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朝天椒是亳州市谯城区主要特色蔬菜之一。2006年朝天椒上市,价格一路飙升,是2005年的3倍左右,也是谯城区朝天椒销售形势和效益最好的一年。分析2006年朝天椒价格变化原因:一是朝天椒种植面积下降;二是病虫害较重,产量下降;三是主产区产量下降;四是市场需求量大,产品供不应求。为此,针对谯城区朝天椒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朝天椒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0份朝天椒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所考察的9个性状中仅首花节位和株高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而果肉厚、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重、心室数、单株果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这6个性状是决定朝天椒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通径分析表明,果肉厚、单株果数、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株幅对朝天椒单株产量有直接正向效应,单果重对朝天椒单株产量主要是间接影响。因此在朝天椒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多注意这些性状,着重提高单果重和单株结果数,并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提高朝天椒产量。  相似文献   

3.
朝天椒无公害间作套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间作套种能够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土地、光能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的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该文介绍了朝天椒与玉米间作,小麦、朝天椒、玉米间套,柘椒1号与小麦套种,柘椒1号与西瓜、甜瓜间套,朝天椒与大蒜套作,朝天椒与春棉间作,幼龄经济林间作朝天椒等套种技术,可以在黄淮地区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沼液在油桃、西红柿、韭菜、朝天椒上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作物使用沼液,产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是河南辣椒主产区普遍采用的一种栽培模式。为提高复种指数,以主要作物不减产、经济作物增产为目标,推行朝天椒套种芝麻栽培模式,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同时通过套种减轻了朝天椒病毒病和日灼病的发生,实现了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及定植模式、整地施肥、种子编绳、朝天椒田间管理、芝麻田间管理、套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总结了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以期达到朝天椒套种芝麻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朝天椒的最佳栽培密度,以朝天椒品种福建辣椒王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栽培密度处理,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朝天椒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对朝天椒的始花期、始收期、终收期等生育进程无影响;栽培密度对朝天椒植物学性状有较大影响,随着栽培密度增大,朝天椒株高呈逐渐升高趋势,株幅和分枝数呈逐渐下降趋势;栽培密度对朝天椒经济性状有影响,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朝天椒单株产量和单株结果数显著降低,其平均单果重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中低栽培密度时朝天椒产量随栽培密度的增大呈逐渐升高趋势,当栽培密度为3.705 0万株·hm-2时,朝天椒产量达到最高(每667m2为1 236.7kg),但当栽培密度为4.764 0万株·hm-2,产量反而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簇生朝天椒—小麦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簇生朝天椒与小麦间作套种占到种植面积的90%以上。实践证明,簇生朝天椒与小麦间作套种不仅解决了簇生朝天椒生产与小麦争地的矛盾,同时达到了小麦产量不减,又使簇生朝天椒增产的双赢目标。笔者通过总结推广小麦-朝天椒的高产技术规程,对于促进河南省朝天椒产量、品质、效益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朝天椒属辣椒的一个变种,是人民群众重要的佐食品。近年。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我县一些地方已集中成片种植朝天椒,面积达到4000hm^2左右。但是,普遍产量不高,病虫害防治技术掌握不好,乱用农药现象严重,导致防效低,病虫危害严重。为了使各地种植的朝天椒达到高产、优质、无公害的目的.现将朝天椒栽培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不同套种作物对朝天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试验地不同套种作物对朝天椒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套种玉米、油葵的朝天椒分别比对照增产9.04%和7.77%,增产达显著水平,套种花生的比对照减产0.97%。套种油葵经济效益最高,玉米、花生次之。  相似文献   

10.
大蒜、朝天椒套种是河南省内黄县近年来主要推广的一项农业高效立体种植技术。针对生产实际,通过选择适宜品种、选配适宜套种模式以及大蒜、朝天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等措施,指导农民做好生产,提高大蒜和朝天椒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