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分析了小麦晚霜冻害形成原因,介绍了小麦晚霜冻害的症状,阐述了小麦冻害预防对策及灾害补救措施,以期为小麦生产中最大限度减少因晚霜冻害发生而造成产量的损失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2018年,山东省邹城市小麦生产上发生严重的晚霜冻害,为摸清冻害发生所造成的危害情况,农技人员及时深入田间全程跟踪调查,对晚霜冻害田间症状类型、冻害成因、产量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出了防御补救减损的技术对策,为今后小麦生产积极应对补救晚霜冻害,保障小麦防灾减灾、保产增产、提质增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小麦晚霜冻害是豫东地区小麦生产上重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从生产实践上看,晚霜冻害发生频率高,小麦减产严重。睢县小麦晚霜冻害重发年份受冻地块为60%~70%,一般减产率在30%~40%,严重地块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影响了睢县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4.
申晓晴 《农业灾害研究》2020,10(2):40-41,51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春季极端温度波动加大,小麦晚霜冻害发生越来越频繁,给周口市冬小麦生产造成一定损失,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的主要灾害因子。通过对2010—2019年周口市小麦生育期资料及低温过程、小麦发生晚霜冻害的年份及危害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探究小麦晚霜冻害发生特点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以期为当地冬小麦生产趋利避害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上级业务部门和专业人士通报,2018年4月7日00:00,商丘市梁园区小麦植株温度最低降到-4℃,且持续时间达70min,出现晚霜冻害。另据梁园区农技站、植保站、园艺站、基层服务站等部门于2018年4月8—9日进行的全区种植作物晚霜冻害调查结果显示,全区小麦、果树分品种、分地块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晚霜冻害。  相似文献   

6.
小麦晚霜冻害的特点及预防补救技术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调查研究表明,晚霜冻害可造成小麦大面积大幅度减产(4~6成)。小麦具有潜伏芽发育成穗补偿生长特性,潜伏芽成穗率高达80%以上,冻后生产力能够恢复到较高水平。晚霜冻害受密度的影响很大,密度大冻害轻,密度小冻害重。培育拔节壮苗,冻前灌水,保持土壤足够的含水量,是预防晚霜冻害的根本措施。及时灌水,提高灌水质量是晚霜冻害的主要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小麦晚霜冻害发生越来越频繁,是商丘市重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产量。该文通过对当地小麦晚霜冻害的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及预防补救措施进行分析,旨在提高防御小麦晚霜冻的水平,保障小麦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小麦春季冻害可分为早春冻害和春末晚霜冻害.小麦早春冻害是指小麦进入返青拔节阶段,抗寒能力下降,因寒潮降温,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而发生的霜冻灾害,因此时天气已逐渐转暖,又突来寒潮,故常称为倒春寒.春末晚霜冻害是指小麦拔节后,穗分化进入幼穗形成期,抗寒能力减弱,遇强冷空气,气温低于-3℃~-5 ℃而导致的冻害.  相似文献   

9.
黄淮麦区不同类型小麦品种抗晚霜冻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黄淮麦区不同类型小麦品种抗晚霜冻害的能力。[方法]于2006~2007年统计28个不同成熟期、穗型小麦品种遭遇晚霜冻害的伤害率,调查各品种抗晚霜冻害的能力。[结果]在相同气候条件下,早熟小麦品种平均伤害率(冻伤率、冻死率)最大,中熟品种次之,晚熟品种最小。各品种各级冻害均有发生,0、1级冻害占很大比重。大穗型小麦品种伤害率最大,中穗型品种次之,多穗型品种最小。1级冻害3种穗型相差不大;2级伤害多穗型最低;3、4级冻害大穗型偏高。冻害程度的轻重和小麦发育时期的早晚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早熟的大穗品种冻害程度最重,晚熟的中穗品种冻害程度最轻。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晚霜冻害对小麦单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晚霜冻害对春性品种产生的冻害率大,弱春性和半冬性品种居中,冬性品种较轻,其中在未受冻害的小麦品种中,春性品种有1个(0.20%)、弱春性品种14个(3.33%)、冬性品种32个(7.62%)、半冬性品种14个(3.33%)。可见,在所有参试品种中,不同种性小麦品种中均有未受冻害影响的品种,这说明不同种性品种中均可选育出抗霜冻优质小麦品种,这为选育抗霜冻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帮助我国小麦研究人员全面了解秆锈菌新小种-Ug99 及其对我国小麦生产的潜在威胁,呼吁加强 Ug99 及其变异小种传播与扩散的监控,加强抗病种质创新和持久性耐病新品种选育,提前预防 Ug99 的危害。对 Ug99 小种变异、致病力、分布扩散以及小麦及其亲缘种属抗病基因发掘、连锁分子标记筛选,抗性育种策略与进展,中国 Ug99 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由此不难看出,Ug99 是容易发生小种变异、毒力极强、扩展速度较快的秆锈菌新小种,极有可能对世界小麦生产带来的全球性危害。应该加强小麦及其亲缘种属新抗病基因的发掘与利用和持久性耐病新品种的培育,控制和预防 Ug99 及其变异小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昌平区小麦蚜虫首次被七星瓢虫幼虫有效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蚜虫是危害北京市昌平区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据1979-2008年档案材料记载,每年昌平区都要投入大量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挽回产量损失一般约11%。2009年,由于小麦蚜虫的天敌七星瓢虫幼虫的大量、适时的发生,有效地控制了蚜虫为害,30年来首次出现不经过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百株蚜量由几百头到几十头,甚至几头的锐减现象,直至收获,未给小麦产量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麦田和油菜田杂草发生种类及危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86~1988年在浙江省嘉兴、杭州、金华和温州4个农区,对大小麦和油菜田杂草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开展全面系统调查,涉及6个市、23个县(市)和1个大型农场,计7000多块样田,取样面积约667hm^2。调查结果,浙江省大小麦和油菜田共有杂草50科277种,杂草群落结构复杂,危害程度较高,杂草群落组成与地域、地势、土质、前茬作物及耕作习惯等有关。最后提出大小麦和油菜田杂草防除对策和措施,并附浙江省大小麦和油菜田杂草名录。  相似文献   

14.
 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是云南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1年内有4次危害:a.1~2月在海拔1600m以下,越冬代粘虫危害玉米、小麦、黄豆和绿肥;b.4~5月,海拔1300~2000m范围内,1代粘虫危害小麦;c.6~7月,海拔1000~3200m地区,2代粘虫危害水稻、玉米、陆稻、小麦、青棵和燕麦等;d.8~9月,海拔1000m以下,3代粘虫危害晚稻。一般来说,4~5月麦子正处于成熟期,故云南对1代粘虫往往不予防治。因此,仅对越冬代、2代和3代粘虫的预测预报技术进行了研究。为了提高粘虫的预测预报水平和适时防治其危害,试将越冬代、2代和3代粘虫发生趋势的回归统计预测预报研究予以总结。为方便有关生产单位应用这些研究结果,所有的回归预测式均已编制成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15.
冻害和干热风对河北省小麦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河北省小麦生产的防灾减灾提供参考,实现小麦安全生产目标,分析了冻害和干热风对河北省不同类型区小麦生产的危害,并针对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河北省今后发展小麦生产应对农业气象灾害的措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江淮地区小麦主要病虫害,如小麦赤霉痛、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小麦蚜虫、小麦吸浆虫和麦蜘蛛的识别特征和危害症状,提出防治这些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在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的基础上,在发病初期及时施用化学药剂,以达综合防治的目的。为减轻江淮地区小麦病虫害危害,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摸清麦黑潜叶蝇在天津市的发生规律和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麦黑潜叶蝇一年发生1代或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4月上旬羽化出土为害。成虫为害高峰期为4月上旬,雌蝇用粗硬的产卵器刺破麦叶;形成一行行的淡褐色针孔状斑点。幼虫为害盛期为4月下旬,百株有幼虫可达20~42头。幼虫潜食麦叶上半部叶肉,并形成袋状白色透明虫道。幼虫约8d左右老熟,老熟后爬出叶外入土化蛹越冬,化蛹率为54.5%左右。麦黑潜叶蝇为害可使小麦减产12.5%~14.3%。  相似文献   

18.
根据安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小麦条锈病监测结果,分析安康市2001-2008年以来条锈病的发生特点和危害,并采用数理统计法检验条锈病流行动态模型.结果显示,安康市近8年来条锈病累计发病田块面积1.79×105hm2,累计产量损失8.54×107kg.品种单一化种植及病菌新小种的出现是近年来条锈病流行的主要因素.4月下旬的病叶率与产量形成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拟合度的回归检测,得出冈珀茨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从而为条锈病流行动态的定量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过去50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干热风发生的时空演变规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研究近50年来中国黄淮海麦区小麦干热风时空变化特征,针对其变化趋势,提出有效防御干热风的科学对策。【方法】基于黄淮海地区68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气象行业标准“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指标,系统分析近50年来黄淮海冬小麦高温低湿型干热风年平均发生日数与过程次数的时空分布特征,针对其变化趋势,提出有效防御干热风的主要途径和技术措施。【结果】(1)1961-2010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轻度、重度高温低湿型干热风出现的平均日数和过程次数随时间的变化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1960-1980年和2001-2010年均为缓慢减少时期,1981-2000年变化则不太明显。1968年各地干热风危害均最为严重,1987年危害均最轻;(2)近50年来,该区轻度、重度干热风灾害的年际变化很大,这和该时期气象要素匹配程度有关。各地20世纪60年代干热风发生最严重。其次,为20世纪70年代和最近10年。20世纪80、90年代危害较轻;(3)就空间平均分布状况而言,该区轻度和重度干热风年平均发生日数和干热风过程次数分布具有一致性,总体呈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且地区间差异都很显著,同纬度地区的内陆高于沿海。河北省的北部和西北部、河南省的东南部一带等地干热风危害最轻,河北省南部、河南省西北部等地危害最重,该地作物产量受到冲击很大,生产相对更脆弱。【结论】1961-2010年,中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干热风灾害总体表现为减少趋势,但由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气象要素温度、水分、风速等匹配组合的差异,干热风灾害年际变化很大,地区间差异显著,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仍有可能发生。实际生产中,必须重视小麦干热风灾害的防御,可从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化学措施着手来减少干热风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和危害。  相似文献   

20.
运用模糊集方法对我国北方冬小麦区晚霜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晚霜冻害模糊集,以及重、中、轻害型模糊子集。重点分析了4月份晚霜冻对冬小麦的危害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