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口靠常规品种,内销靠珍稀品种。”这是今年食用菌栽培专家为食用菌生产指出的方向。 有关专家综合市场情况分析,目前我国的常规食用菌已打开国外的市场,名声也较大,出口竞争力较强。常规品种主要是指蘑菇、香菇、金针菇、草菇、平菇五大类。其中,出口的蘑菇大多是高等级菇及小部分的碎片菇,其中碎片菇虽然可以出口但价格较低;出口的香菇大多是高档次的花菇,特别是反季节生产的香菇有较强的竞争力;出口的金针菇大多是白色的,这和国内市场的需求(国内金黄色的走俏)正好相反;草菇的国外需求和国内相同;出口的平菇大多是灰白色、乳白色的。蘑菇的出口形式为罐头、清水菇、盐渍菇,香菇的出口形式为盐渍菇、干品.平菇的出口形式为盐渍菇。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庆元县五大堡乡西洋村农民王金水前几年独自做菇,除去成本,没赚到什么钱,去年加入县香菇专业合作社后,做的1.2万袋香菇,尽管受10年难遇高温干旱影响,到目前为止已净赚了1万多元钱。这是组建香菇产销“集团军”给菇农们带来的好处。庆元县的香菇生产原先是千家万户“各自为政”,难以统一品牌和上规模、上档次,为了推行香菇标准化生产,提高香菇出口率,一种由菇农、经销商、加工企业等参加的香菇生产新模式——香菇专业合作社于2002年诞生了。通过香菇合作社统一购料,严格保证了原辅材料绿色无污染,统一生产、加工,又保证了生产加工环节…  相似文献   

3.
刘再民  陶永恩 《新农业》2011,(11):53-54
在东北地区香菇栽培主要包括熟料生产和半熟料生产两种模式。春、夏季出菇的香菇菌种生产时间一般自10月至次年2~3月份结束,尤其是半熟料香菇生产,一旦冬季菌种生产出现问题,对出菇菌棒生产阶段造成巨大损失。根据近十年来对香菇半熟料生产调查,其中绝大多数为三级菌种生产管理不善,出现"伤热"缺氧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出菇菌袋菌种不易萌发、活力不强从而造成生产失败,严重的"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初期,祖墩乡就开始利用木材资源生产香菇、灵芝等食用菌,多年的生产导致林木资源消耗严重,菌林矛盾日趋突出,这已成为制约食用菌生产发展的瓶颈。利用菌草栽培香菇,不仅可缓解香菇生产与林木资源的矛盾,而且可提升香菇品质,提高香菇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香菇等食用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由于国家各种富民政策相继出台 ,仅仅在二十余年的时间里 ,我国的香菇产业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例如 1 985年我国香菇 (折合成干品 )产量仅为 50 0 0t,占世界总产量的 1 3.92 %。 1 997年香菇产量为 7680 0t,占同年世界总产量的 77.0 9%。由此可见 ,我国的香菇生产居世界第一位 ,全国 1 997年香菇产量是 1 985年香菇产量的 1 5.36倍 ,增长的速度相当惊人。辽宁省香菇生产的形势与全国一样 ,发展的速度也很快 ,栽培数量不断扩大 ,产量逐年增加。以辽宁省新宾县为例 ,1 998年地栽香菇面积为2 4 6.7hm2 ,折合干品…  相似文献   

6.
遵化市境内三山两川,自然条件优越,适宜栽培香菇,现已成为“中国香菇之乡”。香菇种植面积1万多亩,年产鲜菇9万t以上。近年来,通过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香菇生产的质量和效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吴祖善  王永生 《新农业》2007,(12):51-51
瓦房店市杨家乡岚崮村林宝文,9年前开始栽培香菇,180平方米的拱棚内,栽培香菇4800块,每年纯效益在2万元以上。通过他的示范带动作用,周围40余户农民先后搞起了香菇生产,被大家称为香菇生产带头人。他栽培香菇的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推进香菇产业效益的提升,近年来笔者多次深入乡村开展香菇生产情况调研,发现香菇生产中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很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笔者针对这 节,希望广大菇农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香菇产业在陇西县迅猛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干旱较高海拔地区香菇优质高产生产技术。根据半干旱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多年的生产管理经验,从菌棒生产、产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适合半干旱较高海拔地区香菇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香菇周年生产应依据气候条件,科学安排生产季节,把握技术关键环节,即可利用高寒山区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生产反季节香菇和优质冬花菇产品,以季节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拓展市场,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1 利用气候资源发展香菇周年栽培 在自然条件下,高温是制约香菇周年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尤溪县中高海拔(500 m以上)山区,夏季最高平均气温在26℃以下,这种气温基本能满足香菇的生长发育,同时中高海拔山区周年多雾,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发展夏季反季节香菇和冬花菇栽培,形成周年栽培香菇生产模式,提高了土地和荫棚利用率,使整体生产效益得到提高.栽培上反季节香菇因夏季温度高宜采用覆土地栽办法,利用山高水冷的气候特点调节菇场温度,促进香菇的正常生长发育.冬花菇则宜搭建床架排放,以利用温湿度的调节来诱导生产优质花菇.  相似文献   

11.
香菇生产中后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香菇生产中后期管理好与坏,直接关系到香菇的产量和质量。针对几年来镇沅县按板镇香菇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猛发展,食用菌技术也不断更新。香菇液体菌种栽培也逐渐被菇农认识,并逐步推广。虽然较国外起步较晚,但香菇液体菌种以其种种快、活力强、纯度高、周期短、污染率低、风险率低等优点,得到同行的认可和青睐,占领食用菌生产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一、向高质量发展.我国香菇产量`逐年上升,占世界香菇总产量近八成.但出口的多是干香菇和保鲜等初加工产品,分级包装也跟不上,效益差,科技含量低.因此,按照香菇系列标准,推行全过程的香菇标准化生产,向高质量香菇发展,成为今后香菇生产发展的主方向.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西峡县重阳镇菇农董文楼指着大棚里遍地开花的香菇满怀信心地告诉笔者:"现在这些香菇每公斤卖到6元多,我这一个大棚能收入3万~4万元哩!"时下,虽是香菇生产淡季,但在著名的香菇之乡河南省西峡县,笔者却看到,这里的农民正在忙着种植反季节香菇。去年以来,西峡县人大通过到浙江庆元学习考察,成功引进袋料香菇反季节生产技术,鼓励农民打破传统种植模式,瞄准夏季香菇生产的市场空白,大力发  相似文献   

15.
伞径大、菌肉厚、尚未开伞的优质菇是香菇的上品,经过保鲜加工出口到国外,这类菇的价格常常是普通香菇的3~4倍。因此,对香菇生产者来说,如何利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生产出更多的优质菇,是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东北地区气温相对较低,昼夜温差大,营养积累充分,有利于生产优质香菇。  相似文献   

16.
香菇菌种在长期的生产应用过程中经常要传代转移,菌种的种性极容易产生退化甚至丧失,在栽培使用中会表现出菇体变小、产量降低、抗性下降等现象,组织分离培养菌种是有效防止菌种退化、老化、减少变异的常用方法,也是制作香菇生产母种的基本方法。科学、规范地利用组织分离培养技术对香菇优良品种进行复壮、提纯,可延长其在生产上的使用年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品种优势,保障食用菌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是世界上香菇生产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日本香菇生产分为段木栽培法和代料栽培法二种,其中代料栽培法已经实行了机械化和周年生产.产品分为鲜香菇和干香菇.鲜、干香菇的加工、包装都有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香菇生产通常安排在晚秋或早春,气温在10—25℃之间,昼夜温差在10℃以上的季节。兴隆县利用其夏季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树木繁茂、林产资源丰富的气候及资源优势,研究开发了夏季香菇生产技术,使出菇季节安排在5—9月份,此时市场鲜香菇短缺,价格高。生产  相似文献   

19.
王文 《新农业》2010,(5):59-59
益临香菇生产基地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牧牛乡境内,每年香菇生产均有大量的污染棒产生。菇农曾试用污染棒重新加料生产香菇和滑菇,效果不理想,便把废弃的污染棒抛弃在河边及荒滩上,严重污染水质和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香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药价值,我国香菇种植及产量居全球首位,产量占据全球75%左右,是全球最主要的香菇出口国。近几年,受人们的消费观念的影响和新品种、新技术的出现,香菇的种植模式有了较大改变,为此,笔者重点对冀北地区香菇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的宽城进行了系统调查,对平泉、兴隆等县的香菇生产情况也做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一、香菇种植模式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宽城香菇以立棒式出菇为主,有少量地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