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采用黄麻纤维作为摩擦材料增强相,探讨了黄麻纤维长径比对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对磨损表面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麻纤维长径比对摩擦因数均值的影响不十分明显,只是当长径比为15:1时,摩擦因数均值略高于其它长径比情形;比磨损速率总和随着纤维长径比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在长径比为15:1时磨损率取得最小值,即2.95×10~(-7)cm~3·N~(-1)·m~(-1);粘着磨损及疲劳磨损是黄麻纤维增强摩擦材料磨损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一、离合器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1.摩擦衬片打滑离合器在结合状态时,主动盘与从动盘之间相对滑转,发动机的动力就不能正常传递出去,此时机车起步缓慢、爬坡无力,行驶速度不能随发动机转速增加而提高。打滑严重时,摩擦衬片还会因过热而冒青烟,并伴有一种烧焦的气味。1.1踏板自由行程过小。机车使用过程中,会因摩擦衬片的磨损而使踏板自由行程逐渐变小,并导致摩擦衬片不能同压盘与飞轮充分贴合,从而产生滑转。此时,应按规定  相似文献   

3.
<正>一、农机离合器常见故障1.摩擦衬片烧蚀硬化如果从动盘长时间滑转就会将摩擦衬片烧蚀硬化,并导致压盘弹簧、分离杆受热变形,失去原有的工作性能。另外,摩擦衬片磨损过薄后,还会使铆钉头凸出,拉伤飞轮或压盘工作表面。以上都会引起摩擦衬片打滑。因此,应对损伤的零件进行锉刮、车削或更换。2.摩擦衬片打滑离合器在结合状态时,主动盘与从动盘之间相对滑转,发动机的动力就不能正常传递出去,此时机车起步缓慢、爬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制备了由椰纤维为增强纤维的树脂基摩擦材料,使用定速摩擦试验机测试其摩擦磨损性能,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摩擦因数及磨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质量含量为6%加捻椰纤维增强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高速电力机车用制动摩擦副产品特性,并从产品物理力学性能要求、设计参数、摩擦磨损性能等方面进行制动匹配性研究,提出制动摩擦副性能设计原则,借助检测设备对制动摩擦副的物理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和匹配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国产制动盘与进口制动盘硬度相当,对应闸片的密度和硬度基本一致,摩擦副的密度和硬度匹配基本一致,在不同工况下国产制动摩擦副的平均摩擦系数均高于相同试验条件下的进口制动摩擦副,而对应的制动盘最高温度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6.
以几种常用金属材料(45#、25CrMn、40CrNiM)o组成摩擦副作为研究对象,在油润滑条件下采用M-200型磨损试验机进行试验,研究了不同滑动速度和正压力条件下摩擦副之间的摩擦磨损规律。试验结果表明:25CrMn与45#组成摩擦副时结合效果最好,具有较好的摩擦磨损性能;在滑动速度较低时,对摩擦副施加的载荷是影响摩擦副间摩擦因数的主要因素;摩擦副间主要磨损形式是粘着磨损,但随摩擦副间接触压力和滑动速度的增加其磨损机制逐渐由粘着磨损向磨粒磨损和剥落磨损转化过渡。  相似文献   

7.
一、离合器的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 1、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解决办法:(1)3个分离杆球头不在同一工作面上.离合器分离时,部分弹簧不能充分压缩,离合器也不能彻底分离.应按规定要求将3个分离杆调整在同一平面.(2)新换摩擦衬片过厚.此时离合器踏板踩到底也不能使摩擦衬片彻底分离,可更换标准的摩擦衬片,或在离合器盘与飞轮间加适当厚度的金属垫片.(3)分离杆球头磨损严重或踏板自由行程太大.此时,离合器踏板的工作行程减小,离合器不能彻底分离.应正确调整分离杆球头与分离轴承间隙.(4)变速箱第1轴与发动机飞轮轴轴承孔不同心.此时第1轴易变形,并导致摩擦衬片与分离工作面不平行,即使离合器踏板踩到底,摩擦衬片与飞轮或压盘仍有接触而不能分离彻底.应检查第1轴承孔和飞轮轴承孔磨损是否超限,从动盘摆差是否过大,曲轴轴线同飞轮工作面是否垂直,同时,还要检查或校正第1轴.(5)有的机车离合器从动盘有正反之分,安装时不能装反,否则会造成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或不能结合.(6)从动盘不能与飞轮或压盘分离.由于安装时摩擦衬片湿度大或机车长期停放等原因,从动盘会与飞轮或压盘锈粘在一起,造成踩下离合器踏板不能切断动力.可让机车挂低速档行驶,同时,踩下离合器踏板并加制动的办法,使被锈粘的摩擦衬片强行分离,必要时将离合器拆开检修.(7)从动盘钢片变形.离合器经长期使用或因打滑而过热,会使从动盘钢片翘曲变形,引起摩擦衬片偏磨和分离不彻底.此时,应校正从动盘钢片,必要时予以更换.(8)双片式离合器的中间压盘调整螺钉调整不当.有的机车采用双片式离合器,若中间压盘调整螺钉的间隙不对或不一致,会使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相似文献   

8.
农用车或拖拉机的制动毂在行驶时发烫是比较严重的故障征象和事故隐患。其常见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1.制动摩擦衬片与制动毂的间隙太小或踏板自由行程间隙过小,甚至没有间隙,使摩擦衬片与制动毂接触频繁、长时间相擦而发烫。排除方法:精心按有关标准调整好上述间隙及自由行程。2.制动器及其操纵机构各铰接点由于不注意润滑而锈蚀卡滞,使制动蹄无法回位、制动器不能完全分离。排除方法:一定要做到定期润滑制动器和操纵机构各铰接点,确保它们随时处在良好的润滑状态。3.回位弹簧变得太软或折断、脱落,造成制动分离不彻底。排除方法:及时更换优…  相似文献   

9.
运行中的高速列车,轮轨间横向与径向相对摩擦运动会对轮轨产生不可忽视的破坏作用。本文以车轮钢CL60和钢轨钢U71Mn的单一金相组织试件为研究对象,使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了不同滑动速度和不同接触应力下轮轨材料的滑动磨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滑动速度和接触压力下,单一金相组织轮轨摩擦副的平均摩擦系数或磨损率随金相组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同组织摩擦副的平均摩擦系数或磨损率小于相异组织摩擦副的平均摩擦系数或磨损率;随着滑动速度或接触应力的增大,轮轨平均摩擦系数或磨损率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利用数值模拟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不同刀具楔角、耕作深度和土壤-耕具间摩擦因数对切削阻力的影响,及切削过程中土壤裂纹的扩展形态。模拟结果表明:当楔角一定时,随着耕深和摩擦因数的增加,裂纹长度随之增加且趋于平缓;当楔角和耕深不变,摩擦因数不同时,裂纹形态的扩展趋势不同;当楔角为20°,耕深为10cm,摩擦因数为0.45时切削力较小;而当楔角为25°,耕深为20cm,摩擦因数为0.70时切削阻力较大。楔角、耕深及土壤-耕具间摩擦因数都是影响耕作过程切削阻力大小的因素,而且因素间的交互影响不可忽视。不同因素水平下土壤切削过程产生的裂纹形态及切削力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11.
采用销-盘摩擦磨损实验机对S50MC型船用柴油机气缸套-活塞环摩擦副进行了磨合磨损试验,在定载荷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处于磨合期内的气缸套-活塞环在浸油润滑和滴油润滑两种方式下运转的摩擦系数、磨损失重及磨损失重率、表面粗糙度等参数。结果表明:采用多个参数综合评定气缸套-活塞环的摩擦磨损及润滑过程均具有一致性;试验条件不同,摩擦副磨合磨损性能存在较大差异;浸油润滑方式下摩擦副的磨合质量优于滴油润滑方式下的磨合质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技术沉积了CrN薄膜,并考察了在不同偏压下薄膜的表面形貌、相结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随着偏压的增加,CrN薄膜表面颗粒逐渐变少,表面粗糙度降低,结晶度增大,偏压为-100V的CrN薄膜具有致密的表面结构,较高的硬度,最佳的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温化学渗硫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渗硫层,采用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渗硫层在定载荷和变载荷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三维轮廓仪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分析了渗硫层的形貌、结构、物相组成及其磨痕形貌.结果表明,渗硫层摩擦过程中硫元素会向对偶件扩散,并生成具有润滑作用的氧化物,摩擦系数一直很小.渗硫层减摩耐磨效果明显,有效改善钢的粘着磨损特性.  相似文献   

14.
冻融作用是强风化作用,显著改变土物理、力学性质,影响寒区构筑物安全性和耐久性。通过比对分析冻融后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表明试验材料和方法是试验结果差异主要成因,尤以孔隙率和内摩擦角差异性最显著。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时,应结合实际气象资料确定温度控制模式,采用模型比尺选取温度变化范围和速率,与实际气温变化吻合。由于土体冻融过程复杂性,开敞和封闭系统下冻融过程对土体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低碳钢表面渗碳及其耐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耕作部件主要以摩擦磨损失效,为改善耕作部件工作时的耐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对20钢表面渗碳以及淬火和低温回火处理,并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渗碳层组织以及渗碳层与基体的结合状况,X射线衍射分析渗碳层物相组成,显微硬度计测定了渗碳层硬度,在磨粒磨损试验机上对渗碳层的耐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钢渗碳后经过淬火和回火可以得到与基体结合良好的表面耐磨层,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其耐磨性能是不处理的试样的5倍。经过处理以后的低碳钢的耐磨性能不仅取决于材料表层的硬度,而且与材料的韧性相关。20钢表面渗碳后可以作为耕作部件材料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SJ—0.4/2遥控索道闭合牵引索和摩擦卷筒的力学分析,探讨其磨损机理,提出工程上适用的减磨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原位接触反应法制备了TiC/ZA43复合材料,并对其在干摩擦和预先滴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摩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还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磨损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进而对材料的磨损机理作为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随着TiC质量分数的增大,TiC/ZA43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提高,ZA43合金的磨损机理是以严重的犁削和磨损为主,而TiC/ZA43复各材料的磨损机理则以轻微的犁削和氧化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18.
唐亚丽  赵伟  卢立新  仇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752-18753,18765
[目的]研究增塑剂的浓度、干燥温度对大豆蛋白膜性能的影响,以提高膜的阻油性能与机械性能。[方法]以大豆分离蛋白为成膜材料,通过改变增塑剂浓度(1%、2%、3%)以及干燥温度(50℃、60℃、70℃),测定透油系数、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析增塑剂浓度、干燥温度对膜机械性能和阻油性能的影响。[结果]增加增塑剂用量可提高膜的断裂伸长率、降低膜的抗拉强度,但是对阻油性能影响不明显,适宜的增塑剂浓度为2%;对膜液进行热处理,可以提高其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但会造成透油系数增加,适宜的成膜温度为60℃。[结论]该研究改进了大豆蛋白膜的阻油性能与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9.
碳纤维填充PTFE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碳纤维为填料制备PTFE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与45#钢对摩时的摩擦磨损性能,并探讨了其磨损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能提高PTFE的硬度,碳纤维/PTFE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明显优于纯PTFE.当碳纤维含量较小时,其摩擦系数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碳纤维含量较高时,其摩擦系数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缓慢增大.摩擦表面SEM观察发现:纯PTFE材料的摩擦表面分布着较明显的犁削和粘着磨损的痕迹,而复合材料的磨痕较浅,这表明以碳纤维作为填料可有效地抑制PTFE的磨损.  相似文献   

20.
以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云杉(Picea asperata)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了40%甘油水溶液预处理木材经过温度分别为160、180、200℃,时间分别为2、3、4 h的不同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热处理材的平衡含水率、吸湿抗胀率、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结果表明,160℃甘油/热处理木材的平衡含水率高于素材和相同热处理工艺处理的未预处理材,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甘油/热处理木材的平衡含水率逐渐降低;在相同的热处理工艺下,甘油/热处理木材的吸湿抗胀率均大于未预处理的热处理材,并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甘油/热处理木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低于未预处理的热处理材,甘油预处理对毛白杨热处理材力学性能降低的影响大于云杉热处理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