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莉  刘立峰  杨永强  陈丽  郝丽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115-17116,17126
分析了邢台市近年来气温上升对小麦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危害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气候变暖、预防和减轻小麦病虫危害的对策:建立和完善小麦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朱华  葛道林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99-99,103
介绍了江淮地区小麦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选用良种、培育壮苗、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及适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3.
项城市小麦种植面积100余万亩,小麦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为了提高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自2014-2016年进行了为期三年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并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为今后的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小麦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在其整个生长过程中都会受到病虫害的危害,病虫害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小麦病虫害的研究和分析,进而研究小麦病虫害的发病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为更好的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其种植区域和种植面积广泛.通过对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总结,以期降低小麦病虫害的危害,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小麦无论是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所以,要想实现小麦的高产增收,控制小麦病虫害危害是关键举措。在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抓住治理的最佳时机,多措并举,把病虫害防治贯穿于整个麦田管理的全过程。坚持预防与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多措并举,综合防治,降低病虫害对小麦造成的各种危害,从而为小麦丰产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实现供给侧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就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7.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防治技术,以期为小麦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小麦快速生长,随之而来的病虫害也开始发生,特别是中后期,小麦杨花、灌浆期,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有利阶段。该文介绍了小麦病虫害的危害特征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总结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危害症状,针对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种类提出具体防治方法,以为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颖 《现代农业科技》2009,(14):161-162
总结了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防治技术,以期为小麦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小麦玉米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麦和玉米是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持续提高河南省小麦和玉米产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相关文献和统计资料,对河南省小麦和玉米生产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小麦和玉米生产中存在品种杂乱、出苗差、施肥不合理、自然灾害频繁及病虫害加重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高产品种选育、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玉米适时晚收及小麦一喷三防等对策措施,以期推动河南省小麦和玉米持续增产。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主栽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安徽省2011年主栽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方法]采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分析了江淮地区35个小麦主栽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结果]主栽的35个小麦品种中,没有免疫和高抗性品种,中抗品种占11.4%,中感病品种占54.3%,感和高感品种占34.3%。[结论]应加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工作,提高小麦的整体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推广小麦抗性品种、药剂拌种、适期适量播种、精选高效药剂等综合防控措施,对小麦病虫草进行全程综合防控,研究病虫草防控效果、农药减量增效成果及小麦增产情况。结果表明:小麦病虫草全程综合防控区在小麦赤霉病、叶锈病、穗蚜、杂草防治效果及产量等方面均高于群众自防田,全程综合防控区农药用量减少29.13%,用药成本降低22.14%,亩均纯收益是群众自防田的2.38倍,减药增效成果显著,且全程综合防控区小麦生长安全,籽粒饱满,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4.
王昱  曲静  赵惠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4,(11):3268-3270
根据2001~ 2011年西安地区小麦主要病虫害总发生面积,选取对应年有关气象资料,利用相关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关键气象因子,采用模糊数学原理对西安地区小麦病虫害发生程度进行分析预测,建立了简单易行,适于基层推广使用的模糊数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效果较好,且历史拟合率极高,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琪娟  李梦飞  李旸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788-17789
介绍了安徽省小麦病虫害监测系统的框架搭建以及利用SharpMap类和AJAx技术构建信息监测系统的方法和关键技术,最后示例说明了安徽省小麦病虫害监测系统核心功能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防治小麦地下害虫、土传病害的高效、低毒化学种衣剂,试验选用32%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奥拜瑞)、26%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大决战)、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酷拉斯)、22%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拌多乐)、22%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燕化安保)、38%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巧易)、22%苯甲唑·吡虫啉·萎锈灵悬浮种衣剂(金麦红)、15%五硝·辛硫磷悬浮种衣剂(海兰)、23%吡虫·咯·苯甲悬浮种衣剂(燕化保粒泰)共9种市场上代表性化学种衣剂,分别按推荐最低用量经包衣机搅拌均匀包衣小麦种子,出苗后7 d调查各处理药害,播种20 d后调查地下害虫种类及虫口数,灌浆期调查小麦土传病害发生情况,收获期调查小麦株高、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表明: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酷拉斯)处理未发现地下害虫,防效最佳;32%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奥拜瑞)、26%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大决战)、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酷拉斯)对小麦茎基腐病防效在80%以上,并能显著增加小麦株高、单位公顷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结果表明,9种化学种衣剂防治小麦地下害虫、茎基腐病效果差异显...  相似文献   

17.
针对黄淮地区麦棉连作直播种植模式,规定了适于麦棉连作直播模式的小麦种植技术规范,包括规程范围、品种选择、产量目标、播种方式、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棉花接茬播种等技术要素,为黄淮棉区小麦—麦后直播棉花连作种植模式下的小麦栽培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关中灌区小麦茎基腐病及麦田地下害虫的化学防治方法。运用绿色环保型杀菌、杀虫剂的不同组合,以试验的方法和拌种的技术,探索合适的农药品种及配伍。结果表明:杀菌+杀虫复配剂,能有效抑制小麦茎基腐病病菌的浸染、发展,控制地下害虫的危害。关中罐区的小麦茎基腐病及麦田地下害虫,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得到较好的防治,进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锈病及蚜虫为害小麦生长,并减少化学农药残留,特别设计了中药配方对小麦病虫害防治效果的试验。试验设四个处理,处理1为金喜组合,处理2为辰奇素组合,处理3为常规农药,CK不打药。在返青期和扬花期两次喷药。结果表明,施药后各处理蚜虫量减少明显,处理3效果最好,处理1接近处理3;辰奇素防治锈病效果较好;喷施中药处理叶面积增大、衰老延缓,处理2最显著;中药制剂在小麦抗病虫和促进植株健康生长方面均有明显作用,产量显著提高,但效果还略低于喷施化学农药。喷施中药处理后小麦种子中各项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均低于国家限量值,砷、镉及联苯菊酯含量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