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卤虫无节幼体是培育海水苗种食物链的重要一环,针对卤虫卵孵化中高温、高密度造成的无节幼体细菌微生物含量过高从而影响育苗成活率这一问题,进行了杀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杀菌时间延长到60 min,使用二氧化氯和复合硖杀菌的卤虫无节幼体活力下降,使用紫外线的卤虫无节幼体活力正常;紫外线照射对卤虫无节幼体暂养水的细菌菌落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一种新型的聚维酮碘制剂对卤虫卵及无节幼体的消毒杀菌效果,研究了该聚维酮碘制剂对卤虫卵和无节幼体的毒性以及对3种不同产地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卤虫活体和孵化水的灭菌试验。结果显示,该聚维酮碘制剂在极高浓度(20000 mg/L)下,长时间(60 min)浸泡对市售卤虫卵孵化率无影响,并且未引起卤虫无节幼体死亡,毒性极低;试验分离到市售卤虫携带的4种优势细菌,分别为Vibrio tubiashii、V.sinaloensis、V.anguillarum和Uncultured V.sp.,以浓度500 mg/L的该聚维酮碘制剂处理30min后,可将孵化水中的细菌几近全部杀死(细菌存活率为1.67%);在试验浓度(2 000 mg/L)下,聚维酮碘对渤海湾盐田卤虫卵和巴里坤盐湖卤虫卵的孵化率无影响,但浓度在500 mg/L及以上时,俄罗斯进口卤虫卵的孵化率显著下降。试验结果表明,该聚维酮碘制剂可以作为优良的卤虫消毒剂,建议生产上使用浓度为200~500 mg/L。  相似文献   

3.
中国盐湖卤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对虾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中国部分盐湖卤虫的自然种群组成、卤虫卵卵径、孵化特性、无节幼体体长以及投喂对虾幼体的饵料效果等的测定,对照卤虫卵和无节幼体生化成分的文献资料,评估了中国内陆盐湖卤虫的内在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为分析平台,选用ACQUITY UPLC? BEH C18 1.7μm(2.1 mm×150 mm Column)色谱柱,通过调节流动相比例及流速等参数,构建了检测卤虫(Artemia)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角黄素、海胆酮、玉米黄质和虾青素)含量的方法,测定了青海、内蒙古和渤海湾产的卤虫去壳卵、初孵无节幼体以及在盐度25和水温27℃~28℃的人工海水中饥饿48 h的无节幼体体内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三产地的去壳卵及初孵无节幼体内均不含有β-胡萝卜素、玉米黄质和虾青素,仅含有角黄素和海胆酮。内蒙古产卤虫去壳卵角黄素含量最高(4.78μg/万个),渤海湾产卤虫去壳卵海胆酮含量最高(0.10μg/万个),青海产卤虫去壳卵角黄素含量(3.36μg/万个)和海胆酮含量(0.08μg/万个)最低。内蒙古产卤虫初孵无节幼体内角黄素含量最高(6.65μg/万只),但其海胆酮含量最低(0.07μg/万只),而青海产卤虫初孵无节幼体角黄素含量(4.17μg/万只)最低和海胆酮含量(0.11μg/万只)最高。饥饿过程中三产地卤虫无节幼体角黄素和海胆酮的含量均...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牛磺酸强化卤虫无节幼体对其体成分的影响,试验分别以0、10、100、1 000mg/L浓度的牛磺酸强化卤虫无节幼体12h和24h后,采用国标法检测卤虫无节幼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和磷的含量。试验结果显示:100mg/L牛磺酸强化卤虫无节幼体12h能显著提高其粗蛋白(P0.05)、粗脂肪、钙和磷的含量,显著降低其粗灰分含量(P0.05);10mg/L牛磺酸强化卤虫无节幼体24h能显著提高其粗蛋白和钙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其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P0.05);100mg/L牛磺酸强化卤虫无节幼体24h能显著提高其粗蛋白、钙和磷的含量(P0.05),显著减低其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P0.05)。表明:本试验条件下10mg/L牛磺酸强化卤虫无节幼体24h能显著改善卤虫无节幼体的体成分。  相似文献   

6.
卤虫幼体,在水产养殖业上被广泛地用来饲养鱼类和甲壳类的幼苗(Sorgeloos et al.1983)。通常从生产商处得到卵,经孵化,来生产卤虫无节幼体(Vanhaecke和Sorgeloos,1983)。卵为一个休眠胚胎,包被在一坚硬的脂蛋白壳或卵壳中(Morris和Afzelius,1967;Anderson et al.,1970)。通常孵化卤虫的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饵料对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幼体生长、消化酶、抗氧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力的影响.实验设置4个饵料组:小球藻组、虾片(对虾开口饵料)组、卤虫无节幼体组和混合组(卤虫无节幼体和虾片等比例混合),养殖实验持续进行30 d.结果显示:混合组和卤虫无节幼体组海蜇的增重率(WGR)和特...  相似文献   

8.
生产单位一般将用作对虾开口饲料的卤虫无节幼体用开水烫死,然后加入海水,使幼体沉底、卵壳上浮而使二者分离。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卤虫幼体全被烫死,体内卵黄变性,并有一部分营养物质析出流失。笔者近年来利用盐度差变化的方法,将卤虫无节幼体与卵壳分离,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首先将孵化好的卤虫池停气约半个小时,  相似文献   

9.
李树国 《科学养鱼》2000,(11):43-43
由于条件所限,苗场对卤虫卵的质量鉴定往往只测定孵化率,依据孵化率的高低来判断卤虫卵的好坏,并且决定是否采用。实践证明,光测孵化率还不能证明卤虫卵的好坏,孵化率仅仅是一个方面。因为笔者就遇到过一种卤虫卵孵化率高达 90%,虾苗却 90%以上都死亡的情况。关于这一点,笔者曾与多位育苗同行讨论过,同行也深有感触,只是苦于没有有效的手段来鉴别卤虫卵的品质。   虾、蟹育苗都要用到卤虫无节幼体,虾、蟹苗 (幼体 )的营养完全依靠卤虫无节幼体,若卤虫无节幼体营养缺乏,必然影响到虾、蟹育苗的成活率。罗氏沼虾育苗死亡高峰…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了卤虫去壳卵、无节幼体和人工合成饵料在河蟹育苗中■Ⅲ~■Ⅴ期的饵料效果,探讨了卤虫去壳卵替代无节幼体在河蟹育苗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史氏鲟南移驯养及生物学的研究:Ⅲ.仔鱼的开口摄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庄平  张涛  章龙珍  张征 《淡水渔业》1999,29(4):8-11
用单一的水蚯蚓、卤虫无节幼体、池塘浮游动物、人工配合饲料投喂及先卤虫无节幼体后人工配合饲料混合投喂等五种方式培育史氏鲟仔鱼。结果为:卤虫无节幼体是史氏鲟最好的开口饵料,可获得高的成活率和生长率;开口摄食后3-5天,即可开始投喂人工饵料进行食性驯化,20日龄的鱼苗可获得满意的饵料驯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不同饵料对中华虎头蟹幼体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中华虎头蟹苗种繁育过程中饵料及投喂的影响,进行了不同饵料对中华虎头蟹溞状幼体和大眼幼体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中华虎头蟹各期幼体生长发育效果较好的饵料为动物性饵料,Z1期以卤虫无节幼体为开口饵料,只投喂扁藻后期幼体发育较差;Z2以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的搭配为好;Z3期则以轮虫为适宜饵料;M期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3.
叶锦春  张洁明 《淡水渔业》1986,(3):36-37,40
<正> 卤虫(Artemia Salina)无节幼体是鱼类仔鱼、虾和蟹幼体的优良生物饵料之一。目前国内外已将卤虫卵孵化的无节幼体广泛用于培养名贵鱼类仔鱼、虾和蟹幼体的生产中。它已成为国内外市场的畅销品。在天然条件下采集的卤虫卵一般孵化率较低。陈清潮(1975年)将卤虫卵用海水浸透后置于-15至-25℃条件下冰冻10—30  相似文献   

14.
用3种营养强化剂强化的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投喂牙鲆仔鱼,研究牙鲆仔鱼的生长、成活、体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用强化的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投喂牙鲆仔鱼,成活率、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其中V号强化剂的效果最好,成活率为29 34%,比对照组提高100%;增重倍数为217 90,比对照组提高68 61%;这是由于V号强化剂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体内含有较多的AA的缘故,饵料中AA含量的提高,可以提高牙鲆仔鱼的成活率、促进其生长。牙鲆摄食强化过的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后,其EPA、DHA、n-3HUFA、PUFA的含量随着饵料中含量的升高而升高,这也是牙鲆仔鱼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卤虫即盐水丰年虫(Artemia saliva),是目前国内外用于培育蟹、虾类幼体的良好饵料之一,有关其资源及提高孵化率的方法已有报道(1975年,陈清潮等)。本试验是为解决卤虫无节幼体的大量生产,进行盐度、密度、温度等因子对卤虫休眠卵孵化影响的试验,并在此基础上,于1978年提出了流水孵化卤虫休眠卵的新工艺,使单位水体卤虫卵孵化无节幼体的产量提高了数十倍。  相似文献   

16.
5种饵料动物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种饵料动物(卤虫无节幼体、强化后的卤虫幼体、中华哲水蚤、短额刺糠虾、强壮藻钩虾)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旨在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采用生化分析手段对5种动物饵料的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氨基酸、脂肪酸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种动物饵料水分含量为87.83%~92.89%,灰分含量为1.69%~4.12%,粗脂肪含量为0.55%~1.36%,其中卤虫无节幼体含量最高(1.36%湿重);粗蛋白质为4.25%~8.74%,含量以短额刺糠虾最高(8.74%湿重)。均含有20种氨基酸,结构较为合理,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综合氨基酸含量及评价来看,5种饵料动物中营养价值最高是短额刺糠虾,然后依次是卤虫无节幼体、强化后的卤虫幼体、中华哲水蚤、强壮藻钩虾。检测到23种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脂肪酸总量的23.21%~41.03%,中华哲水蚤短额刺糠虾强壮藻钩虾卤虫无节幼体强化后的卤虫幼体(P0.05);其中EPA和DHA,除卤虫无节幼体含量较少(3.96%、0.22%)外,其他4种饵料中含量丰富,其中中华哲水蚤(13.89%、21.88%)和短额刺糠虾(17.79%、15.97%)最为丰富。由此可见,5种饵料动物富含蛋白质、脂肪,均符合作为饵料动物的基本营养需求,其中中华哲水蚤和短额刺糠虾营养价值最佳。  相似文献   

17.
<正>卤虫无节幼体是水产育苗不可或缺的活体适口饵料。卤虫卵在合适的温度、盐度、光照和通气条件下可孵化出无节幼体,经停气沉降后,卤虫无节幼体和未孵化的卤虫卵混合在孵化设备底部不能分离,投喂水产幼苗时,未孵出的卤虫卵也会被摄入体内,不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龙虾叶状幼体摄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昌生 《水产学报》2001,25(4):330-335
中国龙虾叶状幼体孵出后1-2h就开始摄食、其适宜的开口饵料为卤虫无节幼体,叶状幼体Ⅱ、Ⅲ、Ⅳ期摄食卤虫无节幼体后的变态率分别为80%、40%和32.5%。卤虫幼虫体和贻贝卵巢混合投喂,可提高叶状幼体的存活率。叶状幼体对不同饵料具有选择性,昼夜均可摄食,没有明显的摄食节律性。光照和黑暗对叶状幼体的摄食和存活没有影响。在适宜的卤虫无节幼体下,叶状幼体5-9min就可饱食,然后经过45-90min消化完毕;初孵叶状幼体对不同大小的卤虫无节幼体(349.5-604.9μm)的摄食没有明显差异,本试验可为开展中国龙虾的人工育苗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9.
卤虫(Aricmia salina),也叫盐水丰年虫,是一种极耐高盐的水生动物,生活在盐湖和盐田等高盐水体中。卤虫的休眠卵即“冬卵”所孵出的无节幼虫(或称六肢幼体),乃是海产仔、幼鱼以及其他水生动物幼体理想的活饵料。最早为鲍林(R.L.Bolin)所采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脊尾白虾幼体饵料搭配的比较试验,研究了海水小球藻、中肋骨条藻分别与虾片和卤虫无节幼体搭配投喂对脊尾白虾幼体的变态速率、存活率及体长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使用虾片的育苗效果较差,幼体发育至2期溞状幼体后开始大量死亡,只有约30%的幼体变态成3期溞状幼体;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与中肋骨条藻搭配组的脊尾白虾幼体组在第8d时有46%的幼体变态为仔虾,至第10d时幼体100%变态为仔虾;此外,卤虫无节幼体与中肋骨条藻搭配组幼体的存活率为92%,其幼体在1期仔虾平均体长为5.199mm,平均日增长达到0.3079mm/d。由此可见,卤虫无节幼体与中肋骨条藻搭配有利于脊尾白虾幼体的生长发育,可用于脊尾白虾育苗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