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湿地公园是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本文通过对荆州明月公园生态植物配置的浅析,了解湿地公园是如何贯彻生态的原则,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建设具有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2.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但近年来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存在着过度公园化、景观同质化、生态硬质化、地域文化缺失等问题。本文将以具体的设计案例,探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湿地公园是一种以湿地为主要载体的公园形式,其概念类似于小型保护区,但又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一般意义公园的概念。它可以容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等各种功能为一体。但无论其形式和功能怎样变化,总是以湿地资源为依托,围绕着湿地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湿地公园是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天河智慧城智慧水系(东部水系)连通一期工程设计为例,分析了本项目的植物造景的应用以及配置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利用原有场地地形及植被,丰富树木种类,运用了一定数量的乡土树种,并从人性化设计、生态设计及美学设计三个角度探讨了湿地公园植物造景设计。本项目是广州市第一例海绵城市湿地公园成功案例,得到社会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5.
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m的水域"。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具有独特的环境功能、生态经济价值和资源作用。本文就生态技术在湿地公园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杭州市典型的湿地公园,承载着杭州城西区域的人文、休闲与娱乐的功能性公园。结合西溪湿地的乡土特征、文化底蕴、生态生态风貌,分析了湿地植物的造景美学。  相似文献   

7.
通过整理研究相关学术资料可知,湿地公园为特定区域内借助人工手段保护或修复现有湿地现场的生态类项目,属于以自然景观为主的生态系统,同时重视展示宣教等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起到科普教育等作用。在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借助景观生态学理念进行生态规划并开展景观设计,从而更好地体现湿地公园的功能与价值。所以,主要通过阐述国家湿地公园的研究背景和相关概念,然后提出其生态规划思路和景观设计方法,希望可以给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及景观设计提供比较合理的建议,以此指导国家湿地公园类项目的生态规划和景观设计,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湿地公园不仅可以为公众提供休闲、科普、娱乐、健身、文化活动场地,还是亲近自然、体验自然、放松身心的好去处。通过对女性使用者在沙河湿地公园的基本属性和活动特征进行调查、分析,设计、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以期更好地满足女性对湿地公园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9.
以马踏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植物设计,就如何营建集休闲观光、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水利湿地公园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湿地在地球陆地面积中约占6.4%,是一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地表景观,城市湿地公园必须对天然湿地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这样才能建成集科普、保护及休闲于一身的公园。本文从生态设计的角度出发,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士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域植物配置是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中的重要部分,关乎整个公园的功能和特色体现。文章以西海岸新区唐岛湾湿地公园为例,浅析水域植物配置设计的原则、功能及设计思路等,为湿地公园水域植物配置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世博 《现代园艺》2021,(2):161-162
城市湿地公园具有生态价值功能及休闲娱乐功能,相关绿化养护工作相较于其他城市公园具有特殊性,应更加侧重生态环境保护,在维护湿地景观风貌的同时,提高生物多样性,降低游人休闲活动对湿地生境的影响。阐述了城市湿地公园绿化养护对比普通大众公园绿化养护所具有的特殊性及现阶段湿地公园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从养护管理角度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绿化养护生态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分析三门峡市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特点和问题。该湿地公园规划体现了保护和利用的统一,融合自然、园林景观、历史文化等要素于一体,并具有生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但也存在技术与资金基础、重点保护区、水域及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保持湿地生境的基础上,在发挥湿地生态作用的同时,开发旅游资源,是湿地规划的首要问题.以SWOT的方法分析典型的城市湿地——齐齐哈尔市明月岛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确定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价值.研究认为,应当把明月岛湿地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独特、文化底蕴深厚,融湿地保护、湿地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全国著名的城市湿地公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长田漾湿地公园当地原始的项目施工环境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该项目规划定位以保护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准则,以"生态、乡野、活力"为主题,结合利用长田漾地区湿地独特的资源特征,协调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此次项目如何把长田漾湿地公园建设成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主题休闲和观光旅游圣地。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长田漾湿地公园当地原始的项目施工环境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该项目规划定位以保护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准则,以"生态、乡野、活力"为主题,结合利用长田漾地区湿地独特的资源特征,协调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此次项目如何把长田漾湿地公园建设成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主题休闲和观光旅游圣地。  相似文献   

17.
湿地公园的总体规划,必须从生态资源和旅游的角度进行分区,根据不同的分区功能在规划中设计出不同的配置,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旅游者。湿地公园的分区应依据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生态环境等特征来实施有效的规划。在景观规划时,应充分借助自然之力,以一个整体的天人合一布局展示湿地公园的生态之美,使湿地公园与生态旅游有机地结合。本文深入讨论了以生态旅游为主要目的的湿地公园规划。  相似文献   

18.
湿地是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一旦受到外界的干扰,就会很容易发生变化,反应较敏感。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导致许多的湿地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与此同时,城市的不断扩张同样让城市边缘有越来越多的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自然或人工湿地资源的一种方式是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并且优化原本就有的湿地生态系统。同时可以搭建更多的可以用来满足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的景观空间,但这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要对湿地生态环境有着合理的保护。本文合理地探讨了如何将生态规划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中,使得湿地公园的布局能够更加合理、更加生态化。本文首先提出了生态规划和城市湿地公园的相关概念、发展历程等内容,在此基础之上归纳总结出了基于生态规划理念下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可持续性、适宜性、协调性和同城性的原则,最后得出出水系梳理、岸线保护、植被恢复、动物保护和雨洪管理等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9.
湿地是"地球之肾",属于特殊生态资源与土地环境,湿地的生态状况会对该地区生态平衡形成直接影响,因此,各地都加大了对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力度。以湿地公园生态修复设计原则为切入点,简要分析生态修复模式,为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调节径流、改善气候以及保持物种多样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对湿地的有效保护,建设湿地公园,不仅具有生态价值,也能够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科普教育。简单概述了湿地公园景观规划,分析了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探索了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设计理念,实现了功能的分区以及景观的特色规划以及道路系统的规划等,使湿地公园得到了良好的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