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物,它具有早熟、丰产、栽培季节性要求不强、可广泛种植的特点。在轮作中既是禾谷类作物的良好前作,又可作为优良的间套作物。特别是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可以提早上市,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了不断提高我场农民种植业收入,结合我场前种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场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香日德农场具有作物高产的生态条件优势,但由于种植业结构不合理,土壤肥力下降,发挥各种资源优势,所以,从农场实际出发,转化种植业结构是搞活 场农业经济的有效措施。优化后粮食的、产作物和其他作物的种植比例为6.5:3.0:0.5,平均亩效益可增加44.89%,增收115.5万元。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划分为成5个作物生产生态区,包括东部山区作物生态区、辽东半岛作物生态区、中部平原作物生态区、西部低山丘陵作物生态区、西部风沙丘陵作物生态区,然后从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种植制度的基本内涵出发,通过对辽宁省目前种植业结构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辽宁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所面临的问题、5个作物生态区近年来的种植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提出各作物生态区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4.
徐洋  张夏  王克  张峭 《农业展望》2023,(2):47-52
种植业保险作为一项支农惠农政策,在分散转移种植风险、弥补参保种植户损失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指标无法直观体现种植业保险对参保作物损失的保障程度,因而采用保险赔款与参保作物损失的比值作为衡量种植业保险的保障贡献指标,并将保障贡献这一指标拆解分析;作物损失测算存在“加总偏差”问题,因而通过估算小尺度区域参保作物损失的方式计量参保作物损失。以部分代表性省份主粮作物为例,测算了参保作物保险费率和种植业保险对该参保作物的保障贡献,并将测算的保障贡献结果与调研所得参保农户主观感受的保障贡献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近些年种植业保险保障贡献有所提升,但保障程度仍不太高,约为三成,低于预期;保障贡献的提升受赔付率、保险费率乘数和保障深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基于此,提升种植业保险保障贡献,将来要不断提升种植业保险的保障深度和种植业保险费率的精算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前各地和一些文章用"粮经比”来反映种植业结构现状、调整趋势的总体状况."粮经比”是指粮食作物面积和除粮食作物以外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作物面积的比例关系.据我们了解,各地对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作物包含的范围并不统一,出入较大.因此,一些地方的"粮经比”相互之间缺乏可比性,不能确切地反映种植业结构的实际情况. 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对农作物的统计,将农作物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它农作物三大类.粮食作物包括小麦、稻谷、玉米、高粱、谷子、大豆、薯类和其它杂粮.经济作物包括棉花、油料、麻类、糖料、烟叶、药材和其它经济作物.其它作物包括蔬菜、瓜类、绿肥和饲料作物. 由于鲜果经济效益比较好,鲜果生产一般都占用农田(园田),在分析农田种植业结构时不少地方将鲜果也列入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作物”.由于干果生产一般不占用农田,在分析农田种植业结构时不应纳入考虑范畴. 目前,各地反映种植业结构状况"粮经比”的统计口径和内容可分为4种类型.第一种是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面积之比;第二种是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其它作物面积之和的比;第三种是粮食作物面积与耕地面积减去粮食作物面积之比;第四种是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其它作物、鲜果面积之和的比.我们认为,第四种统计口径比较适合当前我国种植业结构的具体情况和目前大部分地区实际统计分析口径.建议国家和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在分析种植业结构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选用比例关系,统一统计口径.面积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播种面积或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6.
基于作物生态足迹的江苏省市域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各地市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作物生态足迹模型和作物生态可持续指数计算并分析2014年江苏省13个地市的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情况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江苏省种植业处于生态盈余状态,各地市种植业都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具体表现为:作物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均表现为由苏北向苏中、苏南递减的趋势;各地市的作物生态可持续指数都大于0.5,其区域差异为苏南地区好于苏中和苏北地区,苏南的无锡、常州、苏州、镇江和苏北的宿迁的种植业处于强可持续性状态,其余地市处于弱可持续性状态。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观点出发,分析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后,蔬菜、花卉高产带来的大量作物秸秆对农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为了有效处理作物秸秆,降低秸秆对农田生态环境和滇池水体的污染,特进行了本试验。结果表明,"榕风1号"生物菌剂处理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可使作物秸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是世界上栽培比较广泛的粮菜兼用型作物,可鲜食,还可以加工成多种食品。种植马铃薯还是农民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首选的一条致富之路,而且,马铃薯收获后,还可以复种各种蔬菜、早熟大豆、向日葵等作物。  相似文献   

9.
种植业是百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和调整种植结构是促进农业标准化和正确缓解贫困的重要方法。气候因子是影响作物种植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百色现存主要作物和地区气象数据的综合处理,研究了影响种植业的主要气象因素,并分析了种植业的结构。本文对百色市现有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新增种植业的规划具有指导意义,对于百色市推进农业标准化以及精准脱贫等重点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马铃薯是世界上栽培比较广泛的粮菜兼用型作物,可鲜食,还可以加工成多种食品。种植马铃薯还是农民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首选的一条致富之路,而且,马铃薯收获后,还可以复种各种蔬菜、早熟大豆、向日葵等作物。  相似文献   

11.
<正> 三、籽粒苋纳入种植业结构的意义本地区种植业中作物类别单调,仅常见的粮食、油料、经济三类作物。随着对粮食提高质量的要求及饲料作物纳入种植业体系以大力发展畜牧业的要求。籽粒苋作为一种理想的粮、饲兼用作物更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作为谷物营养成分添加剂的意义。由于籽粒苋籽粒含蛋白质16%以上,赖氨酸及脂肪含量均高,故是难得可贵的优质  相似文献   

12.
鱼静  徐文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250-12252
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阿克苏绿洲种植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978-2007年,种植业结构由粮食作物为主的一元结构逐渐向粮、经、饲、果等多种作物并重的多元结构发展;种植模式由单作向多种作物复种、间套作多样化发展;农田化肥施用、灌溉面积均大幅增加。针对其演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河北省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更加理性化和规范化,增加结构调整的可操作性,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决策支持系统,以科学、理性地调整河北省种植业结构。在本系统中输入作物播种面积、产量、价格等相关数据后,就可以得到既定结构下河北省的种植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灰色关联和回归分析法测算1978-2012年贵州省农业内部各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程度,结果显示:种植业影响作用最大,畜牧业次之,林业作用很小,而渔业不显著.选取种植业,对其内部各作物产值进行广义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谷物及其他作物对种植业产值增长影响最大,蔬菜、园艺作物次之,水果、坚果、饮料、香料作物影响较小,而中药材影响最小.基于结论,提出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多元化种植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黄河三角洲种植业基本上沿袭传统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属于以粮棉为主的单一脆弱性种植业系统。多元种植是根据三角洲土壤质地和肥力,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能源作物-纸浆作物"等组成的复合种植业结构。它构成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6.
<正> 美洲斑潜蝇是一种新发生的害虫,1998年在我场温室大棚中少量发生,1999年冬季造成危害,部分棚菜损失严重。我们采取以下防治方法,取得较好效果。 1、消灭虫源 前茬作物拉架后,将作物的残体、叶茎、蔓及时从棚室中清理出去进行深埋,最好用火烧掉。  相似文献   

17.
生产实践证明,种植业实行间作套种,既可充分利用土地、光能、空间和有效生长期,又能提高几种作物的单位面积的总经济效益,更便于有效抑制和减少病、虫、草对某单一作物的危害,实乃栽培上的良法,应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 十五”期间 , 农业科技工作要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 重点组织实施 " 十大科技行动” , 解决 100项左右的重大农业关键技术 . 一、实施作物良种科技行动 , 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 以优质高产作物新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为重点 , 加快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 开发节本增效技术 ,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 , 促进种植业生产和产品标准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产业化 .  相似文献   

19.
以衡水市为例分析了河北低平原干旱缺水区作物种植和水资源利用现状,提出了以水资源平衡利用为核心的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方案。方案表明,压缩耗水多的小麦、玉米面积各20%和40.2%,稳定棉花和果菜面积,增加甘薯类旱作高效商品性作物,既可维持水资源的持续利用,种植业人均收入还可增加22.9%。  相似文献   

20.
大灾之年种植业生产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情况 ,抗灾应变技术 ,市场行情变化对种植业作物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指出研究分析大灾之年种植业生产实践对进一步推进种植业产业发展、增强种植业综合竞争能力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提出提高农业综合抗灾能力是种植业稳步发展的基础 ;培植主导特色优势产业是增强种植业竞争力的前提 ;及时准确预测市场行情是种植业增收的重要保证 ;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是提升种植业产业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