^2,较露地条播(CK)增产37.04%;膜侧穴播种植方式为6 354.2 kg/hm^2,较露地条播(CK)增产35.56%。  相似文献   

19.
4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静宁县旱地梯田的引种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静宁县旱地梯田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条件下,进行了白菜型冬油菜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平油1号折合产量3 888.9 kg/hm2,较对照品种天油4号增产185.2 kg/hm2,增产率5.0%,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主栽品种推广种植;宁油2号、陇油6号折合产量分别为3 842.8、3 750.2 kg/hm2,分别较天油4号增产3.75%、1.25%,综合性状好,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20.
以齐黄34为指示品种,在2015年相同密度试验的基础上,2016年再度在环县进行了全膜双垄沟播、全膜覆土穴播和全膜等距微垄沟播等3种不同大豆起垄种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全膜等距微垄沟播种植模式下的大豆折合产量最高,为3 277.8 kg/hm~2,较对照增产80.2%;全膜覆土穴播次之,为2 976.1 kg/hm~2,较对照增产63.6%;全膜双垄沟侧播排第3,为2 800.5 kg/hm~2,较对照增产54.0%。全膜等距微垄沟测播种植模式下的大豆产量仍优于全膜覆土穴播和全膜双垄沟侧播,推荐为大豆种植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