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白桦杂交子代家系在辽东地区的生长表现,对21个2年生白桦杂交子代家系在辽宁丹东地区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树高和地径生长在家系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树高和地径生长均表现最好的家系为203、325、310和316。不同家系以及家系内生长性状的变异有较大差异,家系子代的生长受遗传因素的控制较高,树高生长表现最好的8个家系平均遗传增益为6.66%,地径生长表现最好的7个家系平均遗传增益为9.04%。以此为基础可以为白桦杂交子代的早期选择以及在辽东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卷荚相思(Acacia cincinnata)不同家系在福建省的生长适应性和差异性,对3年生半同胞家系子代测定林开展了生长性状调查和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结果表明:3年生卷荚相思家系子代的树高平均为194.28±52.55 cm,地径平均为39.59±14.82 mm,冠幅平均为142.95±31.65 cm,家系生长量较大,整体长势较好。统计分析表明,不同家系子代的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卷荚相思受遗传控制影响较大,树高、地径和冠幅的遗传力h2分别为48.19%、88.14%和50.02%。通过聚类分析,20个家系可分为3种类型,其中第1种类型为生长上等型,分别为SSE9、SSE11、SSE13、NP17和RD30等5个家系,这些家系可作为优良种质材料进行生产应用;第2种类型为生长中等型,可进一步跟踪观察和选优培育;第3种类型为生长下等型,生长较差,在开发利用方面,可挖掘生长指标以外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红豆树优树自由授粉子代遗传多样性及其对生长的影响,比较天然居群子代和孤立木子代遗传多样性差异,揭示子代遗传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及天然居群在子代遗传多样性维持中的作用,为红豆树遗传保育和优异种质挖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来自浙、闽、赣、川等26个红豆树优树自由授粉家系为研究对象,利用11对SSR引物对765个子代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同时分析子代遗传多样性参数与种子、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1)红豆树优树子代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有效等位基因数为7.766个,观测杂合度(H_O)和期望杂合度(H_E)分别为0.469和0.865。(2)除SSR8外,其余位点的观测杂合度均小于期望杂合度,表明子代群体绝大多数位点处于杂合子缺失状态。(3)红豆树不同家系的遗传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12号家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8号家系则最低。(4)比较发现,天然居群子代的遗传多样性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孤立木子代。(5)F统计量和分子方差分析(AMOVA)均表明,红豆树优树子代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家系内,家系间的遗传分化相对较小。(6)相关性分析发现,子代遗传多样性参数与种子性状、子代年高生长量呈显著正相关(r=0.378~0.527)。[结论]较大的红豆树天然居群在维持其子代较高遗传多样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子代遗传多样性显著影响苗木生长,这为红豆树遗传保育和优良家系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尾叶桉36个家系子代生长性状、形质性状进行差异分析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家系子代间差异均极显著,家系遗传力大于单株遗传力,生长性状相互间表型及遗传相关紧密,但与形质性状相关不显著,而形质性状相互间表型相关紧密。3年生时生长最好的No.11号家系子代的单株材积达0.04604m^3,是最差子代No.12号的2.68倍,是群体均值的1.52倍。运用指数选择法对家系进行多性状综合选择,选出4个优良家系和6个生长慢、形质差的家系。并估算了家系子代各性状的育种值。  相似文献   

5.
思茅松自由授粉家系遗传参数与早期选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思茅松自由授粉子代测试林的生长与形质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进行优良家系选择,为建立思茅松高世代种子园及培育优良无性系苗木提供种质资源。[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214个思茅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试林中选择胸径、地径、树高、枝下高、冠幅、通直度、树干圆满度、树冠圆满度、材积及地上生物量等生长与形质性状,利用线性混合模型进行遗传参数的估计,进行优良家系筛选。[结果]思茅松自由授粉子代测试林生长与形质性状的遗传参数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较高,其中,地径的家系遗传力最大(1.105)。材积的预期遗传增益高于地上生物量,利用家系/家系内选择方法进行优良家系的筛选,材积的预期遗传增益为60.75%,入选家系为60个;地上生物量的预期遗传增益为44.22%,入选家系为66个。轮盘数、通直度和树干圆满度对材积和地上生物量都有显著影响。[结论]在早期选择中,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对思茅松自由授粉优良家系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作用,4年生思茅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试林中各性状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在早期选择中可以筛选出适合不同培育目标的优良家系,最大限度挖掘其遗传潜力。  相似文献   

6.
对尾叶桉39个子代生长性状、形质性状进行差异分析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历年观测数据在家系子代间差异均极显著,家系遗传力大于单株遗传力,生长性状间表型、遗传和环境相关紧密,分枝与各生长性状呈紧密的正相关.4.5年生时生长最好的No.33号家系子代的单株材积达0.048 17 m3,是最差子代No.36号的179.53%,是群体均值的127.40%.共有31个家系子代生长表现优于两个对照.运用指数选择法对家系进行多性状综合选择,选出4个优良家系和6个生长慢、形质差的家系.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导法对马占相思15个家系进行了耐寒性测定及选择。结果表明,马占相思耐寒性变异达到极显著差异;相对抗寒的家系3个,分别为GJM00926、GJM00934、GJM00941。马占相思抗寒性较差,半致死温度为1.061 7℃。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导法对马占相思15个家系进行了耐寒性测定及选择.结果表明,马占相思耐寒性变异达到极显著差异;相对抗寒的家系3个,分别为GJM00926、GJM00934、GJM00941.马占相思抗寒性较差,半致死温度为1.061 7℃.  相似文献   

9.
油松优树子代测定和优良家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年生46个油松优树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为材料,对生长、结实量和适应性等6个性状的遗传变异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采用育种值评分法、综合选择指数法评选优良家系。研究表明,油松优树家系间的各性状遗传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油松优良家系各生长性状间遗传相关比较紧密,结实量和适应性与生长性状相关显著;家系树高遗传力0.68。通过综合选择,选出优良家系5个,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比对照大13.84%,42.81%和79.97%,遗传增益分别为7.42%,15.29%和36.34%。  相似文献   

10.
2013~2015年对38个江南油杉(Keteleeria cyclolepis)优树子代球果性状和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调查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年生优树子代家系之间的生长性状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不同家系苗高为7.22~16.35 cm,地径为0.11~0.19 cm,苗木成活率为24.44%~85.87%,苗高和地径的家系遗传力均在0.80以上,其苗期的生长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种子千粒重与子代苗木的成活率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果长和果径均与种子千粒重有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的相关性。通过综合分析,初步选出了6个苗期表现较好的家系,入选率为15.8%,其苗高、地径和成活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3.96 cm、0.18 cm和59.50%,苗高遗传增益和地径遗传增益均值分别为16.54%和14.76%。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日本落叶松5个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的数据分析了各个子代测定林的遗传变异情况,对各个子代测定林的家系进行了遗传评价。除长岭岗林场种源1991年造林各家系之间树高生长差异不显著之外,5个子代测定林内各家系之间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均显著高于单株遗传力,在各子代测定林之间其变化趋势与单株遗传力相同,各生长性状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遗传力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陕西陇县八渡97个优树自由授粉子代进行遗传测定,结果表明:油松家系间树高、胸径和材积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家系内个体间方差分量也较大,个体变异明显;生长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较大,为材积间接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而环境相关系数反映了油松生长家系对环境反应比较敏感;采用独立淘汰法选择出优良家系17个,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增益达到5.6%、11.5%和28.2%。  相似文献   

13.
欧洲白桦早期生长性状表现与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定分析欧洲白桦13个家系子代生长节律、适应性及早期性状表现的基础上,系统研究生长性状变异规律,并结合优树、子代测定林和子代苗期的生长表现,进一步开展优良家系选择。结果表明:各家系子代生长高峰期均集中在7月上旬至8月初,树高和地径性状均呈正态分布,且家系间和家系内差异显著,家系间抗寒适应性差异较小。综合评价各项指标,筛选出5个生长稳定、遗传分化较小的优良家系,即:6#、9#、1#、10#及13#家系。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华安西陂国有林场江南油杉23个家系子代测定林幼龄林的生长遗传性表现进行分析,并对表现优良的家系进行早期选择。结果表明,2年生不同家系树高、地径和冠幅平均值分别为30.3 cm、4.7 mm和20.9 cm,3年生不同家系树高、地径和冠幅平均值分别为70.0 cm、15.2 mm和52.8 cm。不同家系的生长性状遗传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说明家系的变异比较丰富。不同家系的各生长性状遗传增益在3%以上,说明江南油杉幼龄林的生长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同龄的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极显著相关。通过综合分析,初步选出5个早期生长较好的家系,5个家系树高、地径和冠幅的平均值分别为78.6 cm、17.9 mm和56.6 cm,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5.00%、6.60%和2.21%。  相似文献   

15.
马占相思人工林生长影响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闽南不同坡向、不同坡形、不同造林密度6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生长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6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生长阴坡优于阳坡,山洼优于山脊,密度为750株/hm^2的林分优于密度为1500株/hm^2的林分;坡形和造林密度对6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的生长影响显著,而坡向对6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的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火力楠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5年生火力楠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的调查研究,在生长差异比较基础上判定家系优劣,估算遗传参数与遗传增益。结果表明:种子园子代林树高、胸径、材积3个性状生长量明显大于对照。参试家系间也存在着较为丰富的变异,具有选育潜力。通过差异显著比较入选的2个优良家系平均遗传增益分别是13.25%、28.03%7、6.65%,其可作为营建火力楠改良代种子园材料,亦可作为优良材料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笔者对24年生油松单亲本子代测定林进行研究,以算术平均数加n倍标准差作为评价个体家系优劣的划分标准,从参试的81个家系中选择生长表现优良、遗传稳定性高的优良家系,并对其生长性状做了遗传增益的估算。结果表明:参试的81个家系的树高性状差异明显;确定了其优良家系为双36,双42,孝70;81个家系树高遗传增益为14.72%,胸径遗传增益为10.65%.对提高油松初级种子园良种繁育的成效及建立升级换代种子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8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的调查分析,进行优良家系及单株的选择。结果表明,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在树高、胸径、材积性状上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利用30%和15%的入选率对参试的2个测定组进行选择,选择出20个速生优良家系,平均材积遗传增益为11.31%;选择出38株优良单株,平均材积遗传增益81.89%。  相似文献   

19.
油松优良家系的遗传变异及其综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年生39个油松优树子代测定材料进行了生长、结实量和适应性等7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遗传相关分析和遗传通径分析,并利用相关遗传力进行间接选择研究,采用综合选择指数法评选优良家系.研究表明:油松优良家系间的各性状遗传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油松优良家系各生长性状间遗传相关比较紧密,结实量和适应性与生长性状相关显著;树高、材积和冠幅与胸径的相关遗传力大于其性状遗传力;树高对材积的直接控制作用最大,胸径通过树高对材积的间接控制作用最大.通过综合选择,选出生长迅速,适应强,而且具有一定结实能力的油松优良家系8个,分别比对照胸径提高12.8%~37.5%,树高提高7.5%~24%,材积提高31.5%~98.3%,结实量和适应性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相似文献   

20.
分析红松自由授粉子代家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并选择优良家系。以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林木种子园117个红松自由授粉子代家系为研究对象,对27年生时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以材积性状育种值表现为主进行优良家系选择。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变异,家系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均受到较强遗传控制,其中树高变异相对较小,胸径变异相对适中,材积变异相对较大,各性状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对家系各性状进行分析与评价,筛选出11个优良家系。所选优良家系可指导无性系种子园去劣疏伐并为红松高世代种子园营建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