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简称三瘟)是危害生猪的主要传染病,为达到消灭猪瘟、控制猪丹毒、猪肺疫流行、普遍开展猪瘟兔化疫苗,猪丹毒、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预防注射确是一个关键措施。要保证完成注射任务达到防制目的,与预防注射工作中如何根据当地群众养猪特点,疫病流行规律、有效制定防疫策略、有计划地贯彻技术措施,是有很大关系,现从几年来开展猪预防注射几个实践问题综述于下,以供参考:一、开展时间依据及制定防疫策略按疫病流行规律,群众养猪特点,结合三种疫苗性能,决定开展预防注射时间办法。  相似文献   

2.
73-为什么波尔山羊不宜与其它家畜共圈饲养?有些疾病容易在家畜之间相互传染,这种疾病称为动物互通性传染病。为了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波尔山羊最好不与其它家畜共圈饲养。74-波尔山羊的防疫从哪几方面着手?(1)强化疫苗预防注射;(2)定期检疫,隔离病羊与扑杀;(3)严格消毒与驱虫75-如何选择疫苗?目前国内生产有羔羊痢疾苗,羊胸膜肺炎苗,口蹄疫苗、羊快疫、羊猝死、羊肠毒血症三联苗以及羊链球菌苗等。养羊者应根据当地的疫情选择疫苗进行注射。76-什么时间注射疫苗最合适?青年羊与成年羊任何时间均可注射疫苗…  相似文献   

3.
通过抗体监测及时掌握动物疫病流行规律和疫情动态,检测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完善免疫程序,提高畜禽对疫病的抵抗力,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更有效防制各种传染病提供有力的保证。为及时掌握禽流感免疫效果,提高群体保护能力,严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血凝、血凝抑制试验被广泛地应用于检测各种家禽的禽流感抗体。笔者在检测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在甘肃高山细毛羊育成后,通过70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建立了一套疫病检疫、消毒、寄生虫病、羊传染病等综合性防制体系,确保了该站绵羊育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天峻县畜疫防制部门对易感动物进行春秋两次预防注射,有效防止了本病的发生。但在疫苗注射过程中,牲畜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轻者精神沉郁、厌食、呕吐、体温升高、腹泻,重者迅速发病、骨骼肌痉挛、唾液腺分泌增加、呼吸困难、患畜僵直或休克、循环衰竭而猝死。因此,在重大动物疫病防制中,必须做好牲畜口蹄疫疫苗过敏反应的预防和救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口蹄疫具有高度传染性,对养猪业危害极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各级政府也极为重视该病的防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防制牲畜口蹄疫工作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规模猪场在口蹄疫防控中一般多采用预防注射,隔离封场,消毒、减群等技术进行预防,在发生疫情后常采用有限扑杀、局部封锁、紧急免疫注射、消毒等措施加以控制.在这里,我们就消毒环节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防制主要靠搞好清洁卫生和消毒,采用完善的免疫程序和接种疫苗。现将我场的一次疫苗接种免疫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紧急预防注射 已发生猪传染病的邻近地区,进行紧急预防注射。有猪瘟流行的地区,对没有症状及体温正常的猪只也可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作紧急预防注射。如猪只头数少而疫苗数量多,注射剂量可以增加1倍,但注射1头猪要换1只消毒过的针头。同样,在已流行猪丹毒的地区,也可酌情地使用猪丹毒弱毒菌苗来进行紧急预防注射。  相似文献   

9.
<正> 根据鸡群抗体消长规律,适时对鸡群进行免疫,使鸡群产生足够的特异性抗体以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是疫病防制工作中的重要手段。同时,疫苗的接种,必须和严格的消毒及防止早期感染等其它综合性防疫措施结合起来,才有可能使疫病得到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10.
圈养山羊是开展肉羊规模化商品生产的主要途径,是一种养羊业技术进步的具体表现。圈养羊不仅可以降低消耗,提高生产力,而且可以减少在放牧中的面污染,改善卫生环境,减少疫病。但山羊一旦圈养,便会发生与放牧时不同的疾病。在《马头山羊饲养与疫病防治技术规范》研制过程中,对圈养山羊疾病综合防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与研究。其关键技术措施应当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和驱虫,定期防疫注射,防止疫病传播。此外,还要加强饲养管理,加强运动,加强各类饲草饲料的合理搭配,减少各类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确保山羊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1 接种疫苗 按期以规定的剂量注射魏氏梭菌多价苗、“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及布氏杆菌苗饮水免疫等来预防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猝疽、口蹄疫、布氏杆菌等传染病的发生。山羊除搞好以上疫苗免疫外,还应注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以预防该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山羊是一种群居行为很强的动物,必须加强饲养管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除了采取平时的定期驱虫、定期栏圈消毒等措施,笔者在山羊饲养的实践和调查中,认为应着重加大对山羊口疮、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羔羊痢疾等四种常见传染病的防制。  相似文献   

13.
猪瘟疫苗注射是防制和消灭猪瘟的有效措施。我国目前使用的猪瘟兔化弱毒苗效果好、安全可靠。接种后第四天起产生免疫,维持一年半以上。在猪瘟流行区注射疫苗可迅速控制疫情,在安全区则起预防作用,然而不按操作规程进行预防注射的现象颇为普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防疫质量,应引起重视。本文就此谈些看法,供防疫员在防疫工作中掌握和参考。一、消毒(包括注射部位和针具的消毒) 按规定注射部位必须用3—5%的碘酒或70%的酒精注射部位涂擦,注射后再涂以碘酒,但在实际注射中有的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不消  相似文献   

14.
目前,山东潍坊地区兴起了"养羊热",大家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羊的抗病力,增加经济效益呢,笔者建议广大的养羊朋友采取以下四项措施:1接种疫苗定期以规定的剂量注射魏氏梭菌多价苗。用"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及布氏杆菌苗饮水免疫等预防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猝疽、口蹄疫、布氏杆菌等传染病的发生。山羊除搞好以上疫苗免疫外,还应注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用以预防该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免疫制度建立1.1疫苗验收品控对疫苗验收、免疫接种进行监督检查,任何人不得阻拦,不得隐瞒不报。进场疫苗包装需经过喷洒消毒方可入场。1.2疫苗质量确认确认功效:注射后定期对抗体水平进行检测(按照技术部下发标准执行);确认有效期:保证疫苗在有效期内使用。1.3免疫时间免疫时间遵循养殖场下发的免疫程序表执行。  相似文献   

16.
免疫预防是目前动物疫病流行地区控制疫病的主要手段,在免疫的同时选择良好的监测手段,建立和执行可行的免疫监测程序,来优化免疫程序并确保免疫效果,才能最终达到控制疫病的目的。专家指出,目前各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都设有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均可开展免疫监测,可为广大养殖场(户)进行免疫效果评估,以帮助他们及时洞察风险并及时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规避损失。广大养殖场(户)最好选择水平较高、相对固定的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建立本场主要疫病免疫抗体动态变化的标准曲线,使免疫工作更有的放矢、更有效,对于更好地搞好本场的疫病防疫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是十分有意义的。重视对种畜(禽)群的健康监测和系统防制,有利于改善种畜(禽)群体的健康状况,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免疫监测工作是建立科学免疫程序,消灭和控制畜(禽)病发生的必要手段。一个科学的免疫程序制定取决于许多条件,每一个条件的弃取都离不开免疫监测,而免疫的成败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疫苗的种类、质量、用量、保存、运输及稀释液的酸碱度等。又如饲料组合蛋白质含量、幼龄动物舍内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密度过大等都可能影响免疫效果,所以在免疫时不能只看到是否免疫、何时免疫、免疫次数、间隔时间、疫苗种类,还要看实际效果。通过免疫检测发现免疫不符合标准时,应寻找原因,进行综合判定并着手解决,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畜(禽)群的综合防制措施,才能不失时机地搞好防疫灭病工作。因此,建立合理的免疫监测制度,开展免疫抗体监测工作,已经成为我们当前畜禽生产中急需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1982年以来,我们在防制猪瘟工作中,认真分析疫情发生情况与规律,改进春、秋两季免疫的传统制度,实行“春季一次全面预防注射、月月补针”新制度。一、改革的依据第一,我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安全可靠。注射有效的疫苗后可获得90%以上的保护率。第二,猪瘟兔化  相似文献   

18.
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有呼吸障碍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布鲁氏菌等,此病主要表现为流产及早产、死胎、胎儿干尸化、产仔不足、弱仔和长期不发情或屡配不孕。防治主要采取预防接种措施,对常发的几种传染病引起的繁殖障碍病可采用相应的疫苗预防,发病严重的猪场要加强免疫次数和防疫密度,定期进行血清抗体监测,对疫苗效力及免疫效果进行评价,以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疫用药计划,开展特定疫病的防制净化,淘汰带病母猪、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免疫预防是目前动物疫病流行地区控制疫病的主要手段,在免疫的同时选择良好的监测手段,建立和执行可行的免疫监测程序,来优化免疫程序并确保免疫效果,才能最终达到控制疫病的目的。专家指出,目前各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都设有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均可开展免疫监测,可为广大养殖场(户)进行免疫效果评估,以帮助他们及时洞察风险并及时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规避损失。广大养殖场(户)最好选择水平较高、相对固定的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建立本场主要疫病免疫抗体动态变化的标准曲线,使免疫工作更有的放矢、更有效,对于更好地搞好本场的疫病防疫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是十分有意义的。重视对种畜(禽)群的健康监测和系统防制,有利于改善种畜(禽)群体的健康状况,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免疫监测工作是建立科学免疫程序,消灭和控制畜(禽)病发生的必要手段。一个科学的免疫程序制定取决于许多条件,每一个条件的弃取都离不开免疫监测,而免疫的成败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疫苗的种类、质量、用量、保存、运输及稀释液的酸碱度等。又如饲料组合蛋白质含量、幼龄动物舍内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密度过大等都可能影响免疫效果,所以在免疫时不能只看到是否免疫、何时免疫、免疫次数、间隔时间、疫苗种类。还要看实际效果。通过免疫检测发现免疫不符合标准时,应寻找原因,进行综合判定并着手解决,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畜(禽)群的综合防制措施,才能不失时机地搞好防疫灭病工作。因此,建立合理的免疫监测制度,开展免疫抗体监测工作,已经成为我们当前畜禽生产中急需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急性、烈性和接触性传染病,一旦发生该病,应立即采取扑杀、隔离、消毒及无害化处理措施,平时要做好小反刍兽疫的免疫预防注射工作。本文从PPR病原学入手,对PPR弱毒疫苗、基因工程苗、RNA干涉技术、DIVA疫苗进行了综述,并对PPR疫苗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