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进行了利用不同比例的玉米芯、花生壳栽培金福菇的出菇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贵港市栽培的高产配方。结果表明:玉米芯培养料与花生壳培养料相比较,玉米芯培养料出菇产量更高、品质更好。2种培养料都是代替棉籽壳进行金福菇生产不可多得的资源,只要培养料处理得当,品种适宜,其生物学转化率并不低,栽培者可根据当地比较丰富的原材料选择适合当地的配方进行栽种。  相似文献   

2.
从场地选择、菌种选择、栽培季节选择、菌包制作和发菌、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秀珍菇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陈美珍 《农技服务》2011,28(7):968+970-968,970
介绍了金福菇的生活条件,从栽培季节、菌株来源、菌种制作、场地选择与菇房建设、栽培料配方、装袋灭菌与接种培养、覆土排场、出菇管理及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大棚金福菇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良秀珍菇栽培技术,提高秀珍菇生物学转化率和品质。[方法]从菌料选择及配方、菌棒构造2个方面,改良秀珍菇栽培技术。[结果]改良后的配方不仅保留了常规栽培中配方所体现的所有特性,而且整体提高了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较大程度地提高了秀珍菇的出菇率。[结论]该研究为秀珍菇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场地选择、材料准备、搭建菇棚、堆制培养料、菇棚消毒、生长期管理、收菇等方面总结了在建水县官厅镇大棚种植巴西菇的栽培技术,以为巴西菇在当地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总结袋栽灰树花2季出菇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场所选择与菇棚搭建、栽培季节安排、培养料配备、菌棒制作与管理、第1季挖穴出菇管理、菌棒保存管理、第2季出菇场地准备、菌棒排置及覆土、第2季出菇田间管理、采收与加工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茶新菇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茶新菇栽培季节的安排和栽培场所的选择与修建,并介绍了袋栽茶新菇栽培技术,包括原料的选配、菌袋制作与培养、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茶新菇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金福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金福菇的生物学特性,并从种植场地选择、适时接种、合理配制培养料、加强出菇管理、适时采收等方面说明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球盖菇生物学特性,结合乌鲁木齐石人沟地理位置,从栽培季节的选择,林地的选择、培养料处理、铺料播种、覆土、田间管理和采收等环节,开展了乌鲁木齐石人沟林下大球盖菇仿野生栽培,为乌鲁木齐石人沟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蘑菇生理性病害的病因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地雷菇1.1特征菇根长,菇形大而不圆整,菇盖上沾有较多泥土,所以又称顶泥菇。1.2病因发菌前期菇床通风过强烈,导致粗土层含水量偏低,加之覆细土过迟,菌丝难爬上土层,造成出菇部位偏低;有的是由于过早地喷出菇水,而且喷水量过急过大,造成菌丝下沉,使子实体原基在培养料面和粗土层之间形成,当子实体发育受覆土的挤压,从而产生了“地雷菇”;还有的是播种太迟,棚内气温偏低,抑制菌丝向粗土层内生长,造成菌丝难以爬上土层,出菇部位较深,而形成“地雷菇”;还有的是培养料过湿或料内混有泥土,造成有利于“地雷菇”形成的环境条件,从而形成“地雷菇”。  相似文献   

11.
从生产工艺流程、栽培料配方、装瓶、灭菌冷却、品种选择、接种、发菌、搔菌、催蕾、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海鲜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培养基对金福菇组织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金福菇组织分离的培养基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福菇组织分离对培养基有明显的选择性,在PDA麦粒蛋白胨综合培养基上不但分离成功率高,而且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好,是适宜金福菇组织分离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海鲜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产工艺流程、栽培料配方、装瓶、灭菌冷却、品种选择、接种、发菌、搔菌、催蕾、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海鲜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球盖菇是近年来我国开发较好的菇种,栽培基质选择的广泛性是其重要的生理特性之一,为在商业化生产中获得高产、高品质的大球盖菇菇体,本研究对不同基质栽培的大球盖菇主要农艺性状及关键营养物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大球盖菇在菌丝生长周期方面进行的比较中处理T1、T2、T3的生长周期与CK显著差异;总产量比较中处理T...  相似文献   

15.
<正> 柳松菇又名茶新菇。由于气味香浓,口感特佳,又有祛湿、利尿、健脾胃和治疗胃冷、肾炎、水肿、腰腿痛等功效,因而号称“中华神菇”。武汉市新宇食用菌研究所专家易文林高级农艺师,经过多年驯化选育出高产优质“柳松菇1号”。出菇温度13~28℃,在长江以南地区可常年生产。不但鲜品很受消费者欢迎,而且干菇风味更佳,在国内外都有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前人对大球盖菇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从菌种选择、播期确定、林地选择、林地灭菌消毒、配料选择、建堆发酵、铺料播种、发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出一套简便易行的大球盖菇林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方案,以期为广大的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为林地大球盖菇栽培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南方桑枝反季节栽培秀珍菇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培养料配制、接种发菌、出菇管理、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传统反季节栽培秀珍菇培养基以木屑为主料,采收6~7潮,周期长,用工量大,栽培成本高。工厂化秀珍菇栽培量大,生产周期短,要求产量集中。为探索工厂化秀珍菇单潮爆发性出菇关键技术,本研究比较了秀珍菇不同菌株、培养基配方、发菌期等因素,发现适宜工厂化单潮爆出菇的优良菌株为金秀,最佳配方为棉籽壳15%、玉米芯15%、木屑26.5%、甘蔗渣20%、麸皮20%、豆粕2.5%、石灰1%,适宜开袋出菇的发菌期为70 d。  相似文献   

19.
大球盖菇林下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前人对大球盖菇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从菌种选择、播期确定、林地选择、林地灭菌消毒、配料选择、建堆发酵、铺料播种、发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出一套简便易行的大球盖菇林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大球盖菇、金福菇和鲍鱼菇3种珍稀食用菌进行了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大球盖菇的最适母种培养基为马铃薯-黄豆-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小麦-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金福菇的最适母种培养基是燕麦粉-麦芽糖-酵母-琼脂培养基,鲍鱼菇的最适母种培养基是麦芽糖-琼脂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