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刘林 《园艺学报》2012,39(12):2468-2474
为揭示西瓜小孢子有丝分裂前后质体和线粒体的变化以及它们向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分配的特点,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西瓜不同发育阶段小孢子及早期二细胞花粉的质体和线粒体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孢子的质体结构简单,不积累淀粉等贮藏物质,为原质体;二细胞花粉的质体不含内部膜系统,但积累大量淀粉,表明小孢子有丝分裂引起原质体向造粉体分化。二细胞花粉的质体都在营养细胞中,生殖细胞不含质体,显然,小孢子分裂过程中质体只分配给营养细胞而不分配给生殖细胞,这一不均等分配方式决定质体呈单亲母系遗传,据此,将西瓜的质体遗传细胞学机制归类为番茄型。小孢子的线粒体内嵴较少,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的线粒体内嵴较多,显示小孢子分裂后线粒体结构复杂化。  相似文献   

2.
对西瓜花药和花粉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观察研究结果:西瓜花单性,雄花具5枚花药,每枚2室;花药壁5层,由外向内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中层包含2层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不均等分裂,产生大小悬殊的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起初两细胞相互分开,后来生殖细胞进入营养细胞内部,形成细胞内有细胞的结构;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生殖细胞为流线型,营养细胞中有大量淀粉粒和脂滴等贮藏物质;花粉壁5层。  相似文献   

3.
西瓜花药与花粉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瓜花药和花粉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观察研究结果:西瓜花单性,雄花具5枚花药,每枚2室;花药壁5层,由外向内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中层包含2层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不均等分裂,产生大小悬殊的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起初两细胞相互分开,后来生殖细胞进入营养细胞内部,形成细胞内有细胞的结构;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生殖细胞为流线型,营养细胞中有大量淀粉粒和脂滴等贮藏物质;花粉壁5层。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西瓜绒毡层退化的结构特点,尤其是绒毡层的退化与花粉发育的关系,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西瓜绒毡层退化过程。结果表明,绒毡层有P-绒毡层细胞和C-绒毡层细胞2种类型,它们一前一后分批死亡。当花药发育到游离小孢子时期,P-绒毡层细胞发生凝缩,呈现退化特征;相反,C-绒毡层细胞则体积增大,直到花粉发育为成熟雄配子体时期才完全退化解体。膨胀的C-绒毡层细胞中,内质网先发生聚集,之后断裂并产生大量内质网小泡;随着内质网小泡内容物增浓,细胞质逐渐变稀;最后,细胞内容物几乎全部变成多糖颗粒和以脂类物质为主的滴状物。细胞解体后,多糖颗粒和脂滴移向花粉粒,其中脂滴黏附在花粉壁表面或镶嵌在外壁空隙中形成花粉鞘。绒毡层细胞以严格程序分批退化,保证了绒毡层向花粉提供养料的延续性,使得绒毡层退化与花粉发育2种相反的过程协同完成。  相似文献   

5.
张涛  董文才  刘林 《中国西瓜甜瓜》2013,(6):44-46,I0002
为了解南瓜花粉发育的特点,对南瓜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药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1)南瓜成熟花粉含一个生殖细胞和一个营养细胞,为二细胞型花粉.(2)成熟花粉的营养细胞积累大量淀粉粒,故南瓜花粉为淀粉型花粉.(3)生殖细胞在与花粉壁相连时期呈凸透镜形,有细胞壁,进入营养细胞内部后变为球形,花粉成熟时延伸为纺锤形,细胞壁消失.(4)花粉壁有大量基粒棒和刺,不具覆盖层.  相似文献   

6.
刘林 《园艺学报》2015,42(9):1831-1836
为探讨十字兰花粉小块中成熟花粉的超微特征,采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开花期的花粉进行超微观察。结果表明:(1)花粉小块表面的花粉壁与花粉小块内部的花粉壁结构差异明显——表面的花粉壁层次多,由外向内依次是覆盖层、基粒棒、外壁内层–1、外壁内层–2和内壁;内部的花粉壁层次少,缺少覆盖层和基粒棒。(2)成熟花粉的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一样含大量高度凝集的染色质,占据细胞核多半空间。(3)营养细胞中缺少脂滴、淀粉粒和贮藏蛋白,显示成熟花粉不贮藏大分子营养物质。归纳起来,十字兰花粉小块表面和内部的花粉壁结构不同,营养细胞染色质凝集以及大分子贮藏物质缺乏是成熟花粉最为显著的超微特征。  相似文献   

7.
苹果梨花芽孕育期生长锥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透射电镜对苹果梨花芽孕育期芽内生长锥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在花芽孕育形成的过程中,生长锥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蛋白体和脂类小滴逐渐增加;核外膜向外延伸到胞质中与内质网相连,其上分布的核糖体增多;线粒体和内质网数目丰富且分布均匀;核糖体大量游散在胞质中;质体呈浅裂,中央缢缩;微管分布于靠近质膜处等。以上超微结构的变化表现出细胞旺盛分裂和分化的特点,反映了花芽孕育过程中的细胞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察研究了菜心小孢子的发生及雄配子体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en et Lee)花粉母细胞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呈正四面体型;菜心绒毡层细胞是同时型的,均来自初生壁内层,为腺质绒毡层。小孢子继续发育成2-细胞花粉: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生殖细胞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精细胞,成熟时为3-细胞花粉。  相似文献   

9.
刘林 《北方园艺》2007,(4):16-17
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低温下西瓜花药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小孢子母细胞和绒毡层是西瓜花药中对低温最敏感的细胞;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和减数分裂前期是对低温最敏感的发育阶段.低温影响下,小孢子母细胞产生大量小液泡,细胞质变稀,发生质壁分离,细胞质中积累金属锇染色深的脂类物质.低温引起绒毡层细胞质泄露,细胞质高度液泡化,积累金属锇染色深的脂类物质.  相似文献   

10.
辣椒受精过程及其经历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与光学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辣椒(Capsicum annuum L.)受精过程及其经历的时间。结果表明:辣椒为自花授粉植物;成熟雄配子体为二细胞型花粉,生殖细胞在花粉管内分裂产生二个精子;花粉管破坏一个助细胞并释放精子,二精子同时移向卵细胞与次生核,精卵融合速度较慢,精子和次生核融合较快;辣椒为细胞型胚乳。自花授粉后2–4 h在柱头上大量花粉萌发;授粉后8–12 h左右花粉管长过花柱进入子房腔;授粉后12–20 h左右花粉管在助细胞里释放精子;授粉后14–30 h左右雌雄性细胞融合;授粉后18–40 h初生胚乳核分裂,初生胚乳核休眠期约为4–6 h;授粉后4 d左右合子分裂,合子休眠期为3 d左右。  相似文献   

11.
同源四倍体青花菜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爱氏苏木精染色—冬青油透明”技术, 观察研究了同源四倍体青花菜( 2n = 4x = 36)雄配子体的动态发育过程。结果表明: 同源四倍体青花菜与相应的二倍体在雄配子的整个发育过程上表现相似, 细胞核经一次有丝分裂产生营养核与生殖核, 生殖核再经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精核, 最终形成3 - 细胞成熟花粉, 具4个或3个萌发孔; 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异常频率为12114% , 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  相似文献   

12.
黄花菜大孢子和小孢子的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 对黄花菜大孢子和小孢子的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花药壁发育为单子叶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为左右对称型和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花粉为椭球形, 具有一个萌发沟。生殖细胞呈现前期至早中期核形态。双珠被、薄珠心、倒生胚珠。珠心表皮下的雌性孢原直接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线形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雌配子体发育为蓼型。记录了雌、雄配子体发育的对应关系。成熟胚囊里, 反足细胞早期退化, 助细胞无钩状结构并具发达的丝状器以及中央细胞内没有明显大液泡是黄花菜胚囊发育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西瓜3种性型花器官性别分化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瓜3种性型(雌雄异花同株系、全雌系和完全花雄花系)的雄花、雌花和完全花3种花芽为材料,制成石蜡切片,进行西瓜花芽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西瓜3种性型之间性别分化起始及同种性别之间花器官发育过程并没有明显的形态学差异。雄花、雌花和完全花3种花芽分化首先要经过一个两性期,即雄蕊原基和雌蕊原基同时存在时期,在两性期之前三者不存在明显的形态学差异;当花芽长度为0.8~1.0mm时两性期结束,开始雄花、雌花和完全花的差异发育,此后雄花和完全花的雄蕊原基快速增大,雌花和完全花的雌蕊原基开始分化为柱头和子房。在3种花芽发育过程中,完全花的花芽在两性期后明显比同时期的雄花、雌花的花芽长度更长。全雌系中的"畸形雌花"出现在两性期后,雌蕊原基的凹陷发育过程受阻,而本该停止发育的雄蕊原基继续分化,最终发育成可产生少量成熟花粉粒的雄蕊。  相似文献   

14.
以雄性不育两用系DT2-3为试材,对其雄蕊发育过程进行了电镜扫描观察。结果表明:不育株和可育株的雄蕊从蕾期开始就表现不同,不育株雄蕊萎缩变小,进一步畸形,横切剖面无花粉粒;可育株雄蕊发育正常,剖面有发育成熟的花粉粒。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雄性不育两用系DT2-3不育株败育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以蝴蝶兰(Phalaenopsis hybrid)为材料,观察授粉后花粉的萌发,并进行精细胞的分离和收集。观察发现,蝴蝶兰花粉管萌发后营养核退化,生殖细胞进入花粉管,授粉后5 d,生殖细胞尚处于分裂期。通过授粉使花粉管在子房内发育,再利用5% ~ 12%的甘露醇将花粉管直接爆破,成功分离出成对的蝴蝶兰精细胞,用显微操作仪30 min 可收集精细胞4 ~ 5 对。成对的两个精细胞在直径、荧光强度方面均有较大差异,预示两个精细胞具有不同的前途。蝴蝶兰精细胞分离的成功为进一步开展兰花离体受精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保存条件对西瓜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花为半日花,西瓜花粉的生活力在田间条件下开花几小时后即完全丧失。为了延长花粉的生活力,以二倍体西瓜B99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保存条件对西瓜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干燥条件下可延长花粉保存时间;低温(4℃)干燥(RH25%)条件下保存花粉,花粉生活力4d内降低较慢,4d后降低稍快,但到第9天仍有1/3以上的花粉具有生活力;前8d的坐果率可达到自然状态(用新鲜花粉授粉)的73%,这在实践中完全可以利用,尤其是对4、5d之内的短期保存更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