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春甘蓝育种材料留种过程繁琐,若各环节管理不当易影响育种进程,甚至造成优良育种材料丢失。做好春选种株和秋播半成株的保存、定植、田间管理等关键管理技术,可以确保春甘蓝种质材料安全越夏,种株存活率从60%左右提高到90%以上,能充分满足授粉需求。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简称甘蓝,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其适应性强、风味独特,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我国甘蓝年  相似文献   

2.
“春丰”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利用“鸡心”9-2-3和“金早生”5—3两个自交不亲和系育成的春甘蓝一代杂种。它具有早熟、丰产、优质、整齐度好、播种期弹性大、抗先期抽苔等优点,可在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露地越冬栽培,4月中下旬供应市场,  相似文献   

3.
多用途生物培养箱,可以提供各种温度、湿度、空气通风、光照等参数条件。可以满足不同生物繁殖生长条件,广泛地应用生物、医药、科学研究、农业植物培养等领域。特别是在食用菌领域应用前景尤为广阔。如试管种保藏、试管种扩繁、出菇试验等。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常规的母种均为斜面试管种,制作时往往因试管和琼脂缺乏而困惑。几年来,笔者采用液体静止培养制作黑木耳母种,取得了较好效果。1987年制作液体母种54瓶,扩繁原种1540瓶;1988年制作液体母种71瓶,扩繁原种1990瓶;1989年制作液体母种72瓶,扩繁原种2050瓶。三年中又将上述原种共扩繁栽培种  相似文献   

5.
以甘肃临夏地区地方特色春萝卜品种白水萝卜、红斑鸠、月萝卜为例,总结提出种根繁殖后大株采种繁殖原种,小株采种繁殖生产用种的高海拔地区春萝卜良种扩繁技术。  相似文献   

6.
利用鸡心9-2-3、金早生5-3两个自交不亲和系作亲本,1983年育成了新的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春丰’。该品种具有早熟、丰产、整齐度高、播种期弹性大、抗先期抽薹等优良特性。‘春丰’先后在十余个省市推广,反映都很好。  相似文献   

7.
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结球甘蓝杂种优势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SR标记对23份春甘蓝自交系和29份秋甘蓝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春甘蓝自交系在遗传相似系数0.61处可以划分为极早熟和早熟2个类群.秋甘蓝自交系在遗传相似系数0.58处可以分为中晚熟群、中早熟群和中熟群3个类群.从上述材料中挑选15份代表性材料作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105个杂交组合,对其进...  相似文献   

8.
杨淑荣  许广波 《食用菌》1996,18(6):12-12
食用菌生产菌种是关键,母种分离及扩繁是菌种制作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母种分离方法的消毒处理需要将分离材料在0.1%~0.2%的升汞水中浸泡1分钟,而后用无菌水漂洗2次,不仅程序烦琐而且常在分离材料中留下残液,影响成活率。在母种扩繁过程中,左手拿2支试管,右手夹2个棉塞,还要拿一个接种铲,操作不便。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对母种的分离及扩繁进行了改进。 一、材料及方法 (一)试验材料 种菇,菇木,解剖刀,接种耙,接种架,酒精灯,70%酒精,培养皿,玻璃铅笔,PDA培养基,原始母种。  相似文献   

9.
以兴国九山姜为材料,研究多效唑在生姜试管苗快繁、壮苗、移栽及种质保存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生姜试管苗扩繁培养基中,附加1.5 mg/L多效唑可使试管苗增殖与壮苗同步进行,大大提高移栽成活率.在MS 8.0~10.0 mg/L多效唑的培养基中,生姜试管苗的种质保存期可延长至4~5个月.  相似文献   

10.
吴良俊 《食用菌》2001,23(4):42-42
食用菌母种的扩繁一般是利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或其加富培养基,装在试管中,高压灭菌,无菌接种,生产比较繁锁,高温易感染,特别是在扩繁草菇种时很容易引起细菌及酵母感染.  相似文献   

11.
以鄂马铃薯8号脱毒试管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0.01,0.05,0.10,0.20,0.30mg/L)对试管苗的生根、株高、叶片数和扩繁系数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20~25℃,光照时间16h/d,光照强度2000~3000lx,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NAA浓度为0.05mg/L时,鄂马铃薯8号试管苗的生根最多,株高和扩繁系数最高。认为"MS+白糖30g/L+琼脂5.5g/L+NAA0.05mg/L"为最佳培养基。  相似文献   

12.
根外追肥对提高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结实率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甘蓝一代杂种多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杂交制种,由于自交不亲和系存在自交不亲和障碍,繁种十分困难。前人曾利用在甘蓝花期喷一定浓度盐水+硼砂水溶液的方法来克服自交不亲和性,提高结实率,但此法繁殖的亲本不宜用来繁殖原原种。目前繁殖甘蓝自交不亲和系仍主要依靠蕾期人工授粉来获得自交种子,但自交多代易致使种子生活力衰退,引起繁种产量低、籽粒不饱满等问题。笔者在蕾期人工自交授粉的基础上,进行了根外追施磷、钾、钼、硼、锌肥的试验,以期提高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种子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保护野生资源和满足需求,以阴行草具有生长点的嫩茎段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生长点伸长培养、生长芽的生根培养、试管苗的生根继代扩繁培养,以及试管苗移栽与定植的研究。结果证明:1/2 MS+ZT 0.2 mg/L+IAA 0.4 mg/L+GA31.0 mg/L+蔗糖20 g/L是生长点伸长生长为生长芽的适宜培养基;1/2 MS+蔗糖15 g/L+IAA 0.1 mg/L+NAA 0.4 mg/L是生长芽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生根继代扩繁培养的适宜培养基;移栽成活率为96.7%,定植成活率为99.3%。定植试管苗当年正常开花,其他植物学性状与野生阴行草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前草莓无病毒组培苗繁殖体系建立尚不完善,生产上采用自繁自育,反复留种,致使种苗退化,病害滋生蔓延。本文主要介绍草莓"红颊"茎尖组培扩繁技术,快速繁殖大量优质草莓脱毒种苗,利于品种提纯和更新,防止退化与感病,提高草莓的产量与品质,为在生产中推广草莓脱毒组培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为防治蓟马为害马铃薯组培苗,降低蓟马对组培苗的污染,以石薯1号为试验材料,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吡虫啉、噻虫嗪药剂,研究不同药剂对蓟马的防治效果及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蓟马防治试验中,在MS培养基中添加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的药剂,可以有效降低试管苗根长、株高,且B1处理(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对试管苗生长抑制最显著;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 000~20 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000~4 000倍液,均可以有效防治蓟马,降低试管苗发病率,其中A1处理(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 000倍液)、B1处理(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B2处理(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的试管苗发病率均为0.00%,对蓟马防效较好。在药剂解除试验中,C3处理的根长、株高、节间距均显著高于C1处理,且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D3处理根长、株高均显著高于D1处理,且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说明在药剂培养基扩繁3次后,再采用无药剂培养基扩繁2次可以快速解除杀虫剂生长抑制作用,达到与正常植株同等的生长状况。因此,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 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均可以防治试管苗中的蓟马,且在采用无药剂培养基扩繁2次可以快速解除杀虫剂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常规的柑橘繁殖通常采用嫁接法来扩增,但这一方法增殖速度较慢,年增殖倍率仅为10倍左右,并且繁殖成活率深受季节限制,苗出圃周期比较长,难以在短时期内满足大量和快速增殖的要求。植物快繁技术是当今世界国内外农业科研和生产经营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是生物技术中最具实用价值的领域。目前,快繁技术主要包括无菌组织培养和非试管快繁技术两大类。它能克服传统嫁接繁殖受季节限制和增殖速度慢的不  相似文献   

17.
在春甘蓝(Brsslcadercea L)育种和品种选纯复壮工作中,为了获得适于春季栽培的优良植株,必须在生产田中进行选种。过去一般采用侧芽扦插的方法繁殖这些植株的后代。但近年来,由于病害日益严重,扦插成活率极低,而秋季播种,经济性状又不能得到充分表现,无法进行选择。我们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使这一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材料和方法 春甘蓝侧芽培养,一般待叶球经济性状充分表现之后,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将甘蓝叶球取下,剥去层层叶片,取出带有小芽的茎盘(图1见封3。)。然后将侧芽切下,用75%的酒精进行表面消毒,再转入饱和漂白粉清液中消毒15…  相似文献   

18.
扦插繁殖是保持植物优良性状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美国红枫快速扩繁的手段之一。本文针对如何提高美国红枫扦插成活率,利用低成本的基质材料,辅以合适浓度的激素等问题进行相关总结和探析,以期为大面积扦插繁殖美国红枫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内39号葡萄株系的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一个新育鲜食葡萄内39号株系,在原离体快繁技术基础上,改进取材时间和繁殖技术,同时配合试管苗绿枝扦插,经过9个月的繁殖,生产出2.32万株生产用苗。逐月统计了实际生产数,表明葡萄离体快繁技术确实可缩短育种年限,用于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20.
自交不亲和系繁殖杂交一代种子对发挥十字花科蔬菜杂种优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出现的一大批甘兰和白菜优良杂种一代组合都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的,在生产上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长期以来都是采用人工蕾期自交,相当费工,增加了杂种一代的制种成本。近年来,有些杂志报导过应用氯化纳处理克服甘蓝和白菜自交不亲和性,但在繁种生产上应用得不多,为此我们在1987年春季进行了氯化钠处理繁殖甘蓝和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6%的氯化钠水溶液喷花可以大幅度提高甘兰和白菜自交不亲和系花期自交的结实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