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卫东 《中国猪业》2013,(Z2):169-17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养猪产业发生了可喜的进步,先后诞生一些大型养猪企业如温氏、雏鹰、罗牛山、牧原、雨润、双汇、金锣、天兆、光明等,出栏肥猪达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温氏出栏超过千万头,成为中国养猪行业的超级航母。总体来说,我国的规模养猪产业由开放初期的几乎为零,发展到现在的约60%(存栏基础母猪50头以上),应该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我国生猪产业总体生产水平并不很高,盈利能力不够强,一些规模化养猪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也陆续退出,有人认为是疫病因素,有人认为是管理因素,也有人认为是市  相似文献   

2.
养猪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之一,近年来,通过与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新技术的融合,焕发出勃勃生机。随着我国畜牧业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大型养殖企业逐步开始将智能化设备应用到养猪生产中,养猪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开始逐渐解放生产力。本文就智能化养猪设备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养猪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2020年饲料禁抗,寻找替抗饲料迫在眉睫,试验证明微生物发酵饲料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的环境友好型饲料替抗、减抗作用明显,为此,将介绍微生物发酵饲料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目前的养猪生产格局中,无论是猪场数量还是出栏数量,年出栏50~3 000头的中小规模养猪在我国养猪生产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中小规模猪场数量的迅速增多预示着其将成为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但中小规模养猪在生产中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养猪技术指导与跟踪服务过程中,广泛与养猪专业户接触,发现有的农户养猪成本偏高,疾病多,出栏率低,直接导致养猪效益低,严重影响了农户的养猪积极性。现就农户养猪过程中消毒和防疫方面存在的问题列举如下。1消毒在养猪生产中,搞好猪栏舍、用具以及猪体表的消毒,是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和消灭猪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胜过治疗,消毒可以减少投药,  相似文献   

6.
低蛋白饲料具有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猪只蛋白消化利用率和改善猪只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等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养猪生产中。文章综述了低蛋白日粮对养猪产业、猪只生产性能、猪肉品质和猪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阐述了低蛋白日粮在养猪生产中的饲养效果,旨在为低蛋白日粮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农村养猪不仅指农户养猪,还包括与农场、工厂、果园、蔬菜基地、鱼塘、饭店等有关的城镇郊区群众居民因地制宜的小规模养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养猪生产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但农村养猪在我国养猪业中还是最主要的形式。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养猪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发现农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养猪科技进步很快,对今天与未来的养猪产业必然造成深远的影响.能够适应并采用新科技的养猪生产业者将会有更大的成功机会;但是,新科技并不是一蹴而就,养猪生产者必须消化吸收并有效应用新科技,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下面特向广大业界朋友介绍发酵床养猪技术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养猪业在发展规模大小问题上一直争议很大,有人主张发展规模化养猪,认为规模化就是现代化,是中国养猪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有人主张从中国国情实际卅发,以农户为主体,发展适度规模养猪.因为养猪是农民长久以来就从事的传统产业,农民由于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能够从事的产业并不多.现在,由于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已经跌倒成本线以下,许多小农户已经知难而退,选择了放弃了养猪.  相似文献   

10.
汪嘉燮 《猪业科学》2007,24(5):58-58
过去在我国养猪界翻译Swine Industry时,一般都译成“养猪工业”或“工厂养猪”。工厂养猪这个词实在是存在着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和问题的。我们在实践中已经深深的体会到工厂化养猪这个词是不太确切的,因为工厂化养猪是一种新的生产体系,与农牧结合或是生态养猪不同。但是养猪生产中的生产手段和生产对象又是猪这样的生物,  相似文献   

11.
杨慧杰 《养猪》2023,(5):45-49
养猪产业在畜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全球肉类生产行业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当前,养猪产业已经形成了以规模化养殖为主、中小型养殖为辅的产业格局,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猪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但不容忽视的是养猪产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包括疾病频发、环境污染、饲料安全隐患以及生产效益不稳定等。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深入分析,阐述了养猪业现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旨在为制定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发酵床养猪的优势与弊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床养猪是近几年日本、韩国等地处亚寒带地区国家兴起的新兴养猪技术,又称为“自然养猪法”或“生物环保养猪法”,在养猪圈舍内利用高效有益微生物与垫料建造发酵床,猪将排泄物直接排放在发酵床上,利用生猪拱掘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耙,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发酵微生物菌落的分解发酵,使猪粪、尿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该项技术是一种无污染、无排放、无臭气的环保养猪技术。  相似文献   

13.
汪嘉燮 《猪业科学》2007,24(5):58-58
过去在我国养猪界翻译Swine Industry时,一般都译成"养猪工业"或"工厂养猪".工厂养猪这个词实在是存在着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和问题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枢纽的畅通发达,我国农村农业产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农村经济中养殖产业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养猪作为农村养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形势较好,农村中小型养殖户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由于农村养殖户缺乏专业的养猪知识,养殖方式过于传统化.本文主要是从当前农村养猪存在的问题着手进行分析,针对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5.
发酵床养猪技术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酵床使用的培养基源自自然界土壤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通过进行筛选、培养、扩繁,建立有益微生物种群,然后根据它们生长所需的营养要求,配置出人工培养基(即按一定比例将微生物母种群、木屑、有机质及营养液进行混合、发酵形成有机垫料),让有益微生物在这种人工创造的有机垫料中大量繁育,然后充分发挥这些功能微生物的作用,将动物粪便、尿水等有机废物充分消化、降解掉。而发酵床养猪技术就是在经过特殊设计的猪舍里,填入上述有机垫料,再将仔猪放入猪舍。猪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这种有机垫料上面,猪的排泄物被有机垫料里的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短期内不需对猪的排泄物进行人工清理,减少了粪便尿水向外界排放,另一方面细菌大量繁殖所产生的部分茵丝蛋白被猪食用,补充了饲料中的蛋白来源。最终实现零排放、无污染,生产优质猪肉,达到提高养猪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目的。发酵床为提倡生态养猪,为解决集约化养猪中存在的一些弊病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但要使发酵床养猪技术在我国得到良好的发展,还需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文就发酵床养猪技术进行了综述,尤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养殖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养猪业同时也是资源消耗量较大的产业,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当前在养猪业中也面临着一系列资源和环境方面的问题,所以当前人们都十分重视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要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依赖于低碳养猪和标准化养殖,只有依靠低碳养猪和标准化养殖,养猪业才能够消耗更少的资源并且获得更好的效益.因此本文就低碳养猪与标准化养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发酵床养猪的技术原理和优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发酵床养猪的技术原理 在养猪圈舍内利用一些高效有益微生物与垫料建造发酵床,猪将排泄物直接排在发酵床上,利用生猪的拱掘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耙,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发酵微生物茵落的分解发酵,使猪粪、尿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发酵床养猪的技术原理与农田有机肥被分解的原理基本一致,关键是垫料碳氨比与发酵微生物的选择。其技术核心在于“发酵床”的建设和管理,可以说,“发酵床”效率的高低决定了该养猪法经济效益的高低。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养猪大国,猪存栏量及出栏量约占全球的50%。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养猪科技的不断提高,规模化养猪所占的比例会逐渐增多,传统的农村散养猪所占比例会逐渐减少,这是我国养猪产业化发展的第一步。特别是自2006年6月份以来,肆虐多省的“高热病”,使很多以散养为主的养猪户遭受很大的经济损失,从而退出了养猪界,在某种程度上看更是自然淘汰的结果,也实现了自然向规模化猪场的转变。然而要实现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提高良种瘦肉型猪的售价,实现赢利,必需选择品质优良的种猪,因此发展种猪产业是实现养猪产业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中国养猪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的形式下,种猪生产企业必须实施有效的品牌战略,培养并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求生存求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和人们对动物食品需要量的增加,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同时,养猪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猪群之传染病病种日益增多,病情日趋复杂,养猪业所受威胁日益加大。“养猪日趋艰难”的呼声不再是少数人的呐喊。近年,我去泰国学习标准化养猪技术半年,根据泰国的养猪情况,结合我国的实际,针对养猪难和食品安全这两个问题,我认为应该从养猪模式上考虑来解决:发展标准化养猪模式,促进养猪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19,36(1):38-40
生态养猪的实质是建立起优质高效、安全无公害、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现代养猪生产模式。发展生态养猪有助于实现动物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为人类提供安全、优质、无公害的动物源性食品,保障人类的健康。文章介绍了生态养猪的内涵、我国常见的生态养猪模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