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以昆明西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在实地调查及现场走访的基础上,对整个分景区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进行调查,并分类统计相关的风景资源类别及数量,对其景观特征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最终通过评价分析结果,对景区风景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现状提出保护和整改意见,以进一步提升西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保护范畴。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入转型阶段,风景资源的利用和评价方法也成为当下的关注热点。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角度对风景资源评价方法进行研究,是一门综合的系统的科学,也可以为决策部门提供准确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云南民族村作为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公园,对传承云南传统民族文化起到积极作用。对云南民族村风景资源、游赏项目进行调查,依据国家标准对民族村内风景资源分为7个主类、13个亚类、22个基本类型;通过4个评价因素10个评价因子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云南民族村风景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提出利用和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风景资源,作为大自然留给我们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其重要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我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立以来,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通过学习研究国内外风景资源管理的成熟经验发现,目前在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管理这一领域,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依据国家标准系统分类方法,对法华寺石窟景区的风景资源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其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进行了评价及打分,提出保护景区重点文物古迹措施、规划以及保护开发建议,为法华寺石窟景区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风景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风景资源的美学质量和生态质量为依据,正确地确定风景资源的保护级别,并制订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前人对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来源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重要性,以此建立风景名胜区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此评价体系来评价南宁青秀山山风景名胜区的的综合竞争力,得出以下结论:①旅游资源是风景名胜区竞争力强弱的最重要因子;②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在同行业的旅游市场中具有良好的综合竞争力;③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创新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需加强培育。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日常的精神追求也日益提高,旅游成为其中的重要一部分,风景名胜区是人们的首选之地。风景名胜区展示更多有价值的资源,但是旅游资源的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本文将就风景区的现状来展开对其的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崔平越 《花卉》2016,(24):11-13
本文探讨了梧桐山风景名胜区的科普游赏资源、开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与评价,并提出针对性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综合考察的基础上,从山、水、植被、建筑、天气变化和人文特色等六个基本要素方面,阐述安福县域内武功山的风景资源及其特点,并对其美学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据此,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资源、环境保护的认识也有所提高,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新课题。本文就石狮宝盖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做了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自然和人文环境的重要性被广泛认识,全国各地都在为合理地保护和开发风景资源出谋划策。风景资源日益减少、城镇千篇一律等严峻现状,促使人们更多地去挖掘、思考问题所在,通过对浮梁县风景资源相关问题的挖掘、分析,能够折射出国内风景资源面临的典型问题。鉴于江西大多数地区,特别是拥有丰富风景名胜资源的县域,仍有较多蕴含观赏、文脉等价值的风景名胜资源未被发现,有待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评价及保护开发研究。以江西省浮梁县为例,对浮梁县的众多风景名胜资源开发现状问题进行评价及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曹海瑛  王亮 《现代园艺》2013,(16):220-220
论述了风景资源保护在风景区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风景区规划建设中对风景区核心功能,建设主体的错误定位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提出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培育是风景区规划建设起点和重点,必须引起风景区规划建设主体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位于城市近郊的中小型风景旅游区应运而生。文章以重庆市小溪风景区规划设计为例,将风景区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原则融于实践,重点介绍该景区的总体布局结构、功能分区及风景资源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位于城市近郊的中小型风景旅游区应运而生。文章以重庆市小溪风景区规划设计为例,将风景区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原则融于实践,重点介绍该景区的总体布局结构、功能分区及风景资源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戴文鑫 《现代园艺》2023,(1):129-130
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当前存在交叉重叠、权属不明、保护和发展相矛盾等诸多问题,而以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并实现游憩功能的风景名胜区存在的问题则更加复杂。风景名胜区既承载着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重要功能,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承受着城市发展建设和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压力,如何应对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是当前自然保护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浙江省鉴湖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对鉴湖省级风景名胜区进行风景资源评价和生态敏感性分析,针对风景区的整合优化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风景名胜资源是国家宝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也是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不可再生性。如何正确处理合理利用和重点保护之间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促进旅游、带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实现风景名胜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国家各个部门共同关心和研讨的问题。文章着重探讨风景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间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并提出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独一无二的风景资源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境内的岱海旅游区,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岱海是内蒙古第三大内陆湖,风光秀丽,远近闻名,但在风景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调查了凉城县岱海旅游区内的景观资源,采取"三三六评价法"进行定性评价,楚义芳评价模型进行定量评价,把定性和定量评价的结果相结合,得到总评价值为59.11,并据此评价结果得出岱海旅游区为二级旅游景源,是普通级的旅游景源。在旅游区未来的发展和规划上,应注意保护景区的景观资源,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磊 《现代园艺》2014,(12):117
从主客观角度出发,分析、对比城市风景评价的理论,作出相应的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新疆吉木乃草原神石城现状问题以及规划方法研究,介绍其规划理念以及方法,梳理规划中重点考虑的片区思路,为做出促使其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全面发展的风景名胜区,探索一条解决资源不足景区开发的最佳途径,以期在实际工作中,为风景区开发提供依据,使规划更趋于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